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泥沉降比自动检测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宝峰 王震 +2 位作者 康军 赵岩 王连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68,共4页
自动化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自动化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各种检测项目,由于污泥沉降特性,使其对污泥沉降领域应用较少。因此,为了实现污泥沉降比的周期性检测,开发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沉降比... 自动化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自动化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各种检测项目,由于污泥沉降特性,使其对污泥沉降领域应用较少。因此,为了实现污泥沉降比的周期性检测,开发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沉降比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根据设定的时间进行运行沉淀,使用工业摄像头采集沉淀图像,并对图像进行识别分析以检测沉降比。制作了实验样机,并通过了实验样机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沉降比 检测 边缘计算 识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污泥炭活化过硫酸盐调理剩余污泥脱水的效能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静 张彦平 +3 位作者 裴佳华 贾小赛 李一兵 吕宁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1,共10页
为了改善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采用铁基污泥炭(Iron-SBC)活化过硫酸盐(PDS)调理污泥。研究了PDS投加量、Iron-SBC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初始pH对剩余污泥脱水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65℃条件下,在单位质量TSS的PDS投... 为了改善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采用铁基污泥炭(Iron-SBC)活化过硫酸盐(PDS)调理污泥。研究了PDS投加量、Iron-SBC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初始pH对剩余污泥脱水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65℃条件下,在单位质量TSS的PDS投加量150 mg/g、Iron-SBC投加量350 mg/g,初始pH=6.68时,经Iron-SBC/PDS调理20 min后,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污泥比阻和泥饼含水率分别达到8.4 s、5.4×10^(12) m/kg、73.5%。机理分析表明,调理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原本紧密平整的污泥絮体和胞外聚合物被破解,结合水被释放,污泥中高亲水性的紧密型胞外聚合物(TB-EPS)向松散型胞外聚合物(LB-EPS)和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转化,对污泥脱水不利的蛋白质被氧化降解,TB-EPS的减少和铁离子的中和作用使Zeta电位上升;具有刚性结构的Iron-SBC降低了泥饼的压缩系数,同时在Fe3+絮凝作用下,污泥分形维数变大。最终在“氧化-骨架构建”耦合作用下,剩余污泥实现了深度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污泥炭 过硫酸盐 污泥脱水 骨架构建体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污水污泥性质与处理处置概况 被引量:33
3
作者 池勇志 迟季平 +2 位作者 马颜 王少坡 李玉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69-172,共4页
近几年来,与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水平明显滞后,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文章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产量、性质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污泥处理实例对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水污... 近几年来,与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水平明显滞后,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文章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产量、性质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污泥处理实例对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水污泥 性质 处理 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异化还原铁氧化物体系对硝基苯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超 董军 +2 位作者 马小兰 牛波 娄权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72-1476,共5页
对地下环境中铁氧化物的生物异化还原作用及其降解硝基苯的特性和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还原菌对硝基苯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100h后硝基苯降解率>68.5%.微生物异化还原铁氧化物过程对硝基苯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当针铁矿浓度... 对地下环境中铁氧化物的生物异化还原作用及其降解硝基苯的特性和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还原菌对硝基苯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100h后硝基苯降解率>68.5%.微生物异化还原铁氧化物过程对硝基苯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当针铁矿浓度为0.3mg/L时,协同降解效果最好,硝基苯降解率为78.5%.微生物的生长与铁氧化物的还原及硝基苯的降解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异化还原 铁氧化物 硝基苯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氰化物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房彬 张建 +2 位作者 李玉庆 刘范嘉 马劲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综述了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生物联合修复等土壤氰化物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降解机理、降解途径及降解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氰化物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指出基于提高修复时效和针对土壤复合污染类型的多技术融合研... 综述了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生物联合修复等土壤氰化物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降解机理、降解途径及降解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氰化物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指出基于提高修复时效和针对土壤复合污染类型的多技术融合研究、基于提高微生物耐受性和降解效率的菌株固定化及菌根真菌-植物联合技术研究以及基于工程化应用为导向的现场试验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为土壤氰化物污染的综合治理和修复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氰化物 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生物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作用对污水厂剩余污泥中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红霞 林文波 +1 位作者 李玉庆 刘范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3-1054,共2页
污水处理量的增加产生了更多的剩余污泥,导致污泥处理处置费占污水厂运行费的比例在不断增加[1].污泥减量化是该领域近年的研究重点[2],国内外采用臭氧对污泥进行减量的研究较成熟[3-4].但是污泥破解液中碳、氮和磷的释放是否会对污水... 污水处理量的增加产生了更多的剩余污泥,导致污泥处理处置费占污水厂运行费的比例在不断增加[1].污泥减量化是该领域近年的研究重点[2],国内外采用臭氧对污泥进行减量的研究较成熟[3-4].但是污泥破解液中碳、氮和磷的释放是否会对污水厂的出水产生影响,将关系到臭氧减量化技术能否应用在污水厂的实际运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污水厂 臭氧 中碳 污泥处理处置 污泥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范嘉 乌兰 +5 位作者 惠杨杨 刘建阔 薛二军 于静 张卫江 崔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1-1075,共5页
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除磷的多种工艺,介绍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除磷以及反硝化聚磷菌脱氮除磷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脱氮除磷 反硝化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改进BCR法测定PM_(2.5)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华 吴宇峰 +2 位作者 王静 闫荣馨 张永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4-1158,共5页
应用改进的BCR法对大气微颗粒物(PM2.5)进行分析,用超声法代替原来的机械振荡法,对所采得的微颗粒物样品中6种重金属元素(铜、锌、铅、镉、镍、铬)的4种化学形态(酸可交换态F1,可还原态F2,可氧化态F3及残渣态F4)进行分别提取,所得各形... 应用改进的BCR法对大气微颗粒物(PM2.5)进行分析,用超声法代替原来的机械振荡法,对所采得的微颗粒物样品中6种重金属元素(铜、锌、铅、镉、镍、铬)的4种化学形态(酸可交换态F1,可还原态F2,可氧化态F3及残渣态F4)进行分别提取,所得各形态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时间仅为30min(对F1及F2)和20min(对F3),而原方法需16h;而且超声提取的效率较高,是原方法的89.5%~133%;6种元素的化学形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8)均小于25%。此外,样品中的元素形态总量(ng·m-3)与元素全量(ng·m-3)之间的偏差在-30.7%^-1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改进BCR法 PM2.5微颗粒物 重金属元素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河道沉积物的植物修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红霞 赵新华 +1 位作者 马伟芳 李亚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315,共3页
针对城市排污河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采用温室盆栽玉米对其进行了修复。结果表明,玉米累积重金属的数量相差较大,地下部分累积Zn1876.62(mg·kg-1),比地上部分少108.98(mg·kg-1),Cd地下部分累积量为2.78(mg·kg-1)... 针对城市排污河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采用温室盆栽玉米对其进行了修复。结果表明,玉米累积重金属的数量相差较大,地下部分累积Zn1876.62(mg·kg-1),比地上部分少108.98(mg·kg-1),Cd地下部分累积量为2.78(mg·kg-1),占沉积物中总Cd的63.3%,Cd和Pb的累积量均为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玉米累积的重金属数量与离子交换态重金属量相关。玉米根际作用促进了有机物形态的转变,有效增加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种植玉米对污染河道污染沉积物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污染河道沉积物 修复 重金属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红霞 张建 杨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74-76,共3页
通过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3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核心及适用范围等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技术包括截污分流与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化学除藻、化学固定,生... 通过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3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核心及适用范围等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技术包括截污分流与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化学除藻、化学固定,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强化、植物净化、人工湿地、生物膜净化及组合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同时,提出了河道水体修复涉及学科多,应该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理和修复技术。最后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体 污染治理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苯酚对原生动物群落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柳荫 孙永利 +1 位作者 李鑫钢 田庆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1-227,共7页
五氯苯酚(PCP)是一种曾被广泛使用的木材防腐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目前已经造成了世界范围内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以生物曝气池原生动物群落为靶生物对五氯苯酚进行了12小时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原生动物群落急性中毒的最大无致死... 五氯苯酚(PCP)是一种曾被广泛使用的木材防腐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目前已经造成了世界范围内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以生物曝气池原生动物群落为靶生物对五氯苯酚进行了12小时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原生动物群落急性中毒的最大无致死和最小全致死浓度范围是0.4 ̄40mg·L-1,半数致死浓度为2.40mg·L-1.在PCP染毒条件下,原生动物群落结构表现出简单化趋势,随着PCP浓度的增加,原生动物种类越来越少.肉足类原生动物对PCP耐受能力最差,鞭毛类稍强,纤毛类耐受能力最好,且PCP浓度越大,其耐受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试验 五氯苯酚 原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水系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杨华 张永刚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4年第1期22-24,共3页
建立了自动消解仪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水系沉积物中Cu,Zn,Ni,Cr,Pb,Co 6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中6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 2~0.02 mg/L,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经国家标准物质(GBW0736... 建立了自动消解仪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水系沉积物中Cu,Zn,Ni,Cr,Pb,Co 6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中6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 2~0.02 mg/L,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经国家标准物质(GBW07361)验证,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达到环境监测分析的要求,为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简单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消解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水系沉积物 重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化混凝技术超滤工艺处理滦河水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诚 黄廷林 +1 位作者 李志伟 冯颜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129,136,共4页
通过小试与中试相结合,考察了用小试混凝沉淀技术代替中试混凝超滤工艺判断混凝剂最佳投药量的可行性,对比研究了经聚合氯化铝(PAC)、FeCl3、硫酸铝(AS)3种混凝剂预处理超滤后在除浊、除有机物、膜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效能。结果表明,浊度... 通过小试与中试相结合,考察了用小试混凝沉淀技术代替中试混凝超滤工艺判断混凝剂最佳投药量的可行性,对比研究了经聚合氯化铝(PAC)、FeCl3、硫酸铝(AS)3种混凝剂预处理超滤后在除浊、除有机物、膜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效能。结果表明,浊度的去除效果与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无关,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由高到低为PAC(45.5%)>FeCl3(42.4%)>AS(35.5%),膜污染程度(ΔTMP)由高到低为AS(42.72kPa)>FeCl3(39.68 kPa)>PAC(21.01kPa),综合比较采用PAC混凝预处理效果最佳,对水厂实际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超滤 膜污染 跨膜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复合床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雷雨 孙力平 +1 位作者 严媛媛 张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通过对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的竞争机制、硫酸盐还原产物的影响以及反应器运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厌氧复合床反应器处理高硫酸盐有机废水是可行的。当进水硫酸盐质量浓度为1000~1600mg/L时,即SO42-容积负荷为1~1.6kg/(m3·d)... 通过对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的竞争机制、硫酸盐还原产物的影响以及反应器运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厌氧复合床反应器处理高硫酸盐有机废水是可行的。当进水硫酸盐质量浓度为1000~1600mg/L时,即SO42-容积负荷为1~1.6kg/(m3·d)时,出水硫酸盐质量浓度为140mg/L左右,平均去除率为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复合床反应器 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 硫酸盐还原菌 产甲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技术处理滦河水系统参数优化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廷林 李诚 +3 位作者 何文杰 韩宏大 李志伟 冯颜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2,56,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超滤膜处理滦河水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设计6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不同工况下膜系统ΔTMP进行分析,考察系统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运行参数对膜污染的影响由大至小排列为:膜通量>周期排...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超滤膜处理滦河水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设计6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不同工况下膜系统ΔTMP进行分析,考察系统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运行参数对膜污染的影响由大至小排列为:膜通量>周期排空频率>过滤周期>反洗流量>反洗时间>气冲流量;膜系统参数的变化对膜出水水质的影响不显著。将正交试验与加权评分法相结合,综合考虑膜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情况及产水率3方面判定因素,得出膜系统优化运行参数为:膜通量18 L/(m2.h),过滤周期90 min,5周期排空1次,反洗体积流量3.2 m3/h,反洗时间60 s,气冲体积流量4.8 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中试 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技术处理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轶凡 徐博 +1 位作者 张博文 聂英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5,共7页
为满足厌氧氨氧化工艺对悬浮物(SS)和铁浓度的进水要求,采用混凝技术对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进行预处理。通过曝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的最佳曝气量、曝气时间和混凝工艺条件;基于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快搅... 为满足厌氧氨氧化工艺对悬浮物(SS)和铁浓度的进水要求,采用混凝技术对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进行预处理。通过曝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的最佳曝气量、曝气时间和混凝工艺条件;基于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快搅(250 r/min)90 s、慢搅(90 r/min)120 s、助凝剂投加时间30 s、静置15 min、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20 mg/L、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1 mg/L、pH值为7.0,此时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中的浊度和总铁去除率分别为97.63%和98.21%。由此可见,混凝技术处理后的出水不仅可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还可以满足后续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进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 正交试验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计算数据库与SCADA的潮流文件实时生成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延滨 吴方 +2 位作者 李彬 何南强 张毅明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90-92,95,共4页
该数据库是以二维自由表为基本存放数据的形式,将电力系统的设备参数按设备类型存入表中,并在PDSB的基础上实现与SCADA数据交换的功能。开发了实时生成潮流文件的系统,该系统基于PDSB的数据,结合SCADA实时得到母线负荷、发电、实际运行... 该数据库是以二维自由表为基本存放数据的形式,将电力系统的设备参数按设备类型存入表中,并在PDSB的基础上实现与SCADA数据交换的功能。开发了实时生成潮流文件的系统,该系统基于PDSB的数据,结合SCADA实时得到母线负荷、发电、实际运行的网络结构等数据,快速准确地生成某种格式的潮流文件,作为系统稳定分析的源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计算数据库 SCADA 潮流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杨 段小睿 +1 位作者 苑宏英 闫志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254-255,共2页
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加速了污水再生利用的研究。然而,再生水中仍含有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这可能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危害。介绍了活性污泥法、深度处理工艺和消毒技术去除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污水中病原微生物去除的... 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加速了污水再生利用的研究。然而,再生水中仍含有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这可能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危害。介绍了活性污泥法、深度处理工艺和消毒技术去除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污水中病原微生物去除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病原微生物 活性污泥法 深度处理工艺 消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保证的意义、设计程序与实施条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会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5期23-24,共2页
服务保证的最初出现,是作为一有效的促销手段,表现为服务组织就自身服务质量做出一些承诺,如旅馆的24小时热水供应、商店的包退包换等.
关键词 服务保证 企业营销 顾客关系 设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池可变参数调整对沼气组分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魏彬 夏海燕 +2 位作者 刘航 王圣杰 郑世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5期149-151,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加。厌氧消化由于有很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保证消化池的平稳运行成了当今污泥处理的重要课题。到目前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加。厌氧消化由于有很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保证消化池的平稳运行成了当今污泥处理的重要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还处在实验室模拟阶段。本文从运行管理角度出发,以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消化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实际可控的参数对沼气组份的影响,从而对消化池的运行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池 沼气 厌氧消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