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氰化物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房彬 张建 +2 位作者 李玉庆 刘范嘉 马劲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综述了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生物联合修复等土壤氰化物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降解机理、降解途径及降解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氰化物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指出基于提高修复时效和针对土壤复合污染类型的多技术融合研... 综述了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生物联合修复等土壤氰化物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降解机理、降解途径及降解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氰化物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指出基于提高修复时效和针对土壤复合污染类型的多技术融合研究、基于提高微生物耐受性和降解效率的菌株固定化及菌根真菌-植物联合技术研究以及基于工程化应用为导向的现场试验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为土壤氰化物污染的综合治理和修复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氰化物 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生物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红霞 张建 杨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74-76,共3页
通过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3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核心及适用范围等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技术包括截污分流与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化学除藻、化学固定,生... 通过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3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核心及适用范围等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技术包括截污分流与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化学除藻、化学固定,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强化、植物净化、人工湿地、生物膜净化及组合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同时,提出了河道水体修复涉及学科多,应该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理和修复技术。最后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体 污染治理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化学强化反冲洗中副产物的生成及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新波 李红霞 +1 位作者 贾辉 温海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5,共6页
对混凝-超滤工艺在线化学强化反冲洗(chemically enhanced blackwash,CEB)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分析,建立和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测定反冲洗副产物中卤乙酸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obax Plus Eclipse C8色谱柱,流速0.3... 对混凝-超滤工艺在线化学强化反冲洗(chemically enhanced blackwash,CEB)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分析,建立和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测定反冲洗副产物中卤乙酸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obax Plus Eclipse C8色谱柱,流速0.3 m L/min,进样量10μL,R2均在99.9%以上,最小检出限为0.08μg/L.在此基础上监测了CEB后24 h卤乙酸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EB过程中有清洗副产物卤乙酸的生成,且随着膜过滤出水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卤乙酸浓度逐渐降低.其中三氯乙酸生成量最高;其次为三溴乙酸.另外二溴乙酸浓度随时间无明显变化;二氯乙酸、三溴乙酸、一氯一溴乙酸和一氯二溴乙酸分别会在16、17、18、19 h达到浓度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化学强化反冲洗 副产物 卤乙酸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秒级脉冲电场下剩余污泥中微生物细胞的破解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宇 门业堃 +3 位作者 张建 刘范嘉 邓永迪 王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75-2682,共8页
为破解城市剩余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膜,提高污泥的厌氧消化效能。采用μs级脉冲电场对污泥试样进行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细胞经脉冲电场处理后的性状变化,基于分光度法测量污泥试样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分析脉冲电场参数和环境... 为破解城市剩余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膜,提高污泥的厌氧消化效能。采用μs级脉冲电场对污泥试样进行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细胞经脉冲电场处理后的性状变化,基于分光度法测量污泥试样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分析脉冲电场参数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微生物细胞内有机成分释放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脉冲电场幅值从0.588 MV/m增大至1.470 MV/m时,微生物细胞内有机成分渗出指数K提高约40倍;当温度从20℃升高至60℃时,K提高约60倍;而当脉冲电场重复频率从1 Hz增大至100 Hz时,K降低38.5%。其主要原因为,脉冲电场作用下微生物细胞膜的电穿孔现象引发了细胞内有机成分的释放,脉冲电场参数和环境温度的改变导致细胞膜电穿孔的微观物理过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有机成分的渗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脉冲电场 细胞膜电穿孔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 渗出指数 脉冲电场参数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生物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建 王万超 +2 位作者 李玉庆 薛二军 孙晓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275-278,共4页
对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氰化物的生物去除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对氰化物的生物去除技术前景进行展望。开发极端条件下具有氰化物高效去除率的微生物以及通过基因改造得到优质微生物是氰... 对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氰化物的生物去除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对氰化物的生物去除技术前景进行展望。开发极端条件下具有氰化物高效去除率的微生物以及通过基因改造得到优质微生物是氰化物生物去除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物 生物降解 微生物 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2-苯基吡啶与扁桃酸衍生物偶联反应的研究
6
作者 伊泽 王飞飞 +2 位作者 刘霞 刘范嘉 陈焕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7期30-32,共3页
以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HP)为氧化剂、醋酸钯为催化剂,研究了2-苯基吡啶与扁桃酸衍生物的偶联反应,考察了氧化剂、催化剂和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剂TBHP对反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苯基吡啶和扁桃酸衍生物在该体系发生... 以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HP)为氧化剂、醋酸钯为催化剂,研究了2-苯基吡啶与扁桃酸衍生物的偶联反应,考察了氧化剂、催化剂和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剂TBHP对反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苯基吡啶和扁桃酸衍生物在该体系发生催化偶联反应,该反应不仅具有特定的区域和化学选择性,而且产率较高。该反应为芳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型便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酸衍生物 2-苯基吡啶 钯催化剂 氧化偶联 芳基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