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器壁固定化脂肪酶(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的非水活性与稳定性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玲玲 闫倩云 +6 位作者 丛方地 周学永 刘海学 邢克智 任健 王英超 李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5-1030,共6页
许多脂肪酶在有机体系中表现出催化作用,可用于绿色有机合成.但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明显低于水/油(有机相)界面上的表现.为了提高脂肪酶在有机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依据脂肪酶的界面活化机制,以水为酶蛋白构象优化剂、羧甲基纤维素... 许多脂肪酶在有机体系中表现出催化作用,可用于绿色有机合成.但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明显低于水/油(有机相)界面上的表现.为了提高脂肪酶在有机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依据脂肪酶的界面活化机制,以水为酶蛋白构象优化剂、羧甲基纤维素为赋形剂,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将典型的假单胞菌脂肪酶(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固定在锥形瓶的内壁上,形成简易的生物反应器.为方便检测器壁固定化酶促反应动力学,选择特征吸收为640 nm的生化指示剂2,6-二氯靛酚为反应底物,乙酸乙烯酯为酰化试剂,丙酮为溶剂.光谱检测表明,催化反应0.5 h后,器壁固定化脂肪酶转化底物的能力是脂肪酶粉的6倍.在每次催化5 h共10次的循环催化中,器壁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平均每次仅降低3.2%,而酶粉降低11.8%.结果表明,该器壁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和稳定性相对于酶粉明显提高,这将为通过固定化有效提高脂肪酶的非水催化作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稳定性 动力学 非水相 假单胞菌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油的预乳化及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丛方地 王海风 +3 位作者 张媛媛 于丰洋 朱华玲 张树林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95-499,共5页
为了提高大蒜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按一定比例将大蒜油依次与乙醇和Tween 80混合,制备出一种无水的棕色、澄明和黏稠的液体,称之为预乳液。较佳的预乳液中大蒜油、乙醇和Tween 80的质量比为1∶3∶7,它可与任意比例的水混溶,形成一种澄明... 为了提高大蒜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按一定比例将大蒜油依次与乙醇和Tween 80混合,制备出一种无水的棕色、澄明和黏稠的液体,称之为预乳液。较佳的预乳液中大蒜油、乙醇和Tween 80的质量比为1∶3∶7,它可与任意比例的水混溶,形成一种澄明的纳米乳液。比如,在10倍水稀释后的乳液中,含有大量的纳米乳滴,平均直径为36.1 nm。而且,这种大蒜油预乳液能在40℃和密封条件下稳定保存6个月,其所含大蒜油的成分和分散效果没有明显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乳液 乳化 大蒜油 分散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脂棉固定化脂肪酶的非水活性与稳定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康洁 王笑 +3 位作者 张莹 周美娟 丛方地 邢克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6-390,共5页
脂肪酶具有非水催化作用,但其非水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需进一步提高,这是非水酶学的瓶颈问题之一。理想的策略是模拟脂肪酶的界面活化机制,以大分子代替水,优化、稳定化和有效分散酶蛋白,阻止其在有机相中变性。因此,选用多羟基、比表面积... 脂肪酶具有非水催化作用,但其非水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需进一步提高,这是非水酶学的瓶颈问题之一。理想的策略是模拟脂肪酶的界面活化机制,以大分子代替水,优化、稳定化和有效分散酶蛋白,阻止其在有机相中变性。因此,选用多羟基、比表面积大、惰性、且与酶蛋白能兼容的大分子——脱脂棉纤维,作为固定化载体,以1∶0.9的质量比,通过物理吸附,将假单胞菌脂肪酶(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固定在脱脂棉纤维上。在催化己醇与乙酸乙烯酯的转酯反应中,反应1 h,脱脂棉固定化脂肪酶转化底物的能力是酶粉的3.7倍。在每次6 h共6次的循环催化中,固定化酶和酶粉转化底物的能力分别平均每次降低约0.3%和2.4%。表明脱脂棉固定化脂肪酶的非水活性,尤其是稳定性明显提高。这为通过固定化有效提高脂肪酶的非水催化作用,以满足工业应用的需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稳定性 动力学 非水相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和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屠培培 黄彬 +5 位作者 路景涛 薛绍礼 夏觅珍 吴琳梅 张耀方 李明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3-858,共6页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表观遗传修饰被证实与糖尿病发病有关。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修饰等方式影响生命活动,其变化会影...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表观遗传修饰被证实与糖尿病发病有关。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修饰等方式影响生命活动,其变化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影响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DNA甲基化异常通过影响炎症反应和干扰胰岛的分泌从而导致糖尿病。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主要分为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通过作用于炎症反应、胰岛β细胞发育和胰岛素表达,从而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作者对2型糖尿病中可能的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 组蛋白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磷脂复合物的处方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庆 刘黎瑶 王庆奎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64-68,共5页
盐酸小檗碱是临床治疗胃肠道细菌感染等疾病的有效药物。但由于脂溶性差等问题,造成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难以充分发挥药效。本研究旨在利用磷脂复合技术提高盐酸小檗碱的脂溶性。通过溶剂-旋转蒸发法,以复合率(AE)为筛选指标,采用单... 盐酸小檗碱是临床治疗胃肠道细菌感染等疾病的有效药物。但由于脂溶性差等问题,造成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难以充分发挥药效。本研究旨在利用磷脂复合技术提高盐酸小檗碱的脂溶性。通过溶剂-旋转蒸发法,以复合率(AE)为筛选指标,采用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设计,筛选得到制备盐酸小檗碱-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处方。优选处方下,盐酸小檗碱-磷脂复合率达到90%以上,4℃下可稳定保存3个月。该研究为盐酸小檗碱-磷脂复合物的后期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磷脂复合物 正交设计 处方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益生菌的混合发酵探索
6
作者 王彦玲 赵赛 +1 位作者 丛方地 张树林 《饲料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48-50,共3页
为探索益生菌混合发酵条件,经24 h培养,确定丁酸梭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7.0和30℃,菌液OD=1.56。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7.0和32℃,菌液OD=1.06。酵母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0和30℃,菌液OD=1.05。以丁酸梭菌为主菌,枯草芽... 为探索益生菌混合发酵条件,经24 h培养,确定丁酸梭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7.0和30℃,菌液OD=1.56。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7.0和32℃,菌液OD=1.06。酵母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0和30℃,菌液OD=1.05。以丁酸梭菌为主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辅菌,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为1∶1∶3、在pH 7.0和30℃时,培养24 h,菌液OD=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菌 混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异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处方研究
7
作者 史卓琪 刘黎瑶 +1 位作者 熊倩 王庆奎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77-82,共6页
毛蕊异黄酮是从黄芪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小分子异黄酮类活性化合物,可与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显著的雌激素样作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但由于其脂溶性差等问题,造成制剂成型性差,体内生物利用度低。本研究旨在利用磷脂复合技术... 毛蕊异黄酮是从黄芪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小分子异黄酮类活性化合物,可与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显著的雌激素样作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但由于其脂溶性差等问题,造成制剂成型性差,体内生物利用度低。本研究旨在利用磷脂复合技术提高其脂溶性。其中,通过溶剂-旋转蒸发法,以复合率(AE)为筛选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以及正交设计,筛选得到制备毛蕊异黄酮-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处方。优选复合条件下,毛蕊异黄酮与大豆磷脂的复合比例为1∶5;复合溶剂为pH 6.0的无水乙醇;复合时间为60 min,在该优选处方工艺下,毛蕊异黄酮-磷脂复合率达到90%以上,4℃下可稳定保存3个月。该研究为毛蕊异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后期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 磷脂复合物 正交设计 处方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