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免疫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海花 邵华 +3 位作者 李留安 胡烨 丁巧玲 赵瑞利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第4期39-41,共3页
动物免疫学实验教学是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临床应用广泛的特点。通过改革动物免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以达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根据动物免疫学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设计优化实验项目,把知识点录制成微课... 动物免疫学实验教学是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临床应用广泛的特点。通过改革动物免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以达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根据动物免疫学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设计优化实验项目,把知识点录制成微课程并在课前上传授课班级供学生学习,在线下课堂开展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师全程在旁答疑、启发、纠错和指导,课后借助思维导图和案例分析题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程 动物免疫学 动物医学 免疫学实验教学 知识巩固 动物药学专业 实验课程 思维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猪链球菌天津分离株的鉴定及其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志民 李秀丽 +10 位作者 杨春蕾 杨丽景 田向学 王利丽 池晶晶 张莉 孟乐 张万江 祝瑶 张东超 鄢明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8-475,共8页
为了解天津市某猪场引起育肥猪神经症状的病原及其特性和遗传特征,本研究采集8份患病猪脑组织样品经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gdh基因和cps2J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8份样品中的分离株均为同一2型猪链球菌(SS2),命名为TJS75。测定... 为了解天津市某猪场引起育肥猪神经症状的病原及其特性和遗传特征,本研究采集8份患病猪脑组织样品经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gdh基因和cps2J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8份样品中的分离株均为同一2型猪链球菌(SS2),命名为TJS75。测定其生长曲线、并按照文献方法进行溶血性试验、黏附/侵入试验和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分析该SS2分离株特性。结果显示,TJS75菌株经TSB培养6 h~15 h可达对数生长期,对绵羊血红细胞(RBC)具有崩解效果,可黏附并侵入PK-15细胞(黏附率和侵袭率分别为5.16%和7.90%),且感染TJS75株的BALB/c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行动迟缓、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和神经症状等,经测定其LD50为2.15×107cfu/mL。进一步采用高通量测序,并预测其毒力基因,分析该菌株的遗传特征,结果显示,TJS75菌株基因组全长2368195 bp,GC含量40.88%,含有2299个编码基因,其中有1822、1830和1077个基因分别注释于GO、COG和KEGG数据库,携带的16S r RNA基因序列与国内分离的SS强毒株98HAH33和05ZYH33的亲缘性较近,毒力基因的预测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499种毒力相关基因(编码173种毒力相关因子),依据功能分类,这些毒力基因参与SS2的黏附和侵袭、溶血、促进铁转运、自溶酶的合成、降解胶原酶、唾液酸的合成等。本研究首次分离到携带MRP毒力因子的ST25型SS2,为深入开展SS2 TJS75株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分离鉴定 致病力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及主要相关毒力基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宁 杨程 +7 位作者 李欣蕾 孙久英 王凯月 韩俊平 李文军 王欢欢 邵笑 孙英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2-908,共7页
为了鉴定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变异情况,本研究采集1份天津地区某猪场免疫过Bartha-K61疫苗但患严重神经症状的仔猪脑组织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PRV g E基因,并将检测为PRV的阳性样品接种PK-15细胞分... 为了鉴定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变异情况,本研究采集1份天津地区某猪场免疫过Bartha-K61疫苗但患严重神经症状的仔猪脑组织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PRV g E基因,并将检测为PRV的阳性样品接种PK-15细胞分离培养,并传3代后采用Reed-Muench法测定分离病毒的TCID_(50),采用q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进一步鉴定分离病毒。结果显示,经q PCR检测仔猪脑组织样品出现扩增曲线,阳性样品分离培养后测得病毒滴度为10^(7.57)TCID_(50)/m L,分离病毒的q PCR结果出现扩增曲线,且其感染的细胞出现绿色荧光。表明分离到一株PRV,命名为TJbd2023株。采用PCR分别扩增TJbd2023株主要相关毒力基因g B、g C、g D、g E、g G、g I和TK,采用Meg Align软件分析分离病毒与Gen Bank登录的PRV参考株上述各毒力相关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通过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上述各毒力相关基因的进化树,采用Meg Align软件分析各毒力基因编码氨基酸主要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分别扩增到TJbd2023株的各相应毒力基因;各毒力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TJbd2023株与国内2012年后流行变异株的相似性高达98.4%~100.0%,与疫苗株(Bartha-K61)的相似性为89.6%~93.2%。进化树结果显示,这7个毒力基因均与国内GD0304株(MH582511)、BJYT株(KC981239)和DL1408株(KU360259)等PRV变异株位于同一分支,与疫苗株(Bartha-K61)未在同一分支。g B、g C、g E氨基酸序列除出现PRV变异株相同的突变位点外,g B还出现R^(223)H和E^(836)K的突变、g D出现R^(320)S和g E出现T^(242)A的突变。将TJbd2023株分别以5个剂量(10^(2.57)TCID_(50)/m L~10^(6.57)TCID_(50)/m L)感染6周龄KM小鼠,通过小鼠的临床症状、死亡率、死亡小鼠各组织的病理变化评估该病毒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在5 d的观察期内,感染组小鼠陆续出现奇痒及神经症状,各实验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60%、80%、100%及100%,对照组小鼠均健活。死亡小鼠各组织病变观察可见肺组织浸润性出血、肝组织血管充血及淋巴细胞增多、脑胶质细胞增多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聚集形成血管套等病变,对照组小鼠各组织均无明显病变。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在天津地区分离到一株PRV变异株,其毒力因子发生了独特的氨基酸位点突变,对小鼠的致病性较强,该结果丰富了PRV的致病性及其毒力因子变异的特征,为PR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变异株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内科学课程思政融入的思考
4
作者 王永 李建军 +4 位作者 丁巧玲 诸葛增玉 段县平 崔君 李留安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10期107-108,112,共3页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必先育魂,思政育魂必须走在最前,要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本文以兽医内科学为例,深入探讨其融入课程思...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必先育魂,思政育魂必须走在最前,要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本文以兽医内科学为例,深入探讨其融入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系统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旨在为培养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兽医内科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脂蛋白LppB介导纤毛黏附功能域的鉴定
5
作者 叶利颖 刘威 +5 位作者 闫安 周丹娜 杨克礼 高婷 田永祥 宋淇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猪肺炎支原体(Mhp)主要引起地方性肺炎,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LppB是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因子,与纤毛的黏附和呼吸道定植密切相关,然而其具体的功能域还未见报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ppB可能的串联重复区域、disorder... 猪肺炎支原体(Mhp)主要引起地方性肺炎,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LppB是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因子,与纤毛的黏附和呼吸道定植密切相关,然而其具体的功能域还未见报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ppB可能的串联重复区域、disorder功能域、抗原表位和高级结构进行了预测;为了保留预测功能域的完整性,将LppB分成了3个截短片段,依次为ΔLppB 27-247、ΔLppB 248-424和ΔLppB 425-604;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3个截短片段,获得了表达的rΔLppB 27-247、rΔLppB 248-424和rΔLppB 425-604重组蛋白;借助纤毛黏附试验,测定了截短片段黏附纤毛的能力。结果显示,LppB黏附纤毛的功能域主要位于27-247 aa和425-604 aa区域。研究结果丰富了对猪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LppB 纤毛黏附 功能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布鲁氏菌多表位候选疫苗设计与免疫模拟预测
6
作者 刘大虎 许春梅 +5 位作者 梁瑞英 汤新明 梁琳 赵晓民 丁家波 杨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51,共11页
利用免疫表位数据库(IEDB)预测了布鲁氏菌中高度保守且已证明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抗原(Omp16、Omp19、VriB10、L7/L12、SOD)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将优势抗原表位(组)串联构建模拟重组多肽。在此基础上,利用SOPMA和TASSER预测模拟重组多肽的... 利用免疫表位数据库(IEDB)预测了布鲁氏菌中高度保守且已证明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抗原(Omp16、Omp19、VriB10、L7/L12、SOD)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将优势抗原表位(组)串联构建模拟重组多肽。在此基础上,利用SOPMA和TASSER预测模拟重组多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使用ExpasyProtparam分析模拟重组多肽的致敏性、抗原性、溶解性等理化特性。进一步利用HawkDock对接重组多肽与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以预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用C-ImmSim进行免疫模拟预测。结果显示,重组多肽能有效与TLR3相互作用,有望激活相关的免疫信号通路;预测免疫后能刺激免疫个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和IFN-γ、IL-2,说明重组多肽具有激发宿主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潜能。研究建立了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优势抗原表位并进行多肽疫苗设计的理论模型,可为犬布鲁氏菌病多肽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布鲁氏菌 多表位疫苗 表位预测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黄素缓解黄曲霉毒素对小鼠毒性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汪孟引 刘昊 +5 位作者 李坤 黄佑倩 杨代泽 刘昆 彭涛秦 顺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漆黄素缓解黄曲霉毒素对小鼠毒性作用的影响。选取60只4周龄的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雌、雄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F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μg/kg黄曲霉毒素;FI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μ... 试验旨在探究漆黄素缓解黄曲霉毒素对小鼠毒性作用的影响。选取60只4周龄的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雌、雄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F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μg/kg黄曲霉毒素;FI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μg/kg黄曲霉毒素和50 mg/kg的漆黄素。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5 w。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F组小鼠的末重、增重和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与AF组相比,FI组小鼠的末重、增重和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AF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AF组相比,FI组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AS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AF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AF组相比,FI组GSH-Px活性和T-AOC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AF组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AF组相比,FI组IL-6和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IL-4和lgG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漆黄素能够通过提高小鼠生长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增强抗氧化功能、调节免疫水平缓解黄曲霉毒素对小鼠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黄素 黄曲霉毒素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抗氧化 免疫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华 蒲蕾 +3 位作者 洪亮 田雨佳 李留安 张建斌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3期177-178,194,共3页
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对家禽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方式完善等方面进行实践改革,以提升动物科学专业学习的成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出“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 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对家禽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方式完善等方面进行实践改革,以提升动物科学专业学习的成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出“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教学改革 家禽生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奶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双双 陈丽丽 +3 位作者 拉毛杰布 九麦扎西 勒毛才让 马毅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8期53-62,共10页
基因芯片是微阵列技术应用中的一种,可以用于检测待测基因的位置、含量、类型等,并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该文综述了基因芯片在奶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阐述了基因芯片在奶牛群体遗传学研究、全基因组关联分... 基因芯片是微阵列技术应用中的一种,可以用于检测待测基因的位置、含量、类型等,并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该文综述了基因芯片在奶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阐述了基因芯片在奶牛群体遗传学研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基因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奶牛群体遗传改良以及遗传资源的挖掘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奶牛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因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微量元素对奶牛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星星 聂新华 +4 位作者 韩鹏 田雨佳 姚琨 汪湛 曹梦哲 《中国乳业》 2024年第9期40-45,共6页
微量元素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并参与体内的物质代谢,对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防止营养缺乏病有重要意义。并且微量元素作为酶的组成成分,以辅酶或激活剂形式参与机体的生化免疫过程,与动物的生长发育、抗氧化免疫、机体代谢... 微量元素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并参与体内的物质代谢,对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防止营养缺乏病有重要意义。并且微量元素作为酶的组成成分,以辅酶或激活剂形式参与机体的生化免疫过程,与动物的生长发育、抗氧化免疫、机体代谢等功能密切相关。微量元素缺乏会导致动物生理结构紊乱。而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微量元素,因而需要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以满足其生产所需。因此本文综合阐述了有机微量元素(锰、铁、铜、锌、钴、硒)的特点及作用机制,并全面分析了上述有机微量元素或复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奶牛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微量元素 奶牛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种对呕吐毒素脱毒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定雨 李永祺 +1 位作者 刘颖 焦小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6-179,共4页
本文选择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为脱毒菌种,研究3种菌种的上清液、菌悬液和细胞悬浮液对呕吐毒素(DON)的脱毒效果。选择脱毒效果较好的处理进行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其在不同温度(35、45、55℃)、不同pH值(5、7、9)... 本文选择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为脱毒菌种,研究3种菌种的上清液、菌悬液和细胞悬浮液对呕吐毒素(DON)的脱毒效果。选择脱毒效果较好的处理进行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其在不同温度(35、45、55℃)、不同pH值(5、7、9)下的脱毒效果。结果表明,3种菌种的上清液、菌悬液、细胞悬浮液均对DON有脱毒作用,其中短小芽孢杆菌菌悬液、枯草芽孢杆菌上清液、地衣芽孢杆菌上清液的脱毒率最高,分别为54.74%、63.32%、57.68%;其最适温度分别为55、45、45℃,脱毒率分别达到74.35%、75.50%、83.51%,显著高于其他温度下的脱毒率(P<0.05);其最佳pH值分别为7、5、5,脱毒率分别达到72.89%、70.81%、75.60%,显著高于其他pH值下的脱毒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短小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 脱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3种毒力因子多细胞表位靶向DC重组蛋白DC3pep-SDZ的构建及安全性检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恩远 潘晨浩 +7 位作者 姜轩 李颖 赵瑞利 张欣 曾君 荣睿璠 金天明 于晓雪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6-422,共7页
为了研制2、3、9型猪链球菌(SS)通用的重组亚单位疫苗,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SS分泌型核酸酶A(SsnA)、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DLDH)、锌转运蛋白(ZnuA)3种毒力因子的蛋白质一级结构、B细胞及辅助T(Th)细胞抗原表位、亲疏水性及抗原性... 为了研制2、3、9型猪链球菌(SS)通用的重组亚单位疫苗,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SS分泌型核酸酶A(SsnA)、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DLDH)、锌转运蛋白(ZnuA)3种毒力因子的蛋白质一级结构、B细胞及辅助T(Th)细胞抗原表位、亲疏水性及抗原性、二级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后,预测获得了SsnA、DLDH和ZnuA具有亲水性和较好抗原性的B/Th细胞表位,将它们与12聚体树突状细胞靶向肽(DC3pep)序列串联后获得了重组氨基酸序列DC3pep-SDZ。经蛋白质理化分析DC3pep-SDZ分子质量约为44 ku,理论等电点(pI)为4.65,平均亲水性为-0.462,为亲水性蛋白。由生物公司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DC3pepSDZ,转化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表达后经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表达产物利用亲和层析镍柱纯化,SDS-PAGE结果显示得到44 ku的纯化目的蛋白,纯化浓缩后经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检测,浓度为5.60 mg/mL。利用不同浓度纯化重组蛋白对2%猪红细胞悬液进行体外溶血试验,并对PK15、IPEC-J2细胞进行毒性试验,检测重组蛋白的生物安全性。体外溶血试验结果显示在5μg/mL~500μg/mL浓度范围内,DC3pep-SDZ蛋白对2%猪红细胞悬液溶血率低于5%;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经500μg/mL DC3pep-SDZ蛋白孵育后,PK15与IPEC-J2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GR)分别为98.5%和99.6%,与对照组RGR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重组蛋白无明显毒性作用。本实验首次构建并表达了重组蛋白DC3pep-SDZ,该蛋白生物安全性良好,为后续分析其免疫保护效果、研发2、3、9型SS重组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亚单位疫苗 重组蛋白 体外溶血试验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层析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畅 杨琳燕 +4 位作者 王艺霞 张伟 李道稳 李留安 李存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免疫层析技术(ICA)是一种将色谱原理和抗原抗体反应相结合的快速检测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环境监测、疾病诊断等多个方面都有应用。为提高传统胶体金方法的灵敏度,荧光材料、磁性纳米颗粒等新型的标记材料逐渐应用到ICA中,生物素-亲和... 免疫层析技术(ICA)是一种将色谱原理和抗原抗体反应相结合的快速检测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环境监测、疾病诊断等多个方面都有应用。为提高传统胶体金方法的灵敏度,荧光材料、磁性纳米颗粒等新型的标记材料逐渐应用到ICA中,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贵金属也有信号放大的作用,有助于降低检测限。定量分析仪器的应用促使ICA的结果判定方式发生改进,可以进一步满足定量检测的需要。标记材料的变化和分析仪器的应用推动ICA方法向高灵敏度和定量检测的方向发展。论文就ICA标记材料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该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食品安全、动物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技术 标记材料 发展趋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维生素A对芦花鸡蛋黄中维生素A富集及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倩 李留安 +6 位作者 秦梦然 张科研 范真真 张仲谋 毋春楠 张宇强 毛帅强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3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芦花鸡蛋黄中维生素A含量、产蛋量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34周龄、健康的芦花蛋鸡1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5只,室内平地散养。3个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000 IU/kg、30000 IU/kg、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芦花鸡蛋黄中维生素A含量、产蛋量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34周龄、健康的芦花蛋鸡1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5只,室内平地散养。3个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000 IU/kg、30000 IU/kg、45000 IU/kg的维生素A,试验期30 d,分别在第10、20、30天前后,从每组随机选取20枚鸡蛋进行维生素A含量检测,选取15枚进行蛋品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所有试验组蛋黄维生素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试验组蛋黄维生素A含量随日粮维生素A添加量增加而增加;所有试验组产蛋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0天和30天时,30000 IU/kg维生素A组和45000 IU/kg维生素A组蛋黄颜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0天时,45000 IU/kg维生素A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20天和30天时,所有试验组蛋壳颜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0天时,所有试验组蛋壳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日粮添加维生素A浓度达到15000 IU/kg时,能够显著提高蛋黄中维生素A含量,但导致产蛋率显著下降,对蛋黄颜色、蛋黄重、哈氏单位、蛋壳颜色等蛋品质指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花鸡 维生素A 产蛋量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注射器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欣达 李娜 +5 位作者 赵世瑾 郑妍 杨琳燕 张伟 李留安 李存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4,共6页
将偶联玉米赤霉醇单克隆抗体的二氧化硅作为注射器微萃取的选择性吸附剂,建立了检测牛奶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ZERs)的免疫亲和注射器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A-MEPS-LC-MS/MS)。将牛奶离心后,取中间夹层,使用免疫亲和注射... 将偶联玉米赤霉醇单克隆抗体的二氧化硅作为注射器微萃取的选择性吸附剂,建立了检测牛奶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ZERs)的免疫亲和注射器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A-MEPS-LC-MS/MS)。将牛奶离心后,取中间夹层,使用免疫亲和注射器微萃取,超纯水洗涤,甲醇洗脱,洗脱液浓缩,流动相复溶后进行LC-MS/MS分析,采用C18色谱柱分离,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在工作液质量浓度0.1~100.0 ng/mL时6种ZERs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43~0.9962;在ZERs添加水平为1 ng/g时,平均回收率在50.40%~68.34%,日内RSD在4.87%~17.64%,日间RSD在7.04%~18.75%,本方法的检测限(LOD)为0.05 ng/g,定量限(LOQ)为0.2 n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 免疫亲和注射器微萃取 牛奶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复制型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弓形虫刺激雏鸡脾脏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绿怡 刘思勤 +1 位作者 廖艳鹏 任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4-783,共10页
【目的】探究非复制型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弓形虫(NRTUAs)感染雏鸡脾脏的转录组学变化,明确NRTUAs对雏鸡脾脏先天性免疫的调节效果,为研发家禽抗弓形虫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NRTUAs和磷酸盐缓冲液(PBS)感染14日龄雏鸡,感染后第... 【目的】探究非复制型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弓形虫(NRTUAs)感染雏鸡脾脏的转录组学变化,明确NRTUAs对雏鸡脾脏先天性免疫的调节效果,为研发家禽抗弓形虫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NRTUAs和磷酸盐缓冲液(PBS)感染14日龄雏鸡,感染后第3 d采集脾脏组织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NRTUAs组与PBS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然后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富集及蛋白调控网络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的准确性。【结果】与PBS组相比,从感染NRTUAs的雏鸡脾脏中筛选出499个DEGs(286个为上调DEGs,213个为下调DEGs),且NRTUAs组中上调表达的DEGs多于下调表达的DEGs。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DEGs注释在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和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三大类别的58个功能条目上,主要涉及端粒蛋白定位建立正调控、蛋白稳定、含伴侣蛋白T-复合物、内质网腔、内质网、内质网膜组成部分、纺锤中央区及未折叠蛋白结合等功能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内质网蛋白加工通路、RNA转运、细胞周期、钙信号通路、黏着斑、细胞衰老、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及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通路中;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DEGs编码蛋白PLK1、CCNB1、CDK1、CDC20、CCNA2和NDC1均在细胞周期通路上调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只有2个DEGs(CXCL12和VPREB3)呈上调表达,其余8个DEGs呈下调表达,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感染NRTUAs后雏鸡脾脏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且多数DEGs富集在内质网蛋白合成与细胞周期等相关信号通路上,脾脏细胞活动明显增强,即通过加快建立细胞连接及启动先天性免疫反应而积极对抗弓形虫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复制型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弓形虫 雏鸡 转录组学 脾脏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饮水中添加茶树纯露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晓雪 代昕彤 +4 位作者 孟玉芳 潘鹏宇 于建华 李留安 马吉飞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37,共5页
为了探究蛋鸡饮用水中添加茶树纯露对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150日龄农大3号蛋鸡,在饮用水中分别添加10%和20%浓度的茶树纯露,预饲期3 d,正饲期30 d,分别在第7、14、21、28天捡蛋,每组不少于6枚,进行鸡蛋品质的检测。结果表明:蛋黄... 为了探究蛋鸡饮用水中添加茶树纯露对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150日龄农大3号蛋鸡,在饮用水中分别添加10%和20%浓度的茶树纯露,预饲期3 d,正饲期30 d,分别在第7、14、21、28天捡蛋,每组不少于6枚,进行鸡蛋品质的检测。结果表明:蛋黄品质方面,两组茶树纯露添加组,28天时,蛋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但蛋黄颜色均高于对照组。蛋清品质方面,饲喂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两组茶树纯露添加组的蛋重降低(P<0.05);20%浓度组在第7天时蛋白高度、哈氏单位显著升高(P<0.05),而10%浓度组到第28天时蛋白高度、哈氏单位才表现出升高趋势。蛋壳品质方面,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两组茶树纯露添加组的蛋壳颜色有改善趋势;20%浓度组在试验期内蛋壳比率明显下降(P<0.05),但蛋壳颜色指标逐渐升高。综上所述,蛋鸡饮用水中添加茶树纯露能够改善鸡蛋的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清重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纯露 蛋鸡 蛋黄品质 蛋清品质 蛋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腺病毒3型Fiber-2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琪雯 段进坤 +4 位作者 陈爽 鲍恩东 杨燚 李守军 马吉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系统高效表达鸭腺病毒3型(DAdV-3)Fiber-2蛋白,用于制备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鸭腺病毒亚单位疫苗。[方法]以食品安全级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为宿主,对DAdV-3 Fiber-2蛋白进行重组表达... [目的]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系统高效表达鸭腺病毒3型(DAdV-3)Fiber-2蛋白,用于制备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鸭腺病毒亚单位疫苗。[方法]以食品安全级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为宿主,对DAdV-3 Fiber-2蛋白进行重组表达,建立高密度发酵和纯化工艺,获得目的蛋白并制备成亚单位疫苗,然后进行动物试验。试验分为低剂量组(琼扩效价1∶64,每羽34μg)、高剂量组(1∶128,每羽68μg)、空白组和攻毒对照组,在免疫后第10天和第21天采血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攻毒7 d后采肛拭子检测排毒量;通过抗体水平和排毒量评估该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和琼脂糖凝胶扩散(AGP)试验验证fiber-2基因在酵母中成功表达。重组菌经高密度发酵,目的蛋白纯化后检测其表达水平,琼扩效价可达1∶128。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第21天所测得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疫苗免疫组在攻毒7 d后的排毒量显著低于攻毒对照组。[结论]DAdV-3 Fiber-2蛋白能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细胞中进行高效表达,并且用该蛋白制备的亚单位疫苗对鸭3型腺病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腺病毒3型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重组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萃取溶剂的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艺霞 刘畅 +4 位作者 杨琳燕 张伟 李道稳 李留安 李存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119,共5页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简化样品前处理分析技术,有效提高检出率已经成为当前兽药残留分析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而液相微萃取技术是集样品采集、萃取、富集等过程于一体的新型萃取...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简化样品前处理分析技术,有效提高检出率已经成为当前兽药残留分析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而液相微萃取技术是集样品采集、萃取、富集等过程于一体的新型萃取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富集倍数高、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新型萃取溶剂如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和可切换溶剂具有低毒性、制备简便、溶解性好等优点,使该技术向绿色环保、操作简便方向发展。论文主要就液相微萃取在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和新型萃取溶剂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和可切换溶剂在液相微萃取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微萃取 兽药残留 新型萃取溶剂 前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饲料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玥 石青青 +6 位作者 顾秋丽 刘梦月 杨琳燕 胡德宝 范惠章 马学军 马吉飞 《饲料博览》 CAS 2022年第4期1-7,31,共8页
为评价不同浓度茶树油添加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50、100、200、400、800、1600 mg·L^(-1)茶树油添加剂,试验期42 d... 为评价不同浓度茶树油添加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50、100、200、400、800、1600 mg·L^(-1)茶树油添加剂,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①35日龄时,试验5、6两组肉仔鸡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6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14日龄时,各组肉仔鸡之间肌酐(CRE)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3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5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CRE指标显著降低(P<0.05);所有试验组尿素(UREA)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1、4、6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6组磷(P)、总蛋白(TP)、ALT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③各组间肉仔鸡脾脏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6组心脏指数高于其他各组;试验5组肝脏、肺脏、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4组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所有试验组肉仔鸡在42日龄时禽流感病毒(AIV)抗体水平皆高于对照组;35日龄时试验1、3组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42日龄时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42日龄时各试验组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全部高于对照组。综上,使用低剂量茶树油添加剂能够促进肉仔鸡生长发育,增强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效价,建议添加浓度不超过20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肉仔鸡 生长性能 脏器指数 抗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