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科学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探索-以天津农学院为例
1
作者 蒲蕾 洪亮 +3 位作者 张建斌 杨华 杨升 丁向彬 《猪业科学》 2025年第4期55-57,共3页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经过酝酿、筹备和策划,2018年,国务院提出新农科建设发展思路。通过改革现有专业,或建设新的专业,培养适合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农业专业人才。2019年《安吉共识》指出建设中国新...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经过酝酿、筹备和策划,2018年,国务院提出新农科建设发展思路。通过改革现有专业,或建设新的专业,培养适合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农业专业人才。2019年《安吉共识》指出建设中国新农科的任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利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其中明确强调加强高等教育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农林水利紧缺专业人才。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在此大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如下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新农科建设 动物科学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现状与思考——以天津农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泽琳 刘利月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根据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针对动物医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动物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课程安排不合理,实践课程动手性不强,专业理论课占比大,实验课程相对较少,理论课实效性差,同时从学生角度考察发现,新媒体、电子产品... 根据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针对动物医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动物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课程安排不合理,实践课程动手性不强,专业理论课占比大,实验课程相对较少,理论课实效性差,同时从学生角度考察发现,新媒体、电子产品对动医专业教学的影响较大,以及学生中低头族现象普遍,对课堂教学效果冲击大等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动医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师资和学生两手抓,学校加大资金支持提供助力,为切实提升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水平奠定良好基础,最终实现动医专业学生的有效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专业人才 教学现状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农学院兽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吉飞 周庆强 +1 位作者 金天明 赵瑞利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4-57,共4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兽医学学科在动物疾病和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我校兽医学学科与国内外先进同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不断提高学校兽医学学科水平,为天津都市型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 近年来,随着现代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兽医学学科在动物疾病和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我校兽医学学科与国内外先进同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不断提高学校兽医学学科水平,为天津都市型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本文对天津农学院兽医学学科未来的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措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学 学科建设 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赋能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以《动物解剖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南 姜忠玲 +4 位作者 韩先杰 黄玉风 郇延军 马淑慧 李方正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推动数字化教育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本文分析目前高等院校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形势,列举动物解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目标... 推动数字化教育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本文分析目前高等院校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形势,列举动物解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目标;探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建设动物解剖学课程思政的新思路。本文介绍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丰富动物医学专业课程资源,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从课程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评价等多方面赋能专业课思政教育建设,提升高等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虚拟仿真 课程思政 动物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的生物处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田贺 原雪峰 +3 位作者 孙超 闫峻 郑拉第 郑梓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提高豆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效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发酵和酶解,可有效降低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进而提升其营养价值及动物的消化吸收率。此外,生物处理后的豆粕还能替代部分鱼粉,以降低养殖成本。综上,本文综述了豆粕的生物处理... 为提高豆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效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发酵和酶解,可有效降低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进而提升其营养价值及动物的消化吸收率。此外,生物处理后的豆粕还能替代部分鱼粉,以降低养殖成本。综上,本文综述了豆粕的生物处理方法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指出了生物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饲料厂和养殖场的原料选择提供更多的应用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酶解豆粕 菌酶联用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食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瑶菲 陈冬东 +4 位作者 霍思宇 耿旭浩 余丽波 彭涛 李存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0期104-110,共7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生的具有较强抑菌杀菌效果的药物,经人工合成后广泛应用于医疗、养殖等行业,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抑制细菌合成的效果,临床上对畜禽支原体、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生的具有较强抑菌杀菌效果的药物,经人工合成后广泛应用于医疗、养殖等行业,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抑制细菌合成的效果,临床上对畜禽支原体、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药物用法和用量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国家公告已规定该类药物的最大残留限量。因此,对动物源食品中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进行检测十分必要,由于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方法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具有推动作用,因此从这2个方面着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源食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动物源食品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田雨佳 吴薛 屠焰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43-49,共7页
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量约占全球人为甲烷排放量的22%,其温室效应潜能值达二氧化碳的28倍,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议题。近年来,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及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开发多路径减排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系... 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量约占全球人为甲烷排放量的22%,其温室效应潜能值达二氧化碳的28倍,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议题。近年来,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及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开发多路径减排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系统梳理了反刍动物甲烷生成机理、微生物群落调控机制、基因编辑技术、日粮营养优化及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深化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技术研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甲烷减排 饲料添加剂 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胍基乙酸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宏娇 秦巧梅 +4 位作者 原雪峰 蒲蕾 洪亮 杨华 张建斌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1,共6页
胍基乙酸(GAA)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是肌酸(Cr)和磷酸肌酸(PCr)的重要前体物质。Cr在动物生产中对机体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成本高等问题。GAA是Cr补充剂的有效替代品。GAA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性添加... 胍基乙酸(GAA)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是肌酸(Cr)和磷酸肌酸(PCr)的重要前体物质。Cr在动物生产中对机体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成本高等问题。GAA是Cr补充剂的有效替代品。GAA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性添加剂,具有调节动物体内能量代谢、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调节体内糖酵解、改善肉品质、节约精氨酸和调节血糖等作用。文章阐述了GAA的理化性质、合成代谢途径和生物学功能,综述了GAA在猪、反刍动物、家禽和水产动物生产应用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GAA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基乙酸 合成代谢 生物学功能 畜禽 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冠状病毒诊断性和治疗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龚冠羽 王治梅 +2 位作者 刘菲凡 杨婷婷 齐永华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13期3-6,共4页
动物冠状病毒主要出现在脊椎动物以及家畜中,导致动物出现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并引发多种疾病,易导致动物死亡。目前,动物新冠病毒并无针对性特效药,主要采取疫苗接种方法进行预防,并根据具体症状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进行对症治疗。对... 动物冠状病毒主要出现在脊椎动物以及家畜中,导致动物出现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并引发多种疾病,易导致动物死亡。目前,动物新冠病毒并无针对性特效药,主要采取疫苗接种方法进行预防,并根据具体症状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进行对症治疗。对目前常见动物冠状病类型、症状以及诊断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就目前动物冠状病毒治疗技术进行综述,从而为动物冠状病毒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冠状病毒 诊断 治疗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制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10
作者 段县平 张建斌 +1 位作者 秦顺义 崔君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2期165-167,共3页
动物医学专业一直是农业院校的传统和核心专业,学制四年。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存的四年制动物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2020年,包括河南农业大学在内的14所高校提出申请将动物医学... 动物医学专业一直是农业院校的传统和核心专业,学制四年。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存的四年制动物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2020年,包括河南农业大学在内的14所高校提出申请将动物医学专业从四年制变更为五年制,获批后全国五年制动物医学专业院校占比将达到50%左右。天津农学院是从2021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兽医临床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适应天津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学制的改革,对《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手段、实习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等进行一系列探索和改革,以期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相关课程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制 动物医学专业 兽医临床诊断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卫华 石鹏君 +2 位作者 黎育颖 侯振平 李海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1-155,共5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作为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酶之一,在保护正常细胞免受过量活性氧(ROS)的氧化损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特异性强、抗氧化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SOD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SOD的外源添...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作为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酶之一,在保护正常细胞免受过量活性氧(ROS)的氧化损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特异性强、抗氧化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SOD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SOD的外源添加在生物医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拓展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在畜禽饲料中适量添加SOD可有效抵抗机体的氧化应激,SOD具备替代抗生素的潜力。文章综述了SOD的分类、功能特点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SOD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抗氧化 氧化应激 饲料添加剂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免疫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及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海花 李留安 +3 位作者 胡烨 丁巧玲 赵瑞利 邵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1-625,635,共6页
目的:在动物免疫学课程中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法:实验采用了动物免疫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对课程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进行研究,并且从成... 目的:在动物免疫学课程中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法:实验采用了动物免疫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对课程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进行研究,并且从成绩和思政效果对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结论:该方法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免疫学 线上线下教学 课程思政 教育内涵式发展 课程设计 学生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行毒株ORF5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变异分析
13
作者 李文忠 荣新利 +4 位作者 刘野 吴庆东 张乐 孙英峰 于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4,共9页
为了解天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收集2021-2022年天津地区养殖场209份临床疑似发病猪的组织进行检测及ORF5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PRRSV阳性样品总检出率为37.3%(78/209),并从阳性样本中选择15... 为了解天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收集2021-2022年天津地区养殖场209份临床疑似发病猪的组织进行检测及ORF5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PRRSV阳性样品总检出率为37.3%(78/209),并从阳性样本中选择15个不同地区来源具有代表性样品进行ORF5基因克隆序列。序列及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15株PRRSV毒株均属于美洲型,其中8条PRRSV毒株的ORF5基因与以HuN4为代表的类HP-PRRSV毒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序列与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4%~97.3%和80.6%~95.5%,而与NADC30、VR2332、NADC34等毒株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77.1%~87.1%和77.1%~86.6%;6条PRRSV毒株的ORF5基因与以NADC30为代表的类NADC30毒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与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1.9%-92.7%和91.5%-93.0%,而与HuN4、VR2332、NADC34等毒株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83.6%-87.8%和79.6%~86.6%;1条PRRSV毒株的ORF5基因与以NADC34为代表的类NADC34毒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与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6.4%和95.5%,而与NADC30、HuN4、VR2332等毒株的同源性为86.7%~89.9%和86.6%~92.0%。结果表明,2021-2022年天津地区以类HP-PRRSV、类NADC30 PRRSV为主要流行毒株,同时出现类NADC34毒株的流行,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可为天津地区PRRS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ORF5基因 序列分析 遗传变异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和课程思政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益文 胡德宝 +4 位作者 丁向彬 边立云 李新 张林林 郭宏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12期148-151,共4页
从对新农科和课程思政的内涵认知和理解出发,深刻分析新农科和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和要求,提出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方式方法和对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思考。总体思想是课程体系建设体现新农科的要求,突破过去动物科学专业课程... 从对新农科和课程思政的内涵认知和理解出发,深刻分析新农科和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和要求,提出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方式方法和对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思考。总体思想是课程体系建设体现新农科的要求,突破过去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旧框架,加强基础知识课程设置,融入新知识和新内容,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等交叉学科有机纳入动物科学课程体系,增加通识教育、劳动教育和实践教学内容,并且深刻挖掘思政元素,将其恰当插入讲授知识点,厚植专业知识基础和育人基础,“德”“智”育人并进,培养农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 新农科 课程思政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农科”的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 被引量:15
15
作者 田雨佳 孙跃 +6 位作者 赵瑞利 于晓雪 王永利 刘慧 边立云 金天明 李留安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5期78-81,共4页
本文以“新农科”建设为出发点,针对“新农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结合天津农学院动物生产类与动物医学类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切身感悟,简明而深入地探讨动物生产类与动物医学类专业“新农科”建设的探索方向,阐述了动物生产类与动物... 本文以“新农科”建设为出发点,针对“新农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结合天津农学院动物生产类与动物医学类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切身感悟,简明而深入地探讨动物生产类与动物医学类专业“新农科”建设的探索方向,阐述了动物生产类与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五链一体”实践创新体系和“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展示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院“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的良好实施效果,提升了“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动物生产 动物医学 五链三位 实践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小站稻秸秆微贮发酵工艺与其在奶牛饲喂中的替代效应研究
16
作者 郭爽 王璐瑶 +3 位作者 王永颖 田雨佳 于洪鑫 王鸿英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4-58,共5页
小站稻作为天津地区主栽的水稻品种,具有茎秆粗壮、产量高等优势,但其高硅低糖的特性,加之天津夏季高湿的气候条件,导致水稻秸秆在常规微贮发酵过程中易出现霉菌毒素超标和发酵不充分的问题。本试验使用乳酸菌和玉米粉混合微贮发酵工艺... 小站稻作为天津地区主栽的水稻品种,具有茎秆粗壮、产量高等优势,但其高硅低糖的特性,加之天津夏季高湿的气候条件,导致水稻秸秆在常规微贮发酵过程中易出现霉菌毒素超标和发酵不充分的问题。本试验使用乳酸菌和玉米粉混合微贮发酵工艺,探究其对发酵品质及奶牛饲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的玉米粉与复合乳酸菌混合发酵组(LAC组)与仅添加复合乳酸菌组(CON组)相比,发酵后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以及NDF 30 h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黄曲霉毒素B_(1)、呕吐毒素显著降低(P<0.05),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泌乳牛饲喂试验结果显示,用微贮小站稻秸秆替代燕麦干草,对其产奶量和乳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相比于传统微贮工艺,使用乳酸菌和玉米粉混合微贮后的小站稻秸秆发酵品质更高,可替代部分燕麦干草,在保证奶牛生产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泌乳牛的日粮成本,为天津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奶牛养殖节本增效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站稻秸秆 微贮发酵 发酵品质 奶牛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系教学发展问题探讨
17
作者 段县平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7期31-31,共1页
天津农学院动物医学系立足于都市型农业发展,应加强学风建设与学科建设,通过有效途径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要在实践中进行课程改革,为农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动物医学 教学工作 发展问题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血液转录组测序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燕勇 马凤英 +4 位作者 郭丽丽 刘在霞 刘斌 张文广 刘永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0-468,共9页
近年来,随着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的普及与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动物科学研究。一些血液中的基因与疾病紧密相关,参与免疫、应激、代谢与疾病相关的功能,如突触融合蛋白1A(STX1A)基因可能成为预测酮病的分子靶标;血液RNA-Se... 近年来,随着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的普及与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动物科学研究。一些血液中的基因与疾病紧密相关,参与免疫、应激、代谢与疾病相关的功能,如突触融合蛋白1A(STX1A)基因可能成为预测酮病的分子靶标;血液RNA-Seq可以预测早产、复发性受精失败与流产等早期妊娠诊断相关的血液标记物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R3)基因等;使用血液RNA-Seq鉴定饲料效率的可靠预测因子是减少表型数据收集的一种策略,有助于家畜营养调控基因组学领域的发展;血液中存在家畜生长性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标记物,如CD 48基因是调节肉牛生长的关键基因;血液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防线,能够运输各种免疫活性物质与免疫细胞,血液RNA-Seq的分析提供了全身免疫的概览;血液RNA-Seq在生态环境与应激反应等多方面的应用取得进展,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IL1R2)基因是野生状态下免疫调控的主要基因。多年来哺乳动物尤其是家畜的血液RNA-Seq的相关应用研究表明,血液富含有关健康状况的信息,有望替代病理组织取样来研究不同生理状况的分子特征并预测疾病;不同饲料营养水平的动物血液中基因的表达量不同,有助于家畜营养调控基因组学领域的发展。综上,血液RNA-Seq的微创诊断不仅有助于动物不同生理状态的分子调控机制解答,更有助于未来家畜分子标记辅助管理的应用,具有成为候选的实用生物样本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转录组 免疫调控 预测疾病 家畜 分子标记辅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猪链球菌天津分离株的鉴定及其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志民 李秀丽 +10 位作者 杨春蕾 杨丽景 田向学 王利丽 池晶晶 张莉 孟乐 张万江 祝瑶 张东超 鄢明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8-475,共8页
为了解天津市某猪场引起育肥猪神经症状的病原及其特性和遗传特征,本研究采集8份患病猪脑组织样品经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gdh基因和cps2J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8份样品中的分离株均为同一2型猪链球菌(SS2),命名为TJS75。测定... 为了解天津市某猪场引起育肥猪神经症状的病原及其特性和遗传特征,本研究采集8份患病猪脑组织样品经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gdh基因和cps2J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8份样品中的分离株均为同一2型猪链球菌(SS2),命名为TJS75。测定其生长曲线、并按照文献方法进行溶血性试验、黏附/侵入试验和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分析该SS2分离株特性。结果显示,TJS75菌株经TSB培养6 h~15 h可达对数生长期,对绵羊血红细胞(RBC)具有崩解效果,可黏附并侵入PK-15细胞(黏附率和侵袭率分别为5.16%和7.90%),且感染TJS75株的BALB/c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行动迟缓、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和神经症状等,经测定其LD50为2.15×107cfu/mL。进一步采用高通量测序,并预测其毒力基因,分析该菌株的遗传特征,结果显示,TJS75菌株基因组全长2368195 bp,GC含量40.88%,含有2299个编码基因,其中有1822、1830和1077个基因分别注释于GO、COG和KEGG数据库,携带的16S r RNA基因序列与国内分离的SS强毒株98HAH33和05ZYH33的亲缘性较近,毒力基因的预测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499种毒力相关基因(编码173种毒力相关因子),依据功能分类,这些毒力基因参与SS2的黏附和侵袭、溶血、促进铁转运、自溶酶的合成、降解胶原酶、唾液酸的合成等。本研究首次分离到携带MRP毒力因子的ST25型SS2,为深入开展SS2 TJS75株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分离鉴定 致病力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H3基因在动物肌肉发育、能量代谢及生产性能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代宇星 盛志康 +5 位作者 楚菡 刘哲 陈月娥(Noppanun Poubol) 洪亮 蒲蕾 郭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70-3277,共8页
肌球蛋白重链3(myosin heavy chain 3,MYH3)基因编码胚胎型肌球蛋白重链蛋白,控制肌肉的牵引滑动。MYH3基因是肌肉分化的重要标志基因,能够调控肌肉发育及能量代谢,在动物整个肌肉发育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MYH3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 肌球蛋白重链3(myosin heavy chain 3,MYH3)基因编码胚胎型肌球蛋白重链蛋白,控制肌肉的牵引滑动。MYH3基因是肌肉分化的重要标志基因,能够调控肌肉发育及能量代谢,在动物整个肌肉发育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MYH3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且在动物体内多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胚胎期肌肉组织和肌肉再生过程中表达量较高。它受转录因子、microRNA、lncRNA及环境营养因子等多种因素影响,也可调控其他基因的功能。MYH3基因突变可以改变TGF-β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影响ATP酶活性,使ATP水解时间延长,延长横桥周期;影响肌肉的能量代谢,最终引发肌肉能量代谢疾病。MYH3基因拷贝数变化、突变或表达量变化与动物的体尺、胴体重、屠宰重、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MYH3基因在大理石花纹高、肌内脂肪高的肌肉组织中表达量高,被认为是影响动物肌肉嫩度、剪切力和肉色红度的重要候选基因。MYH3基因的高表达与骨骼肌中氧化Ⅰ型肌纤维的含量、肌纤维直径和慢肌纤维含量有关。作者介绍了MYH3基因的基本结构特点,指出了其与肌肉组织发育及相关影响因子之间的调控作用,阐述了MYH3基因与动物肌肉能量代谢、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MYH3基因与肌肉发育调控和肉质性能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H3基因 肌肉发育 能量代谢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