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体外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石磊 玛依拉.吐地 +2 位作者 张建中 田刚 王荣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检测及耐药机制。方法刚果红培养法观察培养基不同条件下TSB(胰酪胨大豆肉汤),TSB-0.25%Glu(TSB-0.25%葡萄糖),TSB-2% Alc(TSB-2%无水乙醇),TSB-4% Alc,TSB-2% NaCl和TSB-4% NaCl生物膜生长情况,铜...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检测及耐药机制。方法刚果红培养法观察培养基不同条件下TSB(胰酪胨大豆肉汤),TSB-0.25%Glu(TSB-0.25%葡萄糖),TSB-2% Alc(TSB-2%无水乙醇),TSB-4% Alc,TSB-2% NaCl和TSB-4% NaCl生物膜生长情况,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分析采用银染法,K-B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药敏试验。结果(1)刚果红培养法的培养基最佳配方为TSB-0.25% Glu,TSB-2%Alc,TSB-4%NaCl。革兰氏阳性菌中产生生物膜阳性率为48.4%,革兰氏阴性菌中产生生物膜阳性率为45%。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产生阳性率最高;(2)有生物膜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有生物膜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对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敏感。结论临床治疗和细菌检验中应严格区分有无生物膜生长,对有生物膜细菌应选择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生物膜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2负向调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转化能力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盼 龚玉爱 +4 位作者 许世磊 陈永孜 田刚 姚欣 应国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49-452,共4页
目的:研究EHD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EHD2表达水平对前列腺癌细胞系增殖与转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HD2在14例前列腺癌组织及7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用EHD2干扰表达质粒、过表达质粒和对照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 目的:研究EHD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EHD2表达水平对前列腺癌细胞系增殖与转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HD2在14例前列腺癌组织及7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用EHD2干扰表达质粒、过表达质粒和对照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制备慢病毒,感染DU145细胞,建立稳定细胞系。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HD2表达情况。采用细胞计数法、二维克隆形成实验、Soft Agar实验分别检测EHD2沉默或过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HD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EHD2干扰表达后DU145细胞的增殖能力、二维克隆形成能力、三维克隆形成能力均明显增强(P<0.01);EHD2过表达后DU145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三维克隆形成能力均减弱(P<0.01和P<0.05)。结论:EHD2的表达水平对DU145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转化特性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EHD2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新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EHD2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浆型磷脂酶A2δ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3
作者 廖洪利 郑际伦 +1 位作者 田刚 刘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9-760,共2页
目的:探讨胞浆型磷脂酶A2δ(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δ,cPLA2δ)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组)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皮肤标本中cPLA2各亚型mRNA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 目的:探讨胞浆型磷脂酶A2δ(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δ,cPLA2δ)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组)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皮肤标本中cPLA2各亚型mRNA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组患者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皮肤标本切片中cPLA2δ表达。结果:cPLA2δ的mRNA水平在银屑病组皮损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而其他5个cPLA2亚型表达在银屑病组皮损组织中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皮肤组织中cPLA2的6个亚型表达均较低。银屑病组和对照组cPLA2δ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t=28.56,P<0.01)。经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两组cPLA2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9,P<0.01)。结论:cPLA2δ高表达与银屑病发病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胞浆型磷脂酶A2δ 皮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SHR胞膜外区片段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4
作者 赵紫琴 李兰英 +2 位作者 陆凤先 朱学良 朱云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5-787,790,共4页
目的:构建人类促甲状腺激素受体(hTSHR)胞膜外区氨基端的两个片段hTSHRf(aa29-100)、hTSHRe(aa101-278)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TSHRf和pcDNA3.1-hT-SHRe,并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RT-PCR法从人甲状腺正常组织的cDNA中扩增... 目的:构建人类促甲状腺激素受体(hTSHR)胞膜外区氨基端的两个片段hTSHRf(aa29-100)、hTSHRe(aa101-278)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TSHRf和pcDNA3.1-hT-SHRe,并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RT-PCR法从人甲状腺正常组织的cDNA中扩增hTSHRf和hTSHRe,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V5-His-TOPO中,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后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至CHO细胞中进行表达,RT-PCR扩增转染细胞的cDNA、Western blot分别鉴定hTSHR在CHO细胞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RT-PCR分别扩增两个片段的阳性克隆株,所得片段大小与预期一致,经Western blot鉴定,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11900、23600左右,与预期的大小相符。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TSHRf和pcDNA3.1-hTSHRe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重组质粒能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cDNA3.1-hTSHRf和pcDNA3.1-hTSHRe在体内的基因表达,建立Graves'病的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H受体 真核表达 Graves’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K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王学涵 王福刚 田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探讨Dikkopf 1(DKK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K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对DKK1在细胞中的定位进行分析;DKK1过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MDA231,应用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Dikkopf 1(DKK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K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对DKK1在细胞中的定位进行分析;DKK1过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MDA231,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乳腺癌细胞MDA231中DKK1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MDA231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MDA231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乳腺癌组织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DKK1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DKK1表达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明显比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DKK1主要呈细颗粒状散在分布于细胞质中。Western blot检测表明DKK1过表达明显。过表达DKK1的MDA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比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低。结论:DKK1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DKK1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孕酮 被引量:6
6
作者 薛晋美 孙光 +2 位作者 李会强 那平 乔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2-656,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人血清中孕酮的分析方法。血清样品经乙酸乙酯、正己烷液液萃取(LLE)后,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进行梯度分离,色谱运行时间为5 min,采用电喷雾(ESI)...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人血清中孕酮的分析方法。血清样品经乙酸乙酯、正己烷液液萃取(LLE)后,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进行梯度分离,色谱运行时间为5 min,采用电喷雾(ESI)正离子电离模式和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同位素内标法定量。考察了两步萃取法对孕酮的提取效果,不同流动相的分离效果以及样品稳定性,结果表明以甲醇-0.1%氨水溶液为流动相时分离效果较好。优化条件下,孕酮在10~10000 p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5、10 p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5%~106%,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8.2%,日间RSD为4.1%~9.1%。采用该方法对30个真实血清样品进行测定,孕酮质量浓度为0.0502~1.3635 ng/mL,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用于临床血清样品中孕酮生理水平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同位素稀释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液液萃取(LLE)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4对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古丽扎尔.阿布里克木 达拉 +1 位作者 罗海鹏 田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30-3132,共3页
目的:探讨microRNA-24(miR-24)对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的作用意义。方法 :以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ACC-M和低转移细胞株ACC-2为实验对象,通过脂质体介导,将miR-24的拟似物(miR-24mimics)转染入研究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 目的:探讨microRNA-24(miR-24)对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的作用意义。方法 :以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ACC-M和低转移细胞株ACC-2为实验对象,通过脂质体介导,将miR-24的拟似物(miR-24mimics)转染入研究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miR-24的表达,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soft agar assay)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改变。结果:高转移细胞株ACC-M转染后的miR-24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转移细胞株ACC-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ACC-M细胞转染miR-24 mimics后增殖能力没有影响(P>0.05)。而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结论:低表达miR-24有助于ACC的侵袭能力的发挥,miR-24增高是导致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能力降低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涎腺腺样囊性癌 MicroRNA-24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