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孝红 赵铁锁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4,共6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是新时代推进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逻辑起点。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体现新时代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的具体落实,有利于党的治理理念从传统“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是新时代推进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逻辑起点。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体现新时代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的具体落实,有利于党的治理理念从传统“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时代转换,顺应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服务人民、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为核心的时代诉求,有力回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的时代认同,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时代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党 以人民为中心 初心使命 时代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50
2
作者 杨凤英 崔晓嵩 +1 位作者 王文龙 袁刚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大国竞争加剧的历史交汇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首创性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新质生产力以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引领力量、以新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核心驱动力、以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大国竞争加剧的历史交汇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首创性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新质生产力以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引领力量、以新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核心驱动力、以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新质生产力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其内在逻辑在于:新技术激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新要素注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新产业构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柱。我国体育产业实现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驱动力;以要素融合为途径,刺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以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捕捉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夯实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重要论述的价值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尚伟 刘原 +1 位作者 孙晓华 高永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5-273,共9页
分三部分对习近平体育强国重要论述价值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论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把握人民对体育发展需求,定位体育强与中国强的内在关系,回答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性价值。其次,具有深厚的人民性。以人民... 分三部分对习近平体育强国重要论述价值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论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把握人民对体育发展需求,定位体育强与中国强的内在关系,回答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性价值。其次,具有深厚的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是论述的核心理念,将建设体育强国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紧密结合,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体育为基础,促进体育运动同步协调发展是着力点,回答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导向性价值。再次,具有科学的系统性。论述对体育事业发展进行系统擘画,强调体育强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充分释放体育所具有的各种功能,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回答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性价值。习近平体育强国重要论述,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体育强国、如何建设体育强国的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指导性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体育强国 新时代 价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注重培根铸魂 被引量:6
4
作者 田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89,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凝练出来的,是当代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上至国家、社会,下至公民“魂之所归”“行之所依”的根和魂。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凝练出来的,是当代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上至国家、社会,下至公民“魂之所归”“行之所依”的根和魂。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牢固确立和自觉践行,将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养,影响和促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长成才 引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运动心理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研究 被引量:65
5
作者 王钰 孙延林 +2 位作者 戴群 高永强 吉承恕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2,共6页
新时代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致力于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资源,有效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在此目标指引下,体育类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类高校体育运动类专业的本科骨干课程。动机的自我决... 新时代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致力于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资源,有效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在此目标指引下,体育类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类高校体育运动类专业的本科骨干课程。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天生就有追求身心成长和能力发展的倾向,但需要环境提供持续的营养和支持。基于此,运动心理学课程思政从自我决定理论出发,立足于对学生个体特征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分析,紧紧围绕如何满足其自主性、能力感和归属感来设计并实践激发和内化学生协同吸收专业知识和思政资源的动机环境,在具体教改中实现了5个方面的经验:以生为本,精心引入与专业深度融合的思政资源来激发动机的教学内容上的“精”;“师”是基础,着力构建专业教师团队确保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上的“专”;问号课堂,“问”出融会贯通专业知识和思政资源的教学过程上的“问”;活学活用,构建问题情境促进思政资源内化的教学设计上的“活”;知行合一,做中学,磨砺意志深度夯实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上的“实”。另外,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还需注意完善教师全员育人的教学理念、着重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打造多部门协同合作的“育人共同体”,以构建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自我决定理论 运动心理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大学生对“纲要”课教学获得感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孝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25,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用唯物史观解读历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但在传统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针对性不足、价值引领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削弱了学生对"纲要"课教学的获得感。新时代在推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用唯物史观解读历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但在传统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针对性不足、价值引领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削弱了学生对"纲要"课教学的获得感。新时代在推进"纲要"课教学改革中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解答大学生最关心、最需要回答的问题;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注重思想引导;强化需求导向,激发学习兴趣;注重目标导向,发挥好课程以史育人功能。不断从知识、价值、能力以及素质等层面提升大学生对"纲要"课教学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获得感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功能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朱孝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397-403,412,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及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见证,又是现实纽带,诠释作为共同体意识培育载体的独特价值。发挥中华...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及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见证,又是现实纽带,诠释作为共同体意识培育载体的独特价值。发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整合和引导等多元功能,提升行动自觉、形成社会共识和优化良好环境,有力构建具有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共同体。新时代,需要把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发挥“以体育心”的独特作用,纳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使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推动“双创”工作,讲好中华传统体育故事,共筑文化自信根基,坚持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持久文化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体育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