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经验梳理及启示
被引量:
9
1
作者
田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32,共7页
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发展经验资料的梳理、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后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和现状的梳理归纳,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持续发挥结合型体育体制的优势...
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发展经验资料的梳理、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后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和现状的梳理归纳,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持续发挥结合型体育体制的优势发展青少年体育;实施特殊项目计划推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通过体育机制建设提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服务能力;提高国家体育政策质量、探索体育纳入高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
发达国家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育强国视阈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及其优化对策
被引量:
6
2
作者
朱孝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7-271,共5页
北京奥运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发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实现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法制建设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体系之一。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
北京奥运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发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实现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法制建设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体系之一。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从中长期竞技体育人才立法规划的制定、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以及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优化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可供选择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竞技体育人才
法治环境
SWOT分析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逻辑转换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被引量:
9
3
作者
高永强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0,共7页
人的生态需要的状况与人及社会的发展状况是一致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生态需要具有不同的特点,反映着人的不同的发展风貌。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的逻辑转换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一是在人的整体需要...
人的生态需要的状况与人及社会的发展状况是一致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生态需要具有不同的特点,反映着人的不同的发展风貌。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的逻辑转换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一是在人的整体需要结构中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二是享受性、发展性生态需要增长迅速。基于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发展的新特点,生态文明建设应大力加强观念、法制、科技的高度统一,应努力实现生态理念与"五位一体"建设的深度融合,努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需要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人的生态需要与人的发展
被引量:
4
4
作者
高永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90,共5页
人的生态需要本质是指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自身与自然环境之间平衡、和谐关系的需要,具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二重性特征。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是人维持生存的基础,也是人实现发展的条件,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状况决定着人的生...
人的生态需要本质是指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自身与自然环境之间平衡、和谐关系的需要,具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二重性特征。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是人维持生存的基础,也是人实现发展的条件,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状况决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的现实途径,对于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要
人的发展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国梦的实现
被引量:
3
5
作者
田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12期176-177,共2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是中华文明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准确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是中华文明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准确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梦
精神力量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
2
6
作者
朱孝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9,共4页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大众对理论的现实需求,更离不开党的正确引导和全面推动。新时期党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通过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大众对理论的现实需求,更离不开党的正确引导和全面推动。新时期党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通过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够在提升动力、价值认同以及优化路径等方面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治理视角下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探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朱孝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1,共3页
当前,我们党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党,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正是顺应创新社会治理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当前社会治理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现代化治理方式以及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的...
当前,我们党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党,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正是顺应创新社会治理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当前社会治理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现代化治理方式以及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的治理目标等,都为新时代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提供重要的价值与路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党
社会治理创新
共建共治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判断的第一次变换
8
作者
田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6,共6页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在毛泽东主导下提出的。《决议》提法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冲突,蕴含否定当时我国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意蕴,妨碍八大提出的任务的贯彻落实。受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毛泽东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在毛泽东主导下提出的。《决议》提法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冲突,蕴含否定当时我国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意蕴,妨碍八大提出的任务的贯彻落实。受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毛泽东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视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充分认识《决议》提法的思想价值,不可轻易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作逆向转换,判断其变与不变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握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决议》提法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当代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机制
9
作者
朱孝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116-117,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传统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出发,依据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从组织运行、内在动力以及核...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传统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出发,依据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从组织运行、内在动力以及核心价值取向等视角,深入探析实现当代社会管理创新的良性机制与合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内在机制
再组织化
社会多元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经验梳理及启示
被引量:
9
1
作者
田丰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32,共7页
文摘
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发展经验资料的梳理、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后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和现状的梳理归纳,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持续发挥结合型体育体制的优势发展青少年体育;实施特殊项目计划推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通过体育机制建设提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服务能力;提高国家体育政策质量、探索体育纳入高考的可行性。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
发达国家
经验
启示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育强国视阈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及其优化对策
被引量:
6
2
作者
朱孝红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7-271,共5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GXQ5B307)
天津体育学院青年科研课题(SK-0916)
文摘
北京奥运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发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实现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法制建设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体系之一。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从中长期竞技体育人才立法规划的制定、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以及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优化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可供选择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强国
竞技体育人才
法治环境
SWOT分析
系统论
Keywords
sports power
competitive sports man power
legal system
SWOT method
systematical method
分类号
D91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逻辑转换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被引量:
9
3
作者
高永强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0,共7页
基金
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HE02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人的生态需要的状况与人及社会的发展状况是一致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生态需要具有不同的特点,反映着人的不同的发展风貌。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的逻辑转换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一是在人的整体需要结构中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二是享受性、发展性生态需要增长迅速。基于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发展的新特点,生态文明建设应大力加强观念、法制、科技的高度统一,应努力实现生态理念与"五位一体"建设的深度融合,努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需要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人的生态需要与人的发展
被引量:
4
4
作者
高永强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90,共5页
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五位一体’"格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机制研究"(TJKS15-012)
文摘
人的生态需要本质是指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自身与自然环境之间平衡、和谐关系的需要,具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二重性特征。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是人维持生存的基础,也是人实现发展的条件,人的生态需要的满足状况决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的现实途径,对于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态需要
人的发展
生态文明
Keywords
ecological needs
huma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国梦的实现
被引量:
3
5
作者
田丰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12期176-177,共2页
文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是中华文明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准确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梦
精神力量
传承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
2
6
作者
朱孝红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9,共4页
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批准号TJDJ10-077)
天津市教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批准号2013szk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大众对理论的现实需求,更离不开党的正确引导和全面推动。新时期党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通过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够在提升动力、价值认同以及优化路径等方面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关键词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中国
分类号
D262.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治理视角下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探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朱孝红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1,共3页
基金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社会治理视域下我国体育社团管理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编码2116SS1503)
2017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项目编码TJSZZX17-03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前,我们党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党,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正是顺应创新社会治理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当前社会治理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现代化治理方式以及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的治理目标等,都为新时代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提供重要的价值与路径支撑。
关键词
服务型政党
社会治理创新
共建共治共享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判断的第一次变换
8
作者
田丰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6,共6页
文摘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在毛泽东主导下提出的。《决议》提法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冲突,蕴含否定当时我国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意蕴,妨碍八大提出的任务的贯彻落实。受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毛泽东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视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充分认识《决议》提法的思想价值,不可轻易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作逆向转换,判断其变与不变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握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关键词
毛泽东
《决议》提法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Keywords
Mao Zedong
the “ Resolution”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当代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机制
9
作者
朱孝红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116-117,共2页
文摘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传统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出发,依据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从组织运行、内在动力以及核心价值取向等视角,深入探析实现当代社会管理创新的良性机制与合理路径。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内在机制
再组织化
社会多元
社会治理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经验梳理及启示
田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体育强国视阈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及其优化对策
朱孝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逻辑转换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高永强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人的生态需要与人的发展
高永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国梦的实现
田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朱孝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社会治理视角下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探究
朱孝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判断的第一次变换
田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当代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机制
朱孝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