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力平 张焱 +4 位作者 刘文亚 李殿海 姜威 宁皓 翟继广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0-65,共6页
通过对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原水(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讨论了投药种类、投药量、搅拌强度、pH、温度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初步遴选出最优的凝聚剂、絮凝剂,并确定其投加量为PAM1.0mg/L,PAC14mg/L,在此投加量下达到了较... 通过对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原水(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讨论了投药种类、投药量、搅拌强度、pH、温度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初步遴选出最优的凝聚剂、絮凝剂,并确定其投加量为PAM1.0mg/L,PAC14mg/L,在此投加量下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浊度、TP、COD去除率分别为91.43%、92.41%、62.12%。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混凝沉淀工艺的最佳混凝条件:快搅45s,快搅速度150r/min;慢搅20min,慢搅速度50r/min。并且运用统计原理和统计处理软件(SAS系统)建立了确定凝聚剂投加量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回用 混凝沉淀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铸铁管道腐蚀管垢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田一梅 李壮 +3 位作者 贾世超 郭浩 赵伟高 李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8-295,共8页
为分析再生水铸铁管道腐蚀管垢的物质组成特征以及管垢形成的理化因素,并与自来水管垢进行对比,采集两种铸铁管的典型腐蚀管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X射线衍射(XRD)等微观表征技术,系统性地研究了两种腐蚀管垢的微... 为分析再生水铸铁管道腐蚀管垢的物质组成特征以及管垢形成的理化因素,并与自来水管垢进行对比,采集两种铸铁管的典型腐蚀管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X射线衍射(XRD)等微观表征技术,系统性地研究了两种腐蚀管垢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和化合物构成等物理-化学双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管垢具有相似的分层结构,但再生水管垢的沉积层厚度大,且内核层的孔隙小、沉积杂质丰富。两种管垢成分均以铁的(羟基)氧化物为主,自来水管垢的主要成分为α-FeOOH和Fe_(3)O_(4),而再生水管垢除了α-FeOOH、γ-FeOOH、Fe(OH)_(3)等主要成分外,还包括再生水的沉积物SiO_(2)、Ca(OH)_(2)和Al(OH)_(3)等。影响再生水管垢异于自来水管垢的主要原因源于再生水的水质成分及水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再生水管道 自来水管道 腐蚀管垢 微观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30Cr2MoV汽轮机转子钢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颖敏 张胜寒 +1 位作者 李育宏 陈小芹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7-480,共4页
实验使用未经老化和老化30Cr2MoV转子钢研究其电化学性能与冷脆转变温度(FATT)的关系,研究材料的电化学参数和机械性能等参数的相关性。国内首次使用苦味酸电解液测定动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研究电化学腐蚀特征,找到临界钝化电流密度和二次... 实验使用未经老化和老化30Cr2MoV转子钢研究其电化学性能与冷脆转变温度(FATT)的关系,研究材料的电化学参数和机械性能等参数的相关性。国内首次使用苦味酸电解液测定动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研究电化学腐蚀特征,找到临界钝化电流密度和二次活化电流密度作为特征参数分析材料的电化学极化性能,多元线性回归得到测算FATT的模型,它可以评估转子钢老化程度,测算FATT精度在±20℃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转子钢 老化 苦昧酸 动电位阳极极化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处理工艺CMF-S优化运行的中试研究
4
作者 章丽 田一梅 +3 位作者 王睿 姜威 李育宏 李殿海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33-237,共5页
通过中试试验装置,结合夏季进水水质及高、中、低负荷3种运行工况对浸没式连续微滤(CMF-S)工艺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CMF-S优化运行可减缓膜污染,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费用;利用运行数据建立跨膜压差TMP增长数学模型,确定主... 通过中试试验装置,结合夏季进水水质及高、中、低负荷3种运行工况对浸没式连续微滤(CMF-S)工艺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CMF-S优化运行可减缓膜污染,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费用;利用运行数据建立跨膜压差TMP增长数学模型,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调控运行参数,实现微滤系统运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F-S 优化运行 TM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