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目归源推拿术治疗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近视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宋逸飞 张敏 +7 位作者 刘丹 宋光明 侯俊丽 王艳昭 杨芝芽 吕晗 袁沛宏 戎萍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6,I0002,I0003,共8页
目的观察明目归源推拿术治疗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近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于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就诊的单纯性近视学龄期儿童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单纯性近视学龄期儿童分为试验组(28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1例... 目的观察明目归源推拿术治疗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近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于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就诊的单纯性近视学龄期儿童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单纯性近视学龄期儿童分为试验组(28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1例,增加1例)。对照组予以健康用眼宣教、近视防控基本项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明目归源推拿术治疗,两组受试者干预治疗均为每3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2个疗程,第1疗程与第2疗程之间间隔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的变化。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第1次治疗前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每次治疗后,裸眼视力较第1次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受试者第1次治疗前与第5、10、15、20次治疗后裸眼视力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受试者第5、10、15、20次治疗后裸眼视力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治疗前后(双侧)屈光度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双侧眼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裸眼视力改善情况与治疗次数呈高度正相关。结论明目归源推拿术治疗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近视,能够有效改善调节幅度、调节反应等眼调节能力,提高裸眼视力,同时缓解视疲劳症状,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且提升裸眼视力与治疗次数呈高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目归源推拿术 推拿 学龄期儿童 单纯性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俊波 穆超超 陈宝贵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从单味药支持度、多味药的置信度、Euclidean距离等角度出发,挖掘《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揭示遣药组方规律,拓展更多临床应用渠道。方法:通过Excel软件,制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方剂数据库、药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从单味药支持度、多味药的置信度、Euclidean距离等角度出发,挖掘《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揭示遣药组方规律,拓展更多临床应用渠道。方法:通过Excel软件,制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方剂数据库、药材数据库、煎煮法数据库3个数据库,制定标准化处理规则,引入衡量标准指标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物的支持度,选取高支持度的药物及药对进行置信度的计算,以SPSS软件进行Euclidean距离计算。结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共31首方,药65种,药味共使用259次,其中平性与寒性药物比例均占25%,归肝经、脾经的药物均占19%,苦味药为40%,甘味药为39%;出现频次前3位药物依次为:白芍、牛膝、赭石。高频项中,药材之间置信度为100%的规则中,单味药有19项,多味药有2项。结合支持度、置信度与Euclidean距离,最有价值的药对组合为:中风(脑充血)为白芍、牛膝、赭石;中风(脑贫血)为当归、黄芪。结论:《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整体用药以平寒二性、苦甘二味、肝脾二经为多。药量方面,虽龙骨与牡蛎、乳香与没药、牛膝五味药用量规律明显,但其他药物用量规律不显著。治疗中风(脑充血,即脑出血)时,首取白芍生肝血以柔肝之效,次重牛膝引气血下行之力,继以赭石重镇下达收工;常配伍龙骨、牡蛎,取象肝木,柔缓脉象;以浓铁锈水煎煮为其点睛之处。治疗中风(脑贫血)时,首取当归、黄芪阴阳互制、气血双生之力,托举下陷大气;妙用乳香、没药,理气以透窍,理血以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 中风 脑充血 脑贫血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云嵩 蔡迎玖 +4 位作者 陈田子 董建林 高小俊 张彦伟 白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在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接受常规轴位扫描或MPR引导下实施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在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接受常规轴位扫描或MPR引导下实施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T2或T3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按引导方式分为常规组31例,MPR组35例。比较相同布针数量时两组穿刺次数、穿刺误差、操作总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肿瘤残留率、局部控制率差异。结果:相同布针数量时,两组术中平均穿刺次数、穿刺误差比较,MPR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平均操作时间比较,MPR组与常规扫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MPR组均显著低于常规扫描组,其中穿刺合并出血为1.52%vs.13.64%、穿刺继发气胸为3.03%vs.19.70%,(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至术后12个月时,MPR组的肿瘤局部残留率、总有效率等治疗获益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分别为1.52%vs.10.61%和51.52%vs.36.36%,(P<0.05)。结论:MPR技术引导经皮穿刺肺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穿刺误差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获益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冷冻消融治疗 CT 多平面重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宝贵治疗面肌痉挛经验总结 被引量:7
4
作者 崔俊波 陈宝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21-423,共3页
陈宝贵教授曾侍诊中西汇通学派创始人张锡纯的入室弟子柳学洙10余年,临证中依据"五神藏"理论,提出脑病从"神"论治的学术观点和制定"治胃九法",倡导"重建脾胃生理功能"的学术思想。在脑病和脾... 陈宝贵教授曾侍诊中西汇通学派创始人张锡纯的入室弟子柳学洙10余年,临证中依据"五神藏"理论,提出脑病从"神"论治的学术观点和制定"治胃九法",倡导"重建脾胃生理功能"的学术思想。在脑病和脾胃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临证中体会到风邪在面肌痉挛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强调重视内风及外风在治疗面肌痉挛中的作用,采用祛风散寒、熄风止痉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现总结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宝贵 面肌痉挛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神”的含义文献研究荟萃 被引量:6
5
作者 崔俊波 陈宝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2-433,共2页
"神"是中医的核心概念之一,中医对神的认识来源于《内经》,书中"神"字频频出现,其涵义纷繁众多,内涵及外延差距明显。诸多学者对《内经》中的"神"的含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对近20余年发表的研究《... "神"是中医的核心概念之一,中医对神的认识来源于《内经》,书中"神"字频频出现,其涵义纷繁众多,内涵及外延差距明显。诸多学者对《内经》中的"神"的含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对近20余年发表的研究《内经》神的含义的文献综述后认为:(1)《内经》中"神"的含义可归纳为7种涵义:1天地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2人的生命机能和外在表现;3人的精神意识思维;4正气,水谷精微和气血等物质;5针刺感应,经络之气;6高明巧妙之意;7鬼神。其中2及3在中医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2)"读经典"在名医成长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内经》做为中医经典的核心著作,其中关于神的论述更是其指导中医诊治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今后应对《内经》相关"神"的部分进行全面深入研读,如此则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传承及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宝贵中药汤剂治疗枕大神经痛经验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达 陈宝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57-2358,共2页
通过总结陈宝贵教授使用中药汤剂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经验,对陈宝贵教授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进行梳理,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中体会和领悟中医临证思辨方法,并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枕大神经痛 头痛 中药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神颗粒减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内炎性反应的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崔俊波 陈宝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回神颗粒减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内炎性反应的作用环节。方法:应用液压性脑损伤装置建立中度TBI模型,创伤压力为(170±10)k Pa,作用时间为(20±2)ms,随机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假手术... 目的:探讨回神颗粒减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内炎性反应的作用环节。方法:应用液压性脑损伤装置建立中度TBI模型,创伤压力为(170±10)k Pa,作用时间为(20±2)ms,随机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3 d组、模型7 d组、治疗3 d组、治疗7 d组。治疗3 d组和治疗7 d组于创伤后即刻用2 m L药液(含回神颗粒0.27 g)灌胃1次,此后再分别于每日早晚各灌胃1次,每次2 m L药液。采用RT-PCR检测6组动物损伤区脑组织内ICAM-1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3 d组、模型7 d组、治疗3 d组ICAM-1的表达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组ICAM-1的表达的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组ICAM-1的表达较模型3 d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组ICAM-1的表达与模型7 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神颗粒通过从转录水平抑制ICAM-1的表达,进而减轻脑内炎性反应,避免TBI后脑损伤的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脑内炎性反应 中性粒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回神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文献研究概略 被引量:5
8
作者 崔俊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61-1962,共2页
文章总结了近10余年来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简称《衷中录》)应用山药的文献,开拓了山药应用和研究的思路,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部分见解:1山药乃非"苦口"之良药,这给予我们在如何提高疗效的同时,使中药的服用更可口,... 文章总结了近10余年来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简称《衷中录》)应用山药的文献,开拓了山药应用和研究的思路,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部分见解:1山药乃非"苦口"之良药,这给予我们在如何提高疗效的同时,使中药的服用更可口,让更多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提供有益启发,今后应加强山药相关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加强及改进中药剂型;2山药作为药食两用植物之一,既可作为慢性病的食疗佳品,也可作为保健品食用。这对我们拓宽中药运用范围,有效运用药物性味特点治疗疾病及保健养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今后可以《衷中录》山药研究为依托,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开发应用山药的药用价值和营养功能;3"治本求源"贯穿于《衷中录》全书,是张先生学术思想重要内容,对山药的运用正是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以研究山药为基础,加强对张先生用药及制方特点的研究,有利于强化对《衷中录》的研究,促进中医药传承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 中西汇通学派 山药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神颗粒对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及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崔俊波 陈宝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537,共3页
目的:通过神经损伤评分(NSS)评分和体重测量,探讨回神颗粒减轻TBI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液压性脑损伤装置建立中度TBI模型,创伤压力为(170±10)k Pa,作用时间为(20±2)ms,随机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3 d组、模型... 目的:通过神经损伤评分(NSS)评分和体重测量,探讨回神颗粒减轻TBI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液压性脑损伤装置建立中度TBI模型,创伤压力为(170±10)k Pa,作用时间为(20±2)ms,随机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3 d组、模型7 d组、治疗3 d组、治疗7 d组。治疗3 d组和治疗7 d组于创伤后即刻用2 m L药液(含回神颗粒0.27 g)灌胃一次,此后再分别于每日早晚各灌胃一次,每次2 m L药液。分别于创伤后1 d、3d、7 d对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7 d组和治疗7 d组进行NSS量表评分;分别于创伤后1 d、3 d对模型3 d组和治疗3 d组进行NSS评分。分别于造模前和取材前称取每只动物的体重。观察NSS评分和体重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3 d组、模型7 d组、治疗3 d组、治疗7 d组各时间点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但与模型3 d组和模型7 d组的NSS评分相比较,治疗3 d组和治疗7 d组的NSS评分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体重比较,模型组动物体重下降,具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动物体重无明显下降(P>0.05)。比较每组动物造模前和取材前体重,发现模型组体重下降,具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体重有所增加,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回神颗粒能明显改善TBI大鼠N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大鼠的生长发育,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回神颗粒 动物模型 神经损伤评分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宝贵治疗头痛临证验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慧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6-157,共2页
陈宝贵教授对脑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认为外感头痛多为起居不慎,风邪所致,以祛风为主。内伤头痛多为精血不足,脑窍空虚而致痛,以补益精血为主。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选用祛风清热法、祛风平肝法、益气养阴法和补肾养血法治疗头痛,获得良效... 陈宝贵教授对脑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认为外感头痛多为起居不慎,风邪所致,以祛风为主。内伤头痛多为精血不足,脑窍空虚而致痛,以补益精血为主。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选用祛风清热法、祛风平肝法、益气养阴法和补肾养血法治疗头痛,获得良效。并可以从中看出其辨证用药思路,充分体现了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中医治疗 陈宝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部小病变39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云嵩 杨晨露 +3 位作者 陈建 陈田子 黄靖 蒋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27-832,共6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部良恶性小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单一手术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进行肺段切除的3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9例、女性256例;...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部良恶性小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单一手术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进行肺段切除的3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9例、女性256例;平均年龄为(56.25±10.53)岁;左肺193例,右肺202例。采用患者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于腋前线第4或5肋间取4 cm单孔切口置入胸腔镜及手术器械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统计分析左、右两侧肺段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结果、术中中转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本组395例患者中除7例中转为肺叶切除、3例中转开胸、1例由后基底段中转为基底段切除外,其余均顺利完成目标肺段切除。左肺、右肺两侧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病变直径、淋巴结采样个数、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插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病变310例,良性病变8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共11例(左肺6例、右肺5例),其中血胸2例、延迟性漏气6例、心律失常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9~5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0.06±2.86)个月,所有病例均无术后远期并发症,心肺功能均无异常,本组恶性病变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安全、可行,可以达到精准、微创的病变部位切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术 肺部小病变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小结节的外科临床诊治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云嵩 杨晨露 +3 位作者 陈建 陈田子 黄靖 蒋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7-853,共7页
肺部小结节是肺部常见疾病,也是肺癌进展的初始阶段。本文阐述了肺部小结节的定义、肺部小结节良恶性的区分,概述了常用的肺部小结节诊断方法,并对国内外常用指南的肺部小结节随访策略进行了比较,最后解释了肺部小结节手术外科治疗原则... 肺部小结节是肺部常见疾病,也是肺癌进展的初始阶段。本文阐述了肺部小结节的定义、肺部小结节良恶性的区分,概述了常用的肺部小结节诊断方法,并对国内外常用指南的肺部小结节随访策略进行了比较,最后解释了肺部小结节手术外科治疗原则中的微创手术原则、精准治疗原则和加速康复原则,旨在为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肺肿瘤 早期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经针刺对偏头痛的即刻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1
13
作者 于秀凤 田立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581-1585,共5页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治疗偏头痛患者的即可疗效,并通过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内皮素(ET)和五羟色胺(5-HT)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治疗偏头痛患者的即可疗效,并通过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内皮素(ET)和五羟色胺(5-HT)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0),排除不良反应的5例,2组均为40例,观察组予以循经针刺法针刺少阳经的角孙、风池、外关、阳陵泉和丘墟穴,对照组予以非经非穴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0.5、1、2和4h进行偏头痛积分和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评估;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浆内皮素(ET),利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检测五羟色胺(5-HT),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h的表达情况,探讨循经针刺的疗效机制。记录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循经针刺对偏头痛的临床有效率是90.00%,对照组是67.50%,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后0.5、1、2和4h的偏头痛积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仅治疗后2h及治疗后4h的偏头痛积分和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3)2组治疗前CGRP和ET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h后均可下调CGRP和ET的表达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CGRP和ET的下调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4)2组治疗前5-HT的表达无比较,差异统计学异议(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h后均上调5-HT的表达水平(P<0.05),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5)研究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出现3例(晕针2例+局部出血1例),对照组2例(晕针1例+局部出血1例)。晕针患者平卧取针后即可恢复,局部出血则以局部按压进行止血处理。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循经针刺治疗偏头痛患者的即刻疗效于治疗后0.5h症状开始缓解,于治疗后4h疗效最佳,其即刻疗效可能与上调CGRP和5-HT表达水平和下调ET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针刺 偏头痛 即刻疗效 机制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浆内皮素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 五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学敏院士脑梗死偏瘫的针灸治疗规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鸿儒 刘丹 张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74-177,I0004,共5页
目的 分析石学敏院士在脑梗死偏瘫治疗过程中症状与针灸治疗原则的关联,从知识发现的角度挖掘二者间的规律,为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国医大师石学敏针灸验案特辑》中关于脑梗死偏瘫病例为基础,共涉及脑梗死偏瘫病例31例... 目的 分析石学敏院士在脑梗死偏瘫治疗过程中症状与针灸治疗原则的关联,从知识发现的角度挖掘二者间的规律,为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国医大师石学敏针灸验案特辑》中关于脑梗死偏瘫病例为基础,共涉及脑梗死偏瘫病例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8~88岁,平均年龄61.42岁。整理医案中“病例-现症”“病例-治疗原则”两个信息表,并通过合并形成“现症-治疗原则”形式背景。进一步的,对形成的“现症-治疗原则”形式背景利用属性偏序图方法进行知识结构发现,获得知识发现意义下的症状与针灸治疗原则关系描述。结果 发现“醒脑开窍”是石学敏院士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所采用的主要治疗原则,并根据不同症状配合“补益肝肾”“疏通经络”“祛风化痰通络”等治疗原则搭配使用。结论 通过属性偏序图方法,总结石学敏院士脑梗死偏瘫针灸治疗原则规律,为脑梗死偏瘫的针灸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针灸 属性偏序图 知识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