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琳 王彧 +2 位作者 刘陶 赵鑫 陈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554-3558,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以非特异性、易复发和持续性肠道溃疡为特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肠黏膜屏障(包括免疫屏障、机械屏障和生物屏障)受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以非特异性、易复发和持续性肠道溃疡为特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肠黏膜屏障(包括免疫屏障、机械屏障和生物屏障)受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进而参与UC发生发展并导致恶化。中医药治疗UC不仅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及作用温和的优势,而且对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和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现对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免疫紊乱治疗UC的研究现状展开论述,并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干预措施,为UC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调节 菌群代谢物 肠黏膜屏障 粪菌移植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中药生物药剂分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紫叶 任晓亮 王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4-1921,共8页
组分中药是现代中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在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基于组效关系的组分配伍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为创新中药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是一种根据溶解度和渗透性对药物进行科学分类... 组分中药是现代中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在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基于组效关系的组分配伍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为创新中药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是一种根据溶解度和渗透性对药物进行科学分类的研究方法,是新药研发中的重要工具。针对组分中药特点,结合数学模型,开展组分中药的生物药剂分类学研究,能够预测组分中药体内生物利用程度并推动组分中药制剂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组分中药相关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发展及研究方法,并整理了以现代制剂技术改善组分生物药剂学性质的应用实例,以期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中药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现代中药制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参附方对心力衰竭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
3
作者 张可滢 万世英 张恺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44-3450,共7页
目的探讨参附方对心力衰竭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数据库检索参附方化学成分及心力衰竭相关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分子对接验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建立氧糖剥... 目的探讨参附方对心力衰竭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数据库检索参附方化学成分及心力衰竭相关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分子对接验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建立氧糖剥夺(OGD)H9C2心肌细胞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10μmol/L),参附方化学成分高、低剂量组,其中人参皂苷Rg1、Rg3、Rb3高、低剂量分别为20、5μmol/L,宋果灵高、低剂量分别为2、0.5μmol/L,次乌头碱高、低剂量分别为0.4、0.1μmol/L,检测心肌细胞活性及ATP、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α、p-AKT1、PGC1α、p-mTOR蛋白表达。结果数据库中筛选得到348个参附方治疗心衰的潜在靶点,能量代谢网络中筛选得到10个核心靶点与23种化学成分。参附方化学成分与能量代谢核心靶点可较好地结合。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Rg3及宋果灵、次乌头碱可升高OGD心肌细胞活性及ATP水平(P<0.05,P<0.01),降低ROS水平(P<0.01);人参皂苷Rg1、Rb3可上调p-AMPKα蛋白表达(P<0.05),人参皂苷Rg1与宋果灵可上调p-AKT1蛋白表达(P<0.05,P<0.01);人参皂苷Rg3可上调PGC1α蛋白表达(P<0.01);次乌头碱可下调p-mTOR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参附方调节心衰能量代谢的药效物质基础,可为其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方 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网络药理学 细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基础的中药味道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宁滢 文有青 +1 位作者 李正 王海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15-2320,共6页
味道是中药的基本属性,是鉴别中药优劣真伪的重要指标,突出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在中药五味理论中,中药味道与药效密切关联。因此,中药味道评价无论是在五味理论的现代化阐释方面,还是在提高中药药效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 味道是中药的基本属性,是鉴别中药优劣真伪的重要指标,突出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在中药五味理论中,中药味道与药效密切关联。因此,中药味道评价无论是在五味理论的现代化阐释方面,还是在提高中药药效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药味道的物质基础出发,分析并整理了5类中药味道评价技术,包括模式化口尝法,GC-MS联用技术,以电子鼻、电子舌为代表的仿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及光化学传感技术,这些技术从不同角度提高对中药味道的辨识能力,也进一步阐释了味效关系,并对其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中药五味的现代化解析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中药味效关系研究,提高中药用药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味道 物质基础 仿生技术 生物传感 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醛对LPS诱导的BV2细胞TREM2/PI3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苏琳琳 梁冰 +1 位作者 袁庆 胡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9-1200,共2页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1]。香草醛(vanillin)作为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癌等特性[2]。骨髓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1]。香草醛(vanillin)作为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癌等特性[2]。骨髓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2,TREM2)作为小胶质细胞上特异性蛋白,参与小胶质细胞增殖、存活、迁移和吞噬作用,调控小胶质细胞从M1型向M2型转变,从而减少炎症反应[3]。TREM2可以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和炎症反应[4]。本实验通过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模型,观察香草醛对BV2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以及TREM2/PI3K的表达的影响,探讨香草醛是否通过调控TREM2/PI3K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为香草醛的研究和川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 BV2 LPS NO TNF-α IL-6 IL-1Β TREM2/PI3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藿素B通过NLRP1/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诱导HepaRG细胞焦亡
6
作者 董雨桐 呼延皓冉 +3 位作者 邱丽珍 马超 王少峡 周昆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53-2057,共5页
目的 通过内质网应激和NLRP1介导的焦亡途径探讨朝藿素B(epimedokoreanin B,EKB)对HepaRG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EKB在不同浓度对HepaRG细胞的活力影响,用Incucyte记录细胞生长状态。将HepaRG细胞设置4个组别,对照组... 目的 通过内质网应激和NLRP1介导的焦亡途径探讨朝藿素B(epimedokoreanin B,EKB)对HepaRG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EKB在不同浓度对HepaRG细胞的活力影响,用Incucyte记录细胞生长状态。将HepaRG细胞设置4个组别,对照组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给药组分别用3个浓度梯度6.25、12.5、25μmol·L^(-1)EKB培养HepaRG细胞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内质网应激以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KB给药24 h在6.25μmol·L^(-1)浓度时HepaRG细胞表现出细胞毒性,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2.41μmol·L^(-1)。Incucyte记录细胞生长状态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不同浓度EKB给药组24 h后HepaRG细胞均出现囊泡样焦亡状态,并且细胞出现肿胀破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KB在25μmol·L^(-1)时HepaRG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PERK、eIF-2α、ATF4、GRP78、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NLRP1介导的细胞焦亡经典途径的蛋白NLRP1,caspase-1,cleaved caspase-1,GSDMD,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 EKB给药后能引起HepaRG细胞焦亡,EKB激活HepaRG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并激活NLRP1/caspase-1/GSDMD介导的焦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藿素B 细胞焦亡 内质网应激 HepaRG细胞 NL-RP1 GSD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免疫系统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丹丹 韩汶润 +1 位作者 朱彦 董鹏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7-948,共12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始于动脉壁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沉积和积累,进而引起免疫细胞活化,包括单核细胞聚集、浸润、M1/M2巨噬细胞分化和淋巴细胞分化等。免疫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调节促炎和抗炎反应之间的平衡,调节A...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始于动脉壁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沉积和积累,进而引起免疫细胞活化,包括单核细胞聚集、浸润、M1/M2巨噬细胞分化和淋巴细胞分化等。免疫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调节促炎和抗炎反应之间的平衡,调节AS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和稳定,在AS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以免疫细胞活性为靶点可能开发出更具选择性和较小危害性的AS干预措施,同时保持宿主防御机制。中药方剂、组分和单体具有抗炎、调节血脂、改善血管微循环等多种作用,显示出治疗AS的巨大潜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中益气活血和清热解毒中药可降低黏附因子释放,抑制单核细胞黏附聚集,减少清道夫受体表达,从而降低巨噬细胞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活血、补气通络中药调节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血管微环境,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减少树突状细胞(DC)数量,抑制DC成熟;补肾益肺健脾中药调节淋巴细胞亚型比例,改善机体免疫状态,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使得免疫系统恢复正常。本文概述目前用于治疗AS中药的作用类型以及对免疫细胞调控的潜在靶点和(或)通路的理解,以期促进对AS免疫系统的认知,并为AS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先天性免疫反应 适应性免疫反应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对正常大鼠和阴虚大鼠肝脏毒性差异研究及机制初探
8
作者 裴天仙 李福珍 +4 位作者 陈梦颖 王学童 邱丽珍 袭恒豫 周昆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3-850,共8页
目的从脂质代谢的角度,研究补骨脂素对正常和阴虚大鼠肝脏毒性的差异,帮助阐释古籍中记载的补骨脂慎用于阴虚患者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MC-Na)、正常给药组(CMC-Na+补骨脂素)、阴虚对照组(CMC-Na+甲状腺素)、阴虚... 目的从脂质代谢的角度,研究补骨脂素对正常和阴虚大鼠肝脏毒性的差异,帮助阐释古籍中记载的补骨脂慎用于阴虚患者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MC-Na)、正常给药组(CMC-Na+补骨脂素)、阴虚对照组(CMC-Na+甲状腺素)、阴虚给药组(CMC-Na+甲状腺素+补骨脂素),甲状腺素(1 mg·kg^(-1))10 d进行阴虚造模,再给予补骨脂素(200 mg·kg^(-1))3 d。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肝损伤相关指标,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脂质代谢相关酶和转运体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结果补骨脂素灌胃给药3 d,与正常给药组比较,阴虚给药组血清ALT、AST、TBA、TG升高更明显,TC、ALB、TP降低更明显;肝脏HE和油红O染色脂肪变性更明显;TG合成因子ACC、FASN、SREBP-1下调更明显,TG转运因子MTP、LPL下调更明显,脂肪酸β氧化相关因子CPT1A、OCTN2、PPARα下调更明显,TC转运体ABCG8和胆汁酸受体FXR下调更明显,内质网应激因子ATF4上调更明显。结论与正常给药组大鼠比较,补骨脂素可以使阴虚大鼠产生更为严重肝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肝脏脂代谢紊乱,进而加重肝脏胆汁淤积、脂肪变性,以及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阴虚 大鼠 肝毒性 脂质代谢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调节的免疫系统作用-降压中药开发的新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琳 杜晓鹂 +1 位作者 王钰乐 朱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4-108,I0039,共6页
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病死率逐年增加,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有近3亿人。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中有多种因素参与,近年来研究表明,免疫系统也参与了高血压的病理机制。免疫系统作为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循环系统... 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病死率逐年增加,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有近3亿人。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中有多种因素参与,近年来研究表明,免疫系统也参与了高血压的病理机制。免疫系统作为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代谢系统等有着极为紧密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因此更好地认识免疫系统对血压调节作用将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种新思路。近年来已明确适应性免疫和先天性免疫系统都参与了高血压的进展。以免疫系统调控为切入点,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高血压与免疫调节的共同靶标,并从降压中药角度来综述血压调节的免疫系统作用及防治相应靶器官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 高血压 靶器官损伤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多糖药理作用及在中药现代制剂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坤堂 王逸伦 +1 位作者 崔元璐 王强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81-2287,共7页
白及是传统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现代研究表明,白及多糖是白及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凝血止血、抗炎、抗氧化、黏膜保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在促进创面愈合及修复... 白及是传统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现代研究表明,白及多糖是白及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凝血止血、抗炎、抗氧化、黏膜保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在促进创面愈合及修复胃肠黏膜损伤方面疗效显著。不仅如此,白及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结构易修饰性、生物粘附性等优良特性,这促进了白及多糖基药物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针对白及多糖抗炎、抗氧化、促进创面及黏膜修复、调节免疫系统等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基于白及多糖的药物载体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白及多糖临床应用和基于白及多糖基载体材料的中药现代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多糖 药理作用 中药现代制剂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苷酸查尔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NOS和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萌 高盼微 +4 位作者 罗子娟 常惠琳 张玥 袁庆 柴丽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399,共3页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corylifolia L.)果实,具有温肾助阳、温脾止泻的功效[1],临床上被用于治疗皮肤病、肾炎、骨折等[2-3]。次苷酸查尔酮(corylifol A,CYA)是中药补骨脂的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corylifolia L.)果实,具有温肾助阳、温脾止泻的功效[1],临床上被用于治疗皮肤病、肾炎、骨折等[2-3]。次苷酸查尔酮(corylifol A,CYA)是中药补骨脂的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骨质疏松的特性[4-5]。有研究表明,CYA能明显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且能明显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生成[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苷酸查尔酮 RAW264.7 脂多糖 INOS COX-2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口服给药改善脓毒症肠屏障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佳凤 王彬 +9 位作者 刁凤胤 颜嘉怡 张静 李艳伟 张晗 董天皞 庄朋伟 张艳军 尹清晟 牛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49-2754,共6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口服给药对脓毒症小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分析血必净灌胃给药改善肠屏障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NC)、模型组(M)、血必净灌胃组(XBJ-ig)和血必净静脉注射组(XBJ-iv);以脂多...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口服给药对脓毒症小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分析血必净灌胃给药改善肠屏障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NC)、模型组(M)、血必净灌胃组(XBJ-ig)和血必净静脉注射组(XBJ-iv);以脂多糖(LPS)阴茎背静脉注射构建脓毒症小鼠肠屏障损伤模型,以生存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小鼠回肠组织中病理学变化、小鼠肠通透性变化、回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小鼠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进行评价。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灌胃组能够改善脓毒症小鼠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肠通透性显著升高(P<0.01);Claudin-1、ZO-1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灌胃组血清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造模6 h后XBJ-ig组小鼠肠黏膜通透性开始出现显著改善(P<0.05),显著上调Claudin-1、ZO-1蛋白表达(P<0.05)。结论:血必净灌胃给药能够通过改善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改善脓毒症小鼠的肠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口服给药 脓毒症 肠屏障 给药途径 紧密连接 黏膜通透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噬抑制细胞泡沫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靳雅 张立双 +4 位作者 黄湘龙 马耀磊 刘金杰 张晗 李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71,共8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数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疾病研究表明,AS性心脏病在全球流行,发病数已由1990年的约1亿例增长为2019年的1.8亿例[1];在2020年流行病调查中发现30岁以上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比率为27.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数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疾病研究表明,AS性心脏病在全球流行,发病数已由1990年的约1亿例增长为2019年的1.8亿例[1];在2020年流行病调查中发现30岁以上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比率为27.6%[2]。同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中指出我国心血管病人数达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AS是一种以动脉血管壁脂质异常蓄积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血管炎症性病变,形成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foam cells)是AS病变的起始与早期重要病理特征之一(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脂噬 自噬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血栓通对缺氧复氧损伤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彤 李芮琳 +2 位作者 柴丽娟 袁庆 胡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9-1200,共2页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过精密控制血液与脑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维持脑内微环境,保证神经系统功能。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组成BBB的核心,通过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TJs)来维持BBB的屏障完整[1-2]。研...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过精密控制血液与脑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维持脑内微环境,保证神经系统功能。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组成BBB的核心,通过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TJs)来维持BBB的屏障完整[1-2]。研究表明[3-4],BBB的破坏是造成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及加重脑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维持BBB的完整可能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 血栓通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缺氧复氧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补骨脂素在2D和3D培养模型的肝毒性差异研究
15
作者 蒲位凌 夏宁 +2 位作者 张孝莹 张玥 周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9-400,共2页
中药补骨脂具有温肾助阳,纳气等作用,主治阳痿遗精,腰膝冷痛,肾虚作喘等。补骨脂及其方剂的不当使用有造成肝损伤的风险。补骨脂素是补骨脂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补骨脂肝毒性的主要成分之一[1]。体外毒性实验具有速度快... 中药补骨脂具有温肾助阳,纳气等作用,主治阳痿遗精,腰膝冷痛,肾虚作喘等。补骨脂及其方剂的不当使用有造成肝损伤的风险。补骨脂素是补骨脂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补骨脂肝毒性的主要成分之一[1]。体外毒性实验具有速度快、成本低、通量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肝毒性 3D培养 代谢组学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靶向治疗策略
16
作者 钟昊 尹双双 于海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属IL-6家族,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因最早被发现能够抑制小鼠髓系M1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终末分化而得名。LIF广泛参与器官、神经发育与再生和免疫调节等反应,对于肿瘤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抑制白血病细...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属IL-6家族,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因最早被发现能够抑制小鼠髓系M1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终末分化而得名。LIF广泛参与器官、神经发育与再生和免疫调节等反应,对于肿瘤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作用相反,LIF通常促进多种类型实体瘤的发展,高表达的LIF能够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耐药和肿瘤免疫逃逸等,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聚焦LIF生理和病理的功能作用及其所调控信号通路的整体性,寻找新的靶向药物,对于LIF通路靶向治疗策略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肿瘤免疫 靶向治疗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黄芩质量标志物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静 李春霞 +4 位作者 何巧玉 王誉程 石玉梦 刘二伟 陈晓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041-1046,1051,共7页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2种成分的含量,同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2种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反向筛选,从而确定黄芩药材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建立10批黄芩药材的指...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2种成分的含量,同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2种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反向筛选,从而确定黄芩药材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建立10批黄芩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含量测定。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有效成分的对应靶点和途径并构建“活性成分-重要靶点-通路”,探究黄芩发挥药理作用特点,预测出潜在的Q-marker。结果:建立的黄芩药材指纹图谱共标定12个共有峰,指认2个成分并确定其含量。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70。“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筛选出8个关键靶点,相关9条通路,涉及到癌症通路、炎症通路、免疫通路等。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准确、可行,筛选出2种成分可作为潜在Q-marker,以网络药理学验证黄芩主成分相关的靶点作用机制,进一步确认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作为Q-marker的可行性,为黄芩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质量标志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黄芩苷 汉黄芩苷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舒通胶囊及有效成分对氧糖剥夺/复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完整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萌 曹玉爽 +4 位作者 郭莉琛 杜鑫苑 柴丽娟 袁庆 胡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78-2384,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Xinnao shutong,XNST)及其单体成分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结构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接种于Transwell小室上层,建立OGD/R损伤模型,通过...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Xinnao shutong,XNST)及其单体成分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结构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接种于Transwell小室上层,建立OGD/R损伤模型,通过细胞跨膜电阻值及荧光素-钠透过率考察药物对内皮细胞屏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Claudin-5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Z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s(JNK、p38、ERK)、I kappa Bα、I kappa B激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p65的入核表达。结果XNST及其3个单体成分均能明显增加内皮细胞电阻值,降低荧光素-钠透过率;Claudin-5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间紧密连接明显破坏,而XNST及其单体成分能明显改善其紧密连接结构。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能明显上调Claudin-5、Occludin和ZO-1的mRNA及蛋白表达,进一步对其机制研究表明,XNST及其单体成分能明显抑制JNK、p38、ERK的磷酸化,抑制I kappa Bα、I kappa B激酶磷酸化,并明显抑制NF-κB/p65的核转位。结论XNST及单体成分均可通过增加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促进屏障完整性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舒通胶囊 OGD/R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紧密连接 MAPKs通路 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调控脂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韩汶润 张丹丹 +2 位作者 朱彦 杜晓鹂 董鹏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1-400,共10页
肝X受体(LXR)属于核受体家族成员,通过与类视黄醇X受体结合形成异二聚体,调控靶基因的表达。LXR是胆固醇和脂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调控其靶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和细胞色素P4507A1等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此... 肝X受体(LXR)属于核受体家族成员,通过与类视黄醇X受体结合形成异二聚体,调控靶基因的表达。LXR是胆固醇和脂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调控其靶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和细胞色素P4507A1等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此外,LXR激动剂能够调控脂质代谢及炎症介质基因的表达,改善糖代谢,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药物靶标。经典的LXR合成类激动剂有T0901317和GW3965等,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但由于易引发脂肪肝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不良反应,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就LXR生理机制及其合成与天然产物配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对LXR的认知,并为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X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逆转运 肝X受体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Orbitrap技术的神曲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胜美 张欢 +2 位作者 王跃飞 杨静 柴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90-3895,共6页
目的比较神曲发酵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揭示神曲发酵过程中成分变化规律。方法利用UHPLC-Q-Orbitrap技术,分别对神曲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各化合物的相对峰面积为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从发酵前和发... 目的比较神曲发酵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揭示神曲发酵过程中成分变化规律。方法利用UHPLC-Q-Orbitrap技术,分别对神曲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各化合物的相对峰面积为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从发酵前和发酵后的神曲样品中分别鉴定出54个和44个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黄酮、氨基酸等。通过统计分析发酵前后各化学成分的差异,在发酵后神曲中脯氨酸、酪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成分显著增加,苦杏仁苷、野黑樱苷、绿原酸、隐绿原酸等11个成分未检测到。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全面表征神曲中化学成分的方法,并比较了神曲发酵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有助于揭示神曲的发酵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氨基酸 有机酸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