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β1-AR/TGF-β1/Smad2通路探讨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于露 邓芳隽 +3 位作者 梁嘉钰 樊博雅 钱舒乐 李晓凤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07-1514,共8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通过β1-AR/TGF-β1/Smad2通路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SO组与稳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胺碘酮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第15天起,IS...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通过β1-AR/TGF-β1/Smad2通路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SO组与稳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胺碘酮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第15天起,ISO组、各药物组大鼠以ISO 5 mg/(kg•d)皮下多点注射构建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检测大鼠心脏质量指数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分布和含量变化;检测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交感神经系统-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 adrenoceptor,β1-AR)、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p-Smad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ISO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升,细胞结构紊乱,胶原沉积和心肌纤维化明显,心肌HYP含量显著增多,GSH含量减少,β1-AR、TGF-β1与p-Smad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ISO组相比,各治疗组心脏质量指数降低,细胞结构损伤与胶原沉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HYP含量降低,GSH含量增多,β1-AR、TGF-β1与p-Smad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稳心颗粒高剂量组效果较稳心颗粒低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与胺碘酮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够改善ISO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与胶原纤维堆积,其机制可能与β1-AR/TGF-β1/Smad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纤维化 交感神经系统-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脏生克制化论人参汤治疗胸痹方证内涵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丽红 裴丽敏 +5 位作者 张瑜 邓芳隽 陈金红 朱明丹 张少强 杜武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50-1852,共3页
人参汤出自《金匮要略》,关于人参汤所主胸痹,古今医家有脾阳虚损与心阳不及两种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这两种认识割裂了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疾病的演变规律,有失仲景原意。文章从五脏生克制化的角度剖析人参汤证脏腑病变规律与人参汤组... 人参汤出自《金匮要略》,关于人参汤所主胸痹,古今医家有脾阳虚损与心阳不及两种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这两种认识割裂了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疾病的演变规律,有失仲景原意。文章从五脏生克制化的角度剖析人参汤证脏腑病变规律与人参汤组方内涵,认为人参汤所主胸痹,病机关键在于心阳不足,阳衰于上,疾病进一步演变,五脏之间生克制化平衡被破坏,所不胜之脏肾水乘之,心火之子脾土愤起而复母仇,故其病位在心,可传脾、肾。人参汤以人参、甘草、白术、干姜大补心阳,缓病之急,健运脾阳,控病之渐,温助肾阳,防病之变,兼顾心、脾、肾三脏,旨在恢复五脏之间生克制化的整体平衡,防止脏腑间乘侮现象的发生。从五脏生克制化的角度学习仲景辨证与组方思路,通过分析五脏生、克、复关系可更好的掌握病机演变规律,有助于深刻领会经方内涵,开阔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生克制化 经方 胸痹 人参汤证 人参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故无殒”理论对香加皮应用的启发 被引量:3
3
作者 毛鑫羽 黄宇虹 王保和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61-263,共3页
香加皮利水消肿,常配伍应用于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治疗中,且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香加皮具有毒性,使其在临证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疾病的基础状态是药物毒性效应重要而易被忽略的影响因素,有是证用是药,即可衰其大半病邪而不伤正... 香加皮利水消肿,常配伍应用于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治疗中,且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香加皮具有毒性,使其在临证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疾病的基础状态是药物毒性效应重要而易被忽略的影响因素,有是证用是药,即可衰其大半病邪而不伤正。辨证准确,则可药到病所,祛邪外出而不伤正,起到辨证用药减毒的作用。中药毒性反应的发生与机体本身的疾病状态密切相关,香加皮的安全应用可以从“有故无殒”理论中得到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有故无殒 效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