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从脾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 被引量:5
1
作者 许玉培 李静 +4 位作者 吴若曦 张希颜 孙禹新 姜晨 杨洪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现代研究证实了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可通过影响代谢物的丰度以及肠道屏障稳态,并以代谢衍生物为中间介质,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继而经肠—肾轴途径参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特发性膜性肾病病... 现代研究证实了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可通过影响代谢物的丰度以及肠道屏障稳态,并以代谢衍生物为中间介质,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继而经肠—肾轴途径参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特发性膜性肾病病位在肾,以脾肾亏虚为基本病机。肾病不独治肾,临床上多脾肾同调,尤以健脾为先。中医认为肠道菌群与脾土功能相通,是脾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是调脾类中药的重要作用靶点。临床上可通过调节脾胃来改善肠道菌群的生态,继而防治膜性肾病。本文着眼于探究脾与肠道菌群、特发性膜性肾病三者的联系,以期通过肠道微生物来诠释从脾论治膜性肾病的生物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科学内涵,为膜性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特发性膜性肾病 从脾论治 代谢物 肠道屏障 肠—肾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肾性蛋白尿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爽 王喜红 +2 位作者 陈梦琳 张兴华 唐阁 《巴楚医学》 202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蛋白尿是多种肾脏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加剧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降低尿蛋白水平对延缓肾脏疾病进展意义重大。传统中药在治疗蛋白尿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兼具价格低廉及副作用小等优势,诸多研究已经证实传统中药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针... 蛋白尿是多种肾脏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加剧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降低尿蛋白水平对延缓肾脏疾病进展意义重大。传统中药在治疗蛋白尿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兼具价格低廉及副作用小等优势,诸多研究已经证实传统中药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针对蛋白尿的发病机制选择适合的中药可提高临床疗效。本文将以蛋白尿的发病机制为主线,综述近年来中药治疗蛋白尿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屏障 肾小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气营血”辨治尿毒症性瘙痒症
3
作者 唐阁 杨洪涛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7-39,共3页
尿毒症性瘙痒症(UP)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皮肤并发症,属顽固难治性皮肤病,是临床肾病治疗的难点。UP病变层次及阶段由浅入深,病机为邪郁肌表、湿热外溢、阴血亏虚、瘀毒凝滞等,符合“卫气营血”的一般传变过程。基于“卫气营血”理论... 尿毒症性瘙痒症(UP)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皮肤并发症,属顽固难治性皮肤病,是临床肾病治疗的难点。UP病变层次及阶段由浅入深,病机为邪郁肌表、湿热外溢、阴血亏虚、瘀毒凝滞等,符合“卫气营血”的一般传变过程。基于“卫气营血”理论,同时结合脏腑气血辨证,将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临床疗效较好。总结UP治疗体会,以期为中医药治疗UP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性瘙痒症 肾病 卫气营血辨证 脏腑辨证 气血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