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NT-proBNP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鹏军 苗阳 刘玲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397-1399,1403,共4页
目的:探索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与N端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 目的:探索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与N端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各18例,检测患者血中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含量,比较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NT-proBNP及cTnT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对差异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差异指标与阳虚水停证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较气虚血瘀证NT-proBNP及cTnT含量升高(P<0.05);阳虚水停证与气虚血瘀证NT-proBNP及cTnT的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曲线下面积0.91,cTnT曲线下面积0.79(P<0.05);cTnT及NT-ProBNP与阳虚水停证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分别为0.50、0.72(P<0.05)。结论:NTproBNP及cTnT可以为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辨证分型提供检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气虚血瘀证 阳虚水停证 NT-PROBNP CT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徐士欣 马惠宁 +5 位作者 王成益 葛源森 毛鑫羽 胡玥 许颖智 张军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30只,分为PNS组(60只)、模型组(60只)和假手术组(10只),PNS组于再灌注后给予...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30只,分为PNS组(60只)、模型组(60只)和假手术组(10只),PNS组于再灌注后给予尾静脉注射PNS 18mg/(kg·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观察PNS组和模型组大鼠7d存活率。再灌注24h取材(每组10只),以脑组织HE和尼氏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形态以及核心区神经元存活数,以ELISA法检测半暗带皮质HIF-1α、MMP-2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190.0±59.4)个/mm2 vs(582.5±31.2)个/mm2,P<0.01];PNS组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372.5±41.1)个/mm2 vs(190.0±59.4)个/mm2,P<0.01]。模型组缺血再灌注24h MMP-2、MMP-9和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PNS组缺血再灌注24h MMP-2、MMP-9和HIF-1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NS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缺氧诱导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三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血小板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士欣 仲爱芹 +1 位作者 许颖智 张军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2-1113,共2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血栓相关疾病,血小板活化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早期的血小板黏附和激活可引起血栓-炎症级联反应,甚至并不一定需要发生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小板更多...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血栓相关疾病,血小板活化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早期的血小板黏附和激活可引起血栓-炎症级联反应,甚至并不一定需要发生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小板更多的是扮演炎性介质的角色,而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减轻炎症分子的表达[1-2]。现就近年来血小板活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卒中 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P选择素 CD40配体 白细胞介素1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鹏军 孙明谦 +1 位作者 苗阳 刘玲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探索代谢组学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患者各18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用主...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探索代谢组学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患者各18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用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分析判别法(PLS-DA)处理图谱数据,研究两组血浆代谢物图谱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浆LC-MS图谱的PCA及PLS-DA分析显示,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能够被明显区分,两组血浆代谢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较气虚血瘀证,3种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含量降低,3种肉碱类物质含量升高,2中脂肪酸类物质含量升高,肌酐含量升高。结论: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和气虚血瘀证具有不同的代谢模式,两组能量代谢及磷脂代谢存在差异。以LC-MS为技术特点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能够将两者区分,为中医证候的客观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气虚血瘀证 阳虚水停证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Treg细胞失衡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被引量:6
5
作者 徐玲 吕仕超 张军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9-1131,1137,共4页
随着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VMC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毒直接损伤和自身免疫损伤两方面。病毒感染后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是心肌损伤发生发展的核心,也是导致心肌纤维化,乃至扩张型心肌病(DCM)的... 随着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VMC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毒直接损伤和自身免疫损伤两方面。病毒感染后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是心肌损伤发生发展的核心,也是导致心肌纤维化,乃至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TREG 生活环境质量 心肌纤维化 扩张型心肌病 病毒性心肌炎 自身免疫反应 细胞分化 病毒感染 病毒复制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胶原代谢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吕仕超 张军平 +4 位作者 李萌 吴美芳 王强 王晓景 徐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胶原代谢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并以假手术组为对照,分别于术后第3周、4周、8周和12周取材,称量大鼠体质量、心脏质量和左心室质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eart mass inde...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胶原代谢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并以假手术组为对照,分别于术后第3周、4周、8周和12周取材,称量大鼠体质量、心脏质量和左心室质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eart mass index,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le mass index,LVMI);心肌组织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纤维沉积情况;样本碱水解法检测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Ⅰcarboxy-terminal peptide,PⅠ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Ⅲamino-terminal peptide,PⅢNT)和Ⅰ型胶原C端肽(collagen C telopeptide typeⅠ,CTX-Ⅰ)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血管周围及间质可见胶原纤维沉积,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高(P<0.01),且随时间延长胶原沉积明显增多;模型组大鼠HMI、LVMI和HYP均明显增加(P<0.05),且随时间延长大鼠HYP有升高的趋势;模型组大鼠血清PⅠCP浓度显著升高,在第4、8和1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PⅢNP浓度显著升高,CTX-Ⅰ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压力超负荷状态下,心肌胶原代谢紊乱,且随时间的延长心肌呈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缩窄 压力超负荷 心肌胶原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防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效应和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艳阳 王云姣 吕仕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72-577,共6页
基于文献梳理防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中药注射液,主要为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艾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银杏达... 基于文献梳理防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中药注射液,主要为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艾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等,其效应机制主要有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等,为中医药防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心脏病学 心脏毒性 中药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调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时序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士欣 张军平 +1 位作者 仲爱芹 李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时序特征及丹酚酸B的调节效应。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6、24、48、72 h,每时间点6只),丹酚酸B组(6、24、48、72 h,每时间点6只)。制作...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时序特征及丹酚酸B的调节效应。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6、24、48、72 h,每时间点6只),丹酚酸B组(6、24、48、72 h,每时间点6只)。制作大鼠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HIF-1α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组大鼠在6、24、48 h评分差值明显升高(P<0.05,P<0.01)。模型组6 h时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24 h出现降低趋势,48 h开始再次升高,并持续至72h。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组24 h HIF-1α表达明显降低,72 h HIF-1α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具有2个时相、丹酚酸B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行为缺损症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对HIF-1α蛋白表达的调节方式为时序性双向调节,即减低第一时相蛋白表达和增高第二时相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 丹酚酸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 被引量:5
9
作者 佟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832-832,共1页
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特点,提出热毒血瘀的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希望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热毒血瘀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血小板释放产物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及丹酚酸B的保护效应
10
作者 徐士欣 张军平 +1 位作者 李伟 仲爱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释放产物(PLTaRP)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丹酚酸B的保护效应。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血小板,以二磷酸腺苷激活后提取PLTaRP,并与EA.hy926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共培养,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释放产物(PLTaRP)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丹酚酸B的保护效应。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血小板,以二磷酸腺苷激活后提取PLTaRP,并与EA.hy926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共培养,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比较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2 h内LDH含量持续升高,并呈时间依赖趋势(P<0.01),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减低(P<0.05,P<0.01),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LDH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PLTaRP可刺激EA.hy926细胞株LDH释放增加,并呈时间依赖趋势,刺激12 h可使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丹酚酸B可减少PLTaRP造成的LDH释放。高剂量丹酚酸B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存活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