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
作者 闫泽明 包安 +2 位作者 李华南 刘斯文 海兴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435-438,共4页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西医疗法抗菌、保护胃黏膜等措施,但是西药的应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药物越来越不能有效地控制病症。临床上采取传统的中医药的治疗,可以产生相似、甚至优于西医治疗的疗效,而且能够有效地...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西医疗法抗菌、保护胃黏膜等措施,但是西药的应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药物越来越不能有效地控制病症。临床上采取传统的中医药的治疗,可以产生相似、甚至优于西医治疗的疗效,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西药产生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据现代研究显示,多与神经保护机制、免疫保护机制、内分泌保护机制以及一些其它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慢性胃炎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贾峻 王志光 +2 位作者 赵国瑞 田少飞 范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的CSA患者86例实施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1例,共完成40例;观察组脱落1例,剔除1例,共完成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CV评分和颈椎曲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Vs与V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2%(39/41)vs 80.00%(32/40),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CSA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以及颈椎曲度,增强脑血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平衡理论 针刺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症状积分 脑血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疗法对慢性应激所致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重塑及其海马-HPA轴的负反馈机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潘明柱 李建 +2 位作者 荣兵 贾峻 李华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2-848,共7页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慢性应激所致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海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海马-HPA)轴的影响,探讨其对海马神经的重塑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健康Wistar雌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实验...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慢性应激所致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海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海马-HPA)轴的影响,探讨其对海马神经的重塑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健康Wistar雌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采用复合应激方法复制CFS模型,实验组大鼠模型制作成功后进行腹部推拿干预,正常组大鼠不予以任何处理。采用行为学效应指标验证模型,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FK506结合蛋白(FKBPs)、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阳性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糖皮质激素(GC)水平。结果:大鼠行为学效应指标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前实验组大鼠悬挂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力竭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5),水平运动速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后实验组大鼠悬挂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水平运动速度明显增加(P<0.05)。电镜下观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胞体缩小,部分神经元胞膜内陷,有凋亡小体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病变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FKBPs、GR和NMDAR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海马组织中FKBPs、GR和NMDAR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CTH、CORT、CRH和G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血清中ACTH、CORT、CRH和GC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部推拿疗法可以促进慢性应激反应所致的损伤性海马神经重塑,降低ACTH、CORT和CRH激素水平,通过FKBPs-GR-NMDAR通路维持海马-HPA轴负反馈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负反馈 腹部推拿 慢性应激 慢性疲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治疗肝郁气滞型广泛性焦虑症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昭 孙庆 +1 位作者 王金贵 王艳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85-1687,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肝郁气滞型GAD患者分为腹部推拿组和中药对照组各40例。治疗30天后,对比两组的量表评估,6个月后随访,并进行焦虑量表评估和复发率的统计。结果:腹部...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肝郁气滞型GAD患者分为腹部推拿组和中药对照组各40例。治疗30天后,对比两组的量表评估,6个月后随访,并进行焦虑量表评估和复发率的统计。结果:腹部推拿法能够明显改善GAD患者躯体和精神焦虑症状,且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推拿治疗GAD安全有效且患者没有依赖感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症 肝郁气滞型 腹部推拿 中药汤剂 焦虑量表 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华南 马菲 +3 位作者 张玮 赵娜 海兴华 王金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942,共4页
目的:评价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的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 目的:评价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的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以25 d为观察周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5天以及治疗第25天对患者进行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标尺评估(VAS)观察,并采集入组、出组患者的神经根周围脂肪CT值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30%,愈显率为72.9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NDI评分,神经根周围脂肪C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推拿疗法相比较,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CSR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根水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时相性辨证分期疗法 推拿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腹部推拿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华南 马永利 +4 位作者 张玮 刘斯文 骆雄飞 董桦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321-2324,共4页
一直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被认为是医学界的难题,中西医均在探索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腹部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临床实践已证实,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揭示腹部推拿的作... 一直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被认为是医学界的难题,中西医均在探索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腹部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临床实践已证实,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揭示腹部推拿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脑肠轴理论作为近年来学界研究热点,为解释腹部推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现代理论假设。文章以脑肠轴理论为切入点,初步探讨腹部推拿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行性及其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脑肠轴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治疗痰浊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秋君 李华南 +3 位作者 张玮 赵娜 海兴华 王金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治疗痰浊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部推拿组(试验组)和传统推拿组(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视觉模...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治疗痰浊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部推拿组(试验组)和传统推拿组(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等量表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经检验证明组间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ESCV积分均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腹部推拿组升高明显,两组间比较P<0.05。VAS及NDI积分治疗后两组均下降,且腹部推拿组下降明显,积分进行组间比较P<0.05。腹部推拿组愈显率27.5%,有效率97.5%,传统推拿组愈显率7.5%,有效率67.5%。结论:腹部推拿可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且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推拿,但仍需进行大样本量试验,并进行后期随访,以进一步明确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传统推拿 痰浊阻络型 椎动脉型颈椎病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海马区Ca2+浓度及MAPK、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华南 韩一豪 +4 位作者 刘洋 赵祥 骆雄飞 马菲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817-1820,共4页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区Ca2+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干预CFS的中枢分子机制。方法:选用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腹推组,每...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区Ca2+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干预CFS的中枢分子机制。方法:选用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腹推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应激方式建立CFS模型。腹推组给予按'关元',摩'中脘'穴两手法治疗20 min,以上治疗均为每天1次,连续14 d。空白组与模型组不施加干预措施,模型组抓取固定。观察大鼠体质量,通过旷场实验评价大鼠的行为学,利用Fura-3/AM荧光探针法测定海马内Ca2+浓度,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海马区MAPK、ERK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腹推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较低,海马区Ca2+浓度、MAPK、ERK蛋白表达较高(均P<0.01)。腹推组和模型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腹推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同时,与模型组比较,腹推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腹推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升高,海马区Ca2+浓度降低(均P<0.01),而MAPK、ERK蛋白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正常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部推拿干预CFS的机制可能与平衡海马内Ca2+浓度,下调MAPK、ERK等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腹部推拿 海马 CA2+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正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正飞 匡尧 +1 位作者 卢燚 张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探讨八正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疗效,及对血清中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八正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疗效,及对血清中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所有患者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及常规尿潴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八正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单次尿量和尿管留置时间、尿动力学参数、中医主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SP和CGRP及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D),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单次尿量、最大尿流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及最大尿意膀胱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排尿无力、小腹坠胀、怠倦乏力评价均有降低(P <0. 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SP和CG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XOD,MDA水平降低更明显,而SOD升高更显著(P <0. 01)。结论:八正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取得了一定疗效,其上调体内SP和CGRP水平及增强抗氧化作用可能与上述治疗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正散 推拿 脊髓损伤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沽推拿”之通脉调神手法对心脾两虚型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总睡眠时间、各期睡眠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谭涛 王金贵 孙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81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通脉调神手法对心脾两虚型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总睡眠时间、各期睡眠百分比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本病门诊患者,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法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手法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为20 d,治疗后第3个月... 目的:探讨通脉调神手法对心脾两虚型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总睡眠时间、各期睡眠百分比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本病门诊患者,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法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手法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为20 d,治疗后第3个月末进行随访。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评分作为观察指标。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检测多导睡眠图总睡眠时间、各期睡眠百分比。结果:手法治疗组愈显率为70.00%,总有效率为96.70%,西药对照组的愈显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监测总睡眠时间、各期睡眠百分比,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脉调神手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理生理性失眠的疗效显著,有效地避免了西药治疗存在的依赖性、成瘾性。通脉调神手法是治疗心理生理性失眠安全有效的方案,复发率低,是一个简便验廉、规范化、适于推广应用的心理生理性失眠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调神法 心脾两虚 心理生理性失眠 多导睡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八髎穴联合推拿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11
作者 荣兵 王大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八髎穴联合推拿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推拿科治疗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予以针刺八髎穴治疗,研究组49例予以针刺八髎穴联合推拿治疗,测量治疗前后血... 目的:探讨针刺八髎穴联合推拿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推拿科治疗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予以针刺八髎穴治疗,研究组49例予以针刺八髎穴联合推拿治疗,测量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免疫指标水平、症状评分,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7.76%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9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VAS、ODI评分较低,JOA评分较高,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较低,治疗后血清Ig M、Ig G、补体C3水平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髎穴联合推拿治疗能降低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水平,改善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八髎穴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大力 荣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27-2630,共4页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综合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8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综合治疗组和单纯针灸对照组,综合治疗组患者予以腹部推拿...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综合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8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综合治疗组和单纯针灸对照组,综合治疗组患者予以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灸治疗。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NDI指数、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指标、颈椎活动度、疗程结束3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12 d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VAS评分及N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颈椎活动度指标升高(P<0.05),与单纯针灸对照组相比,综合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颈椎活动度较高(P<0.05)。结论:常规针灸疗法与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都有一定疗效,但是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更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能有效减少临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分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董桦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评价辨证分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推拿科符合标准患者80例,随机分为辨证分期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常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辨证分期组在常... 目的:评价辨证分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推拿科符合标准患者80例,随机分为辨证分期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常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辨证分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辨证分期推拿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JOA评分、VAS评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辨证分期组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JOA评分改善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分期治疗组在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辨证分期推拿治疗可显著改善腰部功能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辨证分期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素问·举痛论》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痛证的推拿证治思路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金贵 李华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5-2127,共3页
《素问·举痛论》作为中医古籍中最早论述痛证的文献之一,对痛证认识深刻,其不仅精炼总结了痛证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病性病位、临床表现等内容,同时对痛证预后、传变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堪为后世中医治疗痛证的纲领。疼痛作为腰椎... 《素问·举痛论》作为中医古籍中最早论述痛证的文献之一,对痛证认识深刻,其不仅精炼总结了痛证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病性病位、临床表现等内容,同时对痛证预后、传变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堪为后世中医治疗痛证的纲领。疼痛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最主要症状,其发病原因复杂,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根治的方法。如何通过对《素问·举痛论》文献内容的挖掘,尽可能发挥中医推拿的治疗优势,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痛证的推拿治疗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举痛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验总结 推拿证治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推拿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5
作者 尚仲新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39-2141,共3页
目的:探讨辨证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血流、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确诊的78例CSA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39例接受常规推拿治疗而观察组39例在常规推拿治疗的... 目的:探讨辨证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血流、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确诊的78例CSA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39例接受常规推拿治疗而观察组39例在常规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辨证推拿手法,均为1次/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血流、NO、ET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RBV高切、中切、低切与RPV、HCT、ESR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s、Vd、Vm值均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NO含量明显增加,ET含量明显减少,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推拿能够明显改善CSA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脑血流指标,并能调节患者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血液流变学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2
16
作者 尚仲新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14-2416,共3页
目的: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刀... 目的: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以及炎性因子含量。结果:1腰椎功能与疼痛评分:观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4.18±3.24)vs(18.21±2.25)(P<0.05),ODI、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12±1.81)vs(22.32±3.32),(2.82±0.45)vs(4.05±0.53)(P<0.05);2腰部活动度:观察组前屈、后伸、侧屈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32±4.52)vs(76.23±4.32),(25.56±3.34)vs(20.05±3.12),(26.12±2.42)vs(21.04±2.36)(P<0.05);3炎性因子: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1、IL-6和IL-8的含量低于对照组[(17.15±2.27)vs(29.62±3.36)ng/m L,(9.39±1.03)vs(14.59±2.23)pg/m L,(31.18±4.32)vs(58.74±7.83)pg/m L,(123.62±21.29)vs(231.45±34.43)pg/m L](P<0.05)。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推拿有助于改善腰椎功能和活动度,缓解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整体松解术 推拿 神经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按摩结合中医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卢燚 张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183-2186,共4页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结合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共60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钠缓...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结合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共60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配合中医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VAS评分、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对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 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 00%,两组经秩和检验,u=3. 1850,P=0. 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Oswestry指数显著下降,JOA评分显著升高(P 〈0. 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Oswestry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腰腿疼痛、麻木、椎旁压痛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穴位按摩 独活寄生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按腹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红义 王大力 +2 位作者 丁骥 房纬 王金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679-1680,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疗法中按腹法治疗PM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按腹组和对照组,按腹组进行按腹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疼痛及临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疗法中按腹法治疗PM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按腹组和对照组,按腹组进行按腹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疼痛及临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骨密度值有所增加,按腹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腹法可明显改善PMOP骨密度及其他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按腹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血瘀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肠电的影响 被引量:43
19
作者 徐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肠电图(IEG)的变化。方法:观察50例FC患者腹部推拿治疗前后结肠4个部位IE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肠电图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腹部推拿可以...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肠电图(IEG)的变化。方法:观察50例FC患者腹部推拿治疗前后结肠4个部位IE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肠电图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腹部推拿可以改善肠电,调节结肠的运动,从而改善FC患者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腹部推拿 肠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其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0
作者 齐彦春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3期87-88,共2页
阐述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与优势,以独特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理念指导中医护理。其古老的中医核心理念与现代护理学科相结合,成为当今中医护理研究的创新课题,旨在将治未病理论作为循证依据引入护理领域中,丰富中医护理内涵,拓展中医... 阐述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与优势,以独特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理念指导中医护理。其古老的中医核心理念与现代护理学科相结合,成为当今中医护理研究的创新课题,旨在将治未病理论作为循证依据引入护理领域中,丰富中医护理内涵,拓展中医护理思路,构建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模式,将传统的中医护理方法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治未病 护理领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