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中医药大模型的知识增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吉祥宇 王鑫 +5 位作者 张鹤译 孟昭鹏 张俊华 庄朋伟 贾勇哲 徐大为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16-2629,共14页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以及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思想不同,大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仍是一项挑战。现有的知识增强方法难以保持中医方剂具有的自身结构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以及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思想不同,大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仍是一项挑战。现有的知识增强方法难以保持中医方剂具有的自身结构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增强方法。该方法由模型训练、图谱构建和知识增强三部分组成。在模型训练阶段,通过对基础大模型在中医药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和微调两阶段训练,得到中医药领域大模型。在图谱构建阶段,基于中医十万首经典方剂和古籍中的方剂,利用清洗后的数据集构建中医药图谱。在知识增强阶段,基于对知识图谱上信息的计算,利用检索图谱中的专业知识和图谱结构计算检索结果,中医药方剂中的结构特性得以保留。在中医药方剂配伍任务上,针对于任务特性提出了一组评价标准,包括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用于评估模型在该任务上的表现。实验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基准测试模型,在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上均获得了较大提升,BLEU-1最高提升0.09,ROUGE-1最高提升0.21。消融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模型在该任务上具有较大作用,未使用知识增强的模型BLEU-1相比于使用知识增强下降约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LLM) 中医药 方剂优化 检索增强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冯天笑 李康健 +4 位作者 于大伟 何海龙 张君涛 冯敏山 王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3664-3671,共8页
背景中医手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重要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大量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已经发表,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限制了中医手法的推广和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目的评价目前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 背景中医手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重要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大量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已经发表,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限制了中医手法的推广和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目的评价目前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者完成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临床试验报告标准(CONSORT)声明2010版及附加指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结果共纳入81篇文献,其中2006-2014年共发表文献28篇,年平均发表3.11篇;2015-2021年共发表文献53篇,年平均发表7.57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PEDro量表总分≥7分的高质量文献仅7篇(8.6%)。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显示,高偏倚风险文献所占比例最少,低偏倚风险文献次之,大部分条目因为报告信息不全,评分偏倚风险不确定。CONSORT声明2010版评价结果显示,纳入文献的文题和摘要、方法、结果、讨论、其他信息部分报告率不足。附加指标中采用多中心、伦理审批、干预措施质量控制、志谢报告率低。结论目前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建议今后研究者参照PEDro量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CONSORT声明对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规范性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肌肉骨骼手法 中医手法 随机对照试验 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临床试验报告标准声明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冯天笑 李康健 +4 位作者 于大伟 孙婉钰 符碧峰 冯敏山 王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25-2533,2540,共10页
背景中医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重要方法。随着研究的发展,大量中医手法治疗CS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已经发表,但在结局指标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目的评价近十年中医手法治疗CSR的RCT结局... 背景中医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重要方法。随着研究的发展,大量中医手法治疗CS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已经发表,但在结局指标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目的评价近十年中医手法治疗CSR的RCT结局指标的应用情况,为手法治疗CSR核心结局指标集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计算机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手法治疗CSR的RCT,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至2021年5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偏倚风险,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描述纳入研究结局指标的应用情况。结果共纳入66项RCT,按照报告的结局指标的功能属性分为7类:生活质量95次(41.48%)、症状体征64次(27.95%)、理化检查39次(17.03%)、安全性事件12次(5.24%)、经济学评估12次(5.24%)、远期预后5次(2.18%)、中医症状/证候2次(0.87%)。应用频次前5位的结局指标为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及症状体征积分,指标测量范围从治疗后1 d~随访6个月,共涉及17个测量时点,以上结局指标分别以测量时点为治疗后14 d(27.08%)、治疗后14 d(26.67%)、治疗后14 d(29.17%)、治疗后28 d(28.57%)及治疗后14 d(33.33%)为主。27项RCT同时应用4个及以上的结局指标,14项RCT同时应用3个结局指标,20项RCT同时应用2个结局指标,5项RCT究应用1个结局指标。48项RCT报告了总有效率指标。结论目前中医手法治疗CSR的RCT结局指标选择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未区分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更多关注替代指标,轻视终点结局指标;忽视主观结局指标应用时的设盲;结局指标数量及组合选择异质性大;多使用复合结局指标评价结局;结局指标测量时点不统一等。未来研究中应当做好充分的顶层设计与前期研究,积极开展手法治疗CSR核心结局指标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正骨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随机对照试验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核心结局指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的迁移学习人工智能模型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恶性概率的评估效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邹颖 刘继华 +4 位作者 李静宜 毕海 石岩 陆秀娣 张启波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895,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的迁移学习人工智能模型预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PCTN)恶性概率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威海市立医院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PCTN患者246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的迁移学习人工智能模型预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PCTN)恶性概率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威海市立医院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PCTN患者246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评估PCTN超声图像特征,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评估PCTN恶性概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另一方面,通过Python软件的PyTorch框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选择5种不同的预训练模型进行迁移学习,具体包括Inception_v3、EfficientNet、VGG19、ResNet50和DenseNet121,计算AU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图像特征中实性成分>50%、实性成分与囊性成分呈偏心锐角、病灶边界模糊不清、病灶边界呈毛刺样、蛋壳样钙化和微钙化对于评价PCTN的良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计算的AUC值为0.843。另外,在5种迁移学习模型中,ResNet50模型诊断效能最高,AUC值为0.9032。结论基于超声的迁移学习人工智能模型优于传统超声图像评价效能,能够准确预测PCTN的性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 迁移学习 人工智能模型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黜浊培本”理论探讨“分消走泄”法辨治恶性肿瘤思路
5
作者 徐竞一 王晓群 +8 位作者 张淑芮 廖冬颖 张豪健 王超然 孔凡铭 孙彬栩 易丹 孙颖 贾英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1-1364,共4页
贾英杰教授基于“黜浊培本”理论,以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为切入点,创新性提出从“浊”论治恶性肿瘤,认为“癌浊”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其生于中焦,留滞弥漫于三焦,久踞虚所,以致气涩血浊,日久变生癌瘤,并创立“黜浊培本”理论,强调“... 贾英杰教授基于“黜浊培本”理论,以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为切入点,创新性提出从“浊”论治恶性肿瘤,认为“癌浊”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其生于中焦,留滞弥漫于三焦,久踞虚所,以致气涩血浊,日久变生癌瘤,并创立“黜浊培本”理论,强调“带瘤生存”,认为治癌重在截断癌浊来路、给邪出路,同时注重调气运中、培植本元,以达阴平阳秘之状态。“分消走泄”法是治疗“邪留三焦证”之经典治法,癌浊留滞弥漫三焦,属“邪留三焦”范畴,贾英杰教授遥承叶桂、吴塘之经典,临床重视三焦辨证,善用分消走泄之法,提倡浊漫上焦,宜通宜散,上下分消;浊壅中焦,宜治取中州,分消于内;浊注下焦,宜渗利通腑,二便分消;同时辅以培植本元,助力分消。认为“分消走泄”法实乃黜浊之“捷径”,可引癌浊因势利导,分部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医药 癌浊 黜浊培本 分消走泄 名老中医 名医经验 @贾英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类淋巴系统AQP4极化分布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林雪玲 李英 +3 位作者 任家乐 张艳军 庄朋伟 尹清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1-815,共5页
脑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大脑特有的毒性物质清除系统,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稳态至关重要。位于星形胶质细胞终末端足的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极化分布影响GS功能,且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进展,但AQP... 脑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大脑特有的毒性物质清除系统,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稳态至关重要。位于星形胶质细胞终末端足的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极化分布影响GS功能,且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进展,但AQP4极化分布的详细调控机制目前仍未被系统归纳总结。因此,该文重点从肌营养不良蛋白-糖蛋白复合物与基底膜终足复合体成分完整性角度,系统梳理了调控AQP4极化分布机制,并且总结当前靶向调控AQP4极化分布的潜在药物及非药物疗法,旨在为靶向调控AQP4极化,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靶点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 水通道蛋白4 极化分布 肌营养不良蛋白-糖蛋白复合物 基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变化及其对脊髓神经炎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海霞 李泓儒 +6 位作者 刘婧怡 徐枝芳 刘淑文 杨媛 陈阳 骆雨 崔银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1-1756,共6页
肠道菌群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特异性地存在于机体,并与其代谢产物共同对机体的健康或疾病状态起重要调节作用。脊髓损伤后,创伤局部复杂的病理生理导致轴突再生困难,脊髓损伤诱导的自主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破坏胃肠道功能并引起肠... 肠道菌群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特异性地存在于机体,并与其代谢产物共同对机体的健康或疾病状态起重要调节作用。脊髓损伤后,创伤局部复杂的病理生理导致轴突再生困难,脊髓损伤诱导的自主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破坏胃肠道功能并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既往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策略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紊乱的肠道菌群和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与患者预后有密切关联。肠道菌群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的潜在作用机制可能包括失衡菌群激活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并破坏肠道屏障,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脂多糖(LPS)、短链脂肪酸(SCFAs)、5-羟色胺(5-HT)和色氨酸等及免疫细胞、炎症因子和神经递质通过循环系统影响脊髓局部炎症反应。现对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变化及其对脊髓神经炎症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探索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改善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炎症 肠道菌群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促进骨关节炎软骨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晓博 张君涛 +3 位作者 刘爱峰 张超 王平 李远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1-174,共4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特点的骨关节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主要病理变化包括炎性细胞因子的增多、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软骨细胞的凋亡等。淫羊藿苷(icariin, ICA)...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特点的骨关节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主要病理变化包括炎性细胞因子的增多、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软骨细胞的凋亡等。淫羊藿苷(icariin, ICA)是中药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活性单体,大量研究表明,ICA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和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可以减少OA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可以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和迁移,从而修复软骨缺损的病变。就近5年关于ICA促进软骨修复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为ICA治疗OA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