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东华 王宇光 +9 位作者 陈志武 马增春 梁乾德 肖成荣 谭洪玲 汤响林 李桦 沈国林 张伯礼 高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8-684,共7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及其单味药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CYP)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3258 g.kg-1,丹参0.27 g.kg-1,三七0.0528 g.kg-1和冰片0.003 g.kg-1,每天1次,连续28 d,取大鼠肝微粒体,与CYP1A2,CYP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及其单味药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CYP)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3258 g.kg-1,丹参0.27 g.kg-1,三七0.0528 g.kg-1和冰片0.003 g.kg-1,每天1次,连续28 d,取大鼠肝微粒体,与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CYP2D2和CYP3A1特异性底物探针共孵育,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测定底物的代谢产物,分析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CYP2D2和CYP3A1酶活性,同时用PCR方法检测cyp1a2,cyp2b1/2,cyp2c11,cyp2e1和cyp3a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苯巴比妥(阳性对照)对CYP2D2和CYP3A1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B6,CYP2C12和CYP2C13有明显诱导作用(P<0.05,P<0.01);复方丹参滴丸对CYP1A2和CYP2B6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CYP2D2有诱导作用(P<0.05);丹参对CYP1A2和CYP2B6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三七对CYP1A2,CYP2B6,CYP2C13和CYP2D2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冰片明显抑制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和CYP2D2活性(P<0.01),且抑制强度高于复方丹参滴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苯巴比妥对cyp1a2和cyp2b1/2 mRNA水平有明显诱导作用(P<0.05);复方丹参滴丸、丹参和三七对cyp1a2,cyp2b1/2,cyp2c11,cyp2e1和cyp3a1 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冰片对cyp1a2,cyp2b1/2和cyp2c11 mRNA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中各单味药对CYP酶的影响强于全方对CYP酶的影响,其中以冰片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丹参 三七 冰片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诱导细胞抑制性自噬发挥抗胃癌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强 曹世杰 康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30-73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黄连活性成分小檗碱抗胃癌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小檗碱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MDC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及GFP-LC3质粒转染法检测小檗碱引起BGC-823细胞发生自噬;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 目的探讨中药黄连活性成分小檗碱抗胃癌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小檗碱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MDC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及GFP-LC3质粒转染法检测小檗碱引起BGC-823细胞发生自噬;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水平;引入自噬抑制剂3-MA和CQ,用MTT法检测小檗碱诱导的自噬与细胞存活之间的关系;建立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评价小檗碱在体内抑制人胃癌细胞移植瘤的生长作用,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小檗碱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的诱导BGC-823细胞死亡,其48 h的IC50值为24μmol·L-1。与对照组相比,小檗碱处理后细胞中自噬小体的数目及自噬标志蛋白LC3及Beclin-1的表达水平皆随时间依赖性增加,且抑制自噬后小檗碱引起的细胞死亡率下降,提示小檗碱诱导的自噬发挥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裸鼠移植瘤实验表明,5、10及20 mg·kg^-1的小檗碱均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剂量成正比。其中小檗碱高剂量组的相对肿瘤增殖率为28%,优于阳性对照药物5-FU(31%)。同时,小檗碱不影响裸鼠的体重,裸鼠生长状态良好,说明其毒性较小。进一步发现小檗碱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肿瘤组织中自噬标志性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论小檗碱在体内和体外通过诱导细胞抑制性自噬而发挥抗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小檗碱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姜黄素增强姜黄素抗乳腺癌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强 曹世杰 康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30-730,共1页
目的探讨口服姜黄素体内抗乳腺癌的作用及机制。即其主要代谢产物——四氢姜黄素增强姜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MTT法及克隆形成法检测姜黄素与四氢姜黄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口服姜黄素体内抗乳腺癌的作用及机制。即其主要代谢产物——四氢姜黄素增强姜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MTT法及克隆形成法检测姜黄素与四氢姜黄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和四氢姜黄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用Annexin 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和四氢姜黄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姜黄素和四氢姜黄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后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DD、cFLIP、活化胱天蛋白酶3/8及PARP的表达水平。结果10~40μmol·L^-1的四氢姜黄素对于两种人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较弱,而相同剂量的姜黄素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两药联用对于MCF-7和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应的单药处理组,且多个剂量组合的CI值小于1。与对照组相比,四氢姜黄素及姜黄素单加或联用均不影响MCF-7及MDA-MB-231细胞的周期分布,但却发现姜黄素或四氢姜黄素联合姜黄素处理48及72 h后,两种细胞中sub-G1期细胞凋亡峰显著上调,且两药联用组的细胞凋亡比率显著大于姜黄素单加组。进一步Annexin 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四氢姜黄素组没有凋亡产生,姜黄素组可随时间依赖性的诱导两种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而四氢姜黄素与姜黄素联用后,细胞凋亡比率较姜黄素组有了极显著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可上调Fas表达,且明显减少原型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8和PARP的蛋白表达,相反,剪切形式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8和PARP明显增加,同时下调抗凋亡蛋白cFLIP的表达,但四氢姜黄素对于以上蛋白作用并不明显,而四氢姜黄素与姜黄素共同处理后可以明显增加姜黄素对于以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论四氢姜黄素能够在体外增强姜黄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提示姜黄素及其体内代谢产物共同发挥抗乳腺癌作用,且其代谢产物可能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姜黄素 细胞凋亡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