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琳 王彧 +2 位作者 刘陶 赵鑫 陈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554-3558,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以非特异性、易复发和持续性肠道溃疡为特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肠黏膜屏障(包括免疫屏障、机械屏障和生物屏障)受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以非特异性、易复发和持续性肠道溃疡为特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肠黏膜屏障(包括免疫屏障、机械屏障和生物屏障)受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进而参与UC发生发展并导致恶化。中医药治疗UC不仅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及作用温和的优势,而且对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和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现对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免疫紊乱治疗UC的研究现状展开论述,并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干预措施,为UC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调节 菌群代谢物 肠黏膜屏障 粪菌移植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益生菌防治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佳蕊 杜耀东 +3 位作者 崔天怡 王彧 陈璐 赵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25-3331,共7页
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可伴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健康。肺炎患者多伴有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有益菌减少,且益生菌可通过“肠-肺轴”影响肺部免疫参与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医以“肺”与“大肠”两者之间的生理... 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可伴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健康。肺炎患者多伴有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有益菌减少,且益生菌可通过“肠-肺轴”影响肺部免疫参与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医以“肺”与“大肠”两者之间的生理及病理关系为基础,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发挥了治疗肺炎的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肺炎的过程中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作用,但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尚不明确。本文从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肺炎的角度出发,总结不同辨证分型的肺炎与肠道菌群结构特征,阐述中医治疗肺炎过程中对于益生菌的调节作用和“证型—中药—益生菌”的对应关系。通过讨论益生菌在防治肺炎中的关键作用,展望中医辩证联合益生菌治疗肺炎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肺炎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也为将来指导不同肺炎证型患者选择适合的中药及益生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益生菌 中药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理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陆丹丹 韩晓燕 +2 位作者 张晗 李霖 房士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114,共8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以慢性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损伤为主要特点,据中医对RA的判定,属于“痹证”范畴。现有药理模型主要包括诱导性模型、自发性基因修饰模型及中医症候模型三大类,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理实验模...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以慢性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损伤为主要特点,据中医对RA的判定,属于“痹证”范畴。现有药理模型主要包括诱导性模型、自发性基因修饰模型及中医症候模型三大类,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理实验模型进行综述,并对实验模型的理论基础、典型特征、评价方法、主要用途以及与中西医临床病症吻合度进行总结,同时梳理肠道菌群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 实验模型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竹水提物对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小鼠肠道乳糖酶活性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董钰均 钟鑫勤 +2 位作者 崔天怡 刘佳蕊 赵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5-1687,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究玉竹水提物对菌群失调小鼠的乳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及玉竹低剂量(yzlow,1.56 g·kg^(-1)·d^(-1))和高剂量(yz-high,... 目的本研究拟探究玉竹水提物对菌群失调小鼠的乳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及玉竹低剂量(yzlow,1.56 g·kg^(-1)·d^(-1))和高剂量(yz-high,3.12 g·kg^(-1)·d^(-1))给药组,每组8只(对照组5只)。除对照组外,采用混合抗生素灌胃造模7天后,给药组连续灌胃玉竹7天,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无菌水。记录小鼠腹泻情况、体质量、摄食量的变化;检测结肠HE染色切片、结肠组织ZO-1蛋白、IL-6表达情况和血清LPS浓度;收集粪便,采用比色法测定乳糖酶活性,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抗生素干预7天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大便稀软,体质量减轻、摄食量减少,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第14天,模型组结肠可见溃疡伴有间质轻微充血水肿,ZO-1表达显著降低,IL-6表达显著升高,血清LPS显著升高,乳糖酶活性显著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仍低于正常组;给药7天,与模型组相比,玉竹水提物降低了小鼠的腹泻率并促使体质量及摄食量回升,下调病理结肠组织损伤,Z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降低结肠因子IL-6、血清LPS浓度。此外,玉竹水提物可显著上调乳糖酶活性,提高菌群失调小鼠的群落丰富度、多样性,表现为回调了菌群失调小鼠的3种差异菌门(上调厚壁菌门,下调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与7种差异菌属(包括上调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属、Rikenella属、Colidextribacter属、norank_f__Lachnospiraceae属、norank_f__Oscillospiraceae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属,下调Alloprevotella属),上述菌丰度均与体质量、乳糖酶活性、血液LPS、结肠炎症因子IL-6呈显著相关。结论玉竹水提物能缓解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屏障损伤和功能紊乱,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 乳糖酶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汤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菌群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席素曼 王亚静 +3 位作者 赵鑫 苗小雨 张紫千 赵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9-2085,共7页
目的探讨紫苏汤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紫苏汤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连续灌胃给予抗生素8 d后,再分别灌胃给予等量无菌水和紫苏汤溶液1.82、3.64 g/kg 8 d,记录... 目的探讨紫苏汤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紫苏汤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连续灌胃给予抗生素8 d后,再分别灌胃给予等量无菌水和紫苏汤溶液1.82、3.64 g/kg 8 d,记录小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的变化。收集各组新鲜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物种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干预8 d后,小鼠精神状态较萎靡,有稀便现象出现,摄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多;而停用抗生素后,小鼠摄食量增多,饮水量减少;紫苏汤可使小鼠精神状态恢复,减轻稀便,改善摄食量和饮水量。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显示,抗生素干预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而紫苏汤可使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菌群结构向对照组靠近。门水平分析显示,紫苏汤干预后,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丰度增加,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丰度降低。属水平分析显示,紫苏汤干预后,小鼠肠道中乳杆菌属丰度增加,克雷伯氏菌属、埃希氏-志贺氏菌属及韦荣氏球菌属丰度降低。结论紫苏汤对肠道菌群失调有积极作用,可改善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致病菌并促进有益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汤 肠道菌群 16S r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补骨脂素抑制MRP2、MRP3所致的HepG2细胞内胆汁酸蓄积和毒性 被引量:29
6
作者 周昆 毕亚男 史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观察异补骨脂素体外对Hep G2细胞毒性和细胞内胆汁酸浓度的影响,并考察其对胆汁酸合成转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异补骨脂素在Hep G2细胞作用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并检查细胞内胆汁酸浓度。常规TRIzol法提取RNA,real time PCR检... 目的观察异补骨脂素体外对Hep G2细胞毒性和细胞内胆汁酸浓度的影响,并考察其对胆汁酸合成转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异补骨脂素在Hep G2细胞作用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并检查细胞内胆汁酸浓度。常规TRIzol法提取RNA,real time PCR检测细胞中转运体BSEP、MRP2、MRP3、OATP2、NTCP、OSTα,合成酶CYP7A1、CYP27A1和受体FXR、PXR的m RNA转录水平。结果Hep G2细胞存活率随着异补骨脂素浓度升高而剂量依赖性的降低,异补骨脂素作用24 h的IC50为118.1μmol·L-1。100、400μmol·L-1异补骨脂素可使细胞内胆汁酸浓度明显升高。异补骨脂素在25μmol·L-1时就可使MRP2、MRP3、CYP7A1明显降低,当浓度增大到100μmol·L-1时,OATP2、OSTα、CYP27A1、FXR、PXR也明显升高,但BSEP、NTCP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补骨脂素可引起Hep G2细胞内胆汁酸升高和细胞毒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RP2、MRP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补骨脂素 胆汁酸 细胞毒性 胆汁酸合成 胆汁酸转运 HEPG2细胞 MRP2 M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崔天怡 刘佳蕊 +2 位作者 吕彬 高秀梅 赵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21-1026,共6页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迄今为止,全球约有3亿多人患有哮喘,其中儿童居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32%,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儿童而言,免疫系统发育不...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迄今为止,全球约有3亿多人患有哮喘,其中儿童居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32%,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儿童而言,免疫系统发育不全且肠道菌群正处于生理性演替过程,极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黏膜屏障的破坏以及局部免疫失调,进而严重影响儿童哮喘的发生发展。本文将论述儿童哮喘发生、发展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并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干预措施,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胃肠道微生物组 儿童 免疫调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雪雯 张晗 +2 位作者 李霖 邓雁如 房士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滑膜增生和骨侵蚀,最终导致关节畸形而致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真核细胞中参与调节细胞有丝分裂、分化和凋亡及炎症和应激反应的重要通路之一,与RA的发生发...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滑膜增生和骨侵蚀,最终导致关节畸形而致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真核细胞中参与调节细胞有丝分裂、分化和凋亡及炎症和应激反应的重要通路之一,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A患者关节内细胞因子可与对应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上游调控因子,以三级酶联的方式激活MAPK信号通路。活化的MAPK蛋白通过激活下游转录因子,一方面促进滑膜细胞增生和软骨细胞凋亡,另一方面导致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中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表达而过度水解细胞外基质,最终造成关节损伤。本文就MAPK信号通路在RA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RA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9
作者 石斌豪 徐宗佩 樊官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是心脏重塑从而导致心脏衰竭的重要原因,造成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复杂,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的结果。但其中机制较为明确,并且在心肌纤维化进程中扮演重要作用的是TGF-β1依赖的Smads信号通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是心脏重塑从而导致心脏衰竭的重要原因,造成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复杂,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的结果。但其中机制较为明确,并且在心肌纤维化进程中扮演重要作用的是TGF-β1依赖的Smads信号通路。心肌梗死后,活化的TGF-β1可以通过下游Smads信号发挥持续的生物学效应,活化成纤维细胞,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使心肌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因此,如何阻抑或控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是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就当前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TGF-Β/SMADS TGF-Β1 治疗靶点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肠道菌群防治心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金娜 李琳 +1 位作者 王启隆 李玉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5-1140,共6页
肠道菌群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菌群的失衡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在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中研究较多,也有与血管功能性障碍为主的血管类疾病和心脏疾病关系的研究报道。本综述探讨了肠道菌群对心脏疾病发生... 肠道菌群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菌群的失衡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在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中研究较多,也有与血管功能性障碍为主的血管类疾病和心脏疾病关系的研究报道。本综述探讨了肠道菌群对心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中药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防治心脏疾病的作用机理,并由此展望了中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防治心脏疾病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肠道菌群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酚通过上调上皮雌激素受体β和下调间质芳香化酶抑制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雅馨 苗琳 +7 位作者 焦婵媛 邵瑞 樊官伟 李小江 王跃飞 朱彦 张琚 高秀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5-675,共1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酚(Ba)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前列腺间质细胞系WP⁃MY-1和BPH上皮细胞系BPH-1,用MTT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Ba对细胞增殖和PCNA表达的影响;建立雌二醇/睾酮诱导的BPH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补骨脂酚(Ba)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前列腺间质细胞系WP⁃MY-1和BPH上皮细胞系BPH-1,用MTT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Ba对细胞增殖和PCNA表达的影响;建立雌二醇/睾酮诱导的BPH大鼠模型,计算假手术组、模型组和Ba组中前列腺指数(PI),用HE染色比较各组前列腺的病理改变;用IHC法分析各组前列腺中PCNA和平滑肌细胞标志物ɑ-SMA的表达和分布。进一步用IHC、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研究Ba对前列腺上皮中雌激素受体β(ERβ)、间质中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转染ERβ或ERα的siRNA,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定Ba对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的转录活性是否通过ERβ介导。结果B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WPMY-1和BPH-1细胞增殖和PCNA表达;BPH模型组大鼠前列腺增大;Ba可以明显降低PI值、降低间质中平滑肌层厚度,下调PCNA和α-SMA的表达。此外,Ba可以明显促进BPH-1细胞中ERβ的表达、抑制WPMY-1细胞中本底水平和PGE2诱导的芳香化酶表达,这与体内的变化一致。沉默ERβ而非ERα,可以阻断Ba诱导BPH-1中的ERE转录活性。结论Ba通过上调前列腺上皮中ERβ表达、下调前列腺间质中芳香化酶表达,维持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平衡,抑制BPH进程,提示:Ba是中药补骨脂抗BPH的重要物质基础,可成为抗BPH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补骨脂酚 芳香化酶 雌激素受体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杜中药漱口液对牙周病相关菌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宇 王亚静 +3 位作者 赵鑫 王雁雯 王宇 黄赞扬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7,共8页
探究了黄杜中药漱口液对牙周病相关菌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别以牙周病相关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和益生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W. cibaria)为受试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考察黄... 探究了黄杜中药漱口液对牙周病相关菌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别以牙周病相关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和益生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W. cibaria)为受试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考察黄杜中药漱口液对P. gingivalis、W. cibaria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其对致病菌P. gingivalis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稳定期生长率<20%),对益生菌W. cibaria基本无抑制(稳定期生长率>80%)。通过考察细胞壁、细胞膜的完整性及能量代谢酶的活性进一步探究黄杜中药漱口液对受试菌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P. gingivalis胞外碱性磷酸酶(AKP)、K^(+)、核酸、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1),能量代谢酶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著下降(P<0.01),而对W. cibaria无显著影响(P>0.05)。推断出黄杜中药漱口液通过破坏致病菌P. gingivalis细胞膜、细胞壁完整性,扰乱能量代谢系统发挥抑菌作用,而对益生菌W. cibaria基本无影响,提示其可提高口腔益生菌的相对占比,改善口腔菌群,对牙周病的防治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漱口液 牙周病 抑菌机理 牙龈卟啉单胞菌 食窦魏斯氏菌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香和沉香中调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成分的体外筛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梦瑶 柴丽娟 +2 位作者 郑童心 张晗 苗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6-746,共1页
目的明确中药沉香和木香中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有抑制作用的主要单体成分,为其应用于ACh调控的相关疾病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利用软件Discovery Studio 2018对沉香和木香中的单体成分与AChE进行分子对接,虚拟筛选潜在的调控AChE的活... 目的明确中药沉香和木香中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有抑制作用的主要单体成分,为其应用于ACh调控的相关疾病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利用软件Discovery Studio 2018对沉香和木香中的单体成分与AChE进行分子对接,虚拟筛选潜在的调控AChE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位点;用Ellman法体外检测沉香木香中调节AChE活性的单体成分,验证虚拟筛选的结果。结果查阅文献,建立以催化三联体为活性位点的AChE(1QTI)对接模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Ch和1QTI的天然配体以及已知的AchE抑制剂盐酸多奈哌齐和石杉碱甲可以与AChE结合,其结合能分别为27.971,48.769,48.070和41.935 kJ·mol^-1;沉香和木香中的多个成分亦可与AChE的活性位点结合;其中来源于沉香的苄基丙酮、苍术素,来源于木香的绿原酸、Saussureamine C与1QTI对接时结合能均较低,分别为27.8187,30.41,59.3868和61.1639 kJ·mol^-1。体外实验发现,沉香来源的苍术素、β-石竹烯以及木香来源的木香烃内酯、白桦脂酸、绿原酸、去氢木香内酯均以浓度依赖(10^-5 mol·L^-1~10^-2 mol·L^-1)的方式抑制AChE活性;沉香中苄基丙酮以浓度反向依赖方式抑制AChE活性;诺卡酮对AChE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苍术素、β-石竹烯、苄基丙酮、去氢木香内酯、白桦脂酸、绿原酸、木香烃内酯是沉香和木香抑制AChE的主要活性成分,这可能是其抑制ACh诱导的平滑肌收缩舒张的潜在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木香 Ellman法 乙酰胆碱酯酶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对大小鼠肝CYP450酶4种亚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昭昕 翟玉霞 +1 位作者 于英莉 周昆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33-733,共1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大鼠、小鼠肝CYP1A2,CYP2A6,CYP2D6和CYP2E1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ICR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补骨脂素给药组,大鼠灌胃给予60 mg·kg^-1补骨脂素,小鼠灌胃给予60 mg·kg^-1补骨脂素,连续灌胃给药14 d...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大鼠、小鼠肝CYP1A2,CYP2A6,CYP2D6和CYP2E1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ICR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补骨脂素给药组,大鼠灌胃给予60 mg·kg^-1补骨脂素,小鼠灌胃给予60 mg·kg^-1补骨脂素,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处死,取肝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小鼠肝中CYP1A2,CYP2A6,CYP2D1及CYP2E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相比,补骨脂素给药14天后,雌、雄大鼠CYP1A2 mRNA表达分别升高了412.85%和655.90%,同时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4081.50%和686.76%;雌性大鼠CYP2D6和CYP2E1 mRNA表达分别降低了50.79%和61.93%,雌性大鼠CYP2E1蛋白表达降低了53.35%。ICR小鼠给药14 d后,雌性小鼠CYP1A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CYP1A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雌性小鼠CYP2A6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其他未见显著差异。结论补骨脂素给药影响肝脏CYP1A2,CYP2A6,CYP2D1及CYP2E1的表达,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和种属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CYP450 性别差异 种属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表面活性剂对唾液链球菌与食窦魏斯氏口腔益生菌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雁雯 王亚静 +5 位作者 赵鑫 高迪 叶相印 黄赞扬 王晓宇 王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6-401,427,共7页
以PEG-40氢化蓖麻油(RH-40)、PEG-60氢化蓖麻油(RH-60)、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月桂酰肌氨酸钠(LS-97)、椰油酰甘氨酸钠(AK-30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6种口腔护理产品常用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以食窦魏斯氏菌和唾液链球菌为... 以PEG-40氢化蓖麻油(RH-40)、PEG-60氢化蓖麻油(RH-60)、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月桂酰肌氨酸钠(LS-97)、椰油酰甘氨酸钠(AK-30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6种口腔护理产品常用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以食窦魏斯氏菌和唾液链球菌为实验益生菌菌株,探究不同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对口腔益生菌生长的影响。改良牛津杯法结果表明,益生菌对质量浓度10 g/L的6种表面活性剂均敏感;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口腔益生菌的影响不同。质量浓度≤0.078 g/L的RH-60,质量浓度≤0.156 g/L的RH-40对益生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0.156~0.625 g/L的RH-60,0.02 g/L的CAB-35,质量浓度≤0.039 g/L的LS-97、AK-301对益生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而质量浓度≥0.313 g/L的SDS、LS-97、AK-301,质量浓度≥1.25 g/L的CAB-35则完全抑制益生菌的生长。质量浓度>0.156 g/L的RH-60、RH-40比相同质量浓度其余表面活性剂对益生菌的抑制作用弱。低质量浓度的AK-301、CAB-35、LS-97,各质量浓度RH-60、RH-40可优先考虑应用于口腔清洁护理产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食窦魏斯氏菌 唾液链球菌 益生菌 时间-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知青娥方抑制大鼠下尿路症状
16
作者 杨晓华 吴垚锌 +3 位作者 贾思童 刘二伟 苗琳 高秀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7-677,共1页
目的探究补阳调阴兼活血化瘀的丹知青娥方(DZQE)是否有抑制下尿路症状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膀胱灌流法检测DZQE对正常雄性Wistar大鼠排尿参数的影响;分离正常大鼠膀胱逼尿肌肌条,用体外张力法检测对本底水平和KCl诱导... 目的探究补阳调阴兼活血化瘀的丹知青娥方(DZQE)是否有抑制下尿路症状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膀胱灌流法检测DZQE对正常雄性Wistar大鼠排尿参数的影响;分离正常大鼠膀胱逼尿肌肌条,用体外张力法检测对本底水平和KCl诱导的肌条收缩舒张的调节作用;通过TCMSP和ETCM数据库获取并分析DZQE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下尿路症状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DAVID 6.8数据库对相关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KEGG),预测DZQE抑制下尿路症状的可能作用靶点和通路。结果DZQE可以明显降低大鼠膀胱漏尿点压(DLPP)和最大排尿压(MVP);增加大鼠膀胱逼尿肌肌条本底水平肌条张力,但抑制KCL诱导的肌条收缩,呈现双向调节效应。经筛选得到DZQE的102个化合物进行靶点预测,其中有28个直接或间接与下尿路症状有关,进一步分析表明DZQE可主要通过调节肾上腺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发挥调节作用。结论DZQE可以抑制下尿路症状,可能与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抑制平滑肌收缩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知青娥方 下尿路症状 排尿参数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