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多糖抑郁模型的中医药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雨芹 赵美丹 +1 位作者 王慎军 刘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04-2010,共7页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随着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抑郁症相关研究也不断推进。抑郁症发病机制虽尚未完全明确,但免疫假说是近年的热点。实验研究中,现已存在多种抑郁模型,脂多糖(LPS)抑郁模型是能复...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随着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抑郁症相关研究也不断推进。抑郁症发病机制虽尚未完全明确,但免疫假说是近年的热点。实验研究中,现已存在多种抑郁模型,脂多糖(LPS)抑郁模型是能复制免疫反应与抑郁行为的良好选择,得到了国内外大量应用。通过检索文献发现,中医药使用LPS抑郁模型的研究包括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与针灸,研究机制涉及神经递质、色氨酸代谢、炎症通路、氧化应激等方面,研究对象多为小鼠,注射方式多为腹腔注射,注射剂量有0.5 mg/kg、0.83 mg/kg、1 mg/kg。通过系统总结有关LPS抑郁模型的中医药应用和相关机制的研究,旨在扩大临床中医药的应用范围并为抑郁症实验研究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中药复方 针灸 脂多糖 抑郁 模型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针灸学对针刺手法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苑功名 郭义 +6 位作者 郭永明 陈波 郭扬 张健 公一囡 赵季宇 徐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55-3558,共4页
针刺手法是针灸发挥疗效的关键,是揭示针灸作用规律与机制的重要切入点。随着针灸学科的更新迭代,围绕针刺手法的研究正逐步迈向针刺手法“为何”治病以及“如何更好”治病的探索。在计算针灸学理念推动下,针刺手法研究以数据为核心要素... 针刺手法是针灸发挥疗效的关键,是揭示针灸作用规律与机制的重要切入点。随着针灸学科的更新迭代,围绕针刺手法的研究正逐步迈向针刺手法“为何”治病以及“如何更好”治病的探索。在计算针灸学理念推动下,针刺手法研究以数据为核心要素,正在面向临床应用、作用机制、表征量化,模拟评估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尽管计算针灸学尚在起步阶段,但其蕴含的新思路、新方法将提升针刺手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这对针灸学的整体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针灸学 针灸学 针刺手法 大数据 计算科学 实验针灸学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国内使用中医药治疗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斌 潘玥 +3 位作者 陈波 郭义 王琮 潘战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992-1995,共4页
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者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使用中医药治疗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明显,往往影响化疗疗效;在临床研究方面,缺少严谨的RC... 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者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使用中医药治疗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明显,往往影响化疗疗效;在临床研究方面,缺少严谨的RCT试验,虽临床研究较多,但质量不高,中医药治疗手段繁多,缺乏系统研究。今后,可加强中医药治疗针对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周围神经病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证实验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永龙 马唯刚 +8 位作者 钱星羽 赵素红 李姗姗 郭永明 徐枝芳 潘兴芳 邱继文 郭义 李忠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6,共12页
中医症候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在中医药作用机理研究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脾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文献报道越来越多,但是构建方法标准不一,评价指标客观化不足,本文将从动物选取、模型建立、宏观表征、行为学实验、脾虚的客观... 中医症候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在中医药作用机理研究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脾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文献报道越来越多,但是构建方法标准不一,评价指标客观化不足,本文将从动物选取、模型建立、宏观表征、行为学实验、脾虚的客观指标等方面总结脾虚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以期为脾虚证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为脾虚动物模型平台的选取提供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动物模型 评价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穴放血疗法基于内质网应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栋梁 付天聪 +6 位作者 刘佩东 汪益 李姗姗 张靖宇 陈波 郭义 陈泽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4,共6页
内质网应激(ERS)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键机制。井穴放血是缺血性脑卒中等脑部疾病的特色疗法之一,是脑病靶向治疗方法;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包括促醒、改善运动功能;调节缺血性脑卒中ERS的机制包括抑制钙超载、拮抗氧化应... 内质网应激(ERS)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键机制。井穴放血是缺血性脑卒中等脑部疾病的特色疗法之一,是脑病靶向治疗方法;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包括促醒、改善运动功能;调节缺血性脑卒中ERS的机制包括抑制钙超载、拮抗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级联损伤,但尚无井穴放血直接调控ERS相关重要蛋白和通路的证据,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ERS相关通路蛋白(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肌醇需求酶1、激活转录因子-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的调控作用,可为探讨井穴放血调控ERS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穴 缺血性脑卒中 内质网应激 钙超载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未折叠蛋白反应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伴焦虑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针刺干预效应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司雨欣 张庆祥 +6 位作者 安家莹 张祐霖 张淼 傅予 于玉杰 张涵 房钰鑫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9-755,共17页
慢性疼痛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的医疗难题之一。在遭受慢性疼痛困扰的同时,患者往往还伴随着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各类精神综合征等心理疾病。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对疼痛的感知与反应,更可能成为疼痛治疗过程中的关... 慢性疼痛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的医疗难题之一。在遭受慢性疼痛困扰的同时,患者往往还伴随着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各类精神综合征等心理疾病。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对疼痛的感知与反应,更可能成为疼痛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阻碍。针灸,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临床实践方法,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对多种类型疼痛具有显著的缓解效果,并且在改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方面也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目前针刺镇痛以及抗焦虑的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在此背景下,构建理想且稳定的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疼痛情绪的发生发展以及针刺效应机制显得尤为关键。因此,本文综合近年来相关领域发表的文献,从实验动物的选择、模型的建立以及行为学评估等多维度对慢性疼痛伴发痛焦虑动物模型平台的现状进行总结;同时,从针刺参数、选穴、干预周期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针刺干预慢性疼痛伴发痛焦虑动物模型效应平台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为针刺干预慢性疼痛伴随焦虑情绪的机制研究提供更为广泛且具有参考价值的前期动物模型构建思路,以期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痛 焦虑 动物模型 行为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计算针灸学 被引量:18
7
作者 郭义 王江 +11 位作者 陈波 邓斌 刘阳阳 郭永明 赵雪 李柠岑 李宛蓉 张阔 徐媛 郭扬 何丽云 刘保延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953-960,共8页
21世纪是信息科学时代,信息的载体就是数据。计算机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为针灸学领域储备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背后蕴含哪些尚未发现的特征与规律,缺乏系统深入的挖掘研究,严重制约了针灸学的学科发展。作为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 21世纪是信息科学时代,信息的载体就是数据。计算机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为针灸学领域储备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背后蕴含哪些尚未发现的特征与规律,缺乏系统深入的挖掘研究,严重制约了针灸学的学科发展。作为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计算针灸学应运而生,以针灸学中的现象和规律、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针灸医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为最终目标,为针灸科学研究铺开一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速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计算科学 计算针灸学 针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丹 车文文 +15 位作者 杨静雯 夏小军 姜小燕 王平 潘战宇 马尧 王斌 吕中茜 潘兴芳 赵美丹 赵天易 陈泽林 郭永明 史丽萍 陈波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2030-2035,共6页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实践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的古代文献证据;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CBM)、中国...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实践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的古代文献证据;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现代文献证据;制定发放《针灸干预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调查问卷》,收集针灸干预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现代专家经验。通过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临床推荐方案。结果:古代医籍文献相关条目共14项;现代文献共检索到137篇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纳入排除,最终纳入14篇现代文献,包括中文文献8篇,英文文献6篇;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常用毫针针刺、电针、艾灸、耳穴贴压等疗法;常用穴位为神门、内关、印堂、百会、合谷、足三里、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太冲、肝俞、太溪、肾俞、心俞等。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弱推荐使用毫针针刺、电针、艾灸、耳穴贴压疗法;推荐使用穴位为神门、内关、印堂、百会、合谷、足三里、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太冲、肝俞、太溪、肾俞、心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 三证合一 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方案 证据整合与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癌因性疲乏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车文文 杨静雯 +12 位作者 夏小军 姜小燕 王平 潘战宇 王斌 王丹 吕中茜 潘兴芳 陈泽林 郭永明 史丽萍 陈波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94-1598,1603,共6页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文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文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现代文献证据;通过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疲乏的古代文献证据;通过制定发放《针灸干预癌因性疲乏调查问卷》,收集针灸干预癌因性疲乏的现代一线专家经验。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癌因性疲乏临床推荐方案。结果:现代文献共检索到225篇,其中中文文献141篇,英文文献84篇,经筛选,最终纳入14篇现代文献;古代医籍文献与之相关的条目共10项;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常用针刺、艾灸、穴位按压、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疗法;常用穴位为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太溪、合谷、中脘、百会、太冲、印堂、天枢。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强烈推荐使用针刺、艾灸、穴位按压等疗法;弱推荐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电针等疗法;推荐使用穴位为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太溪、合谷、中脘、内关、百会、太冲、印堂、天枢、神门等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艾灸 穴位按压 癌因性疲乏 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方案 证据整合与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化疗后恶心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静雯 车文文 +12 位作者 王平 潘战宇 夏小军 王斌 姜小燕 王丹 吕中茜 潘兴芳 陈泽林 郭永明 史丽萍 陈波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604-1609,共6页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化疗后恶心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和Pubmed等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化疗后恶心的现代文献证据,使用Jadad评分量表、GR...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化疗后恶心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和Pubmed等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化疗后恶心的现代文献证据,使用Jadad评分量表、GRADE和Review Manager进行质量评价;通过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中针灸治疗恶心、哕、呃逆相关条文收集古代文献证据,采用古代文献证据分级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制定发放《针灸干预肿瘤不良反应调查问卷》,收集针灸干预化疗后恶心的临床一线专家经验。"以古代文献为基础,以现代文献为依据,以专家经验为参考"综合考虑,形成推荐方案。结果:现代文献纳入单穴处方RCT文献16篇;古代文献纳入针灸治疗恶心条文88项;发放问卷2次,回收52份专家反馈结果。综合3方面结果,发现针灸治疗化疗后恶心常用毫针刺法、穴位按压、经皮穴位电刺激、穴位注射,常用穴位为内关、涌泉、足三里。结论:形成针灸防治化疗后恶心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毫针刺法、穴位按压推荐选用内关,经皮穴位电刺激推荐选用内关、涌泉,穴位注射推荐选用足三里、内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化疗后恶心 临床实践指南 证据整合与推荐 肿瘤消化道反应 穴位按压 经皮穴位电刺激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SCI源针灸干预肿瘤治疗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8
11
作者 安琪 刘佩东 +2 位作者 刘阳阳 赵天易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324-1332,共9页
分析整合近5年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发表的针灸干预肿瘤治疗相关文献,SCI收录针灸干预肿瘤治疗研究共82篇,现阶段研究重点在于证明针灸疗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研究方向集中于针灸缓解肿瘤放化疗引发的... 分析整合近5年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发表的针灸干预肿瘤治疗相关文献,SCI收录针灸干预肿瘤治疗研究共82篇,现阶段研究重点在于证明针灸疗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研究方向集中于针灸缓解肿瘤放化疗引发的不良反应和癌症相关症状,针刺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针灸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是可接受且有效的一种支持疗法,对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潮热、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癌性疼痛、疲劳、上肢淋巴水肿等症状疗效确切。今后应更多地设计符合针灸作用特点、合理对照的高质量研究,针灸抑瘤作用、增加化疗靶向性作用的研究可能是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肿瘤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安全性 有效性 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分析方法在针灸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国宁 周丹 +2 位作者 杨惠敏 刘阳阳 郭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84-187,共4页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针灸基础研究的发展已经驶入了快车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数据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等特征,经典的医学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解析这些数据中所隐藏的信息,而非线性分析法打破了以往仅以时间为...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针灸基础研究的发展已经驶入了快车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数据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等特征,经典的医学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解析这些数据中所隐藏的信息,而非线性分析法打破了以往仅以时间为单一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模式,揭开了多变量、多维度宏观立体分析的新局面。该文简要介绍了非线性特征,详尽地整理并总结了非线性分析方法在针灸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期对其应用概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分析 经穴特异性 针刺手法 针刺作用机理 针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车文文 王丹 +15 位作者 杨静雯 夏小军 姜小燕 王平 潘战宇 马尧 王斌 吕中茜 潘兴芳 赵美丹 赵天易 陈泽林 郭永明 史丽萍 陈波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174-3179,共6页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现代文献证据;通过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潮热的古代文献证据;通过制定发放《针灸干预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调查问卷》,收集临床专家经验。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推荐方案。结果:共检索到现代文献205篇,其中中文文献60篇,英文文献145篇,通过对文献进行纳排,最终纳入13篇现代文献,古代医籍文献与之相关的条目共6项,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肿瘤患者潮热常用电针、针刺、耳穴按压等疗法;针刺推荐使用穴位:三阴交、太溪、太冲、风池、足三里、关元、肾俞、阴郄、神门、大椎;耳穴贴压推荐使用穴位:肾、肝、脾、心、神门、身心点。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强烈推荐使用针刺、电针疗法,弱推荐使用耳穴按压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针灸 潮热 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方案 证据整合与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干预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瑞玲 王慎军 +3 位作者 李媛 高建 桑加拉 赵美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7-892,共6页
抑郁是一种心理障碍,临床主要以明显抑郁情绪为特征,伴随兴趣减退或愉悦感减少。抑郁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导致残疾和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抑郁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抑郁的治疗比较局限。当前临床治疗抑郁以药... 抑郁是一种心理障碍,临床主要以明显抑郁情绪为特征,伴随兴趣减退或愉悦感减少。抑郁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导致残疾和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抑郁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抑郁的治疗比较局限。当前临床治疗抑郁以药物为主,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推拿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中医疗法,以经络腧穴为基础,通过神经反射和经络系统调节患者神经和分泌系统,使其功能平衡,达到大脑、心理、肌肉放松的效果,从而缓解抑郁,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本文通过检索PubMe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查阅建库至2022年10月有关推拿治疗抑郁的文献,筛选单独推拿以及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抑郁症、亚临床抑郁状态相关的临床研究,并对其进行综述。以指导推拿治疗抑郁的临床诊治,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为推拿治疗抑郁的未来研究方向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抑郁状态 抑郁症 抑郁 腹部推拿 中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桑加拉 李姗姗 +5 位作者 崔鑫 任晴晴 侯瑞铃 潘兴芳 王慎军 赵美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抑郁症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对人们带来不利影响。尽管抗抑郁药种类较多,但临床上抑郁症治疗效果依然欠佳。因此,目前仍需要探索新的抗抑郁机制。鸢尾素对神经系统的有益作用逐渐被阐明,研究发现鸢尾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或将成为治... 抑郁症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对人们带来不利影响。尽管抗抑郁药种类较多,但临床上抑郁症治疗效果依然欠佳。因此,目前仍需要探索新的抗抑郁机制。鸢尾素对神经系统的有益作用逐渐被阐明,研究发现鸢尾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或将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作用机制,通过查阅现有的研究阐释鸢尾素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提出SIRT1/PGC-1α可能介导FNDC5/鸢尾素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神经发生,改善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为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鸢尾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肖淑华 刘阳阳 +1 位作者 魏连海 郭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肥大细胞作为主要的免疫细胞之一,不仅参与机体过敏、炎症,组织损伤修复、免疫等反应,还与很多生理病理过程有关。它的分化、成熟、激活和介质的释放都受到严格的调控。对肥大细胞的深入研究既可以使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过敏、炎症和免... 肥大细胞作为主要的免疫细胞之一,不仅参与机体过敏、炎症,组织损伤修复、免疫等反应,还与很多生理病理过程有关。它的分化、成熟、激活和介质的释放都受到严格的调控。对肥大细胞的深入研究既可以使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过敏、炎症和免疫性疾病的机理,也可以为此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调控 激活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干预周围神经损伤效应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章明星 郭义 +18 位作者 石田寅夫 高木健 刘延祥 张艳军 郭永明 王广军 水野海腾 王亚军 李庆雯 郭永红 马莎 王芬 刘建卫 赵伟 王蕊 王占魁 胥莹 郑嘉太 张晔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003-1007,共5页
周围神经损伤(PNI)是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范畴。本着“评价疗效、探寻规律、阐明机制、指导临床”为研究总体思路,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郭义教授团队与日本铃鹿医疗科学大学石田寅夫教授团队合作,围绕电针... 周围神经损伤(PNI)是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范畴。本着“评价疗效、探寻规律、阐明机制、指导临床”为研究总体思路,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郭义教授团队与日本铃鹿医疗科学大学石田寅夫教授团队合作,围绕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开展了系列研究。明确了电针刺激可促进外周神经再生,早期干预效果更佳,低频电针效果更佳,且对失神经支配所造成的肌肉萎缩也有一定的疗效,肯定了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可改善病变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并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明确了其干预机制。研究为临床更好使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电针治疗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周围神经损伤 效应 机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影响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书香 李翠艳 +3 位作者 李强 刘阳阳 郭义 陈泽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的影响,探讨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60次/min针刺组和120次/min针刺组。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的影响,探讨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60次/min针刺组和120次/min针刺组。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球囊于胃窦部,分别用60、120次/min两种频率的均匀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使用Biopac生理记录仪记录针前、行针时、留针时和出针后的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信号,对胃运动频率、波幅和迷走神经放电频率进行提取分析。结果:针刺正常大鼠足三里后,60次/min捻转手法对正常大鼠胃运动波幅、频率呈现抑制作用,120次/min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波幅呈现促进趋势;行针及出针5 min、15 min时,捻转60次/min组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减少,针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对健康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作用效果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手法 足三里 迷走神经 传入纤维 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对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关节炎小鼠足爪部位巨噬细胞募集及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殷建朝 王悦 +5 位作者 公一囡 郭永明 苑功名 苏枫雅 谢飞 徐媛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83-690,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关节炎小鼠足爪部位巨噬细胞募集及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CFA小鼠病变部位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关节炎小鼠足爪部位巨噬细胞募集及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CFA小鼠病变部位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右足跖皮下注射CFA建立关节炎模型。其中针刺组给予双侧“足三里”针刺30 min,第1~7天,每天1次,第8~15天,隔天1次。期间观察各组小鼠热辐射痛阈值、足趾容积及关节炎症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爪部位巨噬细胞数量、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的数量;采用RT-qPCR检测足爪部位促炎因子IL-1β、TNF-α,抗炎因子IL-10、IL-4在基因水平的表达;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足爪部位抗炎因子IL-10、IL-4及趋化因子CCL2、CCL7、CCL12、CX3CL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盐水组相比,造模后模型组热辐射痛阈阈值显著降低(P<0.01),足趾容积、关节炎症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足爪部位巨噬细胞数量及M1、M2型巨噬细胞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足爪部位TNF-α、IL-1β在基因水平的表达升高(P<0.01),IL-10、IL-4在基因水平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足爪部位IL-10、IL-4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趋化因子CCL2、CCL7、CCL12、CX3CL1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热辐射痛阈值显著升高(P<0.01),足趾容积、关节炎症评分均降低(P<0.05);针刺组足爪部位巨噬细胞数量及M1、M2型巨噬细胞均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足爪部位TNF-α、IL-1β在基因水平的表达降低(P<0.01,P<0.05),IL-10、IL-4在基因水平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组小鼠足爪部位IL-10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升高(P<0.05),IL-4表达在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趋化因子CCL2、CCL7、CCL12、CX3CL1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能有效减轻CFA小鼠关节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减少病变局部趋化因子从而减轻巨噬细胞募集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巨噬细胞 趋化因子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化学对经络腧穴与钙离子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义 张艳军 +16 位作者 王秀云 徐汤苹 陈进生 张春煦 元英进 胡利明 宋思敏 姚凯 胡夙慧 罗汀 裴莹 潘萍 康婧青 赵雪 陈静子 陈波 刘亚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970-975,共6页
钙离子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团队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生物化学对钙离子与经络腧穴关系,从经穴钙离子分布、针刺对经穴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脏腑病变时外周经穴钙离子浓度变化、络合钙离子对针刺... 钙离子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团队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生物化学对钙离子与经络腧穴关系,从经穴钙离子分布、针刺对经穴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脏腑病变时外周经穴钙离子浓度变化、络合钙离子对针刺效应的影响以及钙离子与神经、肥大细胞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以期推动经穴物质基础的研究,为经络腧穴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针刺 针型传感器 经穴钙离子分布特异性 络合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