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横断面研究探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医证候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1
作者 董政委 赵换 +2 位作者 张健 何庆勇 樊官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09-2015,共7页
目的通过收集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学资料,明确PH优势证候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药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 目的通过收集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学资料,明确PH优势证候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药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病房符合PH诊断患者,共收集298例患者资料,排除数据不全、重复住院等因素,纳入236例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得出PH的证候、证型分布规律,并探究证候与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凝血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PH临床常见8个证候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血瘀证>气虚证>水停证>痰浊证>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气滞证;8个证型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肺两虚证>瘀水互结证>痰水互结证>痰瘀互结证>阳虚水停证>痰浊阻肺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证与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负相关,水停证与SPAP正相关;气虚证与心功能分级负相关,水停证和痰浊证与心功能分级正相关。结论血瘀是PH的核心病机,PH患者临床表现及证候逐渐由气虚经血瘀转化为以实证为主的痰饮、水停,因虚致实,“瘀”贯穿疾病全程并对PH的进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肺动脉高压 中医证候学 证候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临床药师培训进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阮晓 闫雪莲 张波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7-804,共8页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药师的培训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分析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近5年(2019—2023年)发布的临床药师学员培训基地春秋季招生数据,包括培训人数、培训基地数量、专业种类等。结果2023年临床药师培训计划招生人数...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药师的培训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分析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近5年(2019—2023年)发布的临床药师学员培训基地春秋季招生数据,包括培训人数、培训基地数量、专业种类等。结果2023年临床药师培训计划招生人数为4106人,全国共设304家培训基地进行招生。开设了20个专科、1个通科及12个半年制专科,新增老年用药、全科医学、血液内科、精神科、急诊科5个专业。热门1年制专业包括抗感染、抗肿瘤、心血管内科、全科医学、呼吸内科、内分泌科专业。结论我国临床药师培训规模持续扩大,培训人数、基地数量及专业种类相较于2019年均有明显涨幅,相关政策的颁布推动了培训进程,临床药师队伍不断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培训 临床药师 临床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的内分泌作用与中医肾主骨理论再探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鹏 张艳军 贾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70-71,共2页
骨作为一个新揭示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至少两种激素,对矿盐代谢和能量代谢产生重要调节作用,与骨质疏松、异位钙化、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存在复杂关联。这些现代医学的新发现,与中医肾主骨藏精的传统理论不谋而合... 骨作为一个新揭示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至少两种激素,对矿盐代谢和能量代谢产生重要调节作用,与骨质疏松、异位钙化、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存在复杂关联。这些现代医学的新发现,与中医肾主骨藏精的传统理论不谋而合,折射出中医理论的科学超前性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结合骨的内分泌作用研究,对中医肾主骨藏精理论进行了再思考,并展望某些作用于骨中药有可能通过调节骨内分泌而发挥全身作用,进而干预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 肾主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医不同视角探讨情志与肝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莹 董妍玉 +3 位作者 孔德荣 窦志英 杨珍 王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885,共7页
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精神情志因素与肝脏的关系越来越被重视。中医学传统理论认为,肝主疏泄,主调畅情志,与情志关系密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各类肝脏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同时精神情志异常可能促进肝病... 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精神情志因素与肝脏的关系越来越被重视。中医学传统理论认为,肝主疏泄,主调畅情志,与情志关系密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各类肝脏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同时精神情志异常可能促进肝病的发生,影响其预后。肝脏与情志在病理上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本综述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分析了情志与肝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从神经递质、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肠道微生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7个方面总结了肝脏疾病并发情志疾病的潜在机制,为今后的理论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现代医学 肝脏 情志 肝脏疾病 情感性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中药生物药剂分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紫叶 任晓亮 王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4-1921,共8页
组分中药是现代中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在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基于组效关系的组分配伍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为创新中药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是一种根据溶解度和渗透性对药物进行科学分类... 组分中药是现代中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在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基于组效关系的组分配伍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为创新中药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是一种根据溶解度和渗透性对药物进行科学分类的研究方法,是新药研发中的重要工具。针对组分中药特点,结合数学模型,开展组分中药的生物药剂分类学研究,能够预测组分中药体内生物利用程度并推动组分中药制剂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组分中药相关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发展及研究方法,并整理了以现代制剂技术改善组分生物药剂学性质的应用实例,以期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中药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现代中药制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中西药防治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钱俊 张淑敏 +3 位作者 仇慧鑫 刘思彤 邓雁如 舒乐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06-1714,共9页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对其临床使用造成极大限制,为探究蒽环类心脏毒性的规律及中西药防治策略,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和防治药物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机制可分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心肌细胞自噬以及DNA损伤4大...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对其临床使用造成极大限制,为探究蒽环类心脏毒性的规律及中西药防治策略,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和防治药物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机制可分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心肌细胞自噬以及DNA损伤4大类。防治药物西药以右丙亚胺、ACEI、ARB等为主,中药可分为单药、经方及中成药。在此基础上,对联合用药防治心脏毒性进行了讨论,介绍了西药、中药及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临床上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防治策略 西药 中药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体垂钓技术筛选三七叶中环氧合酶-2抑制剂
7
作者 张帆 王薇 +2 位作者 曹颖 张祎 吴丽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6-1135,共10页
市售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如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与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相比虽能够有效治疗炎症,但是也存在着引起肝毒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药三七、人参等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因此从中药中筛选潜在的COX-2抑... 市售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如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与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相比虽能够有效治疗炎症,但是也存在着引起肝毒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药三七、人参等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因此从中药中筛选潜在的COX-2抑制剂对于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炎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磁性纳米材料作为高效载体,采用配体垂钓法替代传统低效筛选手段,结合固定化金属亲和技术,解决了传统酶固定方法带来的酶活性降低或酶分子堆积等问题。首先合成了聚多巴胺(PDA)包覆的Fe_(3)O_(4),在PDA表面螯合Ni^(2+),利用金属离子亲和作用固定COX-2,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特异性好的垂钓工具。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热重分析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磁性纳米材料为核壳结构,粒径为250~300 n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磁性强、稳定性好。以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为垂钓目标物对COX-2的固定条件及垂钓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法成功应用于三七叶中潜在COX-2抑制剂的筛选,最终得到了13种能与COX-2相互作用的成分,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均为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与传统的筛选方法相比,本方法简便快速,酶活性高,能够实现对特定目标物的捕获与富集。该研究对新型抗炎药的合成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为高效地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发现抗炎药物或先导化合物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三七叶的资源化合理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垂钓 环氧化酶-2抑制剂 三七叶 皂苷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药物相关急性肾损伤信号挖掘
8
作者 谢昊 周洁如 +5 位作者 戴睿 许治清 孙雯娟 陈罡 赵彬 杜小莉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31-1439,共9页
目的对药物相关急性肾损伤(AKI)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总结潜在风险药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1月—2023年9月AKI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探究药物与AKI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人口... 目的对药物相关急性肾损伤(AKI)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总结潜在风险药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1月—2023年9月AKI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探究药物与AKI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人口学信息、发生时间和患者结局。结果从1253种药物中筛选出AKI信号药物159个,其中,抗微生物药物49种(30.82%),包括抗菌药物35种,抗病毒药物14种,抗肿瘤药物33种(20.75%),降血压药25种(15.72%)。药物相关AKI发生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男女比为124:100。抗菌药物相关AKI发生时间中位数均≤8 d,第三四分位数均≤21 d。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的死亡报告占比较高,分别为33.03%和31.44%。结论AKI风险药物较多,临床应用时应保持谨慎,注意监测肾功能。老年人是药物相关AKI的高危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对于抗菌药物,前21 d是重点监测时期;对于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应规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药物警戒 信号挖掘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梗绞股蓝叶片和根系养分含量对土壤养分及细根形态的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秦凤园 李豆豆 +3 位作者 文定梅 甘家霞 郭宝林 孙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目的】明确长梗绞股蓝叶片、根系养分含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土壤养分、细根形态的响应规律,为长梗绞股蓝在不同生境(土壤、海拔)下的养分利用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助力长梗绞股蓝田间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提升。【方法】采用3个... 【目的】明确长梗绞股蓝叶片、根系养分含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土壤养分、细根形态的响应规律,为长梗绞股蓝在不同生境(土壤、海拔)下的养分利用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助力长梗绞股蓝田间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提升。【方法】采用3个种源的长梗绞股蓝(陕西八道、四川平武、甘肃康县)作为试验材料,于海拔510 m和1150 m分别种植。在生长季末,采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长梗绞股蓝叶片、细根养分含量及细根形态特性(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直径)。【结果】随海拔升高,土壤水解氮、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而土壤有效钾含量降低。在高海拔下,长梗绞股蓝叶片N、P含量较高,而叶片K含量较低;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同元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效磷对叶片多种养分影响显著。长梗绞股蓝细根C、P含量在不同海拔间无明显差异,在低海拔下不同种源细根K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土壤养分对细根K含量影响极显著。长梗绞股蓝的细根主要分布在10 cm土层,在0~10 cm土层长梗绞股蓝根长度密度占整个土层的82%,根表面积密度占整个土层的80%;叶片C含量、细根K含量与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叶片P含量与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长梗绞股蓝田间管理中可重点关注栽培地土壤P、K元素的利用情况,同时保证长梗绞股蓝生长环境资源分配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绞股蓝 叶片养分 细根养分 土壤养分 细根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毒性整体早期评价的“十八反”中药配伍禁忌毒性表征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遇伯 局亮 +5 位作者 邓皓月 张振珠 王磊 侯治国 尹佳 张艳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0-966,共7页
鉴于目前中药毒性研究主要存在的体外评价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机体状态、传统的检查方法对毒性早期评价不敏感和毒性评价指标不能综合判断中药配伍是否致毒、增毒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毒性整体早期评价筛选-验证及优化-应用"... 鉴于目前中药毒性研究主要存在的体外评价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机体状态、传统的检查方法对毒性早期评价不敏感和毒性评价指标不能综合判断中药配伍是否致毒、增毒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毒性整体早期评价筛选-验证及优化-应用"的中药靶器官毒性早期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于代谢动态指纹谱对靶器官毒性整体早期评价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优化和验证、生物学意义的阐释以及在中药配伍禁忌中的应用等研究内容,试图寻找敏感的、先于常规生化指标变化的靶器官毒性早期评价生物标志物。通过分析"十八反"配伍组合作用于整体动物后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规律,发现黑顺片具有心脏毒性,半夏、瓜蒌、贝母、白蔹以及白芨均无心脏毒性,反药配伍组合后均产生心脏毒性且相较黑顺片单味药毒性均有所增加,明确回答"半蒌贝蔹及攻乌"中药配伍前后是否致毒、增毒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中草药 药物配伍禁忌 早期毒性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香及含乳香中成药中乳香酸类薄层层析鉴别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磊 宋志前 +3 位作者 张琳琳 魏征 曹玉娜 刘振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03-1404,共2页
目的确定乳香中乳香酸类薄层层析(TLC)鉴别方法。方法研究样品包括市售的各10批次乳香和制乳香,以及3种含乳香的中成药七厘散、赛金化毒散和复方小活络丸。TLC-鉴别条件:硅胶G-薄层板,3-乙酰-β-乳香酸为对照品,以正己烷-丙酮-冰醋酸(7... 目的确定乳香中乳香酸类薄层层析(TLC)鉴别方法。方法研究样品包括市售的各10批次乳香和制乳香,以及3种含乳香的中成药七厘散、赛金化毒散和复方小活络丸。TLC-鉴别条件:硅胶G-薄层板,3-乙酰-β-乳香酸为对照品,以正己烷-丙酮-冰醋酸(7∶3∶0.1)为展开剂,喷以10%浓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乳香生品、制乳香及含乳香的中成药显相同颜色的斑点;10批市售乳香生品和制乳香中乳香酸成分种类及含有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建立的TLC方法可以用于乳香中乳香酸类成分鉴别,并且为含乳香中成药的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薄层层析 七厘散 赛金化毒散 复方小活络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炮制学学科研究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中药炮制”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孟祥龙 樊洲 +4 位作者 肖洋 张朔生 马俊楠 李坤 王明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514-1524,共11页
目的:整理中药炮制学学科的发展脉络,揭示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以"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中药炮制"为主题词,分别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 S)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文献检索,使用Cite... 目的:整理中药炮制学学科的发展脉络,揭示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以"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中药炮制"为主题词,分别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 S)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文献检索,使用Cite SpaceⅡ及Ucinet&Netdraw等软件对所得的中英文文献数据进行知识图谱的构建。结果:分别构建出"中药炮制"中英文文献的共引文献、来源期刊、作者、关键词等的知识图谱,得出"中药炮制"中英文文献的引文文献来源、代表作者、高频关键词及研究领域等信息。结论:本学科中文文献快速发表期早于英文文献近15年,且英文文献总数远小于中文文献总数。使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可理清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脉络、揭示中药炮制学科研究前沿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可视化 知识图谱 CITESPACE Ucinet&Netdr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的代谢组学方法在毒理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会芳 王丽 +1 位作者 张艳军 边育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胚胎干细胞(ESC)是高度未分化的细胞,具备体外无限增殖和诱导分化成三个胚层细胞的特性,所以胚胎干细胞可以作为一种毒性评价的工具。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内源性的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一... 胚胎干细胞(ESC)是高度未分化的细胞,具备体外无限增殖和诱导分化成三个胚层细胞的特性,所以胚胎干细胞可以作为一种毒性评价的工具。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内源性的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它以生物体液,细胞提取物,细胞培养液和组织等为研究对象,研究手段主要是核磁共振和质谱。该文综述了胚胎干细胞和代谢组学相关的实验技术及其在毒理学中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基于胚胎干细胞的代谢组学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代谢组学 液-质联用 核磁共振 质谱 毒理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果肉中糖类物质组成与含量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海英 马小军 +4 位作者 莫长明 赵欢 涂冬萍 白隆华 冯世鑫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5-781,共7页
罗汉果果实中富含糖分,糖类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对果实的内在品质有重要影响,然而多年来对其品质的研究多集中在罗汉果苷上,果实中可溶性糖种类与含量迄今尚未见有系统地报道。该研究以干燥的罗汉果果实为材料,采用PMP柱前衍生化一高效... 罗汉果果实中富含糖分,糖类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对果实的内在品质有重要影响,然而多年来对其品质的研究多集中在罗汉果苷上,果实中可溶性糖种类与含量迄今尚未见有系统地报道。该研究以干燥的罗汉果果实为材料,采用PMP柱前衍生化一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分别检测果肉中可溶性糖的种类与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PMP柱前衍生化一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只能检出罗汉果果实中存在的2种还原性醛糖——葡萄糖、甘露糖;而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则可一次性检出葡萄糖、果糖、蔗糖、棉籽糖、多糖5种糖分。与柱前衍生化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更适合用来全面分析罗汉果果实中糖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罗汉果品种果实中糖的组分一致,但含量有显著差别。另外,样品的干燥方式会影响果实中的总糖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冻干果肉中蔗糖和葡萄糖相对含量最高,烘干则导致蔗糖和葡萄糖下降,果糖与多糖相对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糖种类与含量 干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党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郭皓 陈彩霞 +3 位作者 安晓静 李先恩 王海英 夏忠庭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8-532,共15页
为明确影响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有效成分含量的关键因子,该研究探究不同产区的气象、土壤等32种环境因子的作用,为党参规范化种植的产地环境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通过收集党参主产区(重庆、内蒙古、甘肃、山西)共27个采样点... 为明确影响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有效成分含量的关键因子,该研究探究不同产区的气象、土壤等32种环境因子的作用,为党参规范化种植的产地环境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通过收集党参主产区(重庆、内蒙古、甘肃、山西)共27个采样点的栽培党参及其根区土壤样本,测定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指标和党参中党参炔苷、多糖的含量,分析各环境因子与党参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党参有效成分含量具有区域性差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党参中多糖质量分数最高,为386 mg·g^(-1);重庆市巫溪县的样品中党参炔苷质量分数最高,为2.128 mg·g^(-1)。月气温极值对党参有效成分含量产地差异的方差贡献最高,其次为土壤酶活力及有机质因子,土壤养分的方差贡献最低。不同环境因子对党参多糖和党参炔苷积累影响各异。党参多糖主要受土壤有机质、10月降水量及碱性磷酸酶活力影响,而党参炔苷主要受土壤速效氮、土壤酸性磷酸酶活力及5月、7—8月最低气温和土壤pH影响。综上,月气温极值主导党参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另外,还需关注降水量、土壤养分及磷酸酶活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有效成分 环境因子 随机森林模型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处理对罗汉果果肉组织中罗汉果苷和糖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海英 马小军 +4 位作者 莫长明 赵欢 涂冬萍 白隆华 冯世鑫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44-1352,共9页
该研究以罗汉果品种"永青1号"为材料,在果实发育后期进行不同强度的遮荫处理,测定遮荫处理下果肉组织中罗汉果苷各组分含量、各种糖分的积累及其相关糖代谢酶活性、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重度遮荫(70%遮荫)会导致果... 该研究以罗汉果品种"永青1号"为材料,在果实发育后期进行不同强度的遮荫处理,测定遮荫处理下果肉组织中罗汉果苷各组分含量、各种糖分的积累及其相关糖代谢酶活性、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重度遮荫(70%遮荫)会导致果实中罗汉果甜苷Ⅴ含量显著提高,遮荫60 d(授粉后90 d),对照与70%遮荫处理果实中罗汉果甜苷Ⅴ含量分别为4.83%、5.7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70%遮荫处理下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P<0.05)。与罗汉果甜苷Ⅴ、葡萄糖、果糖含量的变化不同,遮荫60 d,70%遮荫处理下罗汉果果实中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另外,遮荫处理导致罗汉果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遮荫40 d,70%遮荫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综上说明,重度遮荫处理可以引起罗汉果果实品质的改变;光合速率下降是遮荫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SPS、AI、SSC活性的改变则是遮荫导致蔗糖含量降低及葡萄糖、果糖含量上升的重要因素;重度遮荫条件下,荫棚中温度降低可能是罗汉果果实中甜苷Ⅴ含量增高的关键诱因。该研究结果为罗汉果的生产及品质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遮荫 果实品质 罗汉果苷 蔗糖代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麦冬药材中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诚 叶正良 +2 位作者 姜秀晶 周大铮 李德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建立川麦冬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整体控制和评价川麦冬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96nm,柱温30℃。... 目的:建立川麦冬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整体控制和评价川麦冬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96nm,柱温30℃。以甲基麦冬黄烷酮A为参照物,对10批市售川麦冬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分析。结果:建立了川麦冬药材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3个共有峰,10批川麦冬药材的相似度在0.960~0.995。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专属性地研究川麦冬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有效地控制该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麦冬 甲基麦冬黄烷酮A 指纹图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复方大黄颗粒中盐酸小檗碱、淫羊藿苷及5种大黄蒽醌的含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鹏 朱雪瑜 +1 位作者 张铁军 何永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大黄颗粒中盐酸小檗碱、淫羊藿苷及5种大黄蒽醌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速1.0ml/min,柱温35℃,测定盐酸小檗碱与淫羊藿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KH2PO4缓冲液(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大黄颗粒中盐酸小檗碱、淫羊藿苷及5种大黄蒽醌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速1.0ml/min,柱温35℃,测定盐酸小檗碱与淫羊藿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KH2PO4缓冲液(24:76),检测波长为270nm;测定5种大黄蒽醌的流动相为甲醇-0.1%H3PO4水溶液(75:2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盐酸小檗碱、淫羊藿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基线分离,线性良好(r≥0.9998);方法学考察表明,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符合相关标准,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97.8%、98.7%、97.1%、97.8%、99.8%、100.2%。测定了3批样品中盐酸小檗碱、淫羊藿苷及5种大黄蒽醌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8.77、1.54、0.490、0.678、0.786、1.56、1.41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为复方大黄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大黄颗粒 盐酸小檗碱 淫羊藿苷 大黄蒽醌类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毅 韩晓燕 +2 位作者 赵培莉 郭炜毅 张政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8-453,共6页
采用新型固相萃取材料磺化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四氟乙烯(PTFE-g-GMA-SO3H)纤维填充微柱预富集和流动注射(FI)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测定样品中痕量的三聚氰胺。建立了以该纤维作为吸附剂在线测定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新方法... 采用新型固相萃取材料磺化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四氟乙烯(PTFE-g-GMA-SO3H)纤维填充微柱预富集和流动注射(FI)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测定样品中痕量的三聚氰胺。建立了以该纤维作为吸附剂在线测定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新方法。对三聚氰胺的富集与洗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得出三聚氰胺的分析特性:该方法对三聚氰胺的检出限为1.13×10-2 mg/L,富集倍数为300,RSD为7.6%(n=9,三聚氰胺质量浓度为0.2 mg/L)。该方法应用于2种奶制品中的痕量三聚氰胺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和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的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聚四氟乙烯纤维 在线固相萃取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萌 任晓亮 刘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294-1297,共4页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日趋广泛,有效性有目共睹,但其不良反应的频发使得其安全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浅析了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因素以及常用的稳定性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中药注射剂安...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日趋广泛,有效性有目共睹,但其不良反应的频发使得其安全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浅析了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因素以及常用的稳定性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稳定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