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院在改革中求发展
1
作者 石学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24,共3页
“研究政策,分析形势,想着群众”是我们搞医院改革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研究政策,分析形势”就是重视对形势的分析,把可能遇到的困难想到。
关键词 中医院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贾英杰 陈军 +3 位作者 孙一予 虞东玲 张风海 张金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榄香烯乳 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痰法为主中医药治疗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 被引量:56
3
作者 周岱翰 林丽珠 +12 位作者 田华琴 吴万垠 贾英杰 张军一 刘魁凤 邓力 胡作为 徐天舒 谢强 邓运宗 林清 谢德荣 王树堂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833-838,844,共7页
目的:观察以益气化痰法为主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延长III、IV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中的作用,建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临床研究方法,以Ⅲ、Ⅳ期老年NSCLC患者... 目的:观察以益气化痰法为主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延长III、IV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中的作用,建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临床研究方法,以Ⅲ、Ⅳ期老年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益气除痰法为主治疗,针药并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用K-M法分析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并按既往接受过抗肿瘤治疗与否及不同病理类型等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病例315例,其中中医队列完成纳入167例,化疗队列148例。采用K-M法进行生存分析,中医队列、化疗队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5 d、305 d(P=0.331);中位TTP分别为114.0 d、116.5 d(P=0.452)。进一步分层分析表明,对于初治患者中医队列、化疗队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1 d、331 d(P=0.308),对于复治患者分别为477 d、264 d(P=0.025);对于鳞癌患者中医队列、化疗队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7 d、389 d(P=0.042),腺癌患者分别为428 d、234 d(P=0.150),其他肺癌患者分别为287 d、146 d(P=0.050)。结论:益气化痰法为主的中医药综合治疗在延长III、IV期老年NSCLC的中位生存期与控制肿瘤进展方面,均与化疗作用相当,对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一种有效替代治疗方案。分层分析提示对于复治患者和非鳞癌患者,中医药治疗有可能较化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益气除痰法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季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77-479,共3页
中医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研究进展金季玲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妇常见病症,严重威胁母婴安全。我国妊高征平均发病率为9.4%,而城市的发病率高达11.1%[1]。本... 中医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研究进展金季玲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妇常见病症,严重威胁母婴安全。我国妊高征平均发病率为9.4%,而城市的发病率高达11.1%[1]。本病属于中医子肿、子烦、子晕、子痫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状态中医药治疗方法的临床搜剔与辨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曲堂清 臧力学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4期700-702,共3页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建国 赵贵捷 张琳瑛 《中医函授通讯》 2000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针灸疗法 三叉神经痛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延髓麻痹研究现状
7
作者 刘存志 于建春 +2 位作者 丁晓蓉 庞莹 韩景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8期613-614,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延髓麻痹 针刺疗法 中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中医药治疗研究述要 被引量:1
8
作者 毛静远 王恒和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8期1367-1368,共2页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具有效力高、副作用少、毒性低的优点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不统一 ,辨证分型繁杂 ,证型不规范。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 ,有些则自拟标准 ,缺乏严谨性、科学性。观察指标...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具有效力高、副作用少、毒性低的优点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不统一 ,辨证分型繁杂 ,证型不规范。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 ,有些则自拟标准 ,缺乏严谨性、科学性。观察指标仅停留在心电监测及心功能方面 ,对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化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缺乏系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中医药治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述略
9
作者 刘育军 王丽芬 黄文政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2期276-278,共3页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病变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佟强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2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角度谈SARS病人饮食指导
11
作者 许蔷 董式辉 《护理研究》 2003年第10A期1174-1174,共1页
关键词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饮食指导 中医角度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噬细胞与中医辨脓
12
作者 乐俊曼 胡慧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5期47-48,50,共3页
伤口愈合障碍,一直是当前外科学中的研究课题。中医对这一难以愈合的伤口具有显著的疗效,如各种急性或慢性创伤性感染、慢性骨髓炎、慢性瘘管、颈痈甚至大面积褥疮,无论是革兰氏阳性菌或阴性菌,甚至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各... 伤口愈合障碍,一直是当前外科学中的研究课题。中医对这一难以愈合的伤口具有显著的疗效,如各种急性或慢性创伤性感染、慢性骨髓炎、慢性瘘管、颈痈甚至大面积褥疮,无论是革兰氏阳性菌或阴性菌,甚至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各种细菌感染均能灭菌而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MGG 涂片 中国医药学 中药 西药 中性白细胞 印片 巨噬细胞 吞噬细胞 气血虚 渗出液 生肌橡皮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不同配比对肿瘤坏死因子-α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萌 张伯礼 +2 位作者 高秀梅 郭利平 杜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92-994,共3页
目的 观察丹参的水溶性代表成分丹酚酸B(SalB)和脂溶性代表成分丹参酮ⅡA(TanⅡA)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损伤大鼠心肌细胞 (cardiomyocyte ,CMC)的影响 ,探讨两者不同配比的作用及特点。方法 采用CMC体外培养技术 ,建立TNF α的... 目的 观察丹参的水溶性代表成分丹酚酸B(SalB)和脂溶性代表成分丹参酮ⅡA(TanⅡA)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损伤大鼠心肌细胞 (cardiomyocyte ,CMC)的影响 ,探讨两者不同配比的作用及特点。方法 采用CMC体外培养技术 ,建立TNF α的损伤模型 ,以细胞活力、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为评价指标 ,观察不同配比 (10∶0、8∶2、5∶5、2∶8、0∶10 )的SalB、TanⅡA对TNF α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SalB明显提高细胞活力 ,8∶2组显著降低LDH释放水平 ,TanⅡA抗氧化的作用最好。结论 SalB、TanⅡA的各配比组均能改善细胞损伤 ,因其作用靶点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配比 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治疗方法研究 被引量:65
14
作者 汪受传 韩新民 +5 位作者 任现志 徐玲 朱先康 马融 王孟清 刘光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病因病机 ,提出开肺化痰解毒治法 ,研制成清肺口服液。方法 以利巴韦林为对照 ,进行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盲法、分层区组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病因病机 ,提出开肺化痰解毒治法 ,研制成清肺口服液。方法 以利巴韦林为对照 ,进行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盲法、分层区组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 5 1.5 2 % ,痊愈显效率 89.6 2 % ;对照组痊愈率 2 8.7% ,痊愈显效率 73.92 %。清肺口服液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肺炎 痰热闭肺证 中医药疗法 开肺化痰解毒法 清肺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益气补肾法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尹新中 贾英杰 +1 位作者 李艳梅 刘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477-477,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滋阻益气补肾法 补肾养心汤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活性碳纤维对大肠杆菌的灭菌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万怡灶 王玉林 +3 位作者 王哲人 董向红 温廷益 霍爱群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621-624,共4页
采用真空浸清加热分解的方法制备了载很活性碳纤维(ACF(Ag)).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用抑菌坏试验研究了ACF(Ag)的灭菌性能以及粮食量、银颗粒大小及原始活性碳纤维(ACF)的比表面积等因素对其灭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CF... 采用真空浸清加热分解的方法制备了载很活性碳纤维(ACF(Ag)).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用抑菌坏试验研究了ACF(Ag)的灭菌性能以及粮食量、银颗粒大小及原始活性碳纤维(ACF)的比表面积等因素对其灭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CF(Ag)的灭菌性能随银含量和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加强,在银含量相同时,其灭菌性能随银颗粒的减小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大肠杆菌 灭菌性能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不同程度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许军峰 李军 +2 位作者 李岩 卞金玲 石学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96-296,共1页
醒脑开窍针法是石学敏院士创立并推行治疗中风病的有效疗法 ,然而中风病病情复杂 ,临床中不同患者所呈现的病情不尽相同 ,从中风的不同程度着手 ,观察研究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的不同疗效。总结其治病规律是 :轻型中风有效率为 98% ,中型... 醒脑开窍针法是石学敏院士创立并推行治疗中风病的有效疗法 ,然而中风病病情复杂 ,临床中不同患者所呈现的病情不尽相同 ,从中风的不同程度着手 ,观察研究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的不同疗效。总结其治病规律是 :轻型中风有效率为 98% ,中型中风有效率为 85 6 % ,重型中风有效率为 4 9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法 中风 病情轻重程度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导纤维可塑芯硬喉镜用于气管插管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纪文新 杨金利 史绍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光导纤维 可塑芯硬喉镜 气管插管 应激反应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偏头痛60例急性期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舒 陈祥芳 +4 位作者 郭琳 樊小农 丁晓蓉 David Picard 石学敏(指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89-149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主穴率谷、头维、太阳、风池,并辨证选穴治疗偏头痛60例,所有的观察对象均在治疗前、治疗后0.5、2、4、24、72h分别进行4分量表(4-point scale)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主穴率谷、头维、太阳、风池,并辨证选穴治疗偏头痛60例,所有的观察对象均在治疗前、治疗后0.5、2、4、24、72h分别进行4分量表(4-point scale)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测评,以观察治疗前后各时间段患者偏头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各时间段比治疗前4 pointscale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分明显改善。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72h内症状明显缓解,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针刺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艳玲 雷雯 +1 位作者 刘克敏 张克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 (WC)和腰臀比 (WHR)对血压、血脂、肾功能、蛋白质、淋巴细胞等的影响。 方法:对 175例中老年人进行身体测量,并计算BMI、WHR和上臂肌围 (AMC)。 结果: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收缩压和血尿酸均高,差异有显...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 (WC)和腰臀比 (WHR)对血压、血脂、肾功能、蛋白质、淋巴细胞等的影响。 方法:对 175例中老年人进行身体测量,并计算BMI、WHR和上臂肌围 (AMC)。 结果: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收缩压和血尿酸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肥胖组的三酰甘油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严重肥胖组的三酰甘油和收缩压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女性腰围 >85cm时,三酰甘油、淋巴细胞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男性腰围 >90cm时,三酰甘油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随着BMI的增加,三酰甘油和血压也增高;无论男女,腰围高于正常时,三酰甘油也高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 三酰甘油 腰围 中老年人 体质指数 收缩压 BMI 显著性 意义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