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市供水管网典型管段事故评估及优化改造方案选择 被引量:8
1
作者 蒋白懿 郑蓓蓓 +2 位作者 张志磊 张蕊 赵洪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针对目前供水管网中部分管道爆管隐患大、事故率高等问题,以某市典型供水管道L-40794为例,对其进行优化改造。基于水力模型,从爆管、消防能力和事故影响范围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每条管道的单项评分及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排序筛选出相... 针对目前供水管网中部分管道爆管隐患大、事故率高等问题,以某市典型供水管道L-40794为例,对其进行优化改造。基于水力模型,从爆管、消防能力和事故影响范围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每条管道的单项评分及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排序筛选出相对危险的管道。针对危险管道提出两种改造方案并进行水力模拟。对比模拟结果发现,相较方案1,方案2实施后最不利点压力明显提升,满足了用户对水压的要求,为水力模型应用于供水管网优化改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管道评分 水力模型 优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对短距离高扬程输水管线水锤防护效果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蒋白懿 李博 +1 位作者 刘培青 赵洪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为了降低输水管道水锤事故的危害程度,针对石家庄市某旅游区输水管网现状,采用HAMMER软件模拟两阶段线性缓闭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时管道内的压力数据变化,优化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参数设定,研究了多功能水泵控制阀不同的缓闭方案对输水管道... 为了降低输水管道水锤事故的危害程度,针对石家庄市某旅游区输水管网现状,采用HAMMER软件模拟两阶段线性缓闭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时管道内的压力数据变化,优化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参数设定,研究了多功能水泵控制阀不同的缓闭方案对输水管道水锤现象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在第一阶段5s缓闭90%开度、第二阶段90s缓闭100%开度时,管道内最高水锤压力线平稳下降,最低水锤压力线明显提升,在管道末端最大负压值为-3.2m,满足管道工作要求,可见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合理的缓闭能有效对水锤进行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水锤 输水管道 石家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模型的优化加压泵站节能降耗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彤 杨军 赵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随着城市供水管网加压泵站数量的逐年增加,其运行过程中耗电量亦递增,这将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为实行节能降耗,基于水力模型优化加压泵站,以J市M地区加压泵站为试验区域,提出3种节能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加压泵站... 随着城市供水管网加压泵站数量的逐年增加,其运行过程中耗电量亦递增,这将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为实行节能降耗,基于水力模型优化加压泵站,以J市M地区加压泵站为试验区域,提出3种节能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加压泵站全天分为高低峰时段,高峰用水时段不实施节能工作,低峰用水时段实施节能工作的方案节能降耗效果最佳,且节能期间平均千立方水耗电较2014年11月降低0.35%,较2014年12月降低3.97%,较2015年1月降低5.16%,较2015年2月降低7.49%,较2015年3月降低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加压泵站 水力模型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模型的供水管网分区管理在北方某市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彤 刘翔翔 +1 位作者 赵明 冯雪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6,共9页
以实现某市供水管网分区管理为目标,在管网水力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方城市供水系统的特定要求,将网络社区划分算法与管网分区管理理念相结合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分区后东一区和西二区的管网压力有所上升,其他四个子区域压力呈现下降趋势... 以实现某市供水管网分区管理为目标,在管网水力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方城市供水系统的特定要求,将网络社区划分算法与管网分区管理理念相结合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分区后东一区和西二区的管网压力有所上升,其他四个子区域压力呈现下降趋势,城市管网供水压力得以均衡。拓扑算法分区与理论分区相结合的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管网漏失水量,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西二区一级水质百分比上升59.13%,其他区域水质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优质水百分比上升,水在管网中的停留时间得到有效缩短。管网分区后可为水务公司带来114.038万元的年收益。研究成果对改善供水管网管理及提高水务公司运行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模型 区域管理 压力分析 水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模型在某区供水管网优化方案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彤 张浩祥 +3 位作者 赵明 周晓 杨军 张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94,共4页
为优化某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建立某区供水管网微观模型并进行校核;对供水管网运行状况进行模拟,分析配水系统区块化及节能改造后的效果,并用该水力模型对管网改造方案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区块化及节能改造结果较好,管网改造方案可行... 为优化某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建立某区供水管网微观模型并进行校核;对供水管网运行状况进行模拟,分析配水系统区块化及节能改造后的效果,并用该水力模型对管网改造方案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区块化及节能改造结果较好,管网改造方案可行。水力模型作为供水系统的研究平台,能够及时发现管网中存在的问题,可为管网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模型 供水管网 区块化 管网改造 优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模型在北方某市泵站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彤 涂杰 +5 位作者 付浩 赵明 吴芬芬 丁祥 刘文睿 石存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2-146,151,共6页
节能降耗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降低供水企业泵站运行的高耗电量显得十分重要。利用北方某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清源供水泵站进行优化调度的方案设计,通过遗传算法,计算出了最优的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实施后,泵站能耗降低了5... 节能降耗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降低供水企业泵站运行的高耗电量显得十分重要。利用北方某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清源供水泵站进行优化调度的方案设计,通过遗传算法,计算出了最优的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实施后,泵站能耗降低了5.2%,节能降耗效果明显,水力模型为泵站优化运行提供有效节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耗 泵站优化调度 水力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S分区在北方某市供水管网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彤 张艳军 +2 位作者 吴荣础 赵明 李春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为了解决北方某市供水管网水厂出水压力不足、部分路段供水管网压力波动大、区域压力不均衡等问题,基于该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综合考虑该市供水管网压力、水量、地形、行政管理区域等相关因素,对该市供水管网进行DBS分区。结果表明,该... 为了解决北方某市供水管网水厂出水压力不足、部分路段供水管网压力波动大、区域压力不均衡等问题,基于该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综合考虑该市供水管网压力、水量、地形、行政管理区域等相关因素,对该市供水管网进行DBS分区。结果表明,该市管网实施分区管理后,A水厂供水负荷减小,用水高峰期出水压力不足问题得到解决;部分路段水压过高问题得到解决;各区块供水管网压力得到均衡。因此,DBS区块化管理在该市取得较明显效果,对改善供水管网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DBS 水力模型 压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功能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冬 王少坡 +4 位作者 周瑶 赵明 于静洁 李亚静 孙力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9,共6页
对胞外聚合物(EPS)的形成机理、组成、分类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其组分性质及其对EPS性能的影响。探讨了EPS在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论述了影响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EPS产生和组成的因素,并对控制EPS产生和... 对胞外聚合物(EPS)的形成机理、组成、分类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其组分性质及其对EPS性能的影响。探讨了EPS在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论述了影响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EPS产生和组成的因素,并对控制EPS产生和组成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蛋白质 多糖 污水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瑶 王少坡 +4 位作者 于静洁 赵明 王栋 邱春生 孙力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8,共7页
好氧颗粒污泥因其具有较高的微生物量,具备脱氮除磷能力和良好的沉淀性能,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很大,但在其形成机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并未彻底弄清。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如胞外聚合物、水力... 好氧颗粒污泥因其具有较高的微生物量,具备脱氮除磷能力和良好的沉淀性能,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很大,但在其形成机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并未彻底弄清。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如胞外聚合物、水力剪切力、温度等;归纳了关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假说,总结了其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形成机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生物处理 好氧颗粒污泥 污泥颗粒化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A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主流处理的挑战与实践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剑宇 王少坡 +3 位作者 邱春生 王栋 于静洁 赵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30,共7页
厌氧氨氧化在实际污水主流处理应用过程存在许多障碍。除了厌氧氨氧化菌(AnAOB)自身生长缓慢,难以得到有效保留外,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也会抑制其生长。亚硝酸盐氧化菌(NOB)会与AnAOB竞争其限制性底物亚硝酸盐氮,使AnAOB的富集变得更加... 厌氧氨氧化在实际污水主流处理应用过程存在许多障碍。除了厌氧氨氧化菌(AnAOB)自身生长缓慢,难以得到有效保留外,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也会抑制其生长。亚硝酸盐氧化菌(NOB)会与AnAOB竞争其限制性底物亚硝酸盐氮,使AnAOB的富集变得更加困难。本文主要总结了应用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处理污水过程中的挑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包括AnAOB的有效持留,抑制NOB的措施,污水中有机物不利影响的消除等,同时分析了PN/A工艺的工艺类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总结了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主流污水处理工艺 厌氧氨氧化 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抑制 碳浓缩预处理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杰 王少坡 +5 位作者 李亚静 孟凡盛 邱春生 于静洁 孙力平 赵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6-183,共8页
好氧颗粒污泥因其卓越的沉降性能,生物量大,污染物去除能力强,耐冲击负荷,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耐受性强等,被看作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替代技术。而其形成机理,至今仍缺少全面深入的理解。该文总结了前人的主要研究,归纳了相关的形成假说,探究... 好氧颗粒污泥因其卓越的沉降性能,生物量大,污染物去除能力强,耐冲击负荷,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耐受性强等,被看作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替代技术。而其形成机理,至今仍缺少全面深入的理解。该文总结了前人的主要研究,归纳了相关的形成假说,探究了不同因素对于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包括水力剪切力、表面疏水性、胞外聚合物、群体感应等,分析各个因素可能的内在联系,并列举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相关应用,在此基础上,对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污水生物处理 颗粒化机理 群体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模型的供水管网区块化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盼盼 赵明 +3 位作者 王少坡 张清周 邱春生 丛建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68,共4页
为进一步优化配水系统分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区算法的供水管网区块化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供水管网系统的节点压力信息,改进了分区评价函数,并结合城市供水管网实际情况进行分区。以A市为例,利用EPANET建模器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 为进一步优化配水系统分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区算法的供水管网区块化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供水管网系统的节点压力信息,改进了分区评价函数,并结合城市供水管网实际情况进行分区。以A市为例,利用EPANET建模器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配水系统分区理念,将A市供水管网分为了11个区块。结果表明,分区后的供水管网实现了单独区域水量计量,缩小了查找漏失范围;管网压力更加趋于均衡,降低了漏失水量和产销差,使供水管网运行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研究成果可为供水管网分区优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模型 供水管网 区块化 漏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模型的多因子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炳瑞 张震 +6 位作者 付浩 涂杰 王彤 赵明 丁祥 吴芬芬 刘文睿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100,共9页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城市供水管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其拓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增加了供水安全的难度。其中供水水质安全最为迫切,因此需要在供水管网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水质监测点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供水管...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城市供水管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其拓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增加了供水安全的难度。其中供水水质安全最为迫切,因此需要在供水管网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水质监测点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的问题,在单一的节点水龄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对管网水质的影响,利用北方某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进行水质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案设计,通过水力模拟软件,优化节点水龄法,设计出了基于多因子优化法的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程序。并对北方某市供水管网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水力模型的多因子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计算出的水质监测点位置与实际位置有43.75%的重合度,不仅覆盖了在常规管网运行中水厂及加压泵站等重点水质监测位置,也在供水分界线、管网中以及管网末梢增加了部分监测点,同时对污染事故的预警时间也比优化前短,效果明显。因此,在人工经验的基础上,以多因子法为补充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布置方法更有科学依据,考虑因素更加全面,布点更加合理。利用该方法分析供水管网工况,可为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工作提供较好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水力模型 水质监测点 多因子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优化改进与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彤 涂杰 +1 位作者 王栋鹏 赵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70-75,共6页
传统的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絮凝效率低、絮凝时间长,因而导致絮凝效果不佳。为了更加合理地优化絮凝池流场结构,提高絮凝效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Fluent以1∶1比例进行数学建模,并结合絮凝理论和数值模拟结果深入分析其内部流场的水... 传统的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絮凝效率低、絮凝时间长,因而导致絮凝效果不佳。为了更加合理地优化絮凝池流场结构,提高絮凝效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Fluent以1∶1比例进行数学建模,并结合絮凝理论和数值模拟结果深入分析其内部流场的水力特性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在絮凝池廊道内设置一定数量不同间隙的栅条,结果表明,优化改进后的隔板絮凝池(栅条间隙取80 mm)水流速度和湍动能的水力条件变化都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湍流强度 数值模拟 栅条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饥饿后SPNA微颗粒污泥系统性能恢复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丽金 王少坡 +5 位作者 毕艳孟 李剑宇 邱春生 王栋 郑胜达 于静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646-5653,共8页
为了确定长期饥饿后连续流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SPNA)工艺的性能恢复情况,采用连续流反应器,考察了在室温下(11~23℃)经历161d饥饿期的SPNA系统性能恢复策略的可行性及脱氮性能和菌群结构变化.通过控制DO浓度及进水氨氮负荷,逐... 为了确定长期饥饿后连续流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SPNA)工艺的性能恢复情况,采用连续流反应器,考察了在室温下(11~23℃)经历161d饥饿期的SPNA系统性能恢复策略的可行性及脱氮性能和菌群结构变化.通过控制DO浓度及进水氨氮负荷,逐渐实现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抑制和淘汰、氨氧化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 AOB)的活性恢复和富集.在68d内系统总氮去除率恢复至72.13%,氨氮去除率恢复至94.75%.微颗粒污泥(≥200μm)的占比从42.04%升至60.98%.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停止运行161d后系统Candidatus Kuenenia的相对丰度升至25.53%,表现出较强的抵抗饥饿条件的能力,系统恢复后其相对丰度逐渐降低,接近反应器饥饿前水平.AOB的高底物利用能力是系统恢复的前提,An AOB活性的提高是系统恢复的关键.系统性能的成功恢复表明室温下161d饥饿期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可逆的,长期室温下储存SPNA污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 饥饿 微颗粒污泥 脱氮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