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母猪肉的鉴别及检疫印章识别
1
作者 吕雯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0-21,共2页
公母猪肉的鉴别及检疫印章识别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动物检疫站吕雯市场上常可见到公、母猪肉,质地粗硬,皮厚,脂肪稍黄,烹调时不易煮烂,香味差或有异味,食用价值低。因含有较多的性激素,给人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且有致癌之嫌... 公母猪肉的鉴别及检疫印章识别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动物检疫站吕雯市场上常可见到公、母猪肉,质地粗硬,皮厚,脂肪稍黄,烹调时不易煮烂,香味差或有异味,食用价值低。因含有较多的性激素,给人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且有致癌之嫌疑。因此,人们不愿食用。在市场检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鉴别 检疫 印章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肉品品质的各种因素及检疫分析
2
作者 吕雯 《甘肃畜牧兽医》 2004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肉品 品质 检疫 管理 屠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囊虫的感染特点变化及检疫
3
作者 吕雯 《甘肃畜牧兽医》 2002年第4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猪囊虫 感染特点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奶牛养殖区奶牛乳房炎的调查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玲 李宏胜 +6 位作者 王正兵 严作庭 苗小楼 陈炅然 祁光红 肖俊武 张继良 《中国乳业》 2010年第10期50-53,共4页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针对奶牛乳房炎防治日益困难的现状,本文作者对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及部分养殖户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并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针对奶牛乳房炎防治日益困难的现状,本文作者对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及部分养殖户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并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仍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其种类变化不明显,细菌混合感染较以往有上升趋势,但是在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地区及奶牛群还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同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与年龄、胎次、泌乳期、产奶量、挤奶规范程度、季节与气候、环境卫生条件等诸多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本文从综合性防治、病原学、临床治疗的角度,探讨了根治奶牛乳房炎的配套措施,提出了重视临床研究与实践的思路,从根本上讲,预防才是消除乳房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这也是本次调查期间大多数业内人士认同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流行病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产品中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被引量:12
5
作者 姚亚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4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水产品 甲醛 人体 危害 刺激作用 毒性作用 卫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