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8.0级地震天水前兆资料异常特征及震情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姚玉霞 杨晓鹏 +1 位作者 王建荣 缑亚江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B10期709-717,共9页
通过对天水地区监测和收集的2008年前兆资料整理分析,在汶川8.0级地震前,天水电磁和地下流体等前兆测项均有明显短临异常,同震效应突出。本文在回溯总结这些异常的基础上提出震情分析的思路和问题探讨,对今后本地区的地震趋势判断提供... 通过对天水地区监测和收集的2008年前兆资料整理分析,在汶川8.0级地震前,天水电磁和地下流体等前兆测项均有明显短临异常,同震效应突出。本文在回溯总结这些异常的基础上提出震情分析的思路和问题探讨,对今后本地区的地震趋势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前兆异常特征 天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地震带两次中强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佐唐 何少林 +4 位作者 许健生 施行觉 王志高 汤晓昌 王振亚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研究了祁连山地震带两次中强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特征 ,讨论了基于天然地震序列的样本条件对加卸载响应比计算结果的影响 ,提出处理序列中 4
关键词 天然地震序列 样本条件 加卸载响应比 地震预报 祁连山地震带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李沟井与礼县石桥井流量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洁 王建荣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8-242,共5页
分析了清水李沟井与礼县石桥井流量变化与邻近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 .发现在邻近地区发生的部分中强地震前半年左右 2口井的流量开始出现上升或波动现象 ,异常变化的幅度最大可达 3.75mL/s,对震级较小 ,而且距离较远的地震无明... 分析了清水李沟井与礼县石桥井流量变化与邻近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 .发现在邻近地区发生的部分中强地震前半年左右 2口井的流量开始出现上升或波动现象 ,异常变化的幅度最大可达 3.75mL/s,对震级较小 ,而且距离较远的地震无明显的异常反映 .2口井流量异常对 5级地震的映震范围为 2 50km ,6级地震为350km ,7级地震为 50 0k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李沟井 石桥井 流量 映震能力 地下水 地震前兆异常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东南地下流体异常与甘肃岷县6.6级地震关系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兴悦 王燕 +2 位作者 王建荣 田野 周建强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8-815,共8页
近年来南北地震带强震频发,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的甘东南地区被认为可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区域之一。2013年7月22日岷县6.6级地震发生在这一区域,本文对岷县地震前后甘东南地区地下流体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岷县地震前距震中300 km内的一... 近年来南北地震带强震频发,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的甘东南地区被认为可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区域之一。2013年7月22日岷县6.6级地震发生在这一区域,本文对岷县地震前后甘东南地区地下流体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岷县地震前距震中300 km内的一些地下流体资料出现了明显的中期异常、短临异常和同震响应。本文从中期异常、短临异常、同震响应等几个方面对甘东南地区的水氡、水温、水位、流量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利用从属函数方法定量提取出的中期异常效果较为理想,震前7-32个月各测点资料开始出现异常;震前几个月地下流体资料出现了上升速率加快、趋势性上升、下降及与正常形态不一致等短临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地震 地下流体 前兆异常 中期异常 短临异常 同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原地震石碑塬液化滑移地表特征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海涛 许世阳 +2 位作者 蒲小武 张晓军 马星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9-1164,共6页
海原大地震诱发石碑塬地区发生大规模液化滑移,因其多元地层结构和土体液化性质的差异,在滑移发生过程中形成节律性极强的后部似台盾,前、中部尺度差异性不强的波浪型地貌。而这种表性特征是滑移体成灾过程中发生模式的直观表达,因此,... 海原大地震诱发石碑塬地区发生大规模液化滑移,因其多元地层结构和土体液化性质的差异,在滑移发生过程中形成节律性极强的后部似台盾,前、中部尺度差异性不强的波浪型地貌。而这种表性特征是滑移体成灾过程中发生模式的直观表达,因此,对其滑移体地表表性特征的形成机制分析是对该类致灾形式机制、机理研究分析一种理想研究角度的选择。文章结合实地调研、滑移体走向、地层剖面及前人对不同砂质黄土层的液化势判定成果,对波浪型峰谷地貌的峰、谷形成机制和运动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滑移 波浪型地表表性特征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模型在甘肃东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希泉 汤晓昌 贾晓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95-97,共3页
1.前言根据已有的地震活动资料可以看出,地震的发生在空间上极不均匀,在时间上也极不平稳,并且其过程随时间的发展也不是简单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随机性很强的复杂过程,用一般较简单的函数来拟合这种过程不可能得到很... 1.前言根据已有的地震活动资料可以看出,地震的发生在空间上极不均匀,在时间上也极不平稳,并且其过程随时间的发展也不是简单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随机性很强的复杂过程,用一般较简单的函数来拟合这种过程不可能得到很好效果。本文应用灰色系统中的灾变预测理论,以甘肃东部地震为例来研究地震的中长期预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地震 预报 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天水元龙井水位和清水李沟井流量映震能力与无震异常分析
7
作者 孟维斌 王建荣 王燕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13-118,共6页
利用"看图识字"法对天水麦积元龙井水位和清水李沟井流量多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认为麦积元龙井水位年动态基本稳定,在未出现较大降雨干扰的情况下,井水位出现弓形或大幅度的升降变化,可视为短临前兆异常;通过降雨与流量... 利用"看图识字"法对天水麦积元龙井水位和清水李沟井流量多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认为麦积元龙井水位年动态基本稳定,在未出现较大降雨干扰的情况下,井水位出现弓形或大幅度的升降变化,可视为短临前兆异常;通过降雨与流量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降雨对清水李沟井流量影响较小。当流量出现时间较长的大幅度变化时,认为是短临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流量 映震能力 前兆异常 元龙井 李沟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黄土场地效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会娟 王平 +4 位作者 于一帆 张晓军 郭海涛 常文斌 李旭东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7-1193,共7页
地震作用下黄土场地对地震波不同分量的放大效应影响显著。针对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场地在地震作用下的放大效应,设计并完成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强度的地震动荷载,研究黄土场地加速度(PGA)放大系数、傅里叶谱、加速度反应... 地震作用下黄土场地对地震波不同分量的放大效应影响显著。针对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场地在地震作用下的放大效应,设计并完成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强度的地震动荷载,研究黄土场地加速度(PGA)放大系数、傅里叶谱、加速度反应谱、H/V谱比与地震动强度和场地高度的变化规律,揭示地震波不同分量对黄土场地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黄土场地对地震波的水平分量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对地震波垂直分量的放大效应影响较小;随着高程的增加,地震波水平分量PGA放大系数呈现非线性变化;随着地震动强度和高程的增加水平分量卓越频率的频段和幅值逐渐增加,卓越频率向低频偏移,放大倍数呈现出非线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场地 场地效应 振动台试验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土壤气定点观测台站建设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洁 苏鹤军 +5 位作者 高曙德 杨超 郭赟 孟维斌 王文熙 田洁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7-456,共10页
介绍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土壤气观测台站的设计思路、建设内容以及运行情况,并通过一年来观测数据的分析认为,各观测台站断层土壤气体背景值稳定,观测数据合理可靠,且3个观测站同一测项的变化形态具有相似性、同步性,并在榆中M_(S)3.6、玛... 介绍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土壤气观测台站的设计思路、建设内容以及运行情况,并通过一年来观测数据的分析认为,各观测台站断层土壤气体背景值稳定,观测数据合理可靠,且3个观测站同一测项的变化形态具有相似性、同步性,并在榆中M_(S)3.6、玛多M_(S)7.4和门源M_(S)6.9地震前出现同步异常响应,表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土壤气具有反映区域构造应力变化的潜力。同时断层土壤气定点观测台站的建设方案与技术指标为后期组建断层土壤气观测台网提供借鉴和参考,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断层气 连续观测 台站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礼县盐关井水位短临异常与滇北强震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玉霞 王建荣 田继孝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7-199,共3页
在分析了甘肃礼县盐关井水位20多年来的异常变化与邻近地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基础上,着重就18年来井水位出现两次较大幅度的负异常与相距1000 km多的云南禄劝1985年6.1级地震和云南大姚2003年6.2级地震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 在分析了甘肃礼县盐关井水位20多年来的异常变化与邻近地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基础上,着重就18年来井水位出现两次较大幅度的负异常与相距1000 km多的云南禄劝1985年6.1级地震和云南大姚2003年6.2级地震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该井很可能是滇北两个震区强震的“穴位”和灵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礼县 盐关井 水位 异常特征 灵敏点 滇北强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