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天水市出土西周青铜器 被引量:4
1
作者 汪保全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甘肃天水市 青铜器 博物馆 天马-曲村遗址 《史记·秦本纪》 西周晚期 晋侯墓 珍贵文物 天水地区 考古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棺床墓、墓主人及石棺床屏风画相关问题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世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6,共10页
天水棺床墓年代定为北周至隋初较为合理;天水棺床墓及出土石棺床与北朝隋初入华粟特人墓葬、石葬具差异明显,墓主人可能不是入华粟特人,其族属需要进一步探讨;据文献记载,北周鲜卑贵族宇文广葬于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南北朝诗人庾信为... 天水棺床墓年代定为北周至隋初较为合理;天水棺床墓及出土石棺床与北朝隋初入华粟特人墓葬、石葬具差异明显,墓主人可能不是入华粟特人,其族属需要进一步探讨;据文献记载,北周鲜卑贵族宇文广葬于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南北朝诗人庾信为宇文广撰写的《墓志铭》与天水棺床墓、屏风画多处吻合,棺床屏风画与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中的8首诗作高度契合,为深入研究天水墓葬的族属、墓主人身份和屏风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棺床墓 年代族属 宇文广墓志铭 庾信《屏风诗》 棺床屏风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伏羲庙先天殿外檐古建油饰彩画保护修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宁民 马宏林 +1 位作者 周萍 齐扬 《文博》 2005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天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及女娲均出生于天水,因此有"羲皇故里"之称.伏羲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创始人,在历史上位列三皇之首、五帝之先,成...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天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及女娲均出生于天水,因此有"羲皇故里"之称.伏羲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创始人,在历史上位列三皇之首、五帝之先,成为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饰彩画 地仗层 保护修复 先天 伏羲庙 保存现状 加固剂 加固效果 古建 化学试剂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羲文化与考古学文化对证探论——以渭河上游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宜 马素芳 高世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伏羲传说是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不能以“科学”“严谨”的名义对伏羲传说加以简单的否定。在古史传说体系中,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代表着我国史前氏族社会的发展,文献、民俗和考古学资料共同说明,黄河... 伏羲传说是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不能以“科学”“严谨”的名义对伏羲传说加以简单的否定。在古史传说体系中,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代表着我国史前氏族社会的发展,文献、民俗和考古学资料共同说明,黄河中上游地区是伏羲氏族活动的主要地区,特别是渭河上游天水地区丰富的伏羲遗迹、传说,与该地域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等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为进一步开展伏羲传说与考古学文化对证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在相关研究中,应当首先对伏羲传说材料进行深入辨析,甄别真伪,建立传说的文化谱系,与区域内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对证研究。根据大地湾、西山坪、师赵村、傅家门、圪垯川等史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渭河上游地区以前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为主的考古学文化谱系,或为伏羲提供了可信的考古对证资料,其间可能存在着原初的“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应当引起学界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文化 考古学文化 渭河上游 天水 大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起源与伏羲画卦 被引量:5
5
作者 高世华 贾圆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33,共14页
伏羲画卦是对中华文明起源影响极其深远的古史传说,其流传以黄河中下游为主,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具有原生性、历史真实性、正统性、多元一体性和辩证性等特征;考古发现证实,伏羲画卦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 伏羲画卦是对中华文明起源影响极其深远的古史传说,其流传以黄河中下游为主,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具有原生性、历史真实性、正统性、多元一体性和辩证性等特征;考古发现证实,伏羲画卦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八卦可能产生于距今8 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蕴含着天圆地方、天地定位、天阳地阴、通天敬天、天人合一、阴阳和合、对立统一和追求秩序等核心观念,是中华原创思想的重要内容;八卦及其核心观念与中国早期宇宙观、社会观、宗教观的形成有关,史前时期有关天文、字符、彩陶、祭祀崇拜等考古发现,显示了早期中国已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思想观念、知识体系和精神信仰,而史前天文学、契刻文字、彩陶文化和崇拜祭祀又进一步促进了史前农业的发展、汉字的出现、彩陶文化的繁荣和社会复杂化进程,进而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画卦 文化传承 中华文明 八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积山石窟131窟壁画材质及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文娟 徐博凯 +2 位作者 胡军舰 李鑫 张宏英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麦积山石窟保存的大量壁画是研究石窟壁画艺术与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利用悬浮沉淀法、纤维形貌观察法,结合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拉曼光谱等检测方法对麦积山131窟壁画残块地仗层及其添加物、颜料层进行科学检测分... 麦积山石窟保存的大量壁画是研究石窟壁画艺术与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利用悬浮沉淀法、纤维形貌观察法,结合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拉曼光谱等检测方法对麦积山131窟壁画残块地仗层及其添加物、颜料层进行科学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31窟壁画地仗层使用的黏土应该是麦积山周边稍远地区的天然细质黄土,且粗、细泥层中均人为添加有砂粒,但粗泥层中添加砂粒较细泥层更多、颗粒较大且颗粒度不均匀。粗泥层中添加纤维为麦衣、麦秆,细泥层添加麻纤维。壁画烟熏污染物主要显色物质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炭黑,红色颜料主要是铅丹、朱砂、铁红,白色底色层的成分是方解石。研究结果不仅为探讨麦积山石窟壁画材质与制作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而且对后期壁画的保护修复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131窟 材质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拉梢寺大佛造像发愿文再辨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复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62-65,共4页
武山拉梢寺大佛是北周时期有明确题记纪年的大型摩崖浮雕大佛,它为同时代佛造像断代提供了科学的实物依据。但遗憾的是,在"发愿文"中尉迟迥的职位及任职年限与《周书》当中的记载有出入甚至抵牾,这给拉梢寺大佛的开凿年代蒙... 武山拉梢寺大佛是北周时期有明确题记纪年的大型摩崖浮雕大佛,它为同时代佛造像断代提供了科学的实物依据。但遗憾的是,在"发愿文"中尉迟迥的职位及任职年限与《周书》当中的记载有出入甚至抵牾,这给拉梢寺大佛的开凿年代蒙上了一层纱。以《周书》《北史》为依据,通过史料的对比,可以厘清大佛的实际开凿年代和开凿背景,并进一步确证尉迟迥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梢寺摩崖大佛造像 北周 尉迟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佛镇权氏石造像题记简考 被引量:7
8
作者 汪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5,共5页
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石佛寺保存有一尊北魏权氏石造像,后背刻有建造题记,部分文字漫漶不清。根据文献资料与题记文字考证,应是西魏恭帝三年(556)天水秦安权氏建造。这尊石造像,是天水秦安北朝权氏建造刻有发愿题记的佛教造像之一,具有珍... 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石佛寺保存有一尊北魏权氏石造像,后背刻有建造题记,部分文字漫漶不清。根据文献资料与题记文字考证,应是西魏恭帝三年(556)天水秦安权氏建造。这尊石造像,是天水秦安北朝权氏建造刻有发愿题记的佛教造像之一,具有珍贵的学术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天水地区早期佛教传播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 石佛镇 石造像题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州北宋《闵雨碑》校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汪明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67,共3页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2008年在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凤凰山东岳庙发现了一通北宋大观三年的《闵雨碑》。该碑对于研究古代秦州地区的历史、官职、祈雨活动等有较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秦州 宋代 闵雨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