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BGA封装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建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2-54,共3页
简要介绍了芯片级封装技术诸如芯片规模封装(CSP)、微型SMT封装(MSMT)、迷你型球栅阵列封装(miniBGA)、超级型球栅阵列封装(SuperBGA)和mBGA封装。
关键词 BGA封装技术 芯片级封装技术 芯片规模封装 微型SMT封装 球栅阵列封装 mBGA CSP MS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装芯片封装技术的凸点、压焊及下填充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建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7,共3页
简要叙述了IBM公司的倒装片技术,包括凸点形成技术、压焊技术和下填充技术,并展望了倒装片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倒装芯片封装 凸点 压焊 下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封装: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3
作者 谢恩桓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绿色封装技术 国际市场 半导体工业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引线框架氧化的产物、机理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冬梅 刘殿龙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69-973,共5页
铜基引线框架氧化时先后分别生成Cu2O和CuO,形成结构为CuO/Cu2O/Cu的氧化产物。通过称重法估算氧化膜的厚度,通过电桥法测量电阻值评估引线框架的氧化程度。在引线框架的氧化初期,氧化速率由化学反应速率控制;在氧化中期,氧化速率由化... 铜基引线框架氧化时先后分别生成Cu2O和CuO,形成结构为CuO/Cu2O/Cu的氧化产物。通过称重法估算氧化膜的厚度,通过电桥法测量电阻值评估引线框架的氧化程度。在引线框架的氧化初期,氧化速率由化学反应速率控制;在氧化中期,氧化速率由化学反应速率和扩散速率共同控制;在氧化后期,氧化速率由扩散速率控制。其中扩散过程包括Cu离子的向外扩散和氧原子的向内扩散。为了控制铜基引线框架的氧化,一方面可以优化封装工艺参数,降低封装过程对框架的氧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铜合金冶金技术,提高铜合金材料本身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线框架 氧化 铜合金 可靠性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掺杂TiO_2纳米管:液相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杰 孙鹤 孙文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08-2314,共7页
采用水合肼(N2H4·H2O)作为还原剂,在液相环境中制备了自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NTs)。利用FE-SEM、EDS、XPS、XRD、Raman、UV-Vis/NIR分光光度法以及半导体特性分析系统(Keithley 4200 SCS)分别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光学特性以及电... 采用水合肼(N2H4·H2O)作为还原剂,在液相环境中制备了自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NTs)。利用FE-SEM、EDS、XPS、XRD、Raman、UV-Vis/NIR分光光度法以及半导体特性分析系统(Keithley 4200 SCS)分别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光学特性以及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自掺杂TiO2NTs在带隙中引入了大量的氧空位,创造了氧空位能级,从而提高了样品的电导率,有效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分离和传输。此外,由于氧空位的作用,使得TiO2NTs的带隙变窄,增强了可见光吸收能力,致使样品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并通过降解甲基橙溶液对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当光照150 min后,自掺杂TiO2NTs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73%,并且这种催化剂便于回收和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光催化作用 氧空位 带隙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型LDO线性稳压器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卢艳 辛伟德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1-874,879,共5页
在使用电池供电的产品中,两个很关键的设计就是低漏失电压Vdropout和低静态功耗,Vdropout能保证电池使用效率高,低静态功耗能保证电池使用时间长,LDO线性稳压器也不例外。主要针对这两个特性加上能控制开关和过流过温保护等功能,设计并... 在使用电池供电的产品中,两个很关键的设计就是低漏失电压Vdropout和低静态功耗,Vdropout能保证电池使用效率高,低静态功耗能保证电池使用时间长,LDO线性稳压器也不例外。主要针对这两个特性加上能控制开关和过流过温保护等功能,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双极型LDO线性稳压器。采用SA-5V工艺中特有的横向pnp管做调整管,使得调整管集电极寄生电阻RC只有10Ω,工艺流片后测试线性调整率为5 mV,负载调整率为14 mV,最大输出电流为30 mA,最小漏失电压为280 mV,在频率为20 Hz~50 kHz输出噪声为80μVRMS,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O线性稳压器 低漏失电压 低静态电流 过温过流保护 带隙基准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