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中胺基对其抑菌性能的影响及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2 位作者 伏国庆 杨声 苏中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73-377,470,共6页
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壳聚糖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的抑菌活性。利用壳聚糖的席夫碱反应,对壳聚糖的胺基进行保护后,研究了壳聚糖中胺基对其抑菌性能的影响。同时,运用紫外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壳聚糖与... 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壳聚糖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的抑菌活性。利用壳聚糖的席夫碱反应,对壳聚糖的胺基进行保护后,研究了壳聚糖中胺基对其抑菌性能的影响。同时,运用紫外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壳聚糖与DNA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壳聚糖对E.coli和St.aureus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E.coli和St.aureus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活性与其胺基有关;壳聚糖能与细胞内带负电的核酸结合,使细胞正常DNA复制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达到抑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抑菌活性 希夫碱 胺基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和抑菌性能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1 位作者 杨声 伏国庆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合成了水溶性壳聚糖和稀土离子La3+、Nd3+的配合物,利用FT-IR和UV-Vi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其配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和黑曲霉(A.niger)的抑制活性以及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 合成了水溶性壳聚糖和稀土离子La3+、Nd3+的配合物,利用FT-IR和UV-Vi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其配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和黑曲霉(A.niger)的抑制活性以及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对E.coli、St.aureus和A.niger的抑菌性能比单一的水溶性壳聚糖显著提高,且可有规律地猝灭BSA的内源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稀土配合物 抑菌性能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细菌细胞膜及膜蛋白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冯小强 李小芳 +3 位作者 杨声 伏国庆 王廷璞 苏中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84-88,共5页
研究壳聚糖对受试菌株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壳聚糖作用前后菌液的相对电导率变化和以1-N-苯萘胺为荧光探针荧光强度的变化,分别考察壳聚糖对E.coli和St.aureus细胞膜和E.coli外膜渗透性的影... 研究壳聚糖对受试菌株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壳聚糖作用前后菌液的相对电导率变化和以1-N-苯萘胺为荧光探针荧光强度的变化,分别考察壳聚糖对E.coli和St.aureus细胞膜和E.coli外膜渗透性的影响;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壳聚糖对E.coli细胞膜中色氨酸(Trp)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很好的抑菌性能,能改变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从而破坏细胞膜。壳聚糖对细胞膜中Trp的荧光具有明显的猝灭作用,且对细胞膜蛋白的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细胞膜 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小强 李小芳 +3 位作者 付国庆 杨声 王廷璞 马伟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48,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壳聚糖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与DNA分子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DNA的紫外吸收光谱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增色效应和较小的红移。同时发现,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加,NaH2PO4-... 采用循环伏安法、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壳聚糖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与DNA分子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DNA的紫外吸收光谱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增色效应和较小的红移。同时发现,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加,NaH2PO4-Na2HPO4、DNA和溴化乙锭(EB)混合溶液的荧光强度值下降,说明了壳聚糖和EB与DNA之间的结合存在竞争性;随着NaH2PO4-Na2HPO4离子浓度的增加,壳聚糖-EB-DNA三者形成的平衡体系整体荧光强度不断减弱,表明壳聚糖是以静电与DNA相互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小牛胸腺DNA 静电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镍配合物对尿素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1 位作者 伏国庆 杨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9-171,共3页
合成了壳聚糖和金属元素Ni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和紫外吸收光谱做了表征,并研究了壳聚糖-Ni对尿素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尿素初始质量浓度、反应pH、温度及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壳聚糖-Ni配合物对尿素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当... 合成了壳聚糖和金属元素Ni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和紫外吸收光谱做了表征,并研究了壳聚糖-Ni对尿素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尿素初始质量浓度、反应pH、温度及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壳聚糖-Ni配合物对尿素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当尿素溶液的初始浓度为3.5mg/mL,反应温度为20℃,pH为6.0,反应时间为10h时,壳聚糖-Ni对尿素的吸附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镍 尿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壳聚糖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冯小强 伏国庆 +1 位作者 李小芳 杨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94-898,共5页
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水溶性壳聚糖(C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CS浓度的增加,BSA的紫外吸收光谱表现出明显的增色效应和较小的紫移;CS可以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其猝灭机理是CS与BSA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并... 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水溶性壳聚糖(C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CS浓度的增加,BSA的紫外吸收光谱表现出明显的增色效应和较小的紫移;CS可以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其猝灭机理是CS与BSA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并且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6.92×106(298 K),5.01×106(308 K),3.31×106(318 K),CS与BSA以摩尔比1∶1结合。同时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CS对B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牛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氯苯氧乙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抑菌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3 位作者 伏国庆 杨声 王廷璞 苏中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3-135,共3页
采用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合成的对氯苯氧乙酰改性壳聚糖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对氯苯氧乙酰改性壳聚糖对六种常见细菌生长的影响。此外,考察了对氯苯氧乙酰改性壳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细胞膜蛋白及其质粒DNA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氯... 采用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合成的对氯苯氧乙酰改性壳聚糖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对氯苯氧乙酰改性壳聚糖对六种常见细菌生长的影响。此外,考察了对氯苯氧乙酰改性壳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细胞膜蛋白及其质粒DNA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氯苯氧乙酰改性壳聚糖对阴沟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性能比壳聚糖本身增强;对粪肠杆菌和肺炎克罗伯杆菌,起初抑制效果较好,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却失去了抑菌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4h后,才有微弱的抑菌活性;而对大肠杆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对氯苯氧乙酰改性壳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可能是猝灭了其细胞膜蛋白的内源荧光,而改变了膜蛋白的结构,并且破坏质粒DNA的双螺旋结构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苯氧乙酰壳聚糖 抑菌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壳聚糖钐配合物抑菌活性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小强 李小芳 +1 位作者 伏国庆 杨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1-654,共4页
合成了低聚壳聚糖与稀土离子Sm(Ⅲ)的配合物(CS-Sm),采用体外抑菌法研究了壳聚糖、CS-Sm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和黑曲霉(A.niger)的抑制活性。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CS-Sm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 合成了低聚壳聚糖与稀土离子Sm(Ⅲ)的配合物(CS-Sm),采用体外抑菌法研究了壳聚糖、CS-Sm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和黑曲霉(A.niger)的抑制活性。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CS-Sm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钐配合物对E.coli、St.aureus和A.niger的抑菌性能比单一的低聚壳聚糖显著提高,且CS-Sm与DNA以静电作用为主,能使DNA双螺旋结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壳聚糖 配合物 小牛胸腺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