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的六要素分析 被引量:170
1
作者 康重庆 杜尔顺 +4 位作者 郭鸿业 李姚旺 方宇晨 张宁 钟海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41-1750,共10页
面向碳中和目标,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转型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及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该文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探讨了能源革命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变革历程,从化... 面向碳中和目标,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转型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及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该文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探讨了能源革命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变革历程,从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为主要特征的“双高”电力系统,再到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分析了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电力系统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凝练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六大关键要素“源网荷储碳数”,阐述了六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最后,聚焦“碳”与“数”2个新兴的关键要素,分别从低碳化与数字化2个视角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碳数 碳中和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触发机制的温控负荷集群综合惯性控制研究
2
作者 周特 周梦 +4 位作者 李继东 周盛强 李治 韩杨 张宁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5,共11页
面对新型电力系统的低惯量趋势,规模庞大而位置分散的温控负荷在参与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同时,能够为电网提供虚拟惯量和一次调频支撑将是提升电网频率安全的新思路。为此,以集中-分布式调控框架下的温控负荷集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详细... 面对新型电力系统的低惯量趋势,规模庞大而位置分散的温控负荷在参与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同时,能够为电网提供虚拟惯量和一次调频支撑将是提升电网频率安全的新思路。为此,以集中-分布式调控框架下的温控负荷集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详细分解控制层调控中心、协调层聚合商、响应层温控负荷终端三者在辅助调频过程中的采样、计算、控制、执行一系列实时任务的基础上,设计了事件触发与时间触发相结合的温控负荷集群终端异步响应机制,实现温控负荷集群功率遵从综合惯性控制律的效果。随后,对所提综合惯性控制下温控负荷集群参与调频的电力系统进行频率响应建模,并进一步利用改进劳斯近似实现系统降阶,从而获得系统频率响应关键特征的时域解析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基于时间触发机制的温控负荷集群综合惯性控制的有效性,并分析了采用改进劳斯近似对系统模型降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负荷 需求响应 电力系统频率响应 综合惯性控制 虚拟惯量控制 频率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电与绿证交易的实时用电碳核算方法
3
作者 李姚旺 张世旭 +4 位作者 杨晨 刘昱良 杜尔顺 樊琳 张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543-4555,I0001,共14页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不断凸显,绿电与绿证的碳排放抵扣能力逐渐受到电力企业的广泛关注。然而,尽管绿电、绿证和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目前缺乏合理的碳核算规则对三者进行有效串联,导致极易出...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不断凸显,绿电与绿证的碳排放抵扣能力逐渐受到电力企业的广泛关注。然而,尽管绿电、绿证和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目前缺乏合理的碳核算规则对三者进行有效串联,导致极易出现环境效益的重复计算问题,尤其是在实时用电碳排放核算时。为此,该文提出一套考虑绿电与绿证交易影响的实时用电碳核算方法。首先,详细分析绿证、绿电与碳排放抵扣间的关联关系,对绿电与绿证交易的类型进行分类,设计考虑绿电与绿证交易的碳核算原则。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绿电与绿证交易,分别提出考虑交易行为影响的实时碳核算方法。最后,基于PJM-5节点系统和我国某地市电力系统开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在实时用电碳排放核算过程中体现绿电和绿证交易电量的环境属性转移过程,从而在避免环境效益重复核算的同时兼顾实时用电碳排放核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碳核算 绿证交易 绿电交易 碳排放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