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阳 赵树欣 +3 位作者 梁慧珍 李巍 赵腾飞 李长文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该文通过变性剂法提取普洱茶样品中微生物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以真菌的通用引物扩增18S rDNA的NS31/Glol区,再将PCR产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进行分析,通过对DGGE图谱的统计分析和18S rDNA序列分析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组... 该文通过变性剂法提取普洱茶样品中微生物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以真菌的通用引物扩增18S rDNA的NS31/Glol区,再将PCR产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进行分析,通过对DGGE图谱的统计分析和18S rDNA序列分析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组成和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不同发酵阶段的真菌多样性呈现出一定差异和变化趋势,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占有优势地位,此外还包括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光孢青霉(Penicillium glab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真菌 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18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曲量对酱香型白酒中杂油醇影响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孙金旭 王立召 李长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108,126,共5页
杂油醇是白酒中含量较大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实验研究了不同大曲加量对白酒中杂油醇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不同大曲加量对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及杂油醇总量影响不同,曲料比1∶1和1∶1.3时,杂醇油的生成量已趋于平缓,加曲量来控制杂醇... 杂油醇是白酒中含量较大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实验研究了不同大曲加量对白酒中杂油醇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不同大曲加量对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及杂油醇总量影响不同,曲料比1∶1和1∶1.3时,杂醇油的生成量已趋于平缓,加曲量来控制杂醇油的生成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杂油醇 大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阳 赵树欣 +4 位作者 李巍 梁慧珍 赵腾飞 李长文 魏纪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0-232,238,共4页
为了快速提取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总DNA,便于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演替情况,对比研究了总DNA提取的四种方法-酶法、试剂盒法、超声波法和变性剂法,以16S rRNA区域通用引物(27F和1492R)和18S rRNA区域通用引物(NS1和NS8)对四种方... 为了快速提取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总DNA,便于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演替情况,对比研究了总DNA提取的四种方法-酶法、试剂盒法、超声波法和变性剂法,以16S rRNA区域通用引物(27F和1492R)和18S rRNA区域通用引物(NS1和NS8)对四种方法提取的总DNA分别进行扩增,根据总DNA提取的大小、产量、纯度和PCR扩增产物进行评估。综合各项指标来看,总DNA提取方法以变性剂法为优,其次是试剂盒法、超声波法和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DNA提取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