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温控湿高温大曲在制酒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任婷婷 晏培 +8 位作者 山其木格 唐平 谭壹 李冰冰 尹学忠 陈双宇 曾大刚 侯玉祥 卢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161,共11页
为实现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生产自动化,采用控温控湿曲房生产高温大曲。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对控温控湿曲房大曲与传统曲房大曲在第6轮次制酒生产过程中的酒醅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 为实现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生产自动化,采用控温控湿曲房生产高温大曲。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对控温控湿曲房大曲与传统曲房大曲在第6轮次制酒生产过程中的酒醅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Firmicutes是实验窖(67.95%~86.04%)和对照窖(81.24%~89.04%)整个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优势细菌门;Ascomycota作为实验窖和对照窖中的绝对优势真菌门,其相对丰度均大于97%。整个发酵过程实验窖优势细菌属为Kroppenstedtia(18.50%)、Virgibacillus(17.00%)和Thermoactinomyces(13.25%),优势真菌属为Monascus(25.93%)、Thermomyces(17.75%)和Byssochlamys(15.78%);对照窖优势细菌属为Kroppenstedtia(30.05%)、Virgibacillus(20.84%)和Oceanobacillus(15.00%),优势真菌属为Pichia(50.74%)、Monascus(14.18%)和Byssochlamys(8.97%)。在酒醅中共筛选得到9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实验窖与对照窖糟醅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总含量分别为2 143.29 mg/kg和2 521.04 mg/kg。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大于1,共筛选得到29种显著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Spearman方法计算显著差异代谢物与优势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大部分酯类物质呈显著正相关的菌属在实验窖中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窖,而对照窖中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如Pichia和Kroppenstedtia,主要与大部分醇类物质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跟踪两种大曲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微生物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发现,控温控湿曲房大曲生产应用中(至少在第6轮次生产中)对大部分酯类的产生具有积极作用。使用PICRUSt2软件对细菌菌群的代谢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控温控湿曲房大曲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与传统曲房大曲相同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本研究有助于酱香型白酒机械化酿造模式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控湿曲房大曲 传统曲房大曲 制酒过程 微生物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中栀子苷和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亚超 赵万顺 +1 位作者 张文生 叶正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0-915,共6页
本实验以绿原酸含量和栀子苷含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拟合实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多元二次方程,并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进行分... 本实验以绿原酸含量和栀子苷含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拟合实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多元二次方程,并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优化得到栀子超声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液料比42.67 m L/g、甲醇浓度56.89%、超声时间15.67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含量为27.38 mg/g,栀子苷含量为48.47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近,相对偏差分别为0.60%和1.16%,说明响应面优化所得的栀子提取工艺可靠、可行,提取更为完全、充分,更有利于实现栀子质量的综合评价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栀子苷 绿原酸 响应曲面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新模型及其论证 被引量:12
3
作者 谷瑞敏 郭治昕 +1 位作者 刘巍巍 孙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用于中药质量评价的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方法:应用了中药实例研究数据和模拟数据对已有和新提出的图谱相似度计算法各自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新提出的图谱相似度计算新模型在实践应用中具... 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用于中药质量评价的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方法:应用了中药实例研究数据和模拟数据对已有和新提出的图谱相似度计算法各自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新提出的图谱相似度计算新模型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很多优势。结论:在实际应用中,新模型自身固有的模型特点对中药质量评价和控制的解释更具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色谱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的提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博然 张文生 +1 位作者 赵万顺 叶正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4,151,共6页
研究三七的提取动力学。以Fick第一扩散定律为基础建立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种成分的提取动力学模型,根据方程计算获得提取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相对萃余率等一系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三种成分... 研究三七的提取动力学。以Fick第一扩散定律为基础建立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种成分的提取动力学模型,根据方程计算获得提取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相对萃余率等一系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三种成分提取速率加快,提取浓度升高,且温度降低各成分浓度达平衡所需时间延长。本研究所建立的三七中三种成分的提取动力学模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特征,该模型较好的描述了三七药材各成分的动态溶出过程,以期为三七及复方丹参提取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提取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杉 杨澍 朱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3-629,共7页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7年4月中文数据库(CNKI、VIP、CBM、万方数据)及英文数据库(Medline、Cochrane Library)。研究对象为已确诊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患者,干预措施...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7年4月中文数据库(CNKI、VIP、CBM、万方数据)及英文数据库(Medline、Cochrane Library)。研究对象为已确诊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患者,干预措施及比较类型为:中药加西药与单用西药比较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组织制定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包括随机化、分配、隐藏、盲法、退出与失访)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2软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36个以中文发表的RCTs(共3336个研究对象)被纳入研究。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和症状疗效,还可以明显改善血脂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结论:中药和西药联用较单用西药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方面可能具有优势,但还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试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西药 痰瘀互结型冠心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曲量对酱香型白酒中杂油醇影响探讨 被引量:22
6
作者 孙金旭 王立召 李长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108,126,共5页
杂油醇是白酒中含量较大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实验研究了不同大曲加量对白酒中杂油醇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不同大曲加量对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及杂油醇总量影响不同,曲料比1∶1和1∶1.3时,杂醇油的生成量已趋于平缓,加曲量来控制杂醇... 杂油醇是白酒中含量较大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实验研究了不同大曲加量对白酒中杂油醇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不同大曲加量对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及杂油醇总量影响不同,曲料比1∶1和1∶1.3时,杂醇油的生成量已趋于平缓,加曲量来控制杂醇油的生成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杂油醇 大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应用于高粱中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邵春甫 李长文 +5 位作者 王珊 王凡 尤伟 孙国娟 邹江鹏 周欣乐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2期60-64,共5页
酱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高粱中的淀粉,尤其是支链淀粉的含量对于酱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其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检测手段研究也应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因其准确... 酱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高粱中的淀粉,尤其是支链淀粉的含量对于酱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其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检测手段研究也应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因其准确性高、稳定性好以及快速无损检测等特点,在建立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同时定量分析模型方面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结果表明,总淀粉、直链淀粉以及支链淀粉的定量分析模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4 9、0.923 6和0.940 1,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27 1、0.088 5和1.264 6。可见,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定量分析方法可适用于高粱中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同时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高杉 杨澍 朱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49-453,共5页
目的:对中药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7年1月—2017年4月发表的文献,纳入中药注射液联合西... 目的:对中药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7年1月—2017年4月发表的文献,纳入中药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3篇文献1073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纳入本研究,在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纤维蛋白原、心肌耗氧量、血浆黏度、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有效率、心绞痛症状疗效有效率和临床疗效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中药注射液联合西药较单用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血瘀证具有疗效优势,但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西药 冠心病血瘀证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分析加参片提取物入血成分 被引量:6
9
作者 鄂秀辉 孙宁宁 +5 位作者 杨雪 耿婉丽 张可佳 杨羽君 陈玉 何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77-2081,共5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加参片提取物入血成分。方法:大鼠灌胃加参片提取物后眼静脉丛采集血液,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加参片提取物入血成分。方法:大鼠灌胃加参片提取物后眼静脉丛采集血液,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MSE扫描正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检测到14种入血原型成分,主要来源于丹参、黄芪、香加皮和三七。鉴定出的5种代谢产物分别为咖啡酸的硫酸酯化产物、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葡醛酸结合产物、毛蕊异黄酮的硫酸酯化产物以及隐丹参酮开环断裂而产生的代谢产物。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初步阐释了加参片的药效物质基础,为研究加参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体内的药效物质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参片 入血成分 超高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生黄芩饮片中黄酮苷元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喻春皓 张萍 王宏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692-17694,17697,共4页
[目的]探讨生黄芩饮片黄酮类化合物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高效液相分析以黄酮苷转化成的苷元含量为考核指标,对影响辅助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水煎煮法比较。[结果]生黄芩... [目的]探讨生黄芩饮片黄酮类化合物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高效液相分析以黄酮苷转化成的苷元含量为考核指标,对影响辅助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水煎煮法比较。[结果]生黄芩黄酮苷元的最佳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为液固比10∶1,酶浓度25 U/g(药材),pH值5.0,温度50℃,提取时间7 h。最佳提取条件下,黄酮苷元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提取率分别为175.04、28.84μmol/g(药材),分别为传统水煎煮法的6.7倍和4.8倍。[结论]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提取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转化率高,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生黄芩饮片 黄酮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GC-MS定量检测白酒中两种异嗅物质 被引量:15
11
作者 乔敏莎 赵树欣 +2 位作者 梁慧珍 张长霞 李长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24-227,共4页
建立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白酒中两种异嗅物质——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的方法,并对前处理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前处理条件为:100μm 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0 min、Na Cl添加量1.5 ... 建立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白酒中两种异嗅物质——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的方法,并对前处理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前处理条件为:100μm 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0 min、Na Cl添加量1.5 g、解吸时间5 min;该方法简便、快速,对于二甲基二硫(R2=0.999 1)和二甲基三硫(R2=0.999 5)具有良好的线性,其检出限分别为0.04μg/L和0.06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3.98%,加标回收率在93.17%~112.07%之间。该方法适用于白酒中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两种异嗅物质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法 固相微萃取 二甲基二硫 二甲基三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决策在中药研发及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志城 杨羽君 +2 位作者 何毅 戚进 鄂秀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8-993,共6页
多属性决策是现代决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经济、管理和军事等诸多领域。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在流通中还有品相等其他质量控制因素,目前已有一些分析手段与其相适应,但均有不足。... 多属性决策是现代决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经济、管理和军事等诸多领域。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在流通中还有品相等其他质量控制因素,目前已有一些分析手段与其相适应,但均有不足。多属性决策与中药上述特点不谋而合,但它在中药研究体系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从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主客观集成赋权法3个方面对目前已有相关文章进行综述,以期为多属性决策在中药研发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研发 生产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坤怡宁颗粒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桂铃 缪兴龙 +3 位作者 宋兆辉 高雯 周桂荣 李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74-1082,共9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坤怡宁颗粒的化学成分。方法坤怡宁颗粒5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0.2%甲酸-乙腈,梯度洗...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坤怡宁颗粒的化学成分。方法坤怡宁颗粒5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0.2%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MSE扫描正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数据库匹配、质谱数据分析及参考相关文献,从中发现115种成分,并鉴定出109种,主要包括酚类、黄酮类、单萜苷类等。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坤怡宁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坤怡宁颗粒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近红外多指标快速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雨枫 董林毅 +4 位作者 杨哲萱 张凤莲 章顺楠 周立红 叶正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3-619,共7页
目的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进行近红外(NIRS)多指标快速质量评价。方法以HPLC作为参比分析方法测定皂苷含有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皂苷定量模型,并且建立三七所有部位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对15批三七主根粉... 目的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进行近红外(NIRS)多指标快速质量评价。方法以HPLC作为参比分析方法测定皂苷含有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皂苷定量模型,并且建立三七所有部位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对15批三七主根粉末伪品的鉴定。结果皂苷含有量NIRS模型的最佳波段为4 100 cm^(-1)~7 250 cm^(-1),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278和0.919 1,验证集均方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134 0和0.988 4。近红外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的最佳建模波段为3 807.15 cm^(-1)~6 500.00 cm^(-1),鉴别正确率为98.71%。当三七主根粉中分别掺杂不少于10%绒根、45%筋条和60%剪口时,模型的鉴别正确率均达到100%。结论 NIRS可实现三七药材的皂苷含有量质控指标的快速检测,并能定性鉴别三七药材所有部位,可用于三七药材的整体质量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苷 HPLC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酒制作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雅新 梁慧珍 +2 位作者 张文生 张长霞 叶正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7,共5页
保健酒是我国传统的酒类饮品之一,通常是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基酒,加入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原料、辅料或食品添加剂,经注册或备案,并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因其具有调节机体的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介绍了我国保健... 保健酒是我国传统的酒类饮品之一,通常是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基酒,加入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原料、辅料或食品添加剂,经注册或备案,并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因其具有调节机体的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介绍了我国保健酒的发展历史、保健功效、生产工艺、除浊处理及质量评价方面的内容,并根据现有的研究,对保健酒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对保健酒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酒 历史来源 生产工艺 除浊 品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AMS同时测定参鹿酒中7种人参皂苷含量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雅新 张文生 +1 位作者 梁慧珍 叶正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1-256,共6页
该研究旨在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参鹿酒中7种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及Rd)的含量。首先采用UPLC测定参鹿酒中7种人参皂苷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然后以人参皂苷Rg1为参照物,计算其余6种人参... 该研究旨在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参鹿酒中7种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及Rd)的含量。首先采用UPLC测定参鹿酒中7种人参皂苷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然后以人参皂苷Rg1为参照物,计算其余6种人参皂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及含量,并考察QAMS法的耐用性。最后与外标法相比,验证QAMS的可行性。结果表明,7种人参皂苷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3%,加样回收率为100.13%~101.73%。6种人参皂苷的相对校正因子的RSD值均<5%,重现性良好。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得到的13批参鹿酒样品中7种人参皂苷的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的相对误差(RE)均<5%,说明所建立的UPLC-QAMS法可有效、快速的评价参鹿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一测多评法 人参皂苷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不同地区酱香型白酒风味化合物分析 被引量:58
17
作者 唐平 卢君 +4 位作者 毕荣宇 山其木格 王丽 王凡 李长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4-281,共8页
为探明赤水河流域范围内不同地区生产的酱香白酒的风味物质组成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赤水河流域的5个不同地区的56个代表性的酱香型白酒样品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6个酱香... 为探明赤水河流域范围内不同地区生产的酱香白酒的风味物质组成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赤水河流域的5个不同地区的56个代表性的酱香型白酒样品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6个酱香型白酒样品中共检测出85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化合物45种,醇类化合物11种,酮类化合物7种,醛类化合物8种,酸类化合物3种,烷烃类化合物3种,其他类化合物8种,不同地区的酱香型白酒的主要香气种类基本相似,含量差异较大。以57种重要香气化合物作为关键分类因子,建立不同地区酱香型白酒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分类模型,分类效果明显,并进一步确定出变量重要性因子(>1)20种。利用层次聚类分析结合热图分析,表征赤水河流域的不同地区的酱香型白酒中香气成分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 白酒 地区 风味化学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睛视明丸UPLC指纹图谱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燕男 夏忠庭 +2 位作者 李响 何毅 丁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0-885,共6页
目的建立三黄睛视明丸UPLC指纹图谱。方法三黄睛视明丸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三黄睛视明丸指纹图... 目的建立三黄睛视明丸UPLC指纹图谱。方法三黄睛视明丸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三黄睛视明丸指纹图谱,共32个共有峰,并鉴定其中18个;10批制剂、11批水提物和12批醇提物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0以上,且两个中间体与制剂指纹图谱相关性对比结果均较好。结论该方法可靠高效,可用于三黄睛视明丸生产工艺评价及产品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睛视明丸 指纹图谱 相关性 U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吉力扬 郝婧 +1 位作者 王国成 谢唯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新的研究热点。除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细胞免疫疗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外,小分子免疫疗法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作为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信号转导分子,在防御病毒及... 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新的研究热点。除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细胞免疫疗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外,小分子免疫疗法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作为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信号转导分子,在防御病毒及胞内细菌感染、介导Ⅰ型干扰素产生和调节体内自发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简要介绍了STING信号通路的生物学机制,按结构分类综述了STING激动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STING激动剂类药物的设计和发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肿瘤免疫治疗 激动剂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风味化学研究方法及酱香型白酒风味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1
20
作者 唐平 山其木格 +3 位作者 王丽 王凡 李长文 卢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15-324,共10页
酱香型白酒因其独特的风味、口感和相对较好的饮后舒适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酱香型白酒酱香的产生机制以及关键的风味物质尚未确定,因此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酱香型白酒的研究情况,简单介绍了目前白酒风味化学的研究方法,并对酱... 酱香型白酒因其独特的风味、口感和相对较好的饮后舒适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酱香型白酒酱香的产生机制以及关键的风味物质尚未确定,因此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酱香型白酒的研究情况,简单介绍了目前白酒风味化学的研究方法,并对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微量风味物质及其对酒体风味的贡献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酱香型白酒风味化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风味化学 口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