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经济学跨学科理论创新研究 |
茅于轼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
|
靠市场化解产能过剩 促转型有赖深度开放——2013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
张弛
张曙光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3
|
从外源工业化走向内源城市化——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结构 |
张弛
张曙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4
|
中国经济增长的几点分析 |
茅于轼
贺菊煌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2
|
|
5
|
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对中国企业的影响──首都经济学界研讨会综述 |
杜一
仲禾
|
《经济经纬》
|
2000 |
4
|
|
6
|
我国粮食过剩问题与粮食市场化改革——首都经济学界研讨会综述 |
杜一
仲禾
|
《经济经纬》
|
1999 |
3
|
|
7
|
天下文明——论儒家的国际政治原则 |
盛洪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8
|
经济学的主要功能是保卫经济自由 |
茅于轼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9
|
企业网络和群体空间--产业集群的经济学解释及对经济学的挑战 |
张曙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0
|
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测度与分析──首都经济学界研讨会综述 |
杜一
仲禾
|
《经济经纬》
|
2000 |
2
|
|
11
|
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观 |
茅于轼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12
|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
茅于轼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2002 |
3
|
|
13
|
市场经济中的非自利因素:责任感 |
茅于轼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4
|
天道与神意:宪政主义的形而上起源比较 |
盛洪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5
|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管理科学的启示 |
茅于轼
|
《现代管理科学》
|
2001 |
1
|
|
16
|
2014年中国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
张弛
张曙光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关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几个问题──首都经济学界研讨会综述 |
杜一
仲禾
|
《经济经纬》
|
1999 |
0 |
|
18
|
以深度开放促进经济转型 |
张弛
张曙光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9
|
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及现实意义的探讨 |
仲禾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
20
|
经济学中的等价关系 |
茅于轼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