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榆木山地区玉门砾岩磁性地层及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变形隆升意义 |
刘栋梁
宋春晖
方小敏
戴霜
李海兵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2
|
印度-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 |
赵俊猛
杜品仁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3
|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限的古地磁研究进展与问题 |
张大文
颜茂都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4
|
班怒带中西段斑岩铜矿遥感选区、地质评价与重大发现 |
荆林海
李光明
丁海峰
赵洁
李金祥
张夏楠
|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5
|
古老大陆岩石圈地幔再循环与蛇绿岩中铬铁矿床成因 |
史仁灯
黄启帅
刘德亮
樊帅权
张晓冉
丁林
William L GRIFFIN
Suzanne Y O'REILLY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6
|
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演化 |
丁林
钟大赉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6
|
|
7
|
川西高原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 |
刘维明
杨胜利
方小敏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8
|
青藏高原北部白榴碧玄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杨迪
丁林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9
|
帕米尔高原现代地壳运动首期GPS观测及处理 |
潘正洋
何建坤
卢双疆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3 |
3
|
|
10
|
基于GPS应变、地震应变率与震源应力场对帕米尔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特征的分析 |
潘正洋
邵志刚
周云
王洵
解孟雨
艾萨·伊斯马伊力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1
|
地壳放射性生热效应对大陆俯冲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宋菁菁
王岳军
范蔚茗
皇甫鹏鹏
周永智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2
|
大陆碰撞过程中的多地体变形模式 |
皇甫鹏鹏
李忠海
范蔚茗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
|
13
|
盲逆断层震后变形耦合机制研究——以2017年伊朗M_(W)7.3地震为例 |
王洵
王卫民
何建坤
周云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冈底斯明则-程巴斑岩-夕卡岩型Mo-Cu矿床成矿时代与含矿岩石成因 |
孙祥
郑有业
吴松
游智敏
伍旭
李淼
周天成
董俊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2
|
|
15
|
藏南昂仁县桑桑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 |
谢克家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胡古月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2
|
|
16
|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
王卫民
郝金来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3
|
|
17
|
藏南定结地区早中新世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
于俊杰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谢克家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0
|
|
18
|
西藏南部晚始新世打拉埃达克质花岗岩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
谢克家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7
|
|
19
|
S变换谱分解技术在深反射地震弱信号提取中的应用 |
邓攻
梁锋
李晓婷
赵俊猛
刘红兵
王洵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6
|
|
20
|
川滇地区横波Q值动态变化 |
裴顺平
刘杰
马宏生
高星
苏金蓉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