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阳门东站的历史变迁——中国铁道博物馆主馆馆址的由来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梅 《中国博物馆》 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
百年沧桑,京奉正阳门东站从当时最大的火车站到中国铁道博物馆,不仅记载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也见证了北京近代史如城市发展史上的的风风雨雨。从车站遗址到剧院再到博物馆,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博物馆史 遗址 利用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乐大钟及悬挂支撑系统的撞钟过程瞬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永君 战颂 +2 位作者 申仲翰 解小敏 于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144,共4页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永乐大钟及其悬挂支撑系统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撞钟过程有限元瞬态分析及动力强度校核。通过有限元计算,获得了大钟各局部考察对象及整体的应力、位移分布情况和各部分的动力响应和对强度的影响,为合理撞...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永乐大钟及其悬挂支撑系统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撞钟过程有限元瞬态分析及动力强度校核。通过有限元计算,获得了大钟各局部考察对象及整体的应力、位移分布情况和各部分的动力响应和对强度的影响,为合理撞钟和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大钟 瞬态分析 有限元 ANSYS 强度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坚守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梅 《农村农业农民》 2012年第5期51-53,共3页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其中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化...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其中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化中的活态文化。它凝聚了我国56个民族的智慧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和现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因此,回望传统的村落,回味传统的生活;回望自己的民族,回味传统的文化;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对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农耕文明 农业 传承 物质 农耕文化 中华民族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中的觉生寺
4
作者 程呈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1-53,共3页
觉生寺位于清代北京城西直门外西北,因明代永乐年间所铸大钟从万寿寺移至此处,故又被民间俗称为“大钟寺”。自乾隆年间起,觉生寺兼承皇家祈雨职能,亦是清代帝王临幸圆明园时路途中的用餐、休憩之所。据记载,该寺原为东、中、西三路院... 觉生寺位于清代北京城西直门外西北,因明代永乐年间所铸大钟从万寿寺移至此处,故又被民间俗称为“大钟寺”。自乾隆年间起,觉生寺兼承皇家祈雨职能,亦是清代帝王临幸圆明园时路途中的用餐、休憩之所。据记载,该寺原为东、中、西三路院落构造。后随历史变迁,原寺西路无存,东路仅剩房屋两座,中路虽保存较好,但房舍殿宇如今均被改造为博物馆展厅使用,不见昔日风貌。幸而有诸多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老档案、老游记、老照片保存下来,可以让我们从中了解到雍正皇帝口中“宜为寂静清修之地”的觉生寺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生寺 雍正皇帝 永乐年间 祈雨 圆明园 万寿寺 清代至民国时期 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