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实施牦犊牛肉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4
1
作者 冯廷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牦犊牛肉生产 产业化 科技 龙头企业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畜牧业现状、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廷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年第6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青海 大通种牛场 畜牧业 现状 问题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牦牛结核病检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生福 马进寿 +5 位作者 保广才 骆正杰 张国模 彭云飞 哈生梅 李春生 《湖北畜牧兽医》 2019年第2期27-28,共2页
采用结核菌素变态反应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的牦牛进行了结核病检测,结果表明,该场2011—2018年牦牛结核病阳性率为0。
关键词 牦牛 结核病 阳性率 大通种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发展绿色畜产品的优势条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清文 王志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6期40-42,共3页
经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有关评价资料,表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在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建议该场做好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 绿色食品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实施大通牦牛复壮项目成效显著
5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大通牦牛 大通种牛场 青海省 新品种审定 复壮 中国农科院 人工培育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兽医工作情况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志军 孙延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4年第6期19-20,共2页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唯一以培育良种牦牛为主的国有种畜场,担负着全省乃至全国牦牛研究,试验及品种选育推广的重要任务,而兽医工作在畜牧业生产及牦牛育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解该场兽医工作现状,笔者于2004年7月对...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唯一以培育良种牦牛为主的国有种畜场,担负着全省乃至全国牦牛研究,试验及品种选育推广的重要任务,而兽医工作在畜牧业生产及牦牛育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解该场兽医工作现状,笔者于2004年7月对该场兽医工作从技术力量、工作重点、工作内容、成本投入、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工作 种牛 牛场 牦牛 良种 种畜场 品种选育 青海 中国 国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牦牛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晓德 李鸿康 +1 位作者 汪晓春 徐庆林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青海牦牛 种牛 牛场 中国牦牛 生产区 牦牛业 青海 世界 牦牛产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养鹿生产与其产品开发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廷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年第4期36-37,共2页
简述大通种牛场养鹿场的鹿群生产和饲养管理及面向市场,加大鹿产品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鹿 训化调教 饲养管理 产品开发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牦牛优良品种—大通牦牛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宇诚 《农村百事通》 2014年第11期31-31,73,共2页
【品种来源】 大通牦牛的父本是野牦牛,母本是从大通种牛场适龄母牛群中挑选的体壮、口轻、毛色为黑色的母牦牛。大通种牛场牦牛按地域分类,属青海高原型牦牛。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 【品种来源】 大通牦牛的父本是野牦牛,母本是从大通种牛场适龄母牛群中挑选的体壮、口轻、毛色为黑色的母牦牛。大通种牛场牦牛按地域分类,属青海高原型牦牛。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共同开展利用野牦牛改良家牦牛的研究工作,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具有很强的优势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优良品种 大通种牛场 中国农业科学院 肉用 高原型牦牛 畜牧研究所 野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通犊牦牛肉与成年牦牛肉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子溱 张玉斌 +3 位作者 韩玲 余群力 包善科 冯宇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3,118,共5页
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青海大通犊牦牛肉和成年牦牛肉的产肉性能和食用品质,并研究了犊牦牛肉与成年牦牛肉在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犊牦牛肉的系水力、pH值均高于成年牦牛肉,并且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均低于成年牦牛... 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青海大通犊牦牛肉和成年牦牛肉的产肉性能和食用品质,并研究了犊牦牛肉与成年牦牛肉在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犊牦牛肉的系水力、pH值均高于成年牦牛肉,并且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均低于成年牦牛肉,说明青海大通犊牛肉比成年牦牛肉食用品质高;在成熟过程中,青海大通犊牦牛肉与成年牦牛肉肌原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轻微断裂,Z线断裂,犊牦牛肉肌原纤维间的横桥交联断裂,结构模糊,说明犊牦牛肉降解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牦牛肉 成年牦牛肉 产肉性能 食用品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育期大通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ATP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贵胜 李莉 +2 位作者 常建军 魏青 张勤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114,共3页
对青海省大通牦牛1、30、180日龄及成年组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在年... 对青海省大通牦牛1、30、180日龄及成年组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在年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大通牦牛在生长发育阶段心肌、骨骼肌线粒体ATP酶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及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稳定的作用,且与年龄之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ATP酶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通犊牦牛肉食用品质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景缘 余群力 +1 位作者 韩玲 冯宇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8-41,共4页
为了研究牛肉的食用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测定青海大通犊牦牛和海北小黄牛肉的色度、pH1值、pH24值、剪切力、失水率、熟肉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青海大通犊牦牛肉与海北小黄牛肉相比具有色泽暗红、嫩度较好、保水性较高... 为了研究牛肉的食用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测定青海大通犊牦牛和海北小黄牛肉的色度、pH1值、pH24值、剪切力、失水率、熟肉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青海大通犊牦牛肉与海北小黄牛肉相比具有色泽暗红、嫩度较好、保水性较高的特点。青海大通犊牦牛肉中K+、Na+、Cl-、Mg2+、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显著高于海北小黄牛,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谷草转氨酶(GOT)活力显著的低于海北小黄牛,血清肌酐含量与熟肉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失水率呈显著的负相关;GOT活力与pH24值呈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通犊牦牛 食用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上第一个牦牛培育新品种——“大通牦牛”简介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陆仲磷 何晓林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5年第5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新品种 牦牛 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4年12月 2004年8月 简介 培育 世界 中国农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体尺与体重性状的多元线性回归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裴杰 褚敏 +9 位作者 包鹏甲 扎西卓玛 骆正杰 武甫德 梁春年 丁学智 王宏博 吴晓云 阎萍 郭宪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9-13,共5页
试验旨在通过大通牦牛体尺性状对其体重做较为准确的估计,剖分牦牛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随机选取了6~12月龄的88头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其中公牛48头,母牛40头。测量各牦牛的体长、体高、胸围3个体尺指标,并称量其体重;采用逐步线性... 试验旨在通过大通牦牛体尺性状对其体重做较为准确的估计,剖分牦牛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随机选取了6~12月龄的88头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其中公牛48头,母牛40头。测量各牦牛的体长、体高、胸围3个体尺指标,并称量其体重;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大通牦牛体重与体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利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结果表明:各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大通牦牛公牛和母牛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94.708+0.766X_1+0.782X_2+1.229X_3和Y=-118.056+0.910X_1+1.106X_3,其中Y为体重(kg),X_1为体高(cm),X_2为体长(cm),X_3为胸围(cm),体重估计值与实际观察值差异不显著;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大于通过其他性状影响体重的间接作用,且胸围的间接作用在体高和体长对体重影响中做了主要贡献。通过研究结果可知,研究所得多元线性方程可以应用于大通牦牛良种选育实践,大通牦牛体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其胸围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体尺 体重 多元线性回归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青年母牦牛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殷满财 马进寿 +10 位作者 保广才 李青云 刘更寿 武甫德 赵寿保 张国庆 杨海金 马海福 胡燕斌 米存辉 李六九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12期59-60,共2页
为了通过体尺性状对大通牦牛体重做出较为准确估计,剖析大通牦牛青年母牦牛各项体尺对体重的影响,试验选取121头大通牦牛青年母牦牛,对其进行称取体重和测量体高、体斜长、胸围三项指标,并分析体重与3项体尺回归系数,建立大通牦牛青年... 为了通过体尺性状对大通牦牛体重做出较为准确估计,剖析大通牦牛青年母牦牛各项体尺对体重的影响,试验选取121头大通牦牛青年母牦牛,对其进行称取体重和测量体高、体斜长、胸围三项指标,并分析体重与3项体尺回归系数,建立大通牦牛青年母牦牛的回归模型,结果体重与3项体尺的相关系数为0.550、0.490、0.791,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大通牦牛青年母牦牛体重与体尺的多元线性最优回归方程为:Y=-239.828+1.149X1-0.149X2+1.962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体重 体尺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新品种简介 被引量:9
16
作者 阎萍 陆仲璘 何晓林 《中国畜禽种业》 2006年第5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新品种简介 牦牛 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农业 农业部 青海 研究所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上首个牦牛培育新品种——大通牦牛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仲磷 阎萍 何晓林 《农村百事通》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野牦牛 新品种 培育 世界 高寒地带 闭锁繁育 自然选择 生长速度 遗传水平 杂交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采精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甫德 王伟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4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饲养管理 大通牦牛 管理技术要点 采精 精液品质 种公牛 管理状况 品质优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蛋白料对早期断奶大通母犊牦牛增重和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爱民 李廷见 +4 位作者 张晓晖 王育伟 毛东林 王之盛 何晓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第5期31-33,共3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补饲蛋白料对3月龄断乳母犊牦牛日增重和肉质的影响。选用24头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3月龄断奶母犊牦牛(59.51±3.49kg),随机分成两组(处理组放牧+补饲蛋白料,对照组采用完全放牧饲养),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试... 本试验旨在探讨补饲蛋白料对3月龄断乳母犊牦牛日增重和肉质的影响。选用24头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3月龄断奶母犊牦牛(59.51±3.49kg),随机分成两组(处理组放牧+补饲蛋白料,对照组采用完全放牧饲养),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试验预饲期7d,正式期30d。试验始末对犊牦牛进行称重,并随机各选取4头牛进行屠宰取样,进行肉质品质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全期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57kg(P<0.05)和118.89g(P<0.05);(2)处理组犊牦牛的屠宰率显著提高了11.25%(P<0.05),后股肉的剪切力显著降低了13.75N(P<0.05);(3)犊牦牛背最长肌中氨基酸组成丰富,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每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以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补饲蛋白料可以提高断奶母犊牦牛的体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断乳料 母犊牦牛 增重 肉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种质特性及资源利用情况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国模 石生光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第2期56-57,60,共3页
大通牦牛是野牦牛与家牦牛杂交后培育成的一个优良新品种。本文通过全面综述大通牦牛的种质特点及其资源推广利用情况,客观的评价了大通牦牛对牦牛改良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通牦牛 种质特性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