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治理换新颜 乡村振兴谱新篇——记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小流域治理
1
作者 金宇斌 李春云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景阳镇小流域位丁青海省大通县西南部,小流域治理范围涉及景阳镇和长宁镇的20个行政村,总面积108.70 km^(2),投资4499万元,包括沟道治理、梯田改造、植被恢复、人居环境整治、智慧水保等措施,两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 km^(2)。经过治... 景阳镇小流域位丁青海省大通县西南部,小流域治理范围涉及景阳镇和长宁镇的20个行政村,总面积108.70 km^(2),投资4499万元,包括沟道治理、梯田改造、植被恢复、人居环境整治、智慧水保等措施,两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 km^(2)。经过治理,逐步形成了“山顶环林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底沟坝穿靴子”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做到了“洪水不下山、泥沙不出沟、暴雨不成灾”,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翻开景阳镇小流域综合治理画册,一幅风光秀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水美乡村新画卷跃然纸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治理 乡村振兴 水土流失 景阳镇 人居环境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做法与成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守满 山发熬 +1 位作者 石之杰 张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4,共2页
近几年来,大通县通过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全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从小到大、从探索到完善的跨越,... 近几年来,大通县通过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全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从小到大、从探索到完善的跨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预防监督 做法 成效 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做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志杰 蔡有仓 孔繁珍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56,59,共3页
大通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000—5000t/(km^2·a)。近年来,大通县先后开展了重点小流域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共治理小流域24条,完... 大通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000—5000t/(km^2·a)。近年来,大通县先后开展了重点小流域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共治理小流域24条,完成治理面积718.69km^2,使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36.3%。截至2008年底,林地面积达到64360hm^2.草地面积达到41830hm^2,林草覆盖率达到34.4%,梯田面积达到22978hm^2。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人均产粮482kg,人均纯收入2510元。介绍了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具体做法和今后工作的总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成效 做法 大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的水土保持简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伟 董国录 于文忠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2期48-48,42,共2页
大通县水土流失面积达 1978km2 ,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机构 ,全面推进治理工作。截止 2 0 0 1年底 ,大通县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5 14 3km2 ,进一步加快了生态环境治理建设 ,再造山川秀美。
关键词 大通县 水土保持 执法监督 生态建设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水土保持助力新农村建设
5
作者 田磊 山发熬 梁生花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1-32,共2页
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照新时期水保新思路,以小流域为单元,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粮食单产稳步提高,经济快速发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力地为建设"生... 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照新时期水保新思路,以小流域为单元,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粮食单产稳步提高,经济快速发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力地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新农村建设 大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与前景展望
6
作者 陈得芝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年第2期6-7,共2页
阐述了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展望了新时期水土保持的前景,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水土保持的建议。
关键词 大通县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成效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巾帼不乏英雄气,拼搏进取展芳华——记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个人哈进菊
7
作者 李春云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I0001-I0004,共4页
曾经地处青海省大通县偏远脑山地区的逊让、多林、青山等乡镇,存在着大量的坡耕地,这里的群众祖祖辈辈过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日子。2013年以来,随着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相继实施,八里、后拉、一条沟、上沟、青山项目区一带... 曾经地处青海省大通县偏远脑山地区的逊让、多林、青山等乡镇,存在着大量的坡耕地,这里的群众祖祖辈辈过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日子。2013年以来,随着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相继实施,八里、后拉、一条沟、上沟、青山项目区一带的村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修整好的5 646 hm^(2)梯田层叠绵延,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好似一副色彩艳丽的风景画卷。坡改梯的实施不仅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而且解放了劳动力,实现了农作物增产增收,激活了群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而每一项水土保持工程的背后,都有水保工作者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身影,哈进菊就是始终冲在最前沿的那个“带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工程 青海省大通县 水保工作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工作 坡改梯 保土 劳动致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8
作者 哈进菊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全县总面积3090 km^(2),水土流失面积906.76 km^(2)。大通县是西宁市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也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多年来,大通县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理念,围...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全县总面积3090 km^(2),水土流失面积906.76 km^(2)。大通县是西宁市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也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多年来,大通县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理念,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四个扎扎实实"为依托,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共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机制,为推进全县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防治 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流失治理 重要水源地 青海省东部 大通县 总体布局 战略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9
作者 蔡有仓 陈得芝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8期28-29,共2页
在分析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综合治理 成效 新农村 建议 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通县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思考
10
作者 曾湘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293-293,295,共2页
大通县启动了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后,项目区退耕农户的粮食生产安全得到较好地保证,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但是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仍然延续,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基本口粮田建设成果的优势,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实施了基本口... 大通县启动了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后,项目区退耕农户的粮食生产安全得到较好地保证,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但是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仍然延续,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基本口粮田建设成果的优势,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实施了基本口粮田建设的项目区,要引导和加强新型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阐述了大通县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取得的效益及主要做法,并提出深层次开发对策,以促进大通县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效益持续、健康、稳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口粮田 效益 做法 对策 青海大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生态治理策略探讨
11
作者 刘建明 张伟 《青海农林科技》 2004年第3期66-67,共2页
阐述了大通县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如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和厂矿企业的生活和废渣垃圾等问题,提出强化管理、政策导向等治理策略,生态环境治理是个永久性课题。
关键词 大通县 生态治理 水质污染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径流小区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方莹 巩潇 +5 位作者 鲁明辉 赵永军 哈进菊 李璐 唐金晶 万丽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1期37-41,共5页
径流小区法是水土流失定量定位观测的基础手段,是获取当地径流、泥沙量的常用方法之一。径流小区的科学建造是获取准确观测数据的重要保证,现状径流小区多是采用砖、混凝土预制件等传统建筑材料砌筑而成,存在建设扰动大、施工难度大、... 径流小区法是水土流失定量定位观测的基础手段,是获取当地径流、泥沙量的常用方法之一。径流小区的科学建造是获取准确观测数据的重要保证,现状径流小区多是采用砖、混凝土预制件等传统建筑材料砌筑而成,存在建设扰动大、施工难度大、性能欠稳定等问题。装配式无碱玻璃钢径流小区在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应用表明:采用无碱玻璃钢材料装配式建造径流小区,将原来的土建施工变为产品安装模式,可提高水土保持行业的产品化水平,实现径流小区标准化。装配式径流小区具有建设扰动减少、施工难度降低、性能更加稳定、建造周期缩短、建管成本可控等优点,使径流小区建造更加快速便捷、经济高效、规范标准,可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度和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玻璃钢 装配式 径流小区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建设生态
13
作者 董国录 张伟 刘建明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B08期37-38,23,共3页
大通县生态环境建设三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使水利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草、灌、乔综合治理相结合 ,封育措施与植被自我修复能力相结合 ,创造性的进行山区灌溉林业 ,为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开创了... 大通县生态环境建设三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使水利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草、灌、乔综合治理相结合 ,封育措施与植被自我修复能力相结合 ,创造性的进行山区灌溉林业 ,为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开创了新局面 ,树立了样板工程 ,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种综合治理模式是成功、有效的 ,值得在青海省东部浅山干旱地区积极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县 生态环境建设 水利工程 植被修复 山区灌溉林业 综合治理模式 项目建设 质量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