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螺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1
作者 王朔 李华琳 +5 位作者 何心怡 滕炜鸣 刘海娇 李大成 于佐安 王庆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7,共9页
本文为明确中国黄海北部地区香螺(Neptunea cumingii)自然群体的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测量了香螺的壳高X_(1)、壳宽X_(2)、壳口高X_(3)、壳口宽X_(4)、体螺层高X_(5)、体螺层宽X_(6)6个形态性状和体质量M_(1)、软体部质量M_(2)2个... 本文为明确中国黄海北部地区香螺(Neptunea cumingii)自然群体的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测量了香螺的壳高X_(1)、壳宽X_(2)、壳口高X_(3)、壳口宽X_(4)、体螺层高X_(5)、体螺层宽X_(6)6个形态性状和体质量M_(1)、软体部质量M_(2)2个质量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香螺形态性状对其质量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香螺各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体螺层宽X_(6)与体质量M_(1)和软体部质量M_(2)的相关系数均最高;体螺层宽X_(6)对体质量M_(1)和软体部质量M_(2)的直接作用均最大,分别为0.649和0.559;壳宽X_(2)对体质量M_(1)的间接作用最大(0.626),壳口宽X_(4)对软体部质量M_(2)的间接作用最大(0.606)。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质量M_(1)为因变量、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最优回归方程:M_(1)=-145.039+0.649 X_(6)+0.197 X_(2)+0.170 X_(3)(R^(2)=0.879);建立了以软体部质量M_(2)为因变量、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最优回归方程:M_(2)=-53.492+0.559 X_(6)+0.240 X_(3)+0.172 X_(4)(R^(2)=0.786)。研究结果表明,以质量性状为选育香螺目标性状时,应将体螺层宽作为首要形态性状进行选择;以体质量为目标性状时应协同选择壳宽性状,以软体部质量作为目标性状时应协同选择壳口宽性状。本研究可为香螺的生长、人工繁育和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螺 形态性状 质量性状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