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全面业绩评价模型构建与检验——来自L银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斌 罗明慧 陈国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5,共7页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高速成长引发了其业绩评价方式的滞后,研究提出一种中间业务全面业绩评价模型具备实用价值。文章通过中间业务全面业绩评价模型,针对总行、分行或营业部等经营中心的考核需要,借鉴和运用BSC、EVA和AHP的理念,通过以...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高速成长引发了其业绩评价方式的滞后,研究提出一种中间业务全面业绩评价模型具备实用价值。文章通过中间业务全面业绩评价模型,针对总行、分行或营业部等经营中心的考核需要,借鉴和运用BSC、EVA和AHP的理念,通过以中间业务为特色的业绩评价信息系统设计、构建,并经L银行问卷调查、财报数据、内部数据实证检验和评价后发现,其能够适应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考核要求,能够为L银行提供多维度、可操作的中间业务业绩评价方法和提升全面业绩的具体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 银行绩效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是否影响了银行风险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龑 郭子增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92,共13页
以中国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是否影响了银行风险。研究发现:在风险承担水平较高的"重资产"模式与风险承担水平较低的"轻资产"模式下,银行均可实现高收益;... 以中国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是否影响了银行风险。研究发现:在风险承担水平较高的"重资产"模式与风险承担水平较低的"轻资产"模式下,银行均可实现高收益;银行收益与风险承担之间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关系,存在收益最小化的"极值点"。根据"极值点"区分了"重资产"银行和"轻资产"银行,进一步研究发现: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既有提升银行声誉的积极作用;又存在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消极影响。建议银行加速向"轻资产"模式转型,并做好"轻资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资产 轻资产 经营模式转型 银行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地方银行经营效率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龑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2-40,共9页
从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当行政干预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地方保护主义存在“软约束”效应,虽然可以给地方银行带来“优质资源”,但也会导致地方银行产生依赖性,... 从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当行政干预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地方保护主义存在“软约束”效应,虽然可以给地方银行带来“优质资源”,但也会导致地方银行产生依赖性,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不当行政干预存在“硬约束”效应,会扭曲信贷资源配置、降低信贷资产质量,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微观层面上,地方银行扩张资产规模、开展跨区域经营活动,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宏观层面上,法治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财政收入占比、政绩压力和财政赤字的上升,则会加剧“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保护主义 不当行政干预 城商行 农商行 异质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证券化真的缓解了银行核心风险吗?——基于“业务类型”和“底层资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子增 王福臣 王龑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7,共8页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数据,从“业务类型”和“底层资产”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积极影响是降低了自身的流...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数据,从“业务类型”和“底层资产”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积极影响是降低了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消极影响是加剧了自身的信用风险;第二,从“业务类型”来看,以“原始权益人”身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会对银行风险造成影响。以“承销商”身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则不会影响银行风险;第三,从“底层资产”来看,以“企业贷款”作为底层资产发行ABS产品,会对银行风险造成影响。以“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作为底层资产发行ABS产品则不会影响银行风险。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质量与知情交易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国辉 胡欣 刘斌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5,共11页
通过对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质量与知情交易之间关系的检验,发现股权集中导致的协同效应及壕沟效应同时存在,董事会规模及独立性对信息披露质量及知情交易的影响不明显,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手段比股权激励手段更有效。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资... 通过对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质量与知情交易之间关系的检验,发现股权集中导致的协同效应及壕沟效应同时存在,董事会规模及独立性对信息披露质量及知情交易的影响不明显,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手段比股权激励手段更有效。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知情交易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努力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实现股权适度分散以及合理制定高管薪酬契约对减少知情交易、维护资本市场的良好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质量 知情交易 资本市场 股权适度分散 高管薪酬契约 内幕交易 财务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监督、法律制度与代理成本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恩山 戴小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8,共7页
本文运用2007—2011年的数据研究了在中国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媒体报道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媒体报道作为法律外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报道能够通过信息传播机制、声誉机制以及间接通过影响内部治理机制有效降低... 本文运用2007—2011年的数据研究了在中国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媒体报道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媒体报道作为法律外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报道能够通过信息传播机制、声誉机制以及间接通过影响内部治理机制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媒体报道与法律制度一样也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媒体报道作为一种法律外制度与法律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探索公司治理改善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监督 媒体报道 代理成本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流动性风险控制的资产组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中原 许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6期71-73,共3页
银行危机的实质在于银行资产配置失误而导致的流动性不足,因而在银行资产配置中使得资产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对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上一期的负债与资产余额同下一期负债累加作为下一期的总分配资金,使得资产与负债在时间上匹配,通... 银行危机的实质在于银行资产配置失误而导致的流动性不足,因而在银行资产配置中使得资产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对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上一期的负债与资产余额同下一期负债累加作为下一期的总分配资金,使得资产与负债在时间上匹配,通过商业银行法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条例约束,保证银行资产配给的合法性与合规性,控制了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风险,保障银行的支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负债 流动性风险 资产组合 时间结构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企业导入期融资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震 王国红 马慧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72-76,共5页
文章利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处于导入期的创业企业融资策略选择(指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间选择)的演化过程,建立了投融资双方模式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投融资双方在股权模式和债权模式两种策略下的选择行为,并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 文章利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处于导入期的创业企业融资策略选择(指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间选择)的演化过程,建立了投融资双方模式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投融资双方在股权模式和债权模式两种策略下的选择行为,并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双方投融资模式选择的演化规律,给出各种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债权模式是民间资本和创业企业的首选投融资模式;只有当民间资本和创业企业双方的股权投融资模式利润都高于债权时,在经过重复博弈后双方才会选择股权模式,最后提出了达到稳态投融资模式发展路径的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策略 股权模式 债权模式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