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列车制动盘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宋宝韫 高飞 +2 位作者 陈吉光 于庆军 Yves Berthier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7,共7页
综述提高高速列车制动盘能量和降低盘重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用C—C纤维复合材料、陶瓷材料、铝基陶瓷强化复合材料,以及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等改善高速列车制动盘材料性能的问题。分析认为C—C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低、耐高温性能好,但表现出... 综述提高高速列车制动盘能量和降低盘重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用C—C纤维复合材料、陶瓷材料、铝基陶瓷强化复合材料,以及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等改善高速列车制动盘材料性能的问题。分析认为C—C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低、耐高温性能好,但表现出环境影响摩擦性能的问题;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摩擦性能,但具有韧性低的问题;铝基陶瓷强化复合材料密度低,但面临着使用温度较低的问题;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可提高钢盘的摩擦性能,但仍需要解决不同材料间的结合性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盘形制动 摩擦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高导电的形变Cu-Fe原位复合材料 被引量:27
2
作者 葛继平 姚再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8-573,共6页
通过合金成分和变形工艺研究,制备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的形变Cu Fe原位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铁含量越高,强度越高,导电性越低;加入少量镁或锆,可提高强度,但同时损失导电性。在变形过程中,加入适当的中间热处理,在改变强度不太大的... 通过合金成分和变形工艺研究,制备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的形变Cu Fe原位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铁含量越高,强度越高,导电性越低;加入少量镁或锆,可提高强度,但同时损失导电性。在变形过程中,加入适当的中间热处理,在改变强度不太大的前提下,能大大提高导电性。通过合理选择合金成分和变形工艺流程,可制备不同强度和导电性等级要求的Cu Fe原位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原位复合材料 导电性 工艺流程 强度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材料成分对YG30/焊缝界面区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莎莎 赵秀娟 +2 位作者 陈春焕 宋以国 王庆章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选用不同成分Co-Fe-C合金作为填充材料,对YG30硬质合金与45钢进行了TIG焊试验。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分析了YG30/焊缝界面区的相组成、组织和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填充材料在Fe-C合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Co含量可以减少或抑... 选用不同成分Co-Fe-C合金作为填充材料,对YG30硬质合金与45钢进行了TIG焊试验。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分析了YG30/焊缝界面区的相组成、组织和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填充材料在Fe-C合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Co含量可以减少或抑制η相形成。当填充材料中Co含量为73%(质量分数)时,YG30/焊缝界面区没有η相形成。随着填充材料中Co含量的增加,YG30/焊缝界面区硬度过渡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G30硬质合金 填充材料 TIG焊 焊接接头组织 Η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铜基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葛继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本文对形变铜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组织和性能特点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形变 原位 铜基 复合材料 磁场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岔尖轨淬火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刚 姚伟伟 +2 位作者 吕纯洁 夏月明 薛继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3-126,共4页
道岔尖轨淬火是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道岔尖轨淬火温度靠人工观察,难以保证淬火质量。为确保其淬火质量,研制了道岔尖轨淬火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本系统依据手动经验总结出道岔尖轨表面淬火温度与工作台车运行速度之间... 道岔尖轨淬火是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道岔尖轨淬火温度靠人工观察,难以保证淬火质量。为确保其淬火质量,研制了道岔尖轨淬火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本系统依据手动经验总结出道岔尖轨表面淬火温度与工作台车运行速度之间的控制规则,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同时进行了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道岔尖轨淬火温度的自动控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稳定性强,道岔尖轨淬火质量符合TB/T1779-93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道岔 尖轨 淬火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使用寿命 模糊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7
6
作者 石子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0-51,共2页
用预成形压力浸渗技术制备了石墨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颗粒预成形的制备及压力浸渗时铝液温度、保温时间和石墨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测定了石墨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磨损特性。
关键词 预成形 压力浸渗 石墨颗粒 铝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Cu-Ag-Nb原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 被引量:4
7
作者 葛继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164-167,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形变Cu8.2%Ag4%Nb原位复合材料的室温组织和退火时组织的变化。结果发现,Nb纤维为细片状,经400℃,2h退火后产生断裂。
关键词 形变 原位复合材料 组织 Cu-Ag-Nb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构件重用的CAD系统开发方法研究
8
作者 杨鑫华 米小珍 欧宗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32-834,851,共4页
重用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基于构件的重用是软件重用的主要形式。文中介绍了基于软构件技术的软件重用的优点 ,并以冲模 CA D系统为例 ,从领域构件的提取和开发、构件管理以及基于构件的系统集成等方面 ,论述了基于软... 重用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基于构件的重用是软件重用的主要形式。文中介绍了基于软构件技术的软件重用的优点 ,并以冲模 CA D系统为例 ,从领域构件的提取和开发、构件管理以及基于构件的系统集成等方面 ,论述了基于软构件重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重用 软件构件技术 CAD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常用锻件锤上模锻CAPP系统的开发
9
作者 牛玉英 陈吉光 +1 位作者 宋宝韫 张新宇 《金属成形工艺》 2002年第3期37-38,42,共3页
介绍了以VisualBasic为开发平台 ,以SOLIDWORKS为图形工具的锤上模锻CAPP系统 ,系统的使用者只需输入零件几何参数 ,即可自动进行冷、热锻件及模锻工艺的设计 。
关键词 客车 锻件 锤上模锻 CAPP系统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G30硬质合金与45钢TIG焊接头组织中η相 被引量:25
10
作者 赵秀娟 杨德新 +3 位作者 田头孝介 高泽幸治 山森英明 鸭田秀一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选用Ni-Fe合金和纯Ni焊丝对YG30硬质合金与 4 5钢进行了TIG焊试验。用扫描电镜、WDX成份分析等对焊接接头中 η相的形貌、分布、化学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 ,η相分布于YG30 /焊缝界面区域 ,并在界面处聚集长大。当Fe浓度在YG30中达... 选用Ni-Fe合金和纯Ni焊丝对YG30硬质合金与 4 5钢进行了TIG焊试验。用扫描电镜、WDX成份分析等对焊接接头中 η相的形貌、分布、化学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 ,η相分布于YG30 /焊缝界面区域 ,并在界面处聚集长大。当Fe浓度在YG30中达约 4 0 % (摩尔分数 )时 ,WC分解成 η相 ,此时 η相中Fe浓度达 2 3% (摩尔分数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45钢 TIG焊 焊接接头 Η相 扫描电镜 WDX成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交双管的焊接装配接触线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小刚 吕碧峰 +1 位作者 姚伟伟 薛继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2,共4页
在大型管结构的焊接工程中 ,相交双管的装配精度及支管下料高度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作者依据管结构工程实际 ,运用空间解析几何的知识建立了相交双管焊接装配时 ,沿径向切割的支管与非切割的主管之间密闭准确安装的数学模型。通过对... 在大型管结构的焊接工程中 ,相交双管的装配精度及支管下料高度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作者依据管结构工程实际 ,运用空间解析几何的知识建立了相交双管焊接装配时 ,沿径向切割的支管与非切割的主管之间密闭准确安装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此数学模型的求解 ,导出了相交双管相贯线上各点局部二面角的计算公式 ,给出了相交双管装配接触线的参数方程 ,并解释了其数学本质。按此方程计算的接触线进行下料 ,所切支管能够保证支管与主管准确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交双管 焊接装配 接触线 数学模型 下料 相惯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交双管焊接坡口的数据化处理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小刚 吕碧峰 +2 位作者 姚伟伟 薛继仁 陈绍全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5-357,共3页
运用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建立了相交双管焊接装配时 ,沿径向切割的支管与非切割的主管密闭准确安装的数学模型 ,给出了相交双管相贯线的参数方程 ,导出了相交双管相贯线上各点局部二面角的计算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开发了相交双管焊接坡口的... 运用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建立了相交双管焊接装配时 ,沿径向切割的支管与非切割的主管密闭准确安装的数学模型 ,给出了相交双管相贯线的参数方程 ,导出了相交双管相贯线上各点局部二面角的计算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开发了相交双管焊接坡口的数据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可计算出相交管子焊接装配所需要的所有参数。实管切割实验表明 ,所切支管与主管装配准确 ,焊接坡口各参数完全符合AWSD1 .1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交管 相贯线 数学模型 数据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用铜包钢接触线制造技术 被引量:17
13
作者 运新兵 宋宝韫 +1 位作者 刘元文 高飞 《有色金属》 CSCD 2002年第3期22-23,35,共3页
介绍并分析比较电镀法、浸涂上引法以及连续挤压包覆法等几种铜包钢线生产方法。电镀法设备体积小 ,投资少 ,但只能生产薄镀层细线 ,并存在环境污染 ;浸涂上引法的产品界面结合强度高 ,长度不限 ,但工艺复杂 ,设备庞大 ,技术难度较大 ,... 介绍并分析比较电镀法、浸涂上引法以及连续挤压包覆法等几种铜包钢线生产方法。电镀法设备体积小 ,投资少 ,但只能生产薄镀层细线 ,并存在环境污染 ;浸涂上引法的产品界面结合强度高 ,长度不限 ,但工艺复杂 ,设备庞大 ,技术难度较大 ,生产效率较低 ;连续挤压包覆技术设备投资少 ,生产率高 ,铜包覆层厚度均匀、无露点、无焊缝 ,内在质量好 ,导电率高 ,成本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技术 电气化铁路 铜包钢 接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与碳钢电子束对接焊接头的显微组织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秀娟 杨德新 +3 位作者 王浩 高泽幸治 山森英明 田头孝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3,26,共4页
选用YG30硬质合金与45钢进行电子束对接焊复合试验,用扫描电镜、波长分散X射线谱仪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电子束电流小、焊接速度慢时,焊接接头易形成有害的η相,η相分布于YG30/焊缝界面区域,并聚集长大,η相层厚... 选用YG30硬质合金与45钢进行电子束对接焊复合试验,用扫描电镜、波长分散X射线谱仪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电子束电流小、焊接速度慢时,焊接接头易形成有害的η相,η相分布于YG30/焊缝界面区域,并聚集长大,η相层厚度约10μm;焊接过程中硬质合金脱碳和铁向硬质合金迁移是η相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 硬质合金 焊接接头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铜合金接触线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牛玉英 宋宝韫 刘元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103,共5页
根据连续挤压工艺原理,提出"上引连铸—连续挤压—(轧制)—拉拔"银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新工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得出其横断面的平均晶粒度为8 62μm,在室温下的导电率为102 2%IACS、... 根据连续挤压工艺原理,提出"上引连铸—连续挤压—(轧制)—拉拔"银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新工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得出其横断面的平均晶粒度为8 62μm,在室温下的导电率为102 2%IACS、延伸率为7 78%、拉断力为47 42kN。用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晶粒细小、均匀,其导电率、延伸率、拉断力等性能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导线 合金导线 上引连铸 连续挤压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e—C对YG30硬质合金与45^#钢TIG焊过程中η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培全 杨德新 +2 位作者 赵秀娟 陈春焕 王庆章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23,共6页
采用Ni-Fe-C合金作为填充金属,实现了YG30硬质合金与45#钢的TIG焊。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等方法对焊后试样的焊接接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Ni-Fe-C合金可以获得YG30硬质合金与45#钢TIG焊的... 采用Ni-Fe-C合金作为填充金属,实现了YG30硬质合金与45#钢的TIG焊。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等方法对焊后试样的焊接接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Ni-Fe-C合金可以获得YG30硬质合金与45#钢TIG焊的焊接接头;(2)在Ni-Fe合金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C可以抑制YG30/焊缝界面侧大块η相的形成;(3)由于C的扩散而引起的W-Co-C体系的贫碳与YG30/焊缝处高浓度Fe的出现是η相形成的重要原因,YG30/焊缝界面侧形成的η相为M6C型和M12C型复合碳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G30 Ni—Fe—C合金 TIG焊 Η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Ni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国军 黄校先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46-552,共7页
采用包裹工艺和热压工艺制备了Al_2O_3/Ni金属陶瓷。在1450℃热压Ni包裹Al_2O_3复合粉体得到相对密度>98%的金属陶瓷,当温度>1400℃时,随着Ni含量的增加致密度下降.Ni颗粒位于三角晶界,随着含量的增加,断裂方式由沿品转为穿晶断... 采用包裹工艺和热压工艺制备了Al_2O_3/Ni金属陶瓷。在1450℃热压Ni包裹Al_2O_3复合粉体得到相对密度>98%的金属陶瓷,当温度>1400℃时,随着Ni含量的增加致密度下降.Ni颗粒位于三角晶界,随着含量的增加,断裂方式由沿品转为穿晶断裂;在Al_2O_3基体中引入Ni颗粒能够降低晶粒尺寸,提高强度和韧性.与单相Al_2O_3的力学性能相比,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NA4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19%和35%,分析了金属陶瓷的增强增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Ni金属陶瓷 致密度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搅拌摩擦焊金属塑性流动的因素 被引量:14
18
作者 于勇征 罗宇 栾国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7-120,共4页
针对LF6 /LD10、L2 /T2研究了搅拌摩擦焊 (FSW)的金属塑性流动。通过工艺试验 ,分析了影响FSW金属塑性流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被焊材料反复动态再结晶是其持续塑性流动的前提条件。影响金属塑性流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材料的变... 针对LF6 /LD10、L2 /T2研究了搅拌摩擦焊 (FSW)的金属塑性流动。通过工艺试验 ,分析了影响FSW金属塑性流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被焊材料反复动态再结晶是其持续塑性流动的前提条件。影响金属塑性流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材料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搅拌工具使材料保持高应变速率 ,并对材料快速加热 ,致使层错能很高的铝发生动态再结晶 ,促使其稳定流动。保持一定的焊接温度有利于金属动态软化 ,促进塑性流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金属塑性流动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氧化镍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国军 任瑞铭 +1 位作者 黄校先 郭景坤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7-290,237,共5页
Nano-NiO powder was prepar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precursor of NiC2O4·2H2O obtained via Ni(NO3)2·6H2O and H2C2O4·2H2O reacting in ethanol solvent. IR and TGA-DTA indicate physisorption and ch... Nano-NiO powder was prepar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precursor of NiC2O4·2H2O obtained via Ni(NO3)2·6H2O and H2C2O4·2H2O reacting in ethanol solvent. IR and TGA-DTA indicate physisorption and chem- isorption ethanol co-exist in the precursor. XRD suggests the obtained cubic NiO is stable below 700 ℃. TEM shows the as-calcined NiO at 400 ℃ for 2 hours was of narrow distribution, weak agglomeration and small particle size (average 8 nm). The reason for weak agglomeration was expl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NiO 乙醇溶剂 分布窄 弱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件熔融盐电镀铝及其抗高温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志敏 冯秋元 +2 位作者 石子源 阎颖 金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7-28,31,共3页
用AlCl3-NaCl-KCl和NaCl-KCl熔融盐分别于150℃和800℃的温度下,在Q235钢基体上获得了电镀铝层,并对电镀铝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低温电镀还是高温电镀,电镀铝层的厚度都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和电镀时间的延长而增... 用AlCl3-NaCl-KCl和NaCl-KCl熔融盐分别于150℃和800℃的温度下,在Q235钢基体上获得了电镀铝层,并对电镀铝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低温电镀还是高温电镀,电镀铝层的厚度都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和电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镀层厚度和电镀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Q235钢经电镀铝后,其抗高温氧化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钢 熔融盐电镀铝 抗高温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