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5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缬沙坦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5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缬沙坦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各项观察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SBP)、收缩压变异性(SBPV)、舒张压(DBP)、舒张压变异性(DBPV)、一氧化氮、内皮素、血压晨峰(MBPS)控制率分别为(130.15±4.22)mm Hg(1 mm Hg=0.133kPa)、(11.12±1.44)%、(86.95±2.25)mm Hg、(7.82±2.05)%、(56.23±4.15)μmol/L、(39.22±1.66)μg/L、96.15%(25/26),对照组患者SBP、SBPV、DBP、DBPV、一氧化氮、内皮素、MBPS控制率分别为(139.63±3.12)mm Hg、(17.50±2.05)%、(91.77±1.15)mm Hg、(14.11±1.07)%、(43.67±4.12)μmol/L、(44.33±1.95)μg/L、69.23%(18/26),实验组患者SBP、SBPV、DBP、DBPV、一氧化氮、内皮素、MBPS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实施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 临床疗效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86-87,共2页
目的探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 目的探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后期前收缩、血压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9例、效果明显12例、效果较差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痊愈8例、效果明显14例、效果较差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期前收缩为(4.5±1.8)次/min,舒张压为(78.5±5.4)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为(124.5±6.8)mm Hg;对照组患者期前收缩为(8.8±2.1)次/min,舒张压为(91.2±6.9)mm Hg,收缩压为(138.9±7.2)mm Hg;观察组患者期前收缩、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1例出现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4例出现低血压, 2例出现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安全性及有效性明显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和Th1、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肺功能、辅助T细胞(Th)1、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肺功能、辅助T细胞(Th)1、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孟鲁司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 P=0.032<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VC、PEF和FEV1水平分别为(4.23±0.79)L、(8.44±1.22)L/s、(3.24±0.56)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67±0.88)L、(7.68±0.99)L/s、(2.77±0.7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IL-10和IFN-γ水平分别为(3.11±0.54)、(3.98±0.41)ng/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11±0.45)、(4.37±0.3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Th1、Treg水平,并提升肺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辅助T细胞1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