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过滤法去除废气中乙酸乙酯及填料性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玉梅 全燮 +4 位作者 陈景文 杨凤林 薛大明 赵雅芝 罗伟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5,共5页
研究了进气中乙酸乙酯浓度和空床停留时间对生物过滤去除废气中乙酸乙酯效果的影响 .生物过滤器以堆肥和珍珠岩为填料 ,填料中水质量分数近 6 0 % ,p H 6 .5 ,在室温下 ,经过 80 d( 96 0 h)的运行 ,进气乙酸乙酯负荷由 8g .m- 3 .h- 1... 研究了进气中乙酸乙酯浓度和空床停留时间对生物过滤去除废气中乙酸乙酯效果的影响 .生物过滤器以堆肥和珍珠岩为填料 ,填料中水质量分数近 6 0 % ,p H 6 .5 ,在室温下 ,经过 80 d( 96 0 h)的运行 ,进气乙酸乙酯负荷由 8g .m- 3 .h- 1提高到 32 0 g .m- 3 .h- 1 ;生物过滤器对乙酸乙酯去除效果良好 ,去除率在 99%以上 ,乙酸乙酯的总去除量为 4 93g .在过滤去除乙酸乙酯的过程中 ,实验所用填料对高负荷乙酸乙酯的适应性及吸附和降解能力较强 ,p H值较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生物过滤法 堆肥填料 有机废气处理 吸附能力 降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的研究(Ⅰ)——能水解甘草苷糖醛酸基酶的微生物的选择与产酶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鱼红闪 吴少杰 +1 位作者 金凤燮 郭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15,共6页
以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为目标,研究了9种新菌株能产水解甘草苷糖醛酸基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产率。结果:细菌甘E-1、霉菌甘M-3和甘M-6等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较好,产率分别为56.73U/ml、42.52... 以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为目标,研究了9种新菌株能产水解甘草苷糖醛酸基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产率。结果:细菌甘E-1、霉菌甘M-3和甘M-6等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较好,产率分别为56.73U/ml、42.52U/ml和31.26U/ml,产酶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细菌18h和霉菌48h。酶解甘草苷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6,反应时间为12h,反应温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剂 甘草苷 单葡萄糖醛酸基 葡萄糖醛酸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张春枝 安利佳 金凤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0-74,共5页
综述了人参皂苷生理活性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简单介绍了人参皂苷的结构。
关键词 人参皂苷 生理活性 研究进展 化学结构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改变大豆皂甙糖基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田晶 苏志国 +2 位作者 徐龙权 鱼红闪 金凤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研究了用酶水解大豆皂甙分子上的部分糖基 ,使皂甙部分水解生成低糖、高活性皂甙的方法。探讨了八种霉菌菌株对七种糖苷键及对皂甙糖基的水解能力 ,得到三种具有较高活性的菌株 ,用于水解大豆皂甙。它们分别是 A.niger 848s,A.oryzae慢 ... 研究了用酶水解大豆皂甙分子上的部分糖基 ,使皂甙部分水解生成低糖、高活性皂甙的方法。探讨了八种霉菌菌株对七种糖苷键及对皂甙糖基的水解能力 ,得到三种具有较高活性的菌株 ,用于水解大豆皂甙。它们分别是 A.niger 848s,A.oryzae慢 s,A.oryzae 39s。并通过 TLC和 HPLC分析得到大豆皂甙酶解最佳反应条件为 pH=5,温度 40℃,时间 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甙 低糖大豆皂甙 酶水解 菌株 水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钱方 邓岩 +3 位作者 刘阳 王凤翼 刘海波 周晶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13,共4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底物,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试验以及水解蛋白曲线的分析,确定了胃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 pH值为 2.0,水解温度为 37℃,酶与底物比为 7.0% (质量百分比 ),底物质...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底物,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试验以及水解蛋白曲线的分析,确定了胃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 pH值为 2.0,水解温度为 37℃,酶与底物比为 7.0% (质量百分比 ),底物质量浓度为 0.04 kg/L,反应时间为 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大豆分离蛋白 酶解条件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法提取甘草中甘草苷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鱼红闪 吴少杰 +1 位作者 金凤燮 郭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3,共4页
主要研究了树脂法提取甘草中的甘草苷。结果表明:国产多孔树脂D101和日本产HP20树脂在水溶液中,对甘草苷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8.7mg/g和278.9mg/g;吸附后的D101树脂和HP20树脂洗脱甘草苷的最佳乙... 主要研究了树脂法提取甘草中的甘草苷。结果表明:国产多孔树脂D101和日本产HP20树脂在水溶液中,对甘草苷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8.7mg/g和278.9mg/g;吸附后的D101树脂和HP20树脂洗脱甘草苷的最佳乙醇浓度分别为50%和60%。甘草经粉碎、水浸、过滤、减压蒸馏、浓H2SO4沉淀等步骤,甘草苷粗品得率为9%以上,粗品再经D101树脂和HP20树脂处理,得甘草苷纯品,得率分别为60%和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苷 树脂性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8树脂法提取大豆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田晶 卢明春 +1 位作者 苏志国 金凤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以脱脂大豆为原料 ,研究了 AB-8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和纯化大豆皂苷的方法。确定了最佳乙醇浸泡浓度为 4 0 % ,最佳流速为 2 .4 ml/ min,最佳乙醇洗脱浓度为 50 % ,建立了AB-8树脂提取大豆皂苷的方法。测定了 AB-8树脂的吸附容量为 1 0 3 .... 以脱脂大豆为原料 ,研究了 AB-8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和纯化大豆皂苷的方法。确定了最佳乙醇浸泡浓度为 4 0 % ,最佳流速为 2 .4 ml/ min,最佳乙醇洗脱浓度为 50 % ,建立了AB-8树脂提取大豆皂苷的方法。测定了 AB-8树脂的吸附容量为 1 0 3 .2 mg/ g,大豆皂苷的提取率为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甙 提取 AB-8树脂 脱脂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发酵过程中大豆皂苷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田晶 徐龙权 +2 位作者 鱼红闪 苏志国 金凤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以脱脂大豆为原料 ,研究大豆皂苷的提取及酱油发酵过程中大豆皂苷的变化 .大豆皂苷采用乙醇浸提、正丁醇萃取、丙酮沉淀的方法提取 ,再用 D1 0 1树脂柱纯化 ;用沪酿 3 0 4 2曲子发酵酱油 .通过薄层层析法 ( TLC)、紫外光谱法 ( UV)与高... 以脱脂大豆为原料 ,研究大豆皂苷的提取及酱油发酵过程中大豆皂苷的变化 .大豆皂苷采用乙醇浸提、正丁醇萃取、丙酮沉淀的方法提取 ,再用 D1 0 1树脂柱纯化 ;用沪酿 3 0 4 2曲子发酵酱油 .通过薄层层析法 ( TLC)、紫外光谱法 ( UV)与高效液相色谱 ( HPLC) 3种方法分别研究发酵 6、1 8、2 4及 3 6d样品中大豆皂苷含量及组成的变化 ;测定了酱油曲子中的 7种酶活性 .结果表明 ,酱油曲子中α-D-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最大 ,α-L-鼠李糖苷酶的活性最小 .在酱油发酵过程中 ,大豆皂苷中的某些高糖链组分被降解为低糖链组分 ,并且在 3 0 d以内大豆皂苷的含量逐渐增加 ,3 0 d以后又开始减少 ;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酱油的发酵天数来控制其中大豆皂苷的含量 ,得到对人们健康更有利的富含低糖链大豆皂苷的产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发酵过程 大豆皂苷 含量 组成 d-D-半乳糖苷酶 三萜苷元 低聚糖糖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糖人参果果脯、果酱的研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彧 朱蓓薇 董秀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56,共3页
确定了低糖人参果果脯、果酱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重点在硬化护色工艺和糖渍工艺 ,硬化护色液组成为明矾 3%、氯化钙 0 5 %、亚硫酸钠 0 0 0 5 %;糖渍液组成为淀粉糖浆 40 %、蔗糖 6 0 %,三次浸糖浓度分别为 30 %、40 %、5 0 %。
关键词 人参果 果脯 果酱 低糖 生产工艺 质量标准 护色 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的研究(Ⅱ)——能水解甘草苷糖醛酸基酶的提纯与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鱼红闪 吴少杰 +1 位作者 金凤燮 郭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12,共8页
以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为目的,对新分离筛选的甘M-2和甘M-6霉菌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行了分离提纯和酶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被60%饱和硫酸铵沉淀较好,经DEAE-Cel... 以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为目的,对新分离筛选的甘M-2和甘M-6霉菌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行了分离提纯和酶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被60%饱和硫酸铵沉淀较好,经DEAE-CeluoseDE52离子交换层析柱梯度洗脱,得到纯酶,提纯倍数分别为10.67和6.15倍,收率分别为33.0%和24.2%,其中甘M-2菌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只能将甘草苷水解成甘草次酸(GA);甘M-6菌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甘草苷主要变成甜度很高的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苷(GAMG);两种酶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都得到电泳单点,其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000和42000;酶反应最适pH分别为5.0和6.0,最适温度均为40℃,均在pH4.0~8.0和20~70℃范围内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素 单葡萄糖醛酸基 甘草苷 葡萄糖醛酸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人参及其各部位中皂苷组成和比例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鱼红闪 陈琪 金凤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8,共5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人参中皂苷含量 ,以及人参不同部位中的皂苷成分及比例。总皂苷含量测定结果为 ,三七参根中含 14 .2 % ,西洋参须中含 10 .1% ,人参根中含 4.4% ,人参头中含 8.6% ,人参皮中含 6.7% ,人参叶中含 7.7% ,人参须中含 9.9%。... 研究了不同种类人参中皂苷含量 ,以及人参不同部位中的皂苷成分及比例。总皂苷含量测定结果为 ,三七参根中含 14 .2 % ,西洋参须中含 10 .1% ,人参根中含 4.4% ,人参头中含 8.6% ,人参皮中含 6.7% ,人参叶中含 7.7% ,人参须中含 9.9%。对西洋参须、三七参根及吉林产的人参头、人参皮、人参叶、人参根、人参须中的总皂苷作TLC检测及薄层扫描表明 ,三七参根中Rg1含量最高 ,西洋参须中Rb1含量最高 ,人参根中Rd的含量可以忽略 ,人参叶中含有特征皂苷F2 ;它们的Rb1/Rg1值分别为 ,西洋参须中 2 2 .2 ,三七参根中 0 .6,人参头中 4.3 ,人参皮中 6.7,人参叶中 0 .2 ,人参根中 2 .4,人参须中 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组成 比例 含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薯干原料柠檬酸发酵新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连芳 刘茵 孙玉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56,共4页
薯干原料经挤压式膨化机膨化后直接加水配料接菌进行柠檬酸发酵。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原料粉碎 ,加α 淀粉酶液化 ,高温蒸煮等预处理工序 ,具有明显的节能、节水的效果。经摇瓶发酵平均产酸稳定在 13 6 % ,转化率可达 97 4%。比传统工艺... 薯干原料经挤压式膨化机膨化后直接加水配料接菌进行柠檬酸发酵。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原料粉碎 ,加α 淀粉酶液化 ,高温蒸煮等预处理工序 ,具有明显的节能、节水的效果。经摇瓶发酵平均产酸稳定在 13 6 % ,转化率可达 97 4%。比传统工艺转化率提高 5 %左右。防腐剂A3最适用量为 0 0 8mg/g原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薯干原料 柠檬酸 发酵 新技术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能抵抗噪音导致的肝胆固醇含量降低 被引量:3
13
作者 云霞 张彧 +1 位作者 朱蓓薇 杨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将未经过噪声暴露和经过噪声暴露(未注射药物、注射黄芪和红景天)的大鼠分别测定了其肝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噪声对大鼠肝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药物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受到噪声刺激后,肝胆固醇含量随噪声强度的提高和噪声... 将未经过噪声暴露和经过噪声暴露(未注射药物、注射黄芪和红景天)的大鼠分别测定了其肝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噪声对大鼠肝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药物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受到噪声刺激后,肝胆固醇含量随噪声强度的提高和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腹腔注射黄芪和红景天后,大鼠肝胆固醇含量的变化仅与噪声暴露时间有关,90min内可调节肝胆固醇的代谢平衡,随后药物作用减弱.两种药物作用效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和红景天能调节噪声环境中大鼠肝胆固醇的代谢平衡,对噪声的刺激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食用含有黄芪和红景天的药物或食品来缓解噪声的非听觉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固醇 噪声 共芪 红景天 中草药 人体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苦味肽的粗分离 被引量:17
14
作者 钱方 王凤翼 邓岩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3,共4页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豆蛋白酶解苦味的问题,从分离大豆酶解苦味肽入手,测其肽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研究了酶—基质的切割点以及切割点与苦味肽的关系,从而有目的选择酶—基质控制水解反应以避免或减少苦味肽的产生。在上样量1.5mL,流速0...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豆蛋白酶解苦味的问题,从分离大豆酶解苦味肽入手,测其肽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研究了酶—基质的切割点以及切割点与苦味肽的关系,从而有目的选择酶—基质控制水解反应以避免或减少苦味肽的产生。在上样量1.5mL,流速0.5mL/min,每管接收洗脱液2.5mL,缓冲液浓度为0.05mol/L磷酸盐—0.15mol/NaCl的洗脱条件下,ShephadexG-15交联葡聚糖凝胶柱(1.5cm×76cm)的标准洗脱曲线方程为-lgKav=0.00567M2-0.18279。用其对胃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苦味肽进行粗分,得到3个苦味肽粗品,其苦味值为5,3,2.5,分子量为868,651和361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 大豆分离蛋白 粗分离 酶解 苦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酱发酵过程中大豆皂甙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鱼红闪 郭勇 +2 位作者 金凤燮 韩桂焕 张洛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0-24,共5页
以东北产大豆为原料,用中国和朝鲜大酱厂常用的AspergillusoryzeAS3951和No.39两株菌,研究了大酱发酵过程中大豆皂甙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酱发酵过程中大豆皂甙有明显的变化。No.39菌发酵时,由原料中的4个皂甙组分,制曲后变成8个... 以东北产大豆为原料,用中国和朝鲜大酱厂常用的AspergillusoryzeAS3951和No.39两株菌,研究了大酱发酵过程中大豆皂甙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酱发酵过程中大豆皂甙有明显的变化。No.39菌发酵时,由原料中的4个皂甙组分,制曲后变成8个组分,发酵结束后只剩下5个组分;AS3951菌发酵时,由原料中的4个组分变成制曲后的9个皂甙组分,发酵结束剩下4个组分。因为大酱中皂甙的Rf值与原料皂甙的Rf值不一样,说明在大酱发酵过程中大豆皂甙的糖基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甙 大酱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抵抗噪声引起动物肝糖原的损害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蓓薇 韩杰 +1 位作者 云霞 钟正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测定未经过噪声暴露和经过噪声暴露(未注射药物、注射黄芪或注射红景天)的大鼠的肝糖原含量,研究了噪声对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及其药物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受到噪声刺激后肝糖原含量起初远远低于正常值,而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接近正... 测定未经过噪声暴露和经过噪声暴露(未注射药物、注射黄芪或注射红景天)的大鼠的肝糖原含量,研究了噪声对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及其药物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受到噪声刺激后肝糖原含量起初远远低于正常值,而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接近正常值;腹腔注射黄芪的效果因噪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而腹腔注射红景天的效果因强度的增加而稍有减弱.也就是说,黄芪的药效无论是在高强度噪声还是在低强度噪声下都比较持久、稳定,而红景天在低强度噪声下药效比较持久,在高噪声强度下的药效不如低强度.腹腔注射黄芪或红景天后肝糖原含量均有所提高,基本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和红景天对噪声刺激具有抵抗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食用含有黄芪、红景天的药物或食品来缓解噪声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糖原 噪声 黄芪红景天 环境噪声污染 抵抗作用 药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及表达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苓花 安利佳 +2 位作者 袁晓东 高晓蓉 王运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4-300,共7页
PCR扩增无花果曲霉 As3 .3 2 4的植酸酶基因 phy A ,测序分析表明 ,phy A 全长1 5 1 5 bp,其中 1 1 1个核苷酸为内含子序列 ,共编码 467个氨基酸 ,N端的 1 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 ,序列中存在 1 0个潜在的 N-糖基化位点 .构建 phy A 的酵母... PCR扩增无花果曲霉 As3 .3 2 4的植酸酶基因 phy A ,测序分析表明 ,phy A 全长1 5 1 5 bp,其中 1 1 1个核苷酸为内含子序列 ,共编码 467个氨基酸 ,N端的 1 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 ,序列中存在 1 0个潜在的 N-糖基化位点 .构建 phy A 的酵母转化载体 p PIC9K/phy A ,电击法转化毕赤酵母 GS1 1 5 ,获得植酸酶基因重组酵母菌 GS1 1 5 /phy A .其发酵酶活性比 As3 .3 2 4提高了 3 3倍 .GS1 1 5 /phy A 植酸酶作用 p H有两个峰值 ,分别为 2 .5和4.5 ,最适作用温度为 60℃ .与 As3 .3 2 4相比 ,重组毕赤酵母 GS1 1 5 /phy A 植酸酶的热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基因 毕赤酶母 表达 表达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苯酚法测定北冬虫夏草多糖含量 被引量:96
18
作者 鲁晓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70,共2页
探讨了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北冬虫夏草多糖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获得了最佳反应温度为沸水,最佳显色剂用量为15ml,最佳显色时间1min。
关键词 硫酸本酚法 测定 北冬虫夏草 多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啤酒麦糟培养木霉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玉梅 王培忠 +4 位作者 何连芳 曹方 张莉 姜铁 王明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0-22,共3页
该文研究了利用啤酒麦糟培养木霉以获得单细胞蛋白饲料 ,适宜培养条件为 :在麦糟中加入 0 5 %(NH4 ) 2 SO4 和 0 2 %CaCl2 ,在 3 0℃恒温培养 4~ 5天 ,在此条件下的培养物粗蛋白含量可达 2 9% (干基 )
关键词 木霉 啤酒麦糟 单细胞蛋白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