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永刚 陈敏 +1 位作者 李长敏 田继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2-74,共3页
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概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分类、特征及其与生物材料表面作用的机理;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聚合、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对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原理以及它们在生物材料领域... 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概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分类、特征及其与生物材料表面作用的机理;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聚合、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对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原理以及它们在生物材料领域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生物材料 表面改性 生物相容性 抗凝血性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HDPE/PA-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冯钠 项素云 +1 位作者 王益龙 李建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47,共4页
通过测试HDPE、PA 6的流变性能和对共混物进行显微镜法 (PCM)分析 ,研究了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工艺条件对HDPE/PA 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变加工温度可以调节HDPE/PA 6共混组成粘度比。PA 6和HDPE的粘度比较大时 ,PA 6... 通过测试HDPE、PA 6的流变性能和对共混物进行显微镜法 (PCM)分析 ,研究了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工艺条件对HDPE/PA 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变加工温度可以调节HDPE/PA 6共混组成粘度比。PA 6和HDPE的粘度比较大时 ,PA 6相呈层状分布结构 ,剪切作用有利于共混体系两相的分散 ,剪切速率过低易使PA 6相区尺寸大 ,分散不均匀。较高的剪切速率使PA 6相尺寸减小 ,分散更均匀 ;适合的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可以获得具有耐油性的层状HDPE/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体系 形态结构 流变性能 HDPE PA-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对生物材料表面改性固定生物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田继文 陈敏 +2 位作者 李长敏 张庆瑜 任春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
概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固定生物分子领域的应用。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包括等离子体直接处理、聚合、刻蚀、以及对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以固定生物分子的方法、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固定 生物材料 研究进展 生物分子 处理 影响因素 直接 表面改性 聚合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沸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及其微观形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伟军 郭静 +2 位作者 王立岩 杨恩宁 孙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52-254,共3页
通过采用PEG10000改性沸石,并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制备了聚丙烯/沸石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热性能、结晶形态及微观形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沸石的引入使PP产生了异相成核结晶,结晶度提高;沸石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体系结晶较为... 通过采用PEG10000改性沸石,并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制备了聚丙烯/沸石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热性能、结晶形态及微观形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沸石的引入使PP产生了异相成核结晶,结晶度提高;沸石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体系结晶较为完善;而随着沸石用量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尺寸快速下降,呈现碎晶状。采用PEG10000对沸石进行有机化改性抑制了沸石在PP中团聚,实观了较好的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沸石 复合材料 结晶 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的晶体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隋新国 高文元 +1 位作者 孙俊才 刘扬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6-818,841,共4页
使用硝酸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x=0.05、0.10、0.15、0.20)的粉料并研究了粉料的各种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800℃煅烧3h形成粉料... 使用硝酸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x=0.05、0.10、0.15、0.20)的粉料并研究了粉料的各种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800℃煅烧3h形成粉料具有六角晶系钙钛矿结构;Ca2+和Sr2+双掺杂取代La3+进入晶格后,随着Ca2+含量x增加,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晶胞a轴方向缩短c轴方向拉长,晶胞体积减小;且1200℃烧结3h后所有样品电导率在降低。温度升高到490℃,掺杂样品的电导率出现最大值,温度继续升高晶格氧逸出导致电导率降低。当x=0.10和0.15时,阴极材料电导率在500~650℃范围内基本相等且高于700S/cm,并与Ce0.8Sm0.2O2热性能的表现一致,且两者阴极材料在650℃时,所组装单电池的输出功率明显大于350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La0.7Sr0.3-xCaxCo0.8Fe0.2O3-δ 晶体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合成La_2Ni_(0.5)M_(0.5)O_(4+δ)(M=Co,Cu)材料及电性能(英文)
6
作者 高文元 孙俊才 刘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5-509,共5页
使用金属氧化物La2O3,NiO,CuO和Co2O3作为原料,固相反应法能够合成出具有K2NiF4型结构单一相的、且晶粒尺寸在35-50nm范围的La2Ni0.5M0.5O4+δ(M=Co,Cu)粉料,用XRD、SEM和直流四极探针电导测试法研究了合成La2Ni0.5M0.5O4+δ(M... 使用金属氧化物La2O3,NiO,CuO和Co2O3作为原料,固相反应法能够合成出具有K2NiF4型结构单一相的、且晶粒尺寸在35-50nm范围的La2Ni0.5M0.5O4+δ(M=Co,Cu)粉料,用XRD、SEM和直流四极探针电导测试法研究了合成La2Ni0.5M0.5O4+δ(M=Co,Cu)粉料的煅烧工艺条件和掺杂元素对电性能的影响以及粉料的颗粒形貌。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尺寸在不断长大;合成的粉料在1300℃烧结5h后所有样品的电导率在空气条件下于100-800℃范围内都在增加。掺杂Co或Cu后的材料LaNiO4+δ的电导率均有增加,但掺杂Co后材料电导率要大于掺杂Cu的电导率。为此确定La2Ni0.5M0.5O4+δ(M=Co,Cu)类粉料固相法合成的适宜煅烧条件为1400℃下保温时间1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NiF4型结构 LLa2Ni0.5M0.5O4+δ 晶粒尺寸 掺杂元素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金属表面溶胶-凝胶法和离子束合成TiO_2薄膜的结构、性能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敬肖 杨大智 +1 位作者 史非 蔡英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97-804,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离子束增强沉积法在医用NiTi合金表面制备TiO2薄膜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及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电化学腐蚀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制备...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离子束增强沉积法在医用NiTi合金表面制备TiO2薄膜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及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电化学腐蚀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TiO2薄膜对金属基体均起到一种保护膜的作用,能够提高医用金属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抗腐蚀性;对薄膜表面固定肝素抗凝血分子进行研究发现,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薄膜表面能够获得较好的肝素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离子束合成 TIO2薄膜 肝素 固定 结构 性能 药物载体 医用金属材料 生物陶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NiTi合金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SiO_2薄膜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敬肖 杨大智 蔡英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8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制备了TiO2-SiO2复合薄膜,在提高医用NiTi合金的抗腐蚀性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运用电化学方法对不同组成的TiO2-SiO2薄膜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制备了TiO2-SiO2复合薄膜,在提高医用NiTi合金的抗腐蚀性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运用电化学方法对不同组成的TiO2-SiO2薄膜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薄膜中 Ti/Si比的增加,TiO2-SiO2薄膜的抗腐蚀性增强.划痕试验表明 TiO2-SiO2(Ti/Si=4:1)膜与NiTi合金基体具有较高的界面结合强度.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TiO2-SiO2薄膜的表面形貌及表面粗糙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解释并讨论了TiO2-SiO2薄膜的配方组成与其抗腐蚀性的关系,SiO2含量较少时,薄膜结构致密,膜层均匀平滑,且膜基结合力好,作为医用NiTi合金的表面保护层,可以使其耐腐蚀性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TiO2-SiO2薄膜 NITI合金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和Sr^(2+)共掺杂钴铁酸镧的合成及电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高文元 孙俊才 +1 位作者 于洪浩 胡志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9-592,共4页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0.7Sr0.3-x CaxCo0.9 Fe0.1 O3-δ(简称: LSCCF,x= 0. 05、0.10、0. 15、0. 20)系列纳米晶粉料。TG DSC、XRD和SEM研究了LSCCF粉料的合成条件、晶体结...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0.7Sr0.3-x CaxCo0.9 Fe0.1 O3-δ(简称: LSCCF,x= 0. 05、0.10、0. 15、0. 20)系列纳米晶粉料。TG DSC、XRD和SEM研究了LSCCF粉料的合成条件、晶体结构和颗粒粒度形貌。实验表明: LSCCF 粉料形成经过脱水、LaCoO3 基氧化物形成和LSCCF固溶体形成等过程;前驱体800℃处理4h就可形成单一钙钛矿型结构的固体氧化物。使用直流四极探针法在空气气氛下测试了1200℃烧结3h 后所有LSCCF 样品从100 ~800℃时的电导率,结果显示随着测量温度的提高,电导率逐渐增大,并在490℃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490℃范围内,Ca2+ 和Sr2+ 共掺杂取代La3+ 进入晶格后,其导电机制符合小极化子绝热孔隙理论。而当Ca2+的掺杂含量x=0.10 或0.15 时,Ca2+和Sr2+共掺杂在450 ~ 800℃范围对LSCCF 的电导率产生“混合”效应,致使电导率值基本保持一致。且所有样品在600~800℃的电导率都超过400S/cm,满足阴极材料对电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材料 钴铁酸镧 共沉淀法 混合效应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钾晶须填充新型PPESK的性能及形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敏杰 蹇锡高 +2 位作者 刁晓峰 廖功雄 刘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65-568,共4页
采用填料对含二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石风酮(PPESK)进行填充改性,能够快捷有效的提高其性能,为此采溶液共沉析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结构的聚芳醚砜酮/钛酸钾晶须(PPESK/Whisker)复合材料.使用不同比例的钛酸酯偶联剂进行晶须表面处理,研... 采用填料对含二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石风酮(PPESK)进行填充改性,能够快捷有效的提高其性能,为此采溶液共沉析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结构的聚芳醚砜酮/钛酸钾晶须(PPESK/Whisker)复合材料.使用不同比例的钛酸酯偶联剂进行晶须表面处理,研究了晶须表面处理和晶须含量对PPESK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果表明,钛酸钾晶须作为填充材料,使得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对晶须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后,晶须与PPESK基体的相容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钾晶须 填充改性 新型 聚芳醚砜酮 聚醚砜酮 复合材料 并用 形态研究 性能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TiO_2薄膜玻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妍彦 钟萍 王承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6-68,1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TiO_2薄膜和掺杂铈或镧的TiO_2薄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气氛条件下热处理的TiO_2薄膜对油酸光催化降解的影响,TiO_2薄膜中掺杂稀土铈...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TiO_2薄膜和掺杂铈或镧的TiO_2薄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气氛条件下热处理的TiO_2薄膜对油酸光催化降解的影响,TiO_2薄膜中掺杂稀土铈或稀土镧对油酸光催巨化降解的影响,薄膜内TiO_2晶粒的分布及形态,薄膜表面化学稳定性等。结果表明空气气氛下处理的TiO_2薄膜光催化效率最高,掺杂铈或镧有利于提高TiO_2薄膜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涂层有利于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但提高的程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活性 TIO2薄膜 掺杂 稀土 薄膜玻璃 二氧化钛 油酸 光催化降解 光催化剂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烧陶瓷窑炉气氛动态特性及Fuzzy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贵山 胡国林 +1 位作者 马铁成 马春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7-21,共5页
通过对气烧陶瓷窑炉控制特性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提出了气氛模糊控制的新策略 ,并设计了气烧陶瓷窑炉控制还原气氛的模糊控制器 ,经计算机仿真控制 。
关键词 气氛 模糊控制 计算机仿真 气烧陶瓷窑炉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片温度对TiO_2薄膜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永刚 陈敏 +2 位作者 李长敏 张庆瑜 黄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2-385,共4页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在玻璃基片上制备TiO2薄膜,采用AFM、UV-Vis分光光度、接触角测定仪等测试手段,研究基片温度对薄膜表面形貌、粗糙度和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片温度增加,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大,薄膜中颗粒由无定形态逐渐向...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在玻璃基片上制备TiO2薄膜,采用AFM、UV-Vis分光光度、接触角测定仪等测试手段,研究基片温度对薄膜表面形貌、粗糙度和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片温度增加,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大,薄膜中颗粒由无定形态逐渐向定向排列的晶态转变,而薄膜结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变化明显影响薄膜表面性能。最后,探讨了薄膜的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基片温度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形貌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掺杂钴铁酸盐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洪浩 高文元 孙俊才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用金属硝酸盐,通过柠檬酸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0 7Sr0 3-xCaxCo0 9Fe0 1O3-δ(LSCCF)粉末。用热重差热研究了LSCCF的形成过程。XRD测试表明:前驱体800℃处理3h,已形成六方钙钛矿结构。样品的电导率随着烧结温度的... 用金属硝酸盐,通过柠檬酸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0 7Sr0 3-xCaxCo0 9Fe0 1O3-δ(LSCCF)粉末。用热重差热研究了LSCCF的形成过程。XRD测试表明:前驱体800℃处理3h,已形成六方钙钛矿结构。样品的电导率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和Ca2+含量的减少而变大,在500~800℃范围内,大于500S/cm,高于固相合成法的电导率最大值100S/cm。XRD和SEM测试表明:样品与电解质Ce0 8Sm0 2O2的化学相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电导率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柠檬酸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TiO_2薄膜的亲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永刚 陈敏 +1 位作者 李长敏 张庆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1-404,共4页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TiO2 薄膜 ,并分别在 30 0℃、4 0 0℃、5 0 0℃下进行热处理。用紫外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 (AFM)、接触角测定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制备工艺、热处理和紫外光照射时间对薄膜表面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TiO2 薄膜 ,并分别在 30 0℃、4 0 0℃、5 0 0℃下进行热处理。用紫外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 (AFM)、接触角测定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制备工艺、热处理和紫外光照射时间对薄膜表面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紫外光照射或热处理后的TiO2 薄膜表面表现出明显的超亲水性 ,而制备工艺的变化对亲水性的影响不明显。光谱、AFM分析表明 ,导致薄膜表面亲水性的原因在于薄膜表面微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磁控溅射 亲水性 表面微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制备工艺 半导体薄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改性沸石填充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伟军 郭静 +1 位作者 牛常秋 杨恩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0-22,共3页
用聚乙二醇改性沸石填充聚丙烯制备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变化,用扫描电镜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果表明,用沸石改性聚丙烯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采用适量的聚乙二醇对沸石进行有机化处... 用聚乙二醇改性沸石填充聚丙烯制备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变化,用扫描电镜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果表明,用沸石改性聚丙烯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采用适量的聚乙二醇对沸石进行有机化处理,可以改善沸石在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性,且对力学性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乙二醇 沸石 填充改性 冲击强度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SK/PTFE共混物摩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伟 廖功雄 +2 位作者 曲敏杰 靳奇峰 蹇锡高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7,共5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新型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PPESK)与聚四氟乙烯(PTFE)共混物。利用磨损试验机对该共混体系进行摩擦性能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PPESK中共混加入 PTFE可以明显降低其磨损量,当PTFE质...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新型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PPESK)与聚四氟乙烯(PTFE)共混物。利用磨损试验机对该共混体系进行摩擦性能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PPESK中共混加入 PTFE可以明显降低其磨损量,当PTFE质量分数为20%时,摩擦系数达到最小。同时采用扫描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对共混物摩擦表面及摩擦副表面进行观察,分析了该共混体系的磨损机理。研究表明,负荷、共混组分等因素对摩擦形貌均有较大影响,在不同摩擦条件下摩擦机理不同。黏着磨损和犁耕磨损随着负荷的增加由明显转变为不明显;随着共混物中PTFE含量增加,由犁耕磨损和黏着磨损变为以黏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 聚四氟乙烯 共混物 摩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8
作者 于仙仙 胡志强 +2 位作者 王一 高岩 李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5-547,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丝网印刷法制备TiO2多孔薄膜,用溶液沉积法制备多孔ZnO/TiO2复合薄膜;用X-射线分析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薄膜的热处理制度、吸光度、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组装电池,用XJCM-8S型太阳电池测定仪测定了...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丝网印刷法制备TiO2多孔薄膜,用溶液沉积法制备多孔ZnO/TiO2复合薄膜;用X-射线分析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薄膜的热处理制度、吸光度、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组装电池,用XJCM-8S型太阳电池测定仪测定了复合薄膜的电性能。结果表明以ZnO/TiO2复合薄膜做电极,吸光度和电池性能都有一定的提高,电池电压达到0.67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沉积 溶胶凝胶法 染料敏化 复合薄膜 无机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丽红 胡志强 +3 位作者 张晨宁 高岩 于仙仙 王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281-284,共4页
介绍了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基本结构及原理;综述了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及离子液体在电解质中的应用;分析了电解质对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色素增感 太阳能电池 电解质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稳定化研究
20
作者 张晨宁 胡志强 刘俐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3-46,共4页
介绍了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及特点,指出稳定性差将是实现产业化的一个发展瓶颈;对提高稳定性的组成部分如:固体电解质、离子液体、无机增感色素、复合透明导电薄膜以及电池的封装问题进行了综述;对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作... 介绍了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及特点,指出稳定性差将是实现产业化的一个发展瓶颈;对提高稳定性的组成部分如:固体电解质、离子液体、无机增感色素、复合透明导电薄膜以及电池的封装问题进行了综述;对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增感 太阳能电池 电解质固体化 离子液体 无机增感色素 复合透明导电薄膜 封装 稳定化研究 增感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