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照明中光色转换用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志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7期57-66,共10页
鉴于半导体照明市场的目前状况以及无机发光材料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结合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亚化学公司等国内外一些重要单位的研发工作,侧重对几类可与蓝光芯片或近紫外芯片匹配的典型荧光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 鉴于半导体照明市场的目前状况以及无机发光材料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结合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亚化学公司等国内外一些重要单位的研发工作,侧重对几类可与蓝光芯片或近紫外芯片匹配的典型荧光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并对国外硅基含氮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芯片 钇铝石榴石YAG:Ce 硅酸盐 硅基氮化物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激发带稀土激活碱土金属硅酸盐发光材料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夏威 雷明凯 +1 位作者 罗昔贤 肖志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新的宽激发带发光材料M2MgSi2O7∶Eu,Dy(M=Ca,Sr);表征了各基质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考察了碱土金属离子相互部分替代对晶体结构、光谱及发光特性的影响。荧光光谱和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硅酸盐基质发光材...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新的宽激发带发光材料M2MgSi2O7∶Eu,Dy(M=Ca,Sr);表征了各基质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考察了碱土金属离子相互部分替代对晶体结构、光谱及发光特性的影响。荧光光谱和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硅酸盐基质发光材料具有很宽的激发光谱,激发带均延伸到了可见区,紫外或可见光照射后可分别产生黄、绿、蓝不同颜色长余辉光发射。在450~480nm区域间可以非常有效地激发Ca2MgSi2O7∶Eu,Dy,于536nm处产生强光发射,与InGaN芯片的蓝光复合可产生白光,表明该体系可用作白光LED的黄光发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宽激发带 稀土 蓄光发光材料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xSi合金前驱物常压氮化制备Ca_(1-x)AlSiN_3∶xEu^(2+)红色荧光粉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全 史瑞新 +7 位作者 段如霞 呼格吉勒 武文杰 朝克夫 包富泉 李琪 辛易 特古斯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95-1301,共7页
采用CaxSi合金前驱物和Eu B6常压氮化制备了Ca Al Si N3∶Eu2+氮化物红色荧光粉。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添加助熔剂及二次烧结对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发光材料的形貌、晶体结构、... 采用CaxSi合金前驱物和Eu B6常压氮化制备了Ca Al Si N3∶Eu2+氮化物红色荧光粉。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添加助熔剂及二次烧结对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发光材料的形貌、晶体结构、发光性能与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金前驱物常压氮化法得到的氮化物荧光粉具有Ca Al Si N3结构,空间群为Cmc21。Ca Al Si N3∶Eu2+红色荧光粉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 550℃。添加质量分数为6%的Sr F2助熔剂后,荧光粉发光强度的提升效果最好。添加6%Sr F2助熔剂及二次烧结后得到的荧光粉的晶粒生长更加完整,颗粒度明显改善,发射光谱的相对强度也明显提高,比未加助熔剂单次烧结的荧光粉相对强度提高了近一倍。将发射峰位在640 nm的Ca0.98Al Si N3∶0.02Eu2+红色荧光粉应用在白光LED的封装中,获得了色温为3 109 K、显色指数为92.5以及色温为4 989K、显色指数为95.8的高显色白光LED,说明本文合成的氮化物红色荧光粉可以实现暖白光和正白光高显色的白LED发光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前驱物 氮化物 CA Al Si N3∶Eu^2+红色荧光粉 Eu B6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5-x)(PO_4)_2SiO_4∶xEu^(2+)磷灰石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LED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威 张希艳 +1 位作者 王细凤 肖志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61-1166,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下合成了Sr5-x(PO4)2SiO4∶xEu2+磷灰石型荧光粉。通过XRD、PL、SEM对样品的晶体结构、激发和发射光谱以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在Eu2+浓度较低时,Eu2+占据不同的晶体格位而形成两个发光中心,发射光谱具有双发射峰...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下合成了Sr5-x(PO4)2SiO4∶xEu2+磷灰石型荧光粉。通过XRD、PL、SEM对样品的晶体结构、激发和发射光谱以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在Eu2+浓度较低时,Eu2+占据不同的晶体格位而形成两个发光中心,发射光谱具有双发射峰;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Eu2+之间的能量传递使黄光区域的发射峰强度逐步增强,并在x=0.075时达到最大值。发射光谱红移可能是Eu2+受晶场强度和能量传递共同作用的结果。考察了该材料在白光LED中的封装应用性能,其双发射峰有助于提升白光LED光源的显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磷灰石 双发射峰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光自发光型消防安全标志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阳 衣永生 李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2年第2期44-46,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蓄光自发光型材料 ,分析了这种材料的特点 ,讨论了蓄光自发光型消防安全标志产品的应用。
关键词 消防 安全标志 蓄光自发光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及制品发展概况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志国 唐明道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9期82-86,共5页
论述了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及制品的发展概况 ,对第一代和第二代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的发展、典型代表材料及其特点、应用做了详细介绍 。
关键词 自发光颜料 蓄光型发光材料 稀土元素 发展 光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 被引量:48
7
作者 罗昔贤 段锦霞 +3 位作者 林广旭 徐晶 杨宇 肖志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首次在硅酸盐体系中发现了余辉时间长达10h以上的高亮度长余辉现象,并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发现:Eu2+,Ln共激活的镁黄长石结构的焦硅酸盐化合物和镁硅钙石结构的硅酸盐化合物的余辉发光性能最好。研究... 首次在硅酸盐体系中发现了余辉时间长达10h以上的高亮度长余辉现象,并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发现:Eu2+,Ln共激活的镁黄长石结构的焦硅酸盐化合物和镁硅钙石结构的硅酸盐化合物的余辉发光性能最好。研究了各发光材料的光谱特征、长余辉性能,测量了各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以及余辉衰减曲线。同时研究了其应用性能,并测量了发光材料的热释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确定了发光材料的晶格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发光材料 硅酸盐体系 镁黄长石 镁硅钙石 高温固相法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8
作者 罗昔贤 于晶杰 +3 位作者 林广旭 肖志强 段锦霞 肖志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7-502,共6页
自从 2 0世纪初发现长余辉现象以来 ,长余辉材料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从长余辉现象的发现到 2 0世纪 90年代 ,性能最好的长余辉材料为金属硫化物体系长余辉材料。从 1992年起 ,新型铝酸盐长余辉材料的发展十分迅速 ,它的发光强度、发... 自从 2 0世纪初发现长余辉现象以来 ,长余辉材料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从长余辉现象的发现到 2 0世纪 90年代 ,性能最好的长余辉材料为金属硫化物体系长余辉材料。从 1992年起 ,新型铝酸盐长余辉材料的发展十分迅速 ,它的发光强度、发光时间、化学稳定性都较第一代长余辉材料有很大改进 ,长余辉材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铝酸盐体系实现了蓝紫、蓝绿、黄绿、黄橙色发光 ,其中的蓝绿、黄绿两种长余辉材料是目前发光性能最好的长余辉材料。在硅酸盐体系实现了蓝、蓝绿、绿、黄绿、黄色发光 ,而且化学性质较铝酸盐体系稳定。特别是硅酸盐体系蓝色长余辉材料发光强度及发光时间大大超过铝酸盐体系蓝紫色长余辉材料 ,是另一类极有前途的新型长余辉材料。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目前在多个体系实现了红色自发光。性能最好的红色长余辉材料发光亮度达到CaS类红色长余辉材料的 6倍以上 ,余辉时间达6~ 8小时。长余辉材料的应用研究也进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发光材料 制备方法 铝酸盐体系 硅酸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硅酸盐基质发光粉的制备及其封装特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桑石云 王细凤 +4 位作者 夏威 温嘉琪 林广旭 朝克夫 肖志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3-508,共6页
在还原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u2+激活的硅酸盐基质白光LED用发光粉,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发光粉的形貌和激发、发射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与YAG发光粉的封装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硅酸盐基质白... 在还原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u2+激活的硅酸盐基质白光LED用发光粉,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发光粉的形貌和激发、发射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与YAG发光粉的封装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硅酸盐基质白光LED用发光粉其激发光谱覆盖范围宽。采用不同波段的LED芯片进行封装时,和YAG发光粉相比,其色坐标、显色指数和流明效率波动不大,尤其是流明效率波动仅在8%左右,而且其老化性能也和YAG发光粉差别不大。对其和YAGLED的相对发射光谱研究表明,硅酸盐更适合暖白光LED的封装,硅酸盐发光粉粒径与封装流明效率规律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粒径的硅酸盐发光粉有可能在大功率LED上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发光粉 白光LED 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红色荧光粉CaAl_(12)O_(19)∶Eu,Mn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细凤 夏威 肖志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5-408,共4页
固相法制备了碱土金属铝酸盐荧光粉CaAl12O19∶Eu,Mn,测试了样品的XRD及激发与发射光谱,对样品的结构及其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考察了灼烧温度及Eu3+的浓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对Eu3+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该荧光粉能被波长短于55... 固相法制备了碱土金属铝酸盐荧光粉CaAl12O19∶Eu,Mn,测试了样品的XRD及激发与发射光谱,对样品的结构及其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考察了灼烧温度及Eu3+的浓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对Eu3+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该荧光粉能被波长短于550nm的蓝绿光以及紫外和近紫外光激发,其发射光谱峰值在590,615,645,657nm,其中前两个为Eu3+的特征发射,后两个为Mn4+的2E-4A2跃迁发射。该荧光粉的最佳烧结温度与时间分别为1550℃和4h,Eu3+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1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铝酸盐 发光性能 Mn4+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发光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茂龙 王春梅 吕朝阳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7期27-28,共2页
采用高亮度长余辉发光粉 ,研制成具有装饰、指示标志等功能的水性发光涂料 ,它具有贮存稳定性好、高亮度、无毒、气味小等特点。讨论了成膜物、发光粉、填料、助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涂料的配方。
关键词 水性发光涂料 研制 高亮度长余辉发光粉 功能性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宽谱激发智能型硅酸盐发光材料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威 王细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白光LED 发光材料 硅酸盐 智能型 激发 宽谱 电光源 第四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Sr_(2-x)Ba_xSiO_4∶Eu^(2+)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晶 夏威 +2 位作者 邓华 边福强 肖志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7-623,共7页
研究了Sr2-xBaxSiO4∶Eu2+荧光材料作为白光LED发光体的可行性和应用特性。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2-xBaxSiO4∶Eu2+材料系列样品,对样品的成分配比、阴离子掺杂、合成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系统实验,利用XRD、SEM、光谱测试及封装测试等手... 研究了Sr2-xBaxSiO4∶Eu2+荧光材料作为白光LED发光体的可行性和应用特性。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2-xBaxSiO4∶Eu2+材料系列样品,对样品的成分配比、阴离子掺杂、合成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系统实验,利用XRD、SEM、光谱测试及封装测试等手段对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特征及应用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Sr2-xBaxSiO4∶Eu2+荧光材料具有激发范围宽(300~500nm)、发射范围宽(500~600nm)的特点。通过控制碱土金属的比例可以精确控制材料的发射波长,在Ba掺杂范围0≤x<0.5内可以获得550~560nm的发射,与YAG材料相比在光谱上增加了红色成分。通过引入恰当助熔成分进行阴离子掺杂,精确控制烧结工艺等手段极大提高了550~560nm发射的发光强度和光转换效率。封装应用和测试证明,本研究优化制备的高性能Sr2-xBaxSiO4∶Eu2+荧光材料的光转换效率普遍可达到YAG材料的95%,在显色指数、色温和色纯度方面也优于或相当于YAG材料,并且具有较好的芯片适应性和较多的红色成分,是较为理想的应用于白光LED的荧光材料,特别适合于暖白光LED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xBaxSiO4∶Eu2+ 荧光材料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颜料的表面处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爱国 徐长富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6-17,共2页
采用适宜的助剂和工艺对发光颜料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分散性、耐水性、耐老化性等性能指标均有一定改善和提高,而对其发光辉度、比表面积和细度均没有明显的影响,解决了发光涂料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发光颜料 表面处理 改性 发光涂料 分散性 耐水性 工艺流程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塑料的研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锦虹 邵魁武 王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24,共2页
分别将ZnS类发光颜料及碱土铝酸盐类发光颜料加入到聚丙烯中,制成ZnS发光塑料和碱土铝酸盐发光塑料,测定其辉度、余辉时间及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低强度光的激发下,碱土铝酸盐发光塑料较ZnS发光塑料吸光慢,初始辉度低,但余辉时间长;在... 分别将ZnS类发光颜料及碱土铝酸盐类发光颜料加入到聚丙烯中,制成ZnS发光塑料和碱土铝酸盐发光塑料,测定其辉度、余辉时间及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低强度光的激发下,碱土铝酸盐发光塑料较ZnS发光塑料吸光慢,初始辉度低,但余辉时间长;在高强度光的激发下,碱土铝酸盐发光塑料辉度高,余辉时间长;在日光照射下,碱土铝酸盐发光塑料的耐光性能明显优于ZnS发光塑料。碱土铝酸盐发光塑料无论是发光性能还是耐光性能均优于ZnS发光塑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塑料 发光颜料 聚丙烯 ZNS 碱土铝酸盐 辉度 余辉时间 耐光性能 光稳定性 日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长余辉稀土发光材料发光特性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雷 杨虹 +2 位作者 张蕾 许永健 李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39-40,共2页
本文对新型长余辉稀土发光材料在不同照度 ,不同激发时间等多种条件下的发光特性进行了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新型 长余辉稀土发光材料 发光特性 照度 激发 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盐系长余辉发光粉的表面包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茂龙 王轶 +1 位作者 吴粤宁 隋玉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86,共2页
采用正硅酸乙酯对铝酸盐系长余辉发光粉进行表面包覆。经耐水性、耐酸性和发光性以及扫描电镜的测试表明:发光粉的包覆效果良好,其耐水性和耐酸性得到明显提高。包覆后,发光粉的发光性未发生明显改变。
关键词 铝酸盐 长余辉 包覆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YAG∶Ce^(3+)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李东平 缪春燕 +1 位作者 刘丽芳 夏威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6-531,共6页
白光LED技术对于合理利用能源、缓解能源危机和绿色照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高效蓝光LED激发形成白光的YAG∶Ce3+荧光粉合成工艺研究的新进展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高温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解法、共沉淀法等... 白光LED技术对于合理利用能源、缓解能源危机和绿色照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高效蓝光LED激发形成白光的YAG∶Ce3+荧光粉合成工艺研究的新进展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高温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解法、共沉淀法等方法优缺点进行了综合比较,并探讨了YAG∶Ce3+荧光粉在应用方面有待于提高的地方。对影响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和转换效率的后处理工艺、粒度分布、发光性能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Ce^3+ 荧光粉 制备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光衰环氧树脂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钠 张小扉 +2 位作者 张桂霞 陈涛 王旭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32,共5页
采用接枝缩聚的方法,将端羟基硅酮(HTPDMS)与环氧树脂(EP)反应,制各低光衰HTPDMS接枝EP(EP-g-HTPDMS)共聚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其结构,并将制备的EP-g-HTPDMS共聚物应用于发光二级管封装,通过测试光衰和折射率分析... 采用接枝缩聚的方法,将端羟基硅酮(HTPDMS)与环氧树脂(EP)反应,制各低光衰HTPDMS接枝EP(EP-g-HTPDMS)共聚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其结构,并将制备的EP-g-HTPDMS共聚物应用于发光二级管封装,通过测试光衰和折射率分析其光学性能,同时利用硬度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HTPDMS成功接枝在EP分子链中;引入HTPDMS对共聚物折射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当w(HTPDMS)小于9%时,共聚物的相对输出功率均高于EP,光衰明显降低;随着w(HTPDMS)增加,共聚物的硬度减小;引入HTPDMS使共聚物断面呈韧性断裂,体系的内应力降低,抗开裂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端羟基硅酮 接枝缩聚光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长余辉材料Sr_2MgSi_2O_7∶Eu^(2+),Dy^(3+)及其基质的VUV-UV激发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符义兵 张国斌 +3 位作者 戚泽明 施朝淑 罗昔贤 肖志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4,共5页
Sr2MgS i2O7∶Eu2+,Dy3+是一种有效的蓝色长余辉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2MgS i2O7,Sr2MgS i2O7∶Dy3+,Sr2MgS i2O7∶Eu2+及Sr2MgS i2O7∶Eu2+,Dy3+,利用同步辐射研究了它们的VUV-UV激发特性。在真空紫外光激发下,在基质中发现了稍... Sr2MgS i2O7∶Eu2+,Dy3+是一种有效的蓝色长余辉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2MgS i2O7,Sr2MgS i2O7∶Dy3+,Sr2MgS i2O7∶Eu2+及Sr2MgS i2O7∶Eu2+,Dy3+,利用同步辐射研究了它们的VUV-UV激发特性。在真空紫外光激发下,在基质中发现了稍弱的位于385 nm的发射带,在双掺杂的样品中,除了Eu2+的4 f5d→4 f发射带(465 nm)外,还观察到了575 nm处的发射峰;通过和Dy3+单掺杂样品的发射谱比较,发现它是来自于Dy3+的4 f-4 f(4F9/2→6H13/2)跃迁。在它们的激发谱上可以看出Dy3+与基质发射的有效激发均处于真空紫外区,在近紫外及可见区激发下未见到它们发光。另外在Sr2MgS i2O7∶Eu2+,Dy3+中观察到Dy3+的发射也说明了Dy3+在该类长余辉材料中不仅作为陷阱用来延长余辉,而且也以发光中心形式存在于基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材料 同步辐射 Sr2MgSi2O7:Eu^2+ Dy^3+ 真空紫外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