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辅助提取柑橘皮香精油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菲菲 赵良忠 +3 位作者 李化强 徐永平 李晓宇 李淑英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7-171,共5页
以柑橘皮为主要原料,氯化钾为助剂,通过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处理,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柑橘皮中香精油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助剂添加量、研磨时间、球磨机研磨珠粒数和料液比等因素进行研究,优化柑橘皮香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 以柑橘皮为主要原料,氯化钾为助剂,通过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处理,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柑橘皮中香精油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助剂添加量、研磨时间、球磨机研磨珠粒数和料液比等因素进行研究,优化柑橘皮香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助剂添加量3%(m/m),研磨时间40min,研磨珠粒数10粒,料液比为140(m/V),该工艺条件下香精油提取得率最高,为1.73%,比传统热回流法提高了29.10%,且大大缩短提取周期,该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 香精油 氯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制备鹿角盘微切助粉及其活性物质的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菲菲 徐永平 +2 位作者 赵良忠 李淑英 李化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0期138-142,共5页
[目的]检测鹿角盘微切助粉中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活性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制备鹿角盘微切助粉,通过与中药粉碎技术相比,考察该技术对鹿角盘颗粒粒径、形态的影响并检测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经微切变-助剂互... [目的]检测鹿角盘微切助粉中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活性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制备鹿角盘微切助粉,通过与中药粉碎技术相比,考察该技术对鹿角盘颗粒粒径、形态的影响并检测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经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处理后,鹿角盘粒径在1~30μm范围内的颗粒数占82.73%,且细胞已被充分破碎,有效成分呈释放的状态。鹿角盘微切助粉中含有丰富的性激素(包括雌二醇、睾酮、孕酮)、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柠檬酸钙和钙,且含量均高于其粗粉组,说明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有利于鹿角盘中活性成分的释放,体现了该技术的优越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鹿角盘提供一种新的粉碎技术,并为阐明鹿角盘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盘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 微切助粉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在防控畜禽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魏炳栋 丛聪 +5 位作者 李淑英 李纪彬 于维 杨欢 徐永平 王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0-200,共11页
近年来,因持续饲喂或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及促进社会... 近年来,因持续饲喂或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及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噬菌体是一类能够侵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总称,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噬菌体具有存在广泛、特异性强、安全和研发成本低等优势。人类关于噬菌体的研究报道由来已久,但是随着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物的大量出现,噬菌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一度中断,直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人类又重新重视噬菌体的研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噬菌体已广泛应用到人类疫病防控、动植物病原菌清除及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已成为人类对抗细菌性感染的利器。作者简述了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噬菌体疗法优缺点,以及防控猪、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常见细菌性感染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动物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细菌性感染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短尾噬菌体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魏炳栋 丛聪 +3 位作者 于维 徐永平 李纪彬 李淑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45,共11页
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为宿主菌,从养殖场污水中分离出一株短尾裂解性噬菌体vB_EcoP_E21。该噬菌体可侵染多株大肠杆菌,一般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和爆发期均为20 min,裂... 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为宿主菌,从养殖场污水中分离出一株短尾裂解性噬菌体vB_EcoP_E21。该噬菌体可侵染多株大肠杆菌,一般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和爆发期均为20 min,裂解量为370 PFU·cell-1;对氯仿不敏感,可在40~60℃,pH 4.0~10.0条件下保持较高活性;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其基因组长度为58536 bp,(G+C)%含量为46.89%,含66个开放阅读框,其中23个为已知编码序列;不含tRNA、溶源基因、毒力因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噬菌体终末端酶大亚基和主要衣壳蛋白系统发育树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大肠杆菌噬菌体与变形杆菌(Proteus)噬菌体P16-2532、PM87、pPM 01和Saba亲缘关系较近,但无法侵染变形杆菌属(Proteus spp.)标准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EC 大肠杆菌 噬菌体 分离 鉴定 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防治禽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永生 孙琳琳 +3 位作者 李淑英 李晓宇 曹振辉 徐永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6-49,共4页
饲用抗生素的限制使用及细菌耐药问题给禽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带来挑战,噬菌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有望为禽病防治提供一种新手段。噬菌体疗法具有专一性强、能自我复制增殖、安全无毒副作用及来源丰富等优势。文章对目前噬菌体... 饲用抗生素的限制使用及细菌耐药问题给禽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带来挑战,噬菌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有望为禽病防治提供一种新手段。噬菌体疗法具有专一性强、能自我复制增殖、安全无毒副作用及来源丰富等优势。文章对目前噬菌体防治禽沙门菌病、禽空肠弯曲菌病、禽大肠杆菌病以及禽坏死性肠炎的应用现状、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抗生素 家禽 细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