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桂醛在家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艳丽 彭卓亚 +3 位作者 王开 徐永平 李淑英 董宏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1,共8页
文章综述了肉桂醛在家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促进家禽生长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氧化能力、防治家禽疾病,以及改善养殖环境和公共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旨在为肉桂醛在家禽产业中的进一... 文章综述了肉桂醛在家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促进家禽生长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氧化能力、防治家禽疾病,以及改善养殖环境和公共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旨在为肉桂醛在家禽产业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肉桂精油 家禽 饲料添加剂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形貌对于Ru/CeO_(2)催化剂合成氨性能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王鹏 张江涛 +2 位作者 徐永平 李淑英 王爽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1-630,共10页
【目的】钌纳米粒子(Ru nanoparticles,Ru NPs)在反应过程中易团聚,导致其在合成氨中的催化性能显著降低,选取合适的载体分散Ru NPs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方法】采用OH-调控策略,通过改变OH-的浓度合成了三种不同形貌的CeO_(2)(... 【目的】钌纳米粒子(Ru nanoparticles,Ru NPs)在反应过程中易团聚,导致其在合成氨中的催化性能显著降低,选取合适的载体分散Ru NPs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方法】采用OH-调控策略,通过改变OH-的浓度合成了三种不同形貌的CeO_(2)(纳米颗粒(CeO_(2)-NP)、纳米棒(CeO_(2)-NR)和纳米立方体(CeO_(2)-NC)),随后利用浸渍还原法在CeO_(2)上负载Ru NPs,获得了Ru/CeO_(2)催化剂,借助于XRD、XPS、SEM、TEM、H_(2)-TPR等仪器对催化剂物化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并在温和条件下考察了三种催化剂的氨合成活性。【结果】结果显示,当Ru NPs的负载量为2.5%时,得到的2.5%Ru/CeO_(2)-NR催化剂具有适宜尺寸的Ru NPs、更多的氧空位、Ru—O—Ce键和Ru^(n+)物种,在1 MPa、450℃的条件下,表现出高的氨合成速率。另外,2.5%Ru/CeO_(2)-NR没有发生氢中毒,并能维持120 h的热稳定性,显示了潜在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调控策略 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铈 钌纳米粒子 负载型催化剂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海洋动物皂苷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姜苹哲 高杉 +7 位作者 蒋经伟 肖瑶 张高华 赵亮 陈仲 徐永平 李淑英 周遵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9-346,共8页
皂苷是一类甾体或三萜的糖苷类化合物,以疏水性三萜或甾醇为主链,亲水性碳水化合物链是皂苷的特征[1]。皂苷主要可以分类为甾体皂苷、三萜皂苷、螺甾皂苷和呋甾皂苷[2]。皂苷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许多中草药如人参、甘草、柴胡和桔梗... 皂苷是一类甾体或三萜的糖苷类化合物,以疏水性三萜或甾醇为主链,亲水性碳水化合物链是皂苷的特征[1]。皂苷主要可以分类为甾体皂苷、三萜皂苷、螺甾皂苷和呋甾皂苷[2]。皂苷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许多中草药如人参、甘草、柴胡和桔梗等的主要有效成分都含有皂苷[3],由于皂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在制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行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物皂苷 海星 海参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艳丽 彭卓亚 +2 位作者 徐永平 李淑英 徐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73-4382,共10页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抗生素在畜牧业中使用的严格限制,寻求安全有效的替代物成为动物生产领域的重要课题。植物源性抗菌物质因其天然、安全、环保的特点而备受关注。其中,肉桂醛作为一种来自肉桂精油的活性成分,因其显著的生物学活性而在...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抗生素在畜牧业中使用的严格限制,寻求安全有效的替代物成为动物生产领域的重要课题。植物源性抗菌物质因其天然、安全、环保的特点而备受关注。其中,肉桂醛作为一种来自肉桂精油的活性成分,因其显著的生物学活性而在猪生产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分析了肉桂醛的抗菌、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活性,回顾了肉桂醛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其在促进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健康、优化生长环境和防治疾病等方面的实践效果与作用机制。在生长性能方面,添加肉桂醛的饲料能够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从而为生产者带来经济效益。在改善肠道健康方面,肉桂醛能够通过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发生。在优化生长环境方面,肉桂醛的使用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了养殖环境的质量。在防治疾病方面,肉桂醛的应用也展现出积极的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肉桂醛的作用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其在猪生产中的生物学功能,并且要积极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验证其在不同养殖环境和猪品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文章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肉桂醛在猪生产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精油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式对山楂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祖齐欣 王勇 +4 位作者 刘素稳 徐永平 李淑英 王淑玉 常学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173,共10页
山楂提取多酚后剩余果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为了有效利用山楂资源,该文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法(microwave-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MSDF),酶解法(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ESDF),碱法(alk... 山楂提取多酚后剩余果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为了有效利用山楂资源,该文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法(microwave-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MSDF),酶解法(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ESDF),碱法(alkaline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NSDF)提取山楂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water-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并比较3种提取方式对SDF的理化、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DF与ESDF单糖成分以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为主,NSDF葡萄糖含量最高,其次是半乳糖醛酸。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3种方法获得的SDF结构都符合天然纤维素Ⅰ型结晶结构,糖类特征官能团。MSDF质地疏松,呈雪花状,更有利于膳食纤维的保水性、吸附性。MSDF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半抑制浓度为0.07 mg/mL,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为2.69 g/g和0.51 g/g,优于ESDF和NSDF。体外降糖降脂实验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山楂SDF都具有较好的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胆固醇吸收能力和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等,其中MSDF降血糖、降血脂效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制备的SDF。因此,微波辅助酶法与酶法和碱法相比,具有SDF提取率高,DPPH抗氧化性高,功能特性好等优点。该研究结果可为阐明山楂果渣膳食纤维理化特征及功能特性提供数据支撑,对山楂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 微波辅助酶解法 结构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形态的米糠蛋白基蛋黄酱特性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庞俊奇 徐永平 +3 位作者 弓晓杰 孙克阳 姜婉悦 高育哲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2,共6页
以脱脂米糠为原料,从中提取米糠蛋白,利用酸、热处理制备天然米糠蛋白基蛋黄酱(NM-RBP)、米糠蛋白常规聚合物基蛋黄酱(CPM-RBP)和米糠蛋白纤维聚合物基蛋黄酱(FPM-RBP),并分析其表观性质、微观结构、感官特性、涂抹性、质构性质、流变... 以脱脂米糠为原料,从中提取米糠蛋白,利用酸、热处理制备天然米糠蛋白基蛋黄酱(NM-RBP)、米糠蛋白常规聚合物基蛋黄酱(CPM-RBP)和米糠蛋白纤维聚合物基蛋黄酱(FPM-RBP),并分析其表观性质、微观结构、感官特性、涂抹性、质构性质、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NM-RBP和CPM-RBP均表现出较好的乳液凝胶特征、质构特性和流变学特性,且二者感官评分均较高,其中CPM-RBP液滴排列更为紧密、相互挤压堆叠明显、液滴尺寸均匀,与市售蛋黄酱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植物基蛋黄酱 流变学特性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的益生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7
作者 曹振辉 刘永仕 +5 位作者 潘洪彬 田芮佼 谷大海 李淑英 徐永平 林秋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66-370,377,共6页
乳酸菌类益生菌是功能性食品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其益生作用已经成为食品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乳酸菌改善乳糖不耐症、防治腹泻和消化性溃疡、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益生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对研... 乳酸菌类益生菌是功能性食品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其益生作用已经成为食品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乳酸菌改善乳糖不耐症、防治腹泻和消化性溃疡、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益生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对研究前景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乳酸菌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益生菌 益生功能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卵黄抗体在防治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晓宇 徐永平 +4 位作者 尤建嵩 牛冬燕 薛宏宇 李淑英 单保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3-5,共3页
关键词 特异性卵黄抗体 防治 仔猪 大肠杆菌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卵黄抗体在防治家畜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尤建嵩 徐永平 +4 位作者 牛冬燕 李晓宇 薛宏宇 李淑英 单保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8-9,11,共3页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畜牧养殖业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我国的肉、蛋、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但因存在药物残留等问题,其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关键词 鸡卵黄抗体 防治 家畜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复合桑叶提取物对虾夷扇贝的益生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米锐 关晓燕 +6 位作者 王庆志 蒋经伟 李华琳 姜苹哲 徐永平 李淑英 周遵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3-820,共8页
为探明地衣芽孢杆菌复合桑叶提取物对虾夷扇贝的益生作用,试验共设4个投喂组:对照组中虾夷扇贝投喂基础饲料,地衣芽孢杆菌添加组中投喂添加地衣芽孢杆菌的基础饲料,桑叶添加组中投喂添加桑叶提取物的基础饲料,联合添加组中投喂同时添加... 为探明地衣芽孢杆菌复合桑叶提取物对虾夷扇贝的益生作用,试验共设4个投喂组:对照组中虾夷扇贝投喂基础饲料,地衣芽孢杆菌添加组中投喂添加地衣芽孢杆菌的基础饲料,桑叶添加组中投喂添加桑叶提取物的基础饲料,联合添加组中投喂同时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桑叶提取物2种物质的基础饲料。投喂试验共持续30 d,每10 d取样测定虾夷扇贝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投喂试验结束后,通过注射哈维氏弧菌的方式对各组虾夷扇贝进行攻毒试验。投喂试验结果显示,联合添加组虾夷扇贝的消化酶及免疫酶活性最高,而对照组最低。表明联合添加组虾夷扇贝的消化能力、磷酸酶响应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联合添加组虾夷扇贝的累积死亡率最低,对照组虾夷扇贝的累积死亡率最高,地衣芽孢杆菌添加组和桑叶添加组虾夷扇贝的累积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联合添加组虾夷扇贝消化道中弧菌最少,对照组虾夷扇贝消化道中弧菌最多,联合添加组虾夷扇贝对弧菌的抑制效果更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与桑叶提取物联合施用时协同增效,对虾夷扇贝的益生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地衣芽孢杆菌 桑叶提取物 消化酶 免疫酶 抗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适宜降解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博文 徐长春 +4 位作者 李根 李晓宇 王丽丽 李纪彬 徐永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08-2815,共8页
试验旨在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对饲料中存在的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进行快速、有效的消减。从不同地区采集了牛粪、羊粪及土壤样品共70份,并从中分离出164株菌株。利用环戊酮作为唯一碳源对这164株菌株进行初筛,再以ZEN作为唯一碳... 试验旨在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对饲料中存在的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进行快速、有效的消减。从不同地区采集了牛粪、羊粪及土壤样品共70份,并从中分离出164株菌株。利用环戊酮作为唯一碳源对这164株菌株进行初筛,再以ZEN作为唯一碳源对初筛菌株进行复筛并获得了8株ZEN降解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筛得到的8株ZEN降解菌株进行ZEN降解率的测定,得到1株降解效果良好的菌株即NF-PJ-5号菌株。该菌株经16S rDNA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菌落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后确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分别研究该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pH及不同菌液浓度条件下对ZEN的降解能力,评估菌株性质;同时,初步探究该菌株对ZEN的清除机理。结果显示,在28~32℃,pH 6.5~7.5,菌液浓度在2×109 CFU/mL以上时,该菌株对ZEN保持较高的降解率。在30℃、pH 7.0、160 r/min培养48 h后,该菌株对初始浓度为10μg/mL的ZEN降解率达到83%。综上,本试验筛选到1株ZEN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经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初步推测该菌株可通过产生胞外酶降解ZEN,同时该菌细胞壁对ZEN具有一定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微生物降解 多食鞘氨醇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去除脐橙白皮层的产酶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锦辉 吴菲菲 +4 位作者 赵良忠 常伦峰 龙艳珍 徐永平 李化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9,51,共7页
以湖南邵阳柑桔园筛选得到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为果胶酶产酶菌,开展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以发酵液中果胶酯酶(PE)、果胶裂解酶(PL)、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力为评价指标,探讨碳源量、氮源种类、氮源组成和氮源量对3种果胶... 以湖南邵阳柑桔园筛选得到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为果胶酶产酶菌,开展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以发酵液中果胶酯酶(PE)、果胶裂解酶(PL)、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力为评价指标,探讨碳源量、氮源种类、氮源组成和氮源量对3种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优化培养基所产酶用于去除脐橙白皮层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以硝酸铵/硫酸铵=3.02为氮源,氮源添加量为8.52g/L,碳源添加量为9.26g/L;其发酵液中的PG酶活为503.0U/mL,PL酶活为456.6U/mL,PE酶活为40.5U/mL,去除白皮层效果与商品酶法一致,具备工业化酶法去除脐橙白皮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尖孢镰刀菌 培养基 果胶酶 白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对成骨样细胞成骨表型及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军 徐永平 +2 位作者 李淑英 罗祥林 陈元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0-1105,1128,共7页
目的明确聚乳酸降解终产物乳酸对细胞成骨表型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机理,为聚乳酸支架的精确设计提供参考意义。方法配制乳酸浓度为8、16、22、27 mmol/L的培养基,将不含乳酸培养基作为对照组,检测培养基的pH和渗透压。利用培养基培养大鼠... 目的明确聚乳酸降解终产物乳酸对细胞成骨表型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机理,为聚乳酸支架的精确设计提供参考意义。方法配制乳酸浓度为8、16、22、27 mmol/L的培养基,将不含乳酸培养基作为对照组,检测培养基的pH和渗透压。利用培养基培养大鼠成骨样细胞Ros17/2.8,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盐酸四环素染色钙结节并定量分析。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ALP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乳酸浓度增加,培养基pH下降,渗透压升高,成骨样细胞形态改变,数量减少。低浓度乳酸组(8、16 mmol/L)的Ⅰ型胶原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含乳酸组的细胞ALP活性都低于对照组,并且乳酸浓度越高,细胞ALP活性越低。含乳酸组的骨钙素量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随着乳酸浓度增加,含乳酸组细胞所形成的钙结节阳性面积减少,都低于对照组。低浓度乳酸组(8、16 mmol/L)的细胞ALP mRNA表达量都低于对照组。结论聚乳酸降解终产物乳酸可抑制细胞ALP mRNA的表达,降低ALP活性。随着乳酸浓度增加,乳酸抑制作用增强,最终降低细胞的成骨矿化能力。此外,乳酸不会抑制细胞分泌I型胶原和骨钙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乳酸 成骨样细胞 成骨表型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糖茶树菇粉面包的研制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睿 朱梦梦 +3 位作者 布海丽且姆·阿卜杜热合曼 徐永平 李淑英 李倩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57-64,共8页
以高筋面粉、茶树菇粉等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茶树菇粉面包的制作工艺参数,并比较了普通面包(300 g高筋面粉、盐1.5 g、酵母3 g、水150 g、醒发时间1 h、白砂糖30 g、赤藓糖醇30 g、黄油21 g、发酵时间3 h)与茶树菇粉面... 以高筋面粉、茶树菇粉等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茶树菇粉面包的制作工艺参数,并比较了普通面包(300 g高筋面粉、盐1.5 g、酵母3 g、水150 g、醒发时间1 h、白砂糖30 g、赤藓糖醇30 g、黄油21 g、发酵时间3 h)与茶树菇粉面包的质构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茶树菇粉面包的最佳制作工艺参数为300 g高筋面粉中添加茶树菇粉8.58 g、白砂糖24.30 g、赤藓糖醇33.30 g、黄油20.25 g,发酵时间3 h,以此条件制备的茶树菇粉面包感官评分平均值为95.46分,略高于回归方程计算的茶树菇粉面包感官评分最高理论值(95.36分);同时,茶树菇粉面包的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4.45%、63.72%、63.59%,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总的来看,茶树菇粉面包色泽金黄诱人,松软有弹性,具有较好的咀嚼性,低糖且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带有特殊的菇类风味,口感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面包 制作工艺优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野生和养殖刺参体腔细胞数量与体腔液免疫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梁春蕾 任媛 +3 位作者 王轶南 李强 杨欢 李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22,共7页
为了比较野生和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及不同规格间的免疫力差异,试验设置3个不同规格的养殖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30.00 g±9.83 g、70.00 g±7.83 g、110.00 g±10.68 g,记为30 g、70 g、110 g组),以及3个不同规... 为了比较野生和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及不同规格间的免疫力差异,试验设置3个不同规格的养殖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30.00 g±9.83 g、70.00 g±7.83 g、110.00 g±10.68 g,记为30 g、70 g、110 g组),以及3个不同规格的野生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70.00 g±8.13 g、110.00 g±7.53 g、150.00 g±10.64 g,记为70 g、110 g、150 g组),通过比较不同组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数量及免疫酶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地分析了体质量及生活环境与刺参免疫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养殖刺参还是野生刺参,不同规格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50 g组野生刺参的球形细胞密度显著高于70 g和110 g组(P<0.05);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10 g体质量组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球形细胞和淋巴细胞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体腔液免疫酶指标,同种类型不同规格刺参差异并不一致,无一定的规律性,但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主要免疫酶活力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存环境不会影响刺参体腔细胞数量与体腔液免疫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刺参免疫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野生 养殖 体腔细胞 非特异免疫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