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钢复合板爆炸焊接实验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越举 杨旭升 +4 位作者 李晓杰 王勇 姚政 肖辉 赵恩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以3mm厚的TA2钛板和26mm厚的正火态Q345R为材料,通过爆炸焊接实验,对钛/钢复合板爆炸焊接的动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合复合板结合界面特征、复合板结合强度(剪切强度)以及界面波的金相组织,讨论了钛/钢爆炸焊接时获得高强度结合和规则的... 以3mm厚的TA2钛板和26mm厚的正火态Q345R为材料,通过爆炸焊接实验,对钛/钢复合板爆炸焊接的动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合复合板结合界面特征、复合板结合强度(剪切强度)以及界面波的金相组织,讨论了钛/钢爆炸焊接时获得高强度结合和规则的界面结合波状形态的条件。对于3mm厚TA2与26mm厚正火态Q345R,该条件是动态碰撞角β>17°,动态碰撞速度vp>760m/s。根据界面波及基板轧制金相组织形态,分析了形成界面波的机理,认为射流阻碍复板连续碰撞基板是形成界面波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界面波 爆炸焊接 钛/钢复合板 动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强度对爆炸焊接结合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曾翔宇 李晓杰 +2 位作者 曹景祥 王小红 闫鸿浩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143,共7页
为了研究爆炸焊接结合界面机理及材料强度对爆炸焊接的影响,采用相同的爆炸焊接参数对不同强度的基板进行了爆炸焊接。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对焊接试样的形貌、缺陷以及焊接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材料... 为了研究爆炸焊接结合界面机理及材料强度对爆炸焊接的影响,采用相同的爆炸焊接参数对不同强度的基板进行了爆炸焊接。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对焊接试样的形貌、缺陷以及焊接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材料强度较低时,碰撞点动压与基板材料强度的比值较高,界面出现较大的塑性应变并生热,此时界面熔化区较大,在焊接过程中可以将界面等效为不可压缩流体;当材料强度较高而碰撞点动压与基板强度的比值较低时,试样界面形貌受材料强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材料强度的上升,周期性的波状界面逐渐趋于平直。界面熔化现象减弱但温升速率较高,并受碰撞点附近高压出现热失稳现象形成剪切带及裂缝。此时材料强度的影响不可忽略,界面不能等效为不可压缩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材料强度 界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炸药殉爆的连续压导速度探针判定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科斌 李晓杰 +3 位作者 王小红 曹景祥 闫鸿浩 陈翔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6,I0005,共7页
为了更可靠、更直观地判定炸药的殉爆情况,基于自行研制的连续压导速度探针,设计了一种可以量化判定炸药殉爆的测试方法;利用该法对不同RDX/铵油炸药(ANFO)比例的混合装药进行了测量,给出了测试曲线可能出现的3种结果作为判定炸药殉爆... 为了更可靠、更直观地判定炸药的殉爆情况,基于自行研制的连续压导速度探针,设计了一种可以量化判定炸药殉爆的测试方法;利用该法对不同RDX/铵油炸药(ANFO)比例的混合装药进行了测量,给出了测试曲线可能出现的3种结果作为判定炸药殉爆的依据,对RDX/ANFO(质量比50%/50%)的混合装药进行了多组重复性实验,得到其殉爆距离,并对主发装药和被发装药的爆速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当爆轰波-冲击波总行程等于主发装药、被发装药和空气间隔的总长度时,说明被发装药发生殉爆,当行程小于总长度时,则表示未殉爆;RDX质量分数为0和15%时殉爆距离小于20mm,RDX质量分数为50%时殉爆距离为220mm;连续压导探针所能记录的空气冲击波的最大间隔为60mm,而殉爆的被发装药爆速与主发装药基本一致,两者相差0.02%~4.4%。表明连续压导探针法可以可靠并定量地判定炸药的殉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殉爆 连续压导探针 空气冲击波 定量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