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族馆鲐鱼人工饲养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钢 李晓光 +4 位作者 白海锋 李晓春 宋佳 李文香 王博涵 《科学养鱼》 2015年第2期79-80,共2页
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又名青花鱼、鲭鱼、鲐鲅鱼等,鲈形目、鲭科、鲐属。身体粗壮,呈纺锤形,体背呈青蓝色,有不规则深蓝色横纹或斑纹,尾鳍基部每侧有两个纵隆起嵴。鲐鱼为海洋洄游性上层鱼类,游泳力强,游速快,并且有集群活... 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又名青花鱼、鲭鱼、鲐鲅鱼等,鲈形目、鲭科、鲐属。身体粗壮,呈纺锤形,体背呈青蓝色,有不规则深蓝色横纹或斑纹,尾鳍基部每侧有两个纵隆起嵴。鲐鱼为海洋洄游性上层鱼类,游泳力强,游速快,并且有集群活动的习性,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鲐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的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鱼 鲐鲅鱼 海洋洄游 人工饲养 鲭科 上层鱼类 俄罗斯远东地区 鲈形目 游速 横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北方海区网箱生态繁育技术初步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于丽娜 鄢娜 +2 位作者 鲁媛媛 白海锋 李晓光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3期11-13,共3页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 属棘皮动物门( Echinopermata )、游走亚门 ( Eicutherozoa )、海参纲 (Holothuroidea)、楣手目(Aspidochiroia)、刺参科(Stiehopodidae)、仿刺参属(Apostichopus),是温带种,自然分布主...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 属棘皮动物门( Echinopermata )、游走亚门 ( Eicutherozoa )、海参纲 (Holothuroidea)、楣手目(Aspidochiroia)、刺参科(Stiehopodidae)、仿刺参属(Apostichopus),是温带种,自然分布主要在北太平洋沿岸,包括我国的黄、渤海沿岸,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大连、山东及江苏北部等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繁育技术 生态 网箱 海区 北方 太平洋沿岸 棘皮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蜇苗种放养规格对其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鲁媛媛 白海锋 +3 位作者 李晓光 赵冰海 高健 王海峰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9期9-11,共3页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e),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是我国近海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浮游动物,全国沿海均有分布,主要场所在黄、渤海...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e),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是我国近海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浮游动物,全国沿海均有分布,主要场所在黄、渤海以及浙江沿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养规格 海蜇 生长 成活 苗种 腔肠动物门 浮游动物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幼刺参越冬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白海锋 于丽娜 +4 位作者 刘铁钢 李晓光 赵冰海 高健 梁丽雯 《河北渔业》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通过在幼刺参(2 400头/kg)越冬期间用微生态制剂进行了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对幼参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微生态制剂能显著促进幼刺参的生长,特定生长率在2%~4%/d之间。同时微生... 通过在幼刺参(2 400头/kg)越冬期间用微生态制剂进行了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对幼参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微生态制剂能显著促进幼刺参的生长,特定生长率在2%~4%/d之间。同时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提高幼刺参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LSZ(溶菌酶)及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其活性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提高幼刺参的免疫力。在实验中微生态制剂对降低NH4+-N和NO2--N含量效果十分显著,表明微生态制剂对水质净化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微生态制剂 成活率 特定生长率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蜇苗种中间暂养方式对其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鲁媛媛 白海锋 +3 位作者 刘麟菲 谭冰冰 赵乃锡 李晓光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9期7-9,共3页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Coelenterate),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1].海蜇体色多样,多呈紫红色,也有乳白色或金黄色个体,伞部和口柄部颜色通常相似,也有两...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Coelenterate),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1].海蜇体色多样,多呈紫红色,也有乳白色或金黄色个体,伞部和口柄部颜色通常相似,也有两部分颜色相异的个体.海蜇是大型的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其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等含量丰富,其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食,加工品供不应求,自然海区的自然资源已无法满足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中间暂养 成活 苗种 自然资源 钵水母 腔肠动物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亲参大棚越冬培育技术初步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于丽娜 白海锋 +3 位作者 鲁媛媛 林华剑 闵文武 李晓光 《河北渔业》 2013年第3期38-40,共3页
在北方地区冬季没有锅炉加热培育用水的条件下,利用大棚晒水进行刺参亲参越冬培育试验。培育水温1.8~14.2℃,海水平均盐度31.8‰,pH值7.8~8.5,溶解氧大于8mg/L,经过6个月的饵料投喂对比,试验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亲参越... 在北方地区冬季没有锅炉加热培育用水的条件下,利用大棚晒水进行刺参亲参越冬培育试验。培育水温1.8~14.2℃,海水平均盐度31.8‰,pH值7.8~8.5,溶解氧大于8mg/L,经过6个月的饵料投喂对比,试验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亲参越冬的成活率和增重率分别为98.3%、32.1%,对照组分别为95.5%、11.4%。同时,从水温控制、入池时间和暂养密度、饵料的配比以及栖息位置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刺参亲参越冬成活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亲参 大棚 越冬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刺参苗种运输途径成活率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光 白海锋 +3 位作者 于丽娜 赵冰海 高健 王海峰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3期7-9,共3页
刺参属棘皮动物门刺参科的一种,又称仿刺参。刺参属温带种,主要分布北太平洋浅海,包括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沿海和中国北部沿海,在我国北部沿海主要分布于大连、旅顺、长海沿海及山东等地。刺参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是餐饮、保健之佳品... 刺参属棘皮动物门刺参科的一种,又称仿刺参。刺参属温带种,主要分布北太平洋浅海,包括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沿海和中国北部沿海,在我国北部沿海主要分布于大连、旅顺、长海沿海及山东等地。刺参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是餐饮、保健之佳品。目前随着我国广大沿海地区刺参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加之各地的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刺参苗种的培育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运输途径 苗种 成活率 沿海地区 棘皮动物 北太平洋 中国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棘球海胆与仿刺参混养技术初步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晓光 刘东超 +4 位作者 白海锋 鲁媛媛 李晓春 沈红保 李晓春 《水产养殖》 CAS 2014年第9期30-32,共3页
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又称为大连紫海胆,属棘皮动物门、球海胆属,是海洋里比较常见的一类无脊椎动物,产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是我国海胆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土著种,主要分布在辽东和山东半岛以及渤海的部分岛屿,其生殖腺... 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又称为大连紫海胆,属棘皮动物门、球海胆属,是海洋里比较常见的一类无脊椎动物,产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是我国海胆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土著种,主要分布在辽东和山东半岛以及渤海的部分岛屿,其生殖腺色泽鲜美,口感极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出口海珍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棘球海胆 混养技术 仿刺参 大连紫海胆 无脊椎动物 太平洋沿岸 棘皮动物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小丑鱼与五种海葵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白海锋 李晓光 +1 位作者 张霖 王海峰 《水产养殖》 CAS 2011年第11期11-13,共3页
小丑鱼属于雀鲷科海葵鱼亚科,该亚科可分为双锯鱼属(Amphiprion)(又称海葵鱼属)及棘颊海葵鱼属(Premna),世界上海葵鱼属有27种,
关键词 小丑鱼 海葵 相容性 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线小丑鱼的人工繁殖 被引量:20
10
作者 滕力平 杨担光 +3 位作者 李晓光 李宗文 周传学 杨为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在人工条件下,模拟自然环境对野生的二线小丑进行驯养并使其达到性成熟,配对产卵。用体视镜对其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研究胚胎发育过程。并用显微照相的方法进行生态学、形态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线小丑的胚胎发育同大多数硬... 在人工条件下,模拟自然环境对野生的二线小丑进行驯养并使其达到性成熟,配对产卵。用体视镜对其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研究胚胎发育过程。并用显微照相的方法进行生态学、形态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线小丑的胚胎发育同大多数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属端黄卵盘状卵裂。在水温26℃条件下,约经176h完成孵化。胚后仔、稚、幼鱼阶段身体色素逐渐增加,鱼体逐渐由透明变为不透明。仔鱼在孵化当天即可开口摄食,3~4d后变态为稚鱼,9~10d后进入幼鱼期。仔、稚鱼期由于胃腺发育不完全必须投喂天然饵料,当进入幼鱼期后胃腺发育完全,可由天然饵料逐渐转为人工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线小丑 胚胎 亲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刺参苗种南方越冬培育技术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光 白海锋 +1 位作者 张霖 王海峰 《河北渔业》 2011年第7期43-45,共3页
利用南方冬季水温优势对北方当年刺参苗种进行越冬培育试验,并对比北方升温越冬试验结果,对不同规格的苗种成活率和增重率作了分析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北方刺参苗种在南方自然海区越冬培育的适宜规格范围为800~15 000头/kg,在此规格... 利用南方冬季水温优势对北方当年刺参苗种进行越冬培育试验,并对比北方升温越冬试验结果,对不同规格的苗种成活率和增重率作了分析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北方刺参苗种在南方自然海区越冬培育的适宜规格范围为800~15 000头/kg,在此规格范围下,幼参的生长指标呈现出随着规格的增大递减的趋势。同时通过对比试验,北方刺参苗种在南方越冬养殖有独特的生长优势,而且是非常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苗种 越冬 培育 增重率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培育技术探讨
12
作者 李晓光 白海锋 +4 位作者 鲁媛媛 于丽娜 赵冰海 高健 王海峰 《河北渔业》 2012年第9期11-12,28,共3页
通过在长江口地区进行中华绒螯蟹亲蟹培育,获得了97.4%的暂养成活率,暂养增长率在1.08%~1.34%之间;经过海水促产,获得抱卵亲蟹47 000只,平均抱卵率为90.4%,平均抱卵量为38.8万粒/只,抱卵亲蟹产前起捕率为76.6%。试验认为在长江口地区... 通过在长江口地区进行中华绒螯蟹亲蟹培育,获得了97.4%的暂养成活率,暂养增长率在1.08%~1.34%之间;经过海水促产,获得抱卵亲蟹47 000只,平均抱卵率为90.4%,平均抱卵量为38.8万粒/只,抱卵亲蟹产前起捕率为76.6%。试验认为在长江口地区提高亲蟹抱卵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亲蟹 培育 交尾 抱卵 起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金黄水母全人工繁殖和选优试验
13
作者 贾秋红 白海锋 +4 位作者 李晓光 李晓春 宋佳 沈红保 问思恩 《科学养鱼》 2015年第7期79-80,共2页
咖啡金黄水母(Ghrysaora melanaste),别名咖啡海刺水母,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游水母科、金黄水母属。因为它的伞体呈现半透明的金黄色,伞体边缘触手呈咖啡色而得名。咖啡金黄水母的触手和口腕很长,在水中展开时像... 咖啡金黄水母(Ghrysaora melanaste),别名咖啡海刺水母,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游水母科、金黄水母属。因为它的伞体呈现半透明的金黄色,伞体边缘触手呈咖啡色而得名。咖啡金黄水母的触手和口腕很长,在水中展开时像飞天仙女的水袖一般,飘逸洒脱,让人惊叹,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咖啡金黄水母主要生活于日本的白令海,在我国沿海尚未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水母 腔肠动物门 钵水母纲 旗口水母目 浮浪幼虫 人工繁殖 足囊 卤虫无节幼体 换水量 桡足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人工育苗及附着基选择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光 赵冰海 何晓明 《河北渔业》 2008年第7期32-33,44,共3页
根据毛蚶自然生活习性和附着习性进行设计,共利用水体1 000 m3,种贝2 539枚,分两池蓄养,其中只有一池一次性获得受精卵30亿个,经培养到"D"幼时有20.6亿个。附着期间采用网片、波纹板两种附着基和直接附底进行对比试验。当培育... 根据毛蚶自然生活习性和附着习性进行设计,共利用水体1 000 m3,种贝2 539枚,分两池蓄养,其中只有一池一次性获得受精卵30亿个,经培养到"D"幼时有20.6亿个。附着期间采用网片、波纹板两种附着基和直接附底进行对比试验。当培育到1 mm时进行室外大水面暂养,最终获得稚贝13.2亿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人工育苗 附着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