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建设是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欣 刘元芳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97,共3页
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制度安排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极端重要性,梳理了目前的人才选拔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估评价制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落实《若干意见》出台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制度安排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极端重要性,梳理了目前的人才选拔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估评价制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落实《若干意见》出台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必将提升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制度安排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研究主题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泓 孟凡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73-77,共5页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它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优劣的尺度,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前提,也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文章运用科学计量学Citespace软件对我国1994~2013年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研究状况进行...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它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优劣的尺度,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前提,也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文章运用科学计量学Citespace软件对我国1994~2013年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应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研究主题明显受社会热点、政治动态及教育政策指向所牵引,不仅研究主题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生了转向,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了从理论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的趋势,同时研究主体也呈现出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关键词共现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模式与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晓芳 迟景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1-87,共7页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也是许多国家共同采取的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外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高校、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高等教育区...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也是许多国家共同采取的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外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高校、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基本模式,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适应则是高等教育区域中心聚集效能发挥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中心 模式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人力资本提升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秀萍 柳中权 +1 位作者 张莹 张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47-54,共8页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然要遵循"人力资本先导"模式,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发展的重大责任...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然要遵循"人力资本先导"模式,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发展的重大责任。文章通过建立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力资本状况进行比较,运用SWOT方法分析辽宁区域人力资本与高等教育的优势、劣势及其今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基于提升区域人力资本的辽宁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人力资本 区域高等教育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泓 孟凡芹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2,共5页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问题是关系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它与教育的理念、结构以及环境息息相关。本文对美国联邦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政策进行梳理,探寻其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国家框架,并进一步对其框架模式的塑成机理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问题是关系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它与教育的理念、结构以及环境息息相关。本文对美国联邦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政策进行梳理,探寻其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国家框架,并进一步对其框架模式的塑成机理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期揭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世界领先地位与其国家质量管理模式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质量管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两级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演变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阳春 尹晓丽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
在美国高等教育大扩张过程中,其两级政府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呈现一定的特征。本文选取20世纪50-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大扩张时期作为分析的时间跨度,分析美国两级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演变规律,以期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级政... 在美国高等教育大扩张过程中,其两级政府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呈现一定的特征。本文选取20世纪50-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大扩张时期作为分析的时间跨度,分析美国两级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演变规律,以期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级政府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制度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政府 州政府 高等教育经费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情境与趋势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哲 宋丹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5-38,共4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管理体制改革问题、高水平大学建设问题、学科专业结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社会服务能力问题和国际化发展问题。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走管理创新、特色显著、结构优化、质量增强、...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管理体制改革问题、高水平大学建设问题、学科专业结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社会服务能力问题和国际化发展问题。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走管理创新、特色显著、结构优化、质量增强、效率提升、开放扩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十三五"时期,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管理创新 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韩梦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指授予高等教育学位(学历)层次及其对应的机构组成。美国内战前高等教育结构只是体现为以古典教育为主并授予学士学位的学院特征,内战后才逐渐出现了授予硕士乃至博士学位的现代研究型大学,世纪之交美国又产生了授予...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指授予高等教育学位(学历)层次及其对应的机构组成。美国内战前高等教育结构只是体现为以古典教育为主并授予学士学位的学院特征,内战后才逐渐出现了授予硕士乃至博士学位的现代研究型大学,世纪之交美国又产生了授予副学士学位的初级学院,至此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了可以授予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层次结构特征,为二战后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提供了结构框架与制度保障。在市场、政府与高校三因素作用下,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是从政府不干涉主义的自由市场模式发展到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理性市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 美国 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变迁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晓芳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3年第1期62-69,106-107,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等思潮的外在因素,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澳大利亚连续三届政府强力推出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针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改革。在这场被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等思潮的外在因素,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澳大利亚连续三届政府强力推出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针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改革。在这场被称为"澳大利亚模式"的改革进程中,联邦政府利用政策与拨款的杠杆作用,强化了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绩效意识与竞争机制。改革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率、多样性与竞争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大学功利性的更多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高等教育 公共管理 绩效问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基本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3,95,共5页
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原有制度的替代过程,它是诱使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发生的重要因素。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在60年的变迁中,表现出制度变迁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和特征,即从制度变迁的主体上看,在以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原有制度的替代过程,它是诱使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发生的重要因素。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在60年的变迁中,表现出制度变迁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和特征,即从制度变迁的主体上看,在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体的过程中伴有诱致性制度变迁;从制度变迁的方式上看,是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线的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过程;从制度变迁的绩效上看,高等教育制度安排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程度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变迁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以河南为个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梦洁 《成人教育》 2014年第1期83-85,共3页
在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河南高等教育结构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呈重心偏低的金字塔型,形式结构中普通高校扩张而成人高校萎缩,科类结构中工学和文学比例较高,布局结构呈以郑州为中心的辐射状。依据外部适应与... 在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河南高等教育结构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呈重心偏低的金字塔型,形式结构中普通高校扩张而成人高校萎缩,科类结构中工学和文学比例较高,布局结构呈以郑州为中心的辐射状。依据外部适应与内部协调原则,河南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存在不合理因素,要努力提升学位层次的重心,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继续保持普通高校的发展趋势,转变成人教育发展思路;依据经济发展需求调整科类结构,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建设中原高等教育城市群,推动省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结构 结构变迁 结构优化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中美比较
12
作者 韩梦洁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第6期11-14,18,共5页
满足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联姻。自1776年独立后,美国就开始不遗余力地进行高等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二战后,美国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更是引领科技革命... 满足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联姻。自1776年独立后,美国就开始不遗余力地进行高等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二战后,美国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更是引领科技革命。我国高等教育自清末开始进行现代化实践的尝试,但由于国家处于特殊的内忧外患历史时期而错失了发展良机。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次调整,直到近三十年来才取得巨大成就。从中美比较的视角,我们要把握历史机遇,加快高等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化建设 经济发展 中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价值·秩序: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变革之路(笔谈) 被引量:17
13
作者 解德渤 王思懿 +5 位作者 叶强 林杰 任增元 李峰 廖伟伟 刘爱生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61-85,共25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总体上经历了从管制走向法治、从高度集中走向放管结合、从政府主导走向赋权增能的变革历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拓展新的研究思维与研究视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总体上经历了从管制走向法治、从高度集中走向放管结合、从政府主导走向赋权增能的变革历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拓展新的研究思维与研究视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亟待从扩大与落实办学自主权转向健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两种路径分别根植于政治逻辑与法律逻辑,具有截然不同的治理效应。理想的状态是,超越扩大与落实办学自主权的传统路径,确立与建立健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新型路径。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强国家主导下治理机制之间的失衡格局。瓶颈的突破,要求发挥国家规制的"元规制"角色,以促进不同类型治理机制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毋庸置疑,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治理,但高等教育治理不能仅靠政策治理,需要通过法治化来破除高等教育治理"政策化"的困局。具体而言:(1)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种新的思维范式,用关系思维去理解、审视与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典范革命"的意义。(2)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形成完善的问责体系。即要将"少数人问责"升级为"全员问责",将高校问责制度的重心前移,将"黑箱决策"升级为"阳光决策",将"被动问责"转变为"主动问责",并完善好"明岗"与"暗哨"两套监察体系。(3)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应树立更加公平、理性与多元的治理价值。即通过保障公平,避免校内资源配置的失衡;通过回归理性,提升改革决策过程的科学性;通过培育多元治理文化,建立内部治理系统改革的基础。(4)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应成为新时代高校自我规制的新要求。合法性审查制度需要在大学章程中予以确定,并要重点对高校的重大决策以及涉及高等学校师生重大权益的处置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5)教师的责任心是大学有效治理的内在要义,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大学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责任心缺失,急需从减轻大学教师过大的竞争压力、加强大学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和提升大学教师的公共精神3个方面增强大学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责任心,为更加多元的治理行动者进入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供条件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高校办学自主权 现代大学法人制度 治理机制 高等教育治理政策化 关系思维 内部治理 合法性审查制度 高校自我规制体系 教师责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高等教育扩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Sunwoong Kim 韩梦洁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3,共10页
韩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较低的生均经费、高度依赖于私人资本、高等教育的等级结构和政府的高度管制是韩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显著特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韩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历程进行理性而系统的分析,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参考... 韩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较低的生均经费、高度依赖于私人资本、高等教育的等级结构和政府的高度管制是韩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显著特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韩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历程进行理性而系统的分析,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基于韩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经验,政府支持不一定是高等教育扩张的主要动力。只要高等教育的大门是开放的,教育回报就会使投资成为正当理由,就能够点燃高等教育扩张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高等教育扩张 政治经济学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的定位、错位与矫治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震 毕源红 刘元芳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4,共6页
艺术学科升格为门类,为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的加速运行创造了条件。但长期以来,工具理性阻碍了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使之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核心价值、师资建设及外部环境等几方面都严重偏离了方向。高等艺术教育的功能因此受到削弱,人... 艺术学科升格为门类,为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的加速运行创造了条件。但长期以来,工具理性阻碍了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使之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核心价值、师资建设及外部环境等几方面都严重偏离了方向。高等艺术教育的功能因此受到削弱,人才结构及人才质量等矛盾趋于尖锐。高等艺术教育首先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的,这是我们定位高等艺术教育的基础,也是优化高等艺术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正确思路。实现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高等艺术教育,优化高等艺术教育的结构,需要在培养目标、课程、师资及外部环境建设等方面做出积极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艺术教育 功能 需求 人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三角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模型构建 被引量:12
16
作者 毕颖 明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140,共5页
"知识三角"强调的是教育、研究和创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其中,大学是核心。从知识三角的视角,以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形成机理为研究切入点,对影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以及因素间关系进行归纳梳理... "知识三角"强调的是教育、研究和创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其中,大学是核心。从知识三角的视角,以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形成机理为研究切入点,对影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以及因素间关系进行归纳梳理,构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三角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 协同创新 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跨学科研究团队机会主义的治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文少保 毕颖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6,共4页
协同创新强调的着力点就是开展跨学科研究。因此,大学跨学科研究团队参与协同创新具备先天优势。然而,在大学跨学科研究团队中,机会主义行为严重影响了团队稳定性和研究绩效,有必要针对团队机会主义的种种行为表现寻找其产生逻辑,通过... 协同创新强调的着力点就是开展跨学科研究。因此,大学跨学科研究团队参与协同创新具备先天优势。然而,在大学跨学科研究团队中,机会主义行为严重影响了团队稳定性和研究绩效,有必要针对团队机会主义的种种行为表现寻找其产生逻辑,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团队机会主义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跨学科研究团队 机会主义行为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欣 刘元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共5页
从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稳定性、普适性、适应性的制度属性。指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着资格类质量保障制度和流程类质量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从选拔制度、激励制度与... 从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稳定性、普适性、适应性的制度属性。指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着资格类质量保障制度和流程类质量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从选拔制度、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三方面出发,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以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成为构建我国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教育 导师 质量保障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治、共治、法治视域下大学学术委员会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杰 李连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大学学术委员会是体现和发挥学术权力的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形式,是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重要组织载体。自治是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根基,共治是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关键,法治是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保障。自治、共治和... 大学学术委员会是体现和发挥学术权力的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形式,是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重要组织载体。自治是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根基,共治是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关键,法治是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保障。自治、共治和法治是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三个核心环节,彼此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必然会导致整个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实践的失败。解决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任何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必须沿着这三个环节进行,也只有解决了这三个环节中的相关问题,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应有作用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学术委员会 自治 共治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脉络、指向与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连梅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已经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现有研究的量化统计和内容梳理,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外生动力有余,内生动力不足;应然层面的探讨相对成熟,实然层面的论证... 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已经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现有研究的量化统计和内容梳理,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外生动力有余,内生动力不足;应然层面的探讨相对成熟,实然层面的论证甚为薄弱;普遍性的价值探讨较多,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研究相对不足;宏观层面探讨多,微观层面相对较少。外因与内因、应然与实然、普遍性与特殊性、宏观与微观的矛盾问题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目标范式 矛盾关系 建构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