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邓芳 何伟 +2 位作者 姜莹莹 范惠琳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超高频装置、高密度存贮材料、吸波材料和微电子工业等需要轻质磁性材料的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室温稳定且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文中概述了纯有机... 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超高频装置、高密度存贮材料、吸波材料和微电子工业等需要轻质磁性材料的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室温稳定且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文中概述了纯有机类,大π键体系类,电荷转移复合物类和含金属原子复合物类等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各类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的磁性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高分子 有机磁体 有机金属磁体 电荷转移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在PP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夏英 孙洪 +1 位作者 董晓丽 蹇锡高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8,共4页
以氯球(交联氯甲基聚苯乙烯)为载体,将其与含有不同取代基的三元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溶性的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P型抗菌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产物为目标产物。探讨了取代基结构、反应条件对季铵盐抗菌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以氯球(交联氯甲基聚苯乙烯)为载体,将其与含有不同取代基的三元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溶性的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P型抗菌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产物为目标产物。探讨了取代基结构、反应条件对季铵盐抗菌剂反应活性的影响。抗菌测试结果表明:抗菌剂的抗菌性能随取代基碳链长度的加长而增强。并从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结晶形态几个方面研究了含三乙醇胺的季铵盐抗菌剂对PP抗菌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八叠球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83.19%和86.92%,且P型抗菌剂有利于提高PP的冲击强度和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剂 季铵盐 抗菌材料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改性β型分子筛在膨胀阻燃ABS复合材料中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夏英 段效威 +2 位作者 赵建 尹月 蹇锡高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1,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柠檬酸改性的β型分子筛(N-β)。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柠檬酸对β型分子筛具有补铝作用,可使其骨架铝含量增加。利用热重分析、氧指数测试、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探讨了 N-β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膨胀型阻燃剂...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柠檬酸改性的β型分子筛(N-β)。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柠檬酸对β型分子筛具有补铝作用,可使其骨架铝含量增加。利用热重分析、氧指数测试、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探讨了 N-β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膨胀型阻燃剂(IFR)复合材料热失重行为、阻燃性能、微观结构及力学、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β在含量较低时与 IFR 具有较好的阻燃协同作用,可促进 IFR 高温成炭,形成稳定、连续、致密的炭层结构。当N-β含量为2%(质量分数,下同)时,ABS/IFR 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为31.3%,残炭量为24.86%。同时,随着 N-β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β型分子筛 柠檬酸 膨胀型阻燃剂 协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珠改性AB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夏英 蹇锡高 +2 位作者 韩英波 马春 张庆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5,共4页
研究不同粒径、含量及不同偶联剂处理的空心玻璃微珠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KH-550处理空心玻璃微珠的效果好于KH-560。当空心玻璃微珠粒径为5μm、含量为20%时,ABS... 研究不同粒径、含量及不同偶联剂处理的空心玻璃微珠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KH-550处理空心玻璃微珠的效果好于KH-560。当空心玻璃微珠粒径为5μm、含量为20%时,ABS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其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熔体流动速率及氧指数分别为7.7kJ/m2、47MPa、69MPa、2.75GPa、5g/10min和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ABS复合材料 性能研究 改性 KH-560 KH-550 缺口冲击强度 弯曲弹性模量 熔体流动速率 偶联剂处理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加工性能 综合性能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共聚物 苯乙烯 丁二烯 丙烯腈 氧指数 粒径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碳纤维增强PPEK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廖功雄 何伟 +2 位作者 董黎明 靳奇峰 蹇锡高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4,28,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不同短碳纤维含量增强含二氮杂萘酮聚芳醚酮(PPEK)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摩擦性能、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均可以注塑成型;短碳纤维对PPEK的增强作用明显,拉...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不同短碳纤维含量增强含二氮杂萘酮聚芳醚酮(PPEK)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摩擦性能、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均可以注塑成型;短碳纤维对PPEK的增强作用明显,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大幅提高;复合材料中短碳纤维起到了明显的自润滑作用,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短碳纤维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EK 性能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短碳纤维 纤维含量 二氮杂萘酮 聚芳醚酮 熔融共混 加工性能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注塑成型 增强作用 弯曲强度 拉伸强度 润滑作用 耐热性 磨损率 系数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截留分子质量新型聚芳醚腈酮超滤膜的研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国庆 蹇锡高 +2 位作者 张守海 杨大令 苏仪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7-40,共4页
以新型聚芳醚腈酮为膜材料 ,以N -甲基 - 2 -吡咯烷酮 (NMP)为溶剂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凝胶浴温度等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合物质量分数以 1 2 %~ 1 3 %为合适的制膜浓度 ,以聚乙二醇PEG - 4 0 0为添加... 以新型聚芳醚腈酮为膜材料 ,以N -甲基 - 2 -吡咯烷酮 (NMP)为溶剂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凝胶浴温度等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合物质量分数以 1 2 %~ 1 3 %为合适的制膜浓度 ,以聚乙二醇PEG - 4 0 0为添加剂时获得了高截留率和高水通量的超滤膜。随着凝胶浴温度的升高 ,水通量明显增大 ,而截留率有所下降 ,而共聚物的浓度增加则有相反的效果。制得的超滤膜具有较低的截留分子量 (PEG- 2 0 0 0 ) ,将制得的超滤膜用于达旦黄、黄X-G等染料的分离 ,截留率均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腈酮 超滤膜 低截留分子质量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乙烯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唐萍 张荣 +2 位作者 陈志强 胡云平 宾月珍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及模压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NT)-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并用介电谱仪研究了逾渗值附近的导电填料对复合材料体系在不同温度、频率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交流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介... 采用熔融共混及模压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NT)-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并用介电谱仪研究了逾渗值附近的导电填料对复合材料体系在不同温度、频率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交流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均随CNT质量分数增加而逐渐增大;在频率为10^3-10^6 Hz,温度为40-130℃时,HDPE基体的介电常数随频率和温度的变化较小,而添加CNT填料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频率和温度的增加而略微降低。当w(CNT)〈0.5%时,复合材料的交流电阻率表现出对频率的强烈依赖性;而当w(CNT)〉0.5%时,在低频处表现出直流特性,在高频处显示出交流电阻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高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于祺 陈平 陆春 《绝缘材料》 CAS 2005年第2期50-56,共7页
在36篇文献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增强树脂用玻璃纤维、碳纤维及芳纶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同时分析了各种改性技术的特点。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碳纤维 芳纶纤维 表面处理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填充杂萘联苯聚醚酮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靳奇峰 廖功雄 +1 位作者 蹇锡高 何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共4页
采用悬浮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SiO2 填充新型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酮(PPEK)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和热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 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纳米SiO2 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摩擦... 采用悬浮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SiO2 填充新型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酮(PPEK)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和热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 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纳米SiO2 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比纯树脂有了明显提高,当纳米SiO2 含量达到7%时,摩擦磨损综合性能最好,且在大载荷下纳米SiO2 更能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DSC测试表明, 7%纳米SiO2 填充PPEK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纯PPEK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性能研究 杂萘联苯 填充 聚醚酮 SIO2含量 玻璃化转变温度 综合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二氮杂萘酮 聚芳醚酮 热学性能 摩擦性能 综合性能 PPEK 共混法 悬浮液 性能比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萘联苯聚醚砜酮/环氧树脂共混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亚娟 廖功雄 +2 位作者 金珂佳 顾铁生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93,共4页
采用热熔法制备了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PESK)/环氧树脂(E-51)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共混物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借助Ozawa和Kissinger等方法确定了PPESK增韧E-51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包括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指前因子... 采用热熔法制备了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PESK)/环氧树脂(E-51)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共混物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借助Ozawa和Kissinger等方法确定了PPESK增韧E-51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包括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指前因子A和反应级数n;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高性能热塑性树脂PPESK增韧环氧树脂不仅在工艺上具有可行性,而且PPESK的加入降低了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促进了固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聚醚砜酮 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ABS/空心微珠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英 蹇锡高 +2 位作者 马春 李健丰 王丽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研究了膨胀型阻燃剂、空心微珠、膨胀型阻燃剂 /空心微珠对ABS树脂力学、加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膨胀型阻燃剂对ABS有一定的阻燃效果 ,且与空心微珠存在协同作用 ;在ABS/膨胀型阻燃剂 /空心微珠(80 / 2 0 / 2 0 )阻燃体系中 ... 研究了膨胀型阻燃剂、空心微珠、膨胀型阻燃剂 /空心微珠对ABS树脂力学、加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膨胀型阻燃剂对ABS有一定的阻燃效果 ,且与空心微珠存在协同作用 ;在ABS/膨胀型阻燃剂 /空心微珠(80 / 2 0 / 2 0 )阻燃体系中 ,加入 5份的弹性体SBS时 ,可使ABS复合材料获得较佳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膨胀型阻燃剂 空心微珠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ABS共混体系中组成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夏英 赖逸云 +1 位作者 刘俊龙 肖作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7,共5页
运用试验设计的方法 ,建立了共混物组成与性能之间相互关联的数学模型 ,研究了阻燃ABS共混体系中各组分及组分间交互作用对共混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混体系中 ,ABS/PVC的比例为 70 /3 0~ 3 0 /70时 ,共混物的阻燃性均可达... 运用试验设计的方法 ,建立了共混物组成与性能之间相互关联的数学模型 ,研究了阻燃ABS共混体系中各组分及组分间交互作用对共混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混体系中 ,ABS/PVC的比例为 70 /3 0~ 3 0 /70时 ,共混物的阻燃性均可达到FV -0级 ,而冲击强度可高于通用ABS树脂和高抗冲ABS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共混 ABS树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SK改性环氧树脂基体及其单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亚娟 张华 +1 位作者 廖功雄 蹇锡高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4-106,共3页
采用耐热等级较高的二氮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PESK)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该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冲击韧性及断裂韧性(KIC)。结果表明:PPESK的加入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及韧性,基体冲击强度最... 采用耐热等级较高的二氮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PESK)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该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冲击韧性及断裂韧性(KIC)。结果表明:PPESK的加入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及韧性,基体冲击强度最大提高了16%,KIC值最大提高了108%。并采用连续S-玻璃纤维和T-700碳纤维增强该体系制备了单向复合材料,对其性能研究表明:弯曲强度及模量稍有降低,但层间剪切强度最大分别提高了15%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ESK 环氧树脂 增韧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玻纤增强杂萘联苯聚醚砜共混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铁生 廖功雄 +2 位作者 王锦艳 徐亚娟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4-96,100,共4页
在考察并优化不同基体树脂配方情况下,采用熔融混合的方式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短切玻璃纤维增强二氮杂萘联苯聚芳醚砜(PPBES)/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后,体系的拉伸强度大幅提... 在考察并优化不同基体树脂配方情况下,采用熔融混合的方式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短切玻璃纤维增强二氮杂萘联苯聚芳醚砜(PPBES)/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后,体系的拉伸强度大幅提高,其中30%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150℃的拉伸强度稳定在91 MPa,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表明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和基体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砜 聚醚醚酮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基锂-四甲基乙二胺体系下的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宏 王军 +2 位作者 张春庆 穆瑞凤 刘青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14-518,共5页
采用了N,N,N′,N′-四甲基乙二胺(简称TMEDA或T)为调节剂,对以正丁基锂(简称n-BuLi或Li)引发的丁二烯(简称Bd或B)和苯乙烯(简称St或S)在环己烷中共聚合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TMEDA用量下的... 采用了N,N,N′,N′-四甲基乙二胺(简称TMEDA或T)为调节剂,对以正丁基锂(简称n-BuLi或Li)引发的丁二烯(简称Bd或B)和苯乙烯(简称St或S)在环己烷中共聚合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TMEDA用量下的动力学行为、共聚物组成以及微观结构,发现在n(TMEDA)/n(Li)≤10时无明显的活性链失活存在,运用TM改进法求得了表观竞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 苯乙烯 四甲基乙二胺 共聚 正丁基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杂萘联苯聚芳醚酮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亚娟 周思凯 +1 位作者 廖功雄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8-100,共3页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环氧树脂(E-51)/杂萘联苯聚芳醚酮(PPEK)共混物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利用T-β外推法确定了固化工艺温度,并利用Kissinger和Crane法计算得到共混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固化反应级数n...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环氧树脂(E-51)/杂萘联苯聚芳醚酮(PPEK)共混物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利用T-β外推法确定了固化工艺温度,并利用Kissinger和Crane法计算得到共混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固化反应级数n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PPEK的加入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温度影响不大,但反应活化能有所升高,表明PPEK的加入阻碍了固化反应的进行。通过固化度与固化时间的关系曲线证明,PPEK的加入不改变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聚醚酮 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尼龙/纳米MgO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伟 苗丽丽 +2 位作者 王思宁 葛铁军 蹇锡高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0,共4页
采用硫酸铵和碳酸氢铵以及轻烧Mg O粉为原料,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高纯纳米级Mg O。同时对纳米Mg O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可以更好地分散在MC尼龙基体中。将改性后的纳米Mg O,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甲苯二异氰酸酯为活化剂对MC尼龙进行单体浇铸... 采用硫酸铵和碳酸氢铵以及轻烧Mg O粉为原料,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高纯纳米级Mg O。同时对纳米Mg O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可以更好地分散在MC尼龙基体中。将改性后的纳米Mg O,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甲苯二异氰酸酯为活化剂对MC尼龙进行单体浇铸,制得MC尼龙/Mg O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经纳米Mg O粒子改性后的MC尼龙,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比纯MC尼龙都有所提高,具有增韧和增强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尼龙 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HDPE/PA-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钠 项素云 +1 位作者 王益龙 李建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47,共4页
通过测试HDPE、PA 6的流变性能和对共混物进行显微镜法 (PCM)分析 ,研究了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工艺条件对HDPE/PA 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变加工温度可以调节HDPE/PA 6共混组成粘度比。PA 6和HDPE的粘度比较大时 ,PA 6... 通过测试HDPE、PA 6的流变性能和对共混物进行显微镜法 (PCM)分析 ,研究了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工艺条件对HDPE/PA 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变加工温度可以调节HDPE/PA 6共混组成粘度比。PA 6和HDPE的粘度比较大时 ,PA 6相呈层状分布结构 ,剪切作用有利于共混体系两相的分散 ,剪切速率过低易使PA 6相区尺寸大 ,分散不均匀。较高的剪切速率使PA 6相尺寸减小 ,分散更均匀 ;适合的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可以获得具有耐油性的层状HDPE/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体系 形态结构 流变性能 HDPE PA-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蓝色有机发光材料苯-吡啶共聚物的光电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佟拉嘎 蹇锡高 +2 位作者 吉野胜美 H.S.O.Chan S.CNg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2,共3页
 报道了4种新型有机发光材料苯-吡啶共聚物在室温下的光吸收、光致发光特性和能带结构特点。用4种材料共聚物设计了单层发光元件,并在液氮中(77K)测定了其发光性能。4种材料均得到了蓝色发光。
关键词 蓝色有机发光材料 苯-吡啶共聚物 光电性能 导电聚合物 电化学掺杂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PPESK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桂梅 蹇锡高 +2 位作者 廖功雄 何伟 靳奇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以溶液共混 -共沉淀的方式制备了玻纤增强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 (PPESK)复合材料 ;考察了两种长度的玻纤对GF/PPESK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以较长的玻纤为例 ,通过SEM对复合材料的形态进行观察 ,用DSC和TGA对其热性能进行分... 以溶液共混 -共沉淀的方式制备了玻纤增强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 (PPESK)复合材料 ;考察了两种长度的玻纤对GF/PPESK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以较长的玻纤为例 ,通过SEM对复合材料的形态进行观察 ,用DSC和TGA对其热性能进行分析 ,同时分析偶联剂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较长的玻纤更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当GF含量为 2 0 %时 ,两种GF/PPES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都达到最大。偶联剂的加入对于改善玻纤与PPESK的界面粘结、提高玻纤对PPESK的增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降解温度都不同程度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醚砜酮 增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