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铸造5182铝合金锭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志强 张兴国 +2 位作者 金俊泽 贾非 郝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2-246,共5页
采用电磁铸造技术铸造了易拉罐用5182变形铝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其显微组织,而且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电磁铸造锭有更加良好的内部组织和优良的力学性能,电磁铸造试样的硬度大约是普通连续铸造试... 采用电磁铸造技术铸造了易拉罐用5182变形铝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其显微组织,而且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电磁铸造锭有更加良好的内部组织和优良的力学性能,电磁铸造试样的硬度大约是普通连续铸造试样的两倍,疲劳性能是普通连续铸造铸锭的3倍,电磁铸造铸锭还有良好的耐磨性.电磁铸造锭的优良性能得宜于电磁搅拌的作用使整个铸锭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组织.电磁铸造技术是一种无模铸造技术,它依靠电磁力约束液体金属成型,液体金属不与铸模接触,铸锭表面光滑如镜;相反,普通连续铸造锭表面因存在振动痕和亚表面偏析等铸造缺陷,力学性能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82铝合金锭 电磁铸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铸造2024铝合金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贾非 曹志强 +2 位作者 张兴国 郝海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2-577,共6页
利用电磁铸造技术和普通连续铸造技术铸造了 2 0 2 4变形铝合金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其显微组织 ,并对其进行了固溶处理加人工时效 .实验结果表明 ,电磁铸造锭内部组织细小均匀 ,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疲劳性能 :电磁铸造试... 利用电磁铸造技术和普通连续铸造技术铸造了 2 0 2 4变形铝合金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其显微组织 ,并对其进行了固溶处理加人工时效 .实验结果表明 ,电磁铸造锭内部组织细小均匀 ,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疲劳性能 :电磁铸造试样的硬度接近普通连续铸造试样的 2倍 ,疲劳性能约是普通连续铸造试样的 3倍 .电磁铸造试样还有良好的耐磨性 ,磨损量是普通连续铸造试样的一半 .磨损面上浅的犁槽和小的磨损碎片 ,表明电磁铸造试样的磨损机制是磨料磨损和粘着磨损 ;而基体上大量的塑性变形和大块磨损碎片 ,表明普通连续铸造试样的磨损性能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硬度 耐磨性 疲劳 电磁铸造 2024铝合金 电磁感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扁锭的电磁铸造技术研究(Ⅰ)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维平 任忠鸣 +1 位作者 李廷举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19-424,共6页
设计了电磁铸造的基本设备,研究了小型扁锭的铸造工艺和成型的基本规律,测 量了电磁场分布和液柱高度与形状。结果表明电流和屏蔽对液柱高度有很大影响,屏 蔽位置影响着液柱形状,在一定条件下屏蔽有一最佳位置。
关键词 连续铸造 电磁铸造 小型扁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铸坯表面质量的电磁连续铸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廷举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0-82,共3页
导出了钢电磁铸造的理论基础 ,综述了国外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发现在铸型外侧施加电磁场抑制了液体金属弯月面的变形 ,改变了金属液的初期凝固状态 ,改善了铸坯的表面质量 .金属液的缓冷却凝固和润滑剂流路动压的降低被认为是改善连铸坯... 导出了钢电磁铸造的理论基础 ,综述了国外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发现在铸型外侧施加电磁场抑制了液体金属弯月面的变形 ,改变了金属液的初期凝固状态 ,改善了铸坯的表面质量 .金属液的缓冷却凝固和润滑剂流路动压的降低被认为是改善连铸坯表面质量的主要原因 .采用改变铸型结构和施加电磁场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造 电磁场 表面缺陷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扁锭的电磁铸造技术研究(Ⅱ)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忠鸣 张维平 +1 位作者 李廷举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1-123,共3页
The slab of Al-Si alloy has been cast in electromagnetic casting process (EMC). For com- parison, the slab is also cast in conventional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With EMC,the surface of the slab iS much smoother and... The slab of Al-Si alloy has been cast in electromagnetic casting process (EMC). For com- parison, the slab is also cast in conventional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With EMC,the surface of the slab iS much smoother and brighter. Its solidified structure has been refined and homoge- nized,and the number of pinholes reduced great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considerably in- creased. These improvements are due to the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and strong cooling of the EMC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锭 电磁成型 电磁铸造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电磁铸造复合感应器系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侯晓光 张兴国 +1 位作者 曹志强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7-450,共4页
针对钢密度大、电导小的特点 ,提出并论证了采用复合感应器系统进行钢电磁铸造的新方法 .设计出多种复合感应器系统 ,实测了感应器周边磁场 ,最后利用熔融铝。
关键词 电磁成型 复合感应器 液态成型 电磁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工艺CAD与数值模拟集成化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晨 姚山 +1 位作者 郑贤淑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15-819,共5页
介绍了两种基于AutoCAD的图形信息单元离散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集成化软件FCAD系统。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解决了铸造工艺CAD与数值模拟接口问题,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网格 铸造工艺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铜管坯水平电磁连铸过程的电磁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丘林 李新涛 +3 位作者 李廷举 金俊泽 刘伟 鲍崇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03-1006,共4页
以中试规模的空心管坯水平连续铸造系统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功率的中频电磁场对空心铜管坯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在空心铜管坯水平连铸过程中施加中频电磁场改善铸坯质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施加频率为1 kHz的电磁场时,空心... 以中试规模的空心管坯水平连续铸造系统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功率的中频电磁场对空心铜管坯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在空心铜管坯水平连铸过程中施加中频电磁场改善铸坯质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施加频率为1 kHz的电磁场时,空心管坯的表面粗糙度降低了约50%;当施加功率为20 kW的电磁场时,空心铜管坯的组织得到细化,抗拉强度提高了约40%,延伸率提高了50%;当施加30 kW的电磁场时,铜管坯组织粗化,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电磁场 水平连铸 管坯 凝固组织 力学性能 空心管坯 水平连续 连铸过程 铜管坯 效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软接触铸造7050高强铝合金扁锭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世杰 薛冠霞 +4 位作者 刘金炎 马科 王家淳 李廷举 曹志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82-1289,共8页
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的方法,采用软接触电磁铸造技术制备7050高强铝合金扁铸锭。模拟结果表明,施加软接触电磁场后,铸锭内部的流动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发生改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磁软接触铸造技术后,铸锭表面粗糙度由常规铸造时的10... 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的方法,采用软接触电磁铸造技术制备7050高强铝合金扁铸锭。模拟结果表明,施加软接触电磁场后,铸锭内部的流动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发生改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磁软接触铸造技术后,铸锭表面粗糙度由常规铸造时的101.1μm降低至48.6μm,平均晶粒由常规铸造时的80~85μm细化至55~70μm,晶粒尺寸不均匀度由常规铸造的21.69%降低至11.50%;此外,采用电磁软接触铸造工艺后,铸锭的合金化元素偏析得到抑制,Zn、Mg、Cu三元素的最大偏析率分别由常规铸造时的6.62%、9.54%、7.92%降低至3.87%、3.63%、1.36%,合金化元素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电磁软接触铸造 细化 偏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熔体中非金属夹杂物电磁分离效率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志强 张秋明 +1 位作者 贾非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1-445,455,共6页
分析比较了电磁分离非金属夹杂物的几种不同方法 .推导了不同类型电磁场 ,如直流电场与稳恒磁场正交、交变磁场、交变电场等作用下夹杂物的去除速度和去除效率计算公式 ,并同重力沉积速度进行了对比 .对圆管半径、电磁场频率等参数对去... 分析比较了电磁分离非金属夹杂物的几种不同方法 .推导了不同类型电磁场 ,如直流电场与稳恒磁场正交、交变磁场、交变电场等作用下夹杂物的去除速度和去除效率计算公式 ,并同重力沉积速度进行了对比 .对圆管半径、电磁场频率等参数对去除效率的影响作了分析阐述 .发现夹杂物的去除效率随着电流及其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但随管径增加而显著降低 .就小尺寸夹杂物的分离而言 ,交变磁场法相对较好 ,因为其去除效率对颗粒尺寸的依赖性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熔体 非金属夹杂物 电磁分离 电磁过滤 电磁场 去除效率 电磁净化工艺 铝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谐电磁场相位均衡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晓东 李廷举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磁场分布特点 .当相位匹配时 ,两相电磁搅拌器的搅拌效果较三相的有明显提高 .实际制造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各 1台 .在分析了相位转换的电学原理基础上 ,制得了用于两相电磁搅拌的相位转换器 .... 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磁场分布特点 .当相位匹配时 ,两相电磁搅拌器的搅拌效果较三相的有明显提高 .实际制造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各 1台 .在分析了相位转换的电学原理基础上 ,制得了用于两相电磁搅拌的相位转换器 .实验证明配备相位转换器的两相电磁搅拌器 ,其搅拌效率更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谐电磁场 电磁搅拌器 相位角 凝固 相位均衡性 相位转换 金属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铸造与普通连续铸造2024铝合金的组织性能对比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志强 贾非 +3 位作者 张兴国 金俊泽 郝海 金锡元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39,共3页
采用电磁铸造技术和普通连续铸造技术铸造了 2 0 2 4变形铝合金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其显微组织 ,而且对其进行了固溶处理加人工时效。结果表明电磁铸造锭内部组织细小均匀 ,有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疲劳性能 ,电磁铸造试样的硬... 采用电磁铸造技术和普通连续铸造技术铸造了 2 0 2 4变形铝合金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其显微组织 ,而且对其进行了固溶处理加人工时效。结果表明电磁铸造锭内部组织细小均匀 ,有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疲劳性能 ,电磁铸造试样的硬度大约是普通连续铸造铸坯的 2倍 ,疲劳性能是普通连续铸造铸坯的 3倍。电磁铸造铸坯还有良好的耐磨性 ,磨损失重量是普通连续铸造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铸造 连续铸造 2024铝合金 性能 显微组织 硬度 耐磨性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搅拌法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晓东 赵恂 +3 位作者 李廷举 熊德赣 姜冀湘 金俊泽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5,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搅拌金属复合熔体的磁力搅拌法 ,洛仑兹力是由高速旋转的永磁体磁场产生的 .分析了NbFeB永磁体在空间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情况 .研究表明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空间分布类似于鞍形 ,在高度方向上衰减很快 ;磁场转速对磁力搅... 介绍了一种用于搅拌金属复合熔体的磁力搅拌法 ,洛仑兹力是由高速旋转的永磁体磁场产生的 .分析了NbFeB永磁体在空间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情况 .研究表明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空间分布类似于鞍形 ,在高度方向上衰减很快 ;磁场转速对磁力搅拌效果影响明显 ,涡旋磁场与金属熔体间的偏置度为 2 5mm时 ,增强颗粒较易加入 ;用磁力搅拌法搅拌复合熔体具有力源与熔体无直接接触 ,对熔体无污染 ,磁场具有可设计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制备 磁力搅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接触结晶器结构对磁场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永东 郑贤淑 +2 位作者 金俊泽 李廷举 曲方懿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1-695,共5页
为了设计具有合理结构的软接触结晶器 ,研究了开缝数、开缝宽度、感应线圈与结晶器相对高度等对磁场的影响 ,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软接触结晶器内磁场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增加开缝数不但能提高结晶器的透磁性 ,而且能使轴向磁场沿圆周方... 为了设计具有合理结构的软接触结晶器 ,研究了开缝数、开缝宽度、感应线圈与结晶器相对高度等对磁场的影响 ,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软接触结晶器内磁场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增加开缝数不但能提高结晶器的透磁性 ,而且能使轴向磁场沿圆周方向分布更加均匀 ;开缝宽度对开缝处轴向磁场影响较大 ,而对其他位置的影响不明显 ;轴线上轴向磁场强度的最大值位置和最大值分别随感应线圈上升分别上移和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接触结晶器 磁场分布 结构 连续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扁锭热顶电磁铸造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兴国 何文庆 +3 位作者 曲若家 贾非 曹志强 金俊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84-1088,共5页
根据热顶电磁铸造的基本思想,设计了一套适合于制取铝合金扁锭的热顶电磁成型系统,用小线圈法测量了系统内的磁场强度,计算了电磁压力分布,并与普通电磁铸造成型系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依据热顶电磁铸造的成型条件,确定了相关的控制参... 根据热顶电磁铸造的基本思想,设计了一套适合于制取铝合金扁锭的热顶电磁成型系统,用小线圈法测量了系统内的磁场强度,计算了电磁压力分布,并与普通电磁铸造成型系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依据热顶电磁铸造的成型条件,确定了相关的控制参数;通过大量的拉坯实验,探讨了热顶对防止电磁铸造坯易产生表面夹杂缺陷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热顶电磁铸造法不仅可有效去除电磁铸造中因电磁搅拌产生的氧化夹杂,而且使得电磁铸造过程简便而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电磁铸造 热顶 夹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连续铸造Sn-Pb空心管坯质量控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丘林 李廷举 金俊泽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为获得高质量的空心管坯,提出了在连续铸造过程中施加电磁场的空心管坯电磁连铸方法,并采用低熔点Sn-4 5%Pb(质量分数)合金模拟高熔点金属,研究了浇注系统及电磁场对空心管坯表面质量和宏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铸造过程中施加电... 为获得高质量的空心管坯,提出了在连续铸造过程中施加电磁场的空心管坯电磁连铸方法,并采用低熔点Sn-4 5%Pb(质量分数)合金模拟高熔点金属,研究了浇注系统及电磁场对空心管坯表面质量和宏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铸造过程中施加电磁场,可获得内外质量良好的空心管坯;当施加0 1kW的小功率电磁场时,可获得与强迫对流方向相反的V字型柱状晶组织;当功率增大到0 3kW时,内外相向生长的柱状晶变细变短,并在中部得到细小的等轴晶组织;采用小直径多浇口的雨淋式浇注系统和施加交变电磁场,有利于消除管坯内腔热节瘤,并得到周向均匀性较高的宏观凝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连续铸造 Sn—Pb空心管坯 质量控制 浇注系统 柱状晶 宏观凝固组织 结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含有Al_2O_3的铝熔体电磁分离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志强 郭庆涛 +1 位作者 李廷举 王同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3,共6页
通过向Al熔体中加入SiO2颗粒,成功制备了Al-10%Al2O3复合材料;并采用远大于集肤层厚度的直径30mm陶瓷分离管和中空管进行了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大尺寸分离管同样能实现电磁净化,只是分离时间比中空管略长,可能是因电磁搅拌效应引起的流动... 通过向Al熔体中加入SiO2颗粒,成功制备了Al-10%Al2O3复合材料;并采用远大于集肤层厚度的直径30mm陶瓷分离管和中空管进行了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大尺寸分离管同样能实现电磁净化,只是分离时间比中空管略长,可能是因电磁搅拌效应引起的流动造成的.对含有30~200μm Al2O3颗粒的铝熔体的电磁连续净化实验结果显示:仅使用泡沫陶瓷过滤该合金时,平均净化效率为96.15%;当施加0.06T的高频磁场时,复合过滤净化效率的平均值为97.30%,比泡沫陶瓷单独净化的效率高了1.15%.对Al-10%Mg合金的连续净化实验结果表明,仅用泡沫陶瓷过滤该合金时,经过两次过滤后可将合金中的氧含量从0.000 9%降低为0.000 4%,净化效率为55.6%;而当泡沫陶瓷外加0.04T磁场复合净化时,氧含量从0.001 4%降低为0.000 3%,净化效率达到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磁场 AL2O3 电磁分离 净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连续铸造喷水冷却的换热系数 被引量:17
18
作者 贾非 金俊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9-43,共5页
基于边界条件替换法建立了铝合金连续铸造喷水冷却过程的换热系数计算模型。采用实验测量铸锭冷却过程的表面温度和温度场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了铸锭表面温度为 10 0~ 5 0 0℃和喷水密度为 11.3~2 7.8L/ (m·min)时的换热... 基于边界条件替换法建立了铝合金连续铸造喷水冷却过程的换热系数计算模型。采用实验测量铸锭冷却过程的表面温度和温度场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了铸锭表面温度为 10 0~ 5 0 0℃和喷水密度为 11.3~2 7.8L/ (m·min)时的换热系数 ,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表面温度区间内 ,换热系数随着喷水密度增加而增大 ;当喷水密度相同时 ,随着铸锭表面温度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造 铝合金 冷却/凝固控制 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坯凝固末端位置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山 温斌 +1 位作者 李廷举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6-549,共4页
针对影响连铸坯内部质量的中心缩松、缩孔现象 ,综合运用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 ,深入分析了连铸过程的主要工艺因素对铸坯凝固及其凝固末端位置的影响 ,建立了描述各工艺因素与凝固末端位置关系的数学模型 .应用该模型可... 针对影响连铸坯内部质量的中心缩松、缩孔现象 ,综合运用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 ,深入分析了连铸过程的主要工艺因素对铸坯凝固及其凝固末端位置的影响 ,建立了描述各工艺因素与凝固末端位置关系的数学模型 .应用该模型可以合理地控制铸坯的凝固末端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位置控制 连铸坯 数值模拟 凝固控制 电磁搅拌 传热模型 边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铸造中的磁场分布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兴国 金俊泽 曹志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依据磁场和电磁压力的测量与计算结果,分析感应器结构、电流和屏蔽位置等对电磁场分布的影响;以半悬浮金属液柱的成型与稳定为准则,优化感应器结构,确定最佳控制参数,并分析了感应器内磁感应强度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斜边感应器... 依据磁场和电磁压力的测量与计算结果,分析感应器结构、电流和屏蔽位置等对电磁场分布的影响;以半悬浮金属液柱的成型与稳定为准则,优化感应器结构,确定最佳控制参数,并分析了感应器内磁感应强度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斜边感应器以倾角45°为最佳;最佳感应器电流为4400~4800A;最佳屏蔽位置上△h=12.5~18.5mm;感应器内磁感应强度呈指数规律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型 磁场 电磁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