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结构NURBS等几何参数化水平集拓扑优化方法
1
作者 汪雪良 陈帅 +5 位作者 刘辉 张世林 李政杰 李飞 赵南 祝雪峰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0-618,共9页
针对复杂船舶结构“几何建模–结构分析–优化设计”相互割裂,交互繁琐低效,以及传统拓扑优化方法难于实现CAD和CAE无缝融合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的等几何参数化水平集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并用于二维和三维拓扑优化... 针对复杂船舶结构“几何建模–结构分析–优化设计”相互割裂,交互繁琐低效,以及传统拓扑优化方法难于实现CAD和CAE无缝融合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的等几何参数化水平集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并用于二维和三维拓扑优化。对于三维复杂结构,将船舶结构数模浸入到三变量NURBS三维实体结构中,然后通过光线追踪算法来快速确定设计域、边界和载荷施加区域的相关单元、控制点等几何信息,进而建立基于NURBS和浸入方法的等几何参数化水平集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等几何拓扑优化受限于规则NURBS拓扑的限制,可处理复杂CAD模型。数值算例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等几何SIMP方法,该算法计算效率可提升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几何分析 拓扑优化 参数化水平集 NURBS 船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法的GH5188合金弹性模量阈值温度测量方法
2
作者 孙士勇 朱殿立 +1 位作者 李影 赵延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99,共5页
利用动态法对GH5188合金在升温过程中的弹性模量E进行了测量,基于经验公式E=E_(0)(1-ηT),提出一种双阶段线性拟合求解阈值温度T_(0)的方法,以快速确定GH5188合金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呈现线性降低的适用温度范围;通过常温下的对比实... 利用动态法对GH5188合金在升温过程中的弹性模量E进行了测量,基于经验公式E=E_(0)(1-ηT),提出一种双阶段线性拟合求解阈值温度T_(0)的方法,以快速确定GH5188合金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呈现线性降低的适用温度范围;通过常温下的对比实验,验证了对称斜面式耐高温砖辅以耐高温棉的支撑方式替代悬丝法进行弹性模量测量的准确性,并讨论分析了高温下此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升降温结合的实验方法,在满足阈值温度测量精度下缩短实验时间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法 弹性模量 GH5188合金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激励法在国内外工程界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6
3
作者 林家浩 张亚辉 赵岩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共31页
《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自1985年正式发表以来,逐渐得到许多工程领域的认可和采用,解决了很多重要而困难的工程问题.该方法不但被国内某些工程规范所推荐,而且被3种国际工程手册成章刊载,在国际上亦占有了一席之地.该文是笔者参考了... 《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自1985年正式发表以来,逐渐得到许多工程领域的认可和采用,解决了很多重要而困难的工程问题.该方法不但被国内某些工程规范所推荐,而且被3种国际工程手册成章刊载,在国际上亦占有了一席之地.该文是笔者参考了数百篇国内外论文,依据其中一部分在11个工程领域对虚拟激励法的应用和一些学者的评论所撰写的综述.借以让更多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者对虚拟激励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以结合各自工程领域更有效地开展对随机振动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支架扩张、血流动力学及支架疲劳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红霞 张艺浩 王希诚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8-185,共8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支架在狭窄血管内的扩张性能、支架内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支架的疲劳寿命。方法采用ANSYS模拟支架在狭窄血管内的扩张过程,提取扩张后相关节点数据,建立血流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建立与之对应的简化模型,模拟分析支架...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支架在狭窄血管内的扩张性能、支架内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支架的疲劳寿命。方法采用ANSYS模拟支架在狭窄血管内的扩张过程,提取扩张后相关节点数据,建立血流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建立与之对应的简化模型,模拟分析支架内血流动力学状况。分别基于Goodman图表和累计损伤法,对支架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结果 (1)支架上绝大部分部位发生塑性变形,主要应力发生在镂空孔的角点。(2)支架附近流动紊乱,血流流入端的桥接支柱附近应力最高。(3)Goodman图表法表明该支架是安全的,累计损伤法表面支架在血流流入端桥接支柱所在的第2个横截面上累计损伤最大。结论有限元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支架扩张、支架内血流动力学以及支架的疲劳模拟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有限元分析 扩张性能 血流动力学 疲劳寿命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点方法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模拟(Ⅰ)--耦合物质点方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洪武 王鲲鹏 陈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05-1511,共7页
提出用于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响应分析的耦合物质点方法(Coupling material point method)。采用u–p形式控制方程对饱和多孔介质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耦合物质点方法的弱形式离散求解方程,阐述了耦合物质点方法压强场边界条件的处理方式... 提出用于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响应分析的耦合物质点方法(Coupling material point method)。采用u–p形式控制方程对饱和多孔介质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耦合物质点方法的弱形式离散求解方程,阐述了耦合物质点方法压强场边界条件的处理方式,通过引入边界压强层近似描述指定压强边界,并给出了算法的实施过程。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耦合物质点方法用于饱和介质动力学分析的正确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多孔介质 物质点方法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与仿生材料表面微纳力学行为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承伟 张伟 孔祥清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2-562,共21页
评述了国内外在生物材料表面微纳力学行为研究方面的若干分支,包括:生物材料的疏水特性、水面昆虫的浮水力学、生物材料表面的减阴特性、生物材料吸附与脱附微纳力学行为、以及表面疏水和吸附仿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并注重分析了在微纳... 评述了国内外在生物材料表面微纳力学行为研究方面的若干分支,包括:生物材料的疏水特性、水面昆虫的浮水力学、生物材料表面的减阴特性、生物材料吸附与脱附微纳力学行为、以及表面疏水和吸附仿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并注重分析了在微纳尺度上生物结构、生物材料、生物生存技能与生存需求等方面的多功能自然协同进化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表面力学 微纳结构 进化与优化 超疏水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点方法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模拟(Ⅱ)——饱和多孔介质与固体间动力接触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洪武 王鲲鹏 陈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72-1679,共8页
基于物质点方法(material point method,MPM)理论框架,提出了处理饱和多孔介质与固体间动力接触问题的新方法。其中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学响应通过文献[1]中发展的耦合物质点方法进行分析,单相固体的力学行为由传统单相物质点方法进行预... 基于物质点方法(material point method,MPM)理论框架,提出了处理饱和多孔介质与固体间动力接触问题的新方法。其中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学响应通过文献[1]中发展的耦合物质点方法进行分析,单相固体的力学行为由传统单相物质点方法进行预测。通过本文提出的接触算法使二者相结合,在保证饱和多孔介质与固体间不存在相互穿透的前提下,允许饱和多孔介质与固体间的相互滑动,以预测整个接触/碰撞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同时进行了数值算例计算,通过算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展示了此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点方法 饱和多孔介质 动力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PB实验的挤压AZ91D镁合金动态力学行为数值模拟 被引量:9
8
作者 周霞 赵昌美 +1 位作者 李利 黄宏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68-1975,共8页
使用霍普金森压杆技术对挤压AZ91D镁合金进行3种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压缩实验,基于实验数据的拟合确定了其动态压缩的Johnson-Cook(J-C)本构方程。采用拟合的J-C本构参数和LS-DYNA有限元软件对挤压AZ91D镁合金在3种应变速率下的SHPB实验进... 使用霍普金森压杆技术对挤压AZ91D镁合金进行3种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压缩实验,基于实验数据的拟合确定了其动态压缩的Johnson-Cook(J-C)本构方程。采用拟合的J-C本构参数和LS-DYNA有限元软件对挤压AZ91D镁合金在3种应变速率下的SHPB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得到的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形计算得到各应变速率下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与实验及拟合的应力-应变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在400~1000 s-1之间变化时,AZ91D镁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随应变率增大而增大;基于J-C材料模型描述的AZ91D镁合金应变速率相关的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其数值模拟结果与拟合结果及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AZ91D镁合金 动态压缩实验 本构行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针设计与刺入过程力学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国军 吴承伟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4-331,共18页
近年来,一种可实现无痛和微创给药以及生物微量采样分析的新技术—–微针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微针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随后结合人类皮肤的力学特点,重点分析了微针设计和应用中面临的主要力学问题,特别是微... 近年来,一种可实现无痛和微创给药以及生物微量采样分析的新技术—–微针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微针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随后结合人类皮肤的力学特点,重点分析了微针设计和应用中面临的主要力学问题,特别是微针刺入力、结构强度、刚度以及药物输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有关生物微针及仿生微针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生物微针的特殊微纳结构和超级省力的力学原理,并分析了其对改进人造微针设计带来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经皮给药 皮肤 微针 生物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中交错纹状的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艳 赵杰 吴承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3期459-461,465,共4页
软体动物贝壳作为最简单的生物矿化材料利用坚硬的外壳保护了柔弱的软体组织。以腹足纲香螺为对象,研究其内层交错纹状的结构及有机蛋白质对纳米压痕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前后贝壳的力学性能发生改变,加热后各项力学性... 软体动物贝壳作为最简单的生物矿化材料利用坚硬的外壳保护了柔弱的软体组织。以腹足纲香螺为对象,研究其内层交错纹状的结构及有机蛋白质对纳米压痕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前后贝壳的力学性能发生改变,加热后各项力学性能随之降低。加热前后贝壳交错纹状结构中有机蛋白质分子和文石晶体界面处模型的变化,表明力学性能不仅仅与贝壳独特的微观结构相关,同时也与其中的有机质以及有机质和无机相之间的健合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 有机蛋白质 力学性能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壁结构抑制液体晃荡砰击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申利敏 卫志军 +2 位作者 陆志妹 季顺迎 张大勇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液体晃荡砰击载荷是液化天然气(LNG)运载装备液舱结构设计的关键载荷之一。液体晃荡砰击载荷过大时,会导致液舱结构产生局部破坏,进而导致液舱内液体泄露,甚至船体倾覆。基于前期数值结果,本文设计了梯形体和正方体两种壁面结构,开展了... 液体晃荡砰击载荷是液化天然气(LNG)运载装备液舱结构设计的关键载荷之一。液体晃荡砰击载荷过大时,会导致液舱结构产生局部破坏,进而导致液舱内液体泄露,甚至船体倾覆。基于前期数值结果,本文设计了梯形体和正方体两种壁面结构,开展了不同壁面结构下的液体晃荡砰击试验。针对自由液面演化过程以及液体晃荡砰击载荷分布特性,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壁面结构对液体晃荡砰击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壁面结构的存在改变了液体晃荡砰击过程中的流场分布,使砰击由液体直接砰击改变为裹气液体的间接砰击。裹气液体晃荡砰击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气液混合物和气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砰击载荷,并且正方体结构抑制砰击载荷的效果优于梯形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晃荡 防晃结构 砰击载荷 试验研究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水环境下新概念张力系泊式水中生产平台力学特性研究(第一部分)(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甄兴伟 黄一 张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1-324,共14页
文章研究聚焦于一种新概念张力系泊式水中生产平台(STLP),该平台实现了浅水采油设备和技术在超深水环境下的生产作业。STLP位于海面下一定深度处,充分降低了海面灾害性海洋环境要素(巨浪、强流)的影响。文中详细研究了在3 000 m水深环境... 文章研究聚焦于一种新概念张力系泊式水中生产平台(STLP),该平台实现了浅水采油设备和技术在超深水环境下的生产作业。STLP位于海面下一定深度处,充分降低了海面灾害性海洋环境要素(巨浪、强流)的影响。文中详细研究了在3 000 m水深环境下STLP的力学特性。其中,该专题的第一部分重点研究刚性立管的力学特性,介绍了STLP的设计原理,给出了STLP的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地,给出了STLP的设计流程与理论。在此基础上,研究并讨论了刚性立管在3 000 m水深环境下的强度、屈曲和疲劳特性。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特别地,文中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对于自站式混合立管的工程设计和分析均具有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系泊式水中生产平台 力学特性 刚性立管 超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涂层对碳纳米管/镁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霞 吴少华 张仁杰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4-57,共4页
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镍涂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镍涂覆SWCNT/Mg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显著大于未涂覆SWCNT/Mg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在碳纳米管表面修饰的Ni涂层可有效传递碳纳米管和Mg基体... 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镍涂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镍涂覆SWCNT/Mg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显著大于未涂覆SWCNT/Mg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在碳纳米管表面修饰的Ni涂层可有效传递碳纳米管和Mg基体之间的载荷。此外,还研究了Ni涂层数对SWCNT/Mg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对于不同Ni涂层数,即无Ni涂层、1层Ni涂层和2层Ni涂层,涂覆1层Ni和2层Ni的SWCNT从Mg基体中完全拔出后的界面结合强度分别约为无Ni涂层SWCNT/Mg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3.9和11.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后人工时效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震宇 周霞 张昭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4,共6页
采用KWN模型构建搅拌摩擦焊接中Al-Mg-Si系铝合金沉淀相演化计算模型,通过将屈服强度分为晶粒大小、固溶相和析出相三部分贡献,可以计算平板搅拌摩擦焊后的屈服强度和硬度。进一步研究不同焊后人工时效条件下,焊接平板力学性能变化的机... 采用KWN模型构建搅拌摩擦焊接中Al-Mg-Si系铝合金沉淀相演化计算模型,通过将屈服强度分为晶粒大小、固溶相和析出相三部分贡献,可以计算平板搅拌摩擦焊后的屈服强度和硬度。进一步研究不同焊后人工时效条件下,焊接平板力学性能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更长的焊后保温时间有利于搅拌区力学性能的回复;较高的保温温度有利于搅拌区力学性能的快速回复,但是当温度高于200℃时,长时间保温会使母材软化,不利于力学性能回复;通过焊后人工时效不能明显改善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接 析出相 焊后热处理 人工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积分理论与算法体系的时变最优控制方案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述君 段佳佳 +2 位作者 夏永江 陆仲绩 吴志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2期1-3,30,共4页
以航天器的编队飞行控制为工程背景,利用PIMCSD工具箱设计了航天器远/近程逼近的时变控制方案,并在飞行控制仿真平台上通过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定常控制器方案,新的时变控制器方案可以在更短的控制时间内,以更少的燃料消... 以航天器的编队飞行控制为工程背景,利用PIMCSD工具箱设计了航天器远/近程逼近的时变控制方案,并在飞行控制仿真平台上通过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定常控制器方案,新的时变控制器方案可以在更短的控制时间内,以更少的燃料消耗,达到更高的终端控制精度,从而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先进性。同时,提出的时变控制器简化实现方案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指标,也便于工程设计和实现。这些工作为航天器编队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时变控制器 航天器编队重构 PIMCSD工具箱 精细积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校企合作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刚 黄一 +1 位作者 张崎 李红霞 《船海工程》 2011年第4期34-36,共3页
探讨目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实践教学改革的要点,从如何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大变形分析耦合对流粒子域插值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洪武 高菲 +1 位作者 郑勇刚 王鲲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4-500,624,共7页
提出了饱和多孔介质大变形动力学响应分析的耦合对流粒子域插值方法(Coupling convectedparticle domain interpolation method,CCPDI)。采用u-p形式的控制方程和超弹性材料本构关系对具有饱和多孔特性的介质进行了大变形动力学模拟,建... 提出了饱和多孔介质大变形动力学响应分析的耦合对流粒子域插值方法(Coupling convectedparticle domain interpolation method,CCPDI)。采用u-p形式的控制方程和超弹性材料本构关系对具有饱和多孔特性的介质进行了大变形动力学模拟,建立了耦合对流粒子域插值方法的弱形式离散求解方程并给出了该方法的计算流程。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耦合对流粒子域插值方法的正确性。本文工作为生物软组织、肌肉、骨骼和其它一些具有饱和多孔特性的软物质的几何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多孔介质 对流粒子域插值方法 动力学分析 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形反手性四韧带蜂窝夹芯结构梯度设计与低速冲击响应
18
作者 相双林 周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9,共9页
将反手性四韧带蜂窝应用于拱形夹芯板,基于密度梯度概念,设计了三种不同梯度的夹芯板,建立数值模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冲击能对不同梯度拱形夹芯板峰值冲击力、抗冲击性... 将反手性四韧带蜂窝应用于拱形夹芯板,基于密度梯度概念,设计了三种不同梯度的夹芯板,建立数值模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冲击能对不同梯度拱形夹芯板峰值冲击力、抗冲击性能、吸能和损伤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讨论了负梯度拱形夹芯板在重复冲击下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梯度因子由于改变芯层结构,对夹芯板的损伤破坏模式有重要影响。在低能冲击下,峰值冲击力随着梯度因子的增大而增大,同均匀夹芯板相比,梯度夹芯板具有较好的能量吸收,其吸收的能量比均匀夹芯板吸收的能量最高提升32.8%;在较高冲击能下,梯度因子对峰值冲击力和能量吸收没有显著影响。负梯度夹芯板在重复冲击下,前面板和芯层主导夹芯板的总吸能,其中芯层吸能平均占总吸能的66%,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夹芯板的变形破坏模式发生上面板局部变形到破坏、芯层变形致密化到整体坍塌以及夹芯板整体横向弯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形夹芯板 梯度结构 能量吸收 重复冲击 数值仿真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过程中脑组织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2-886,893,共6页
通过有限元法,计算不同加速度载荷下人体脑部颅压变化,并将计算结果与头部损伤准则(HIC)标准进行对比。使用超弹+黏弹本构关系模拟脑组织行为,分析颅骨-脑组织系统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并对比重力、脑脊液压力等对脑组织力学行为模... 通过有限元法,计算不同加速度载荷下人体脑部颅压变化,并将计算结果与头部损伤准则(HIC)标准进行对比。使用超弹+黏弹本构关系模拟脑组织行为,分析颅骨-脑组织系统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并对比重力、脑脊液压力等对脑组织力学行为模拟的影响。结果发现,考虑重力与否(重力方向与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垂直)对求解的影响相对较小,考虑重力因素会使每个颅压波动周期内的最小值略有增加。在加速度载荷施加的时间范围内,第一个颅内压力波动周期内的颅压的最大值较大,并在随后的波动周期内逐渐降低。对于人体脑部组织保护而言,考虑脑脊液压力的计算更靠近安全设计。对于不同的加速度载荷,HIC标准在判断人体脑部组织损伤时具有不一致的效果。在汽车(机车)的高速制动(加速)过程中,减速(加速)的初始阶段对人体脑组织的危害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颅脑系统 安全设计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动力学数值积分应该保辛近似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万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2-1774,共3页
动力学离散后的数值积分应该保辛近似.辛对称来源于Hamilton正则方程,而其对应的变分原理是最小作用量变分原理.离散后成为保辛近似,而不应该用保结构等不确切的概念来代替.保辛是冯康提出的成果,应当予以重视.
关键词 离散动力学 保辛近似 最小作用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